進影院之前,其實心裡有點打鼓。
雖說自己對第一次在大熒幕上看魔法石充滿期待,但總也會擔心這樣一部2002年上映的片子,放在當下是不是還有足夠的吸引力。
尤其是,在商業片領域已經被漫威電影宇宙的頂級視效影響了超過十年之後,同樣是虛構世界的哈利波特會不會看著如同嚼蠟。
-
但看到對角巷的那一刻,就沒有了這樣的擔心。
事實上,正是在漫威這樣超級特效大片的統治之下,如今魔法石的再度上映後在大熒幕上的強大魅力,才更顯出哈利波特系列的經典與可貴。
現在這個時代,要為觀眾呈現一個科幻或者魔法的世界,會以精彩絕倫的特效為核心,提供頂級視效,比如《奇異博士》。事實上整個漫威電影宇宙的成功離不開特效的不斷進步。最後復仇者聯盟4的正邪大戰,已經是影史上的視效巔峰了。
這很好,我很喜歡,事實上我也是漫威電影宇宙的死忠粉絲。而電影產業的發展,確實需要這樣的能量。但同樣的,電影產業也需要更多元的呈現方式。
-
哈利波特系列,或者說,魔法石和密室這兩部,在十幾年前用另一種方式打造出了一個完全不輸如今漫威宇宙的電影作品。給觀眾提供的體驗,雖然不同,但同樣頂級。
當時需要特效嗎?當然需要,不然哪來的大狗子……不然魁地奇怎麼打。
事實上魁地奇那一段,確實讓人感覺到了2002年時的局限。那時的魁地奇比賽放在大熒幕上看,整體的觀感並不是很好。
但真正把觀眾帶入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是對場景,道具,布景和人物造型細緻到極限的打造。電影裡呈現的每一個細節,每一件物品,每一個場景,都傳遞給觀眾同一個信息:
哈利波特所在的魔法世界是真實存在的。
對角巷這樣內容和細節豐富的場景,並不是綠幕下做出來的,而是一點點真實搭建起來的。攝像機掃過每個櫥窗裡商品,都是經過道具組精心打造的。
而這樣花了大量心血構建起來的場景,如今能放在影院裡用大熒幕去觀看4K修復的版本,絕對是觀眾和粉絲的幸事。每一處的布景和細節,都值得反覆看。
只可惜我沒辦法在影院按暫停鍵。不然,每一張報紙,每一封信,每一塊牆壁上的圖案和插畫,都值得細細看。這些年很多人都誇讚漫威在影片細節處理上的精緻,但魔法石這一部,這方面不輸任何片子。
樣的情況,還有古靈閣裡的那道充滿機關的門(真實道具),霍格沃茨的外形(是一個做了很久的模型而非特效建模),甚至送信的貓頭鷹都是真的…
至於海格,他龐大的身型也不是特效做出來的。記憶中他在身上掛了很多水瓶子又穿了很多層的衣服。所以海格整體的真實感極強,收聲的時候效果也非常好。
也就是這樣用心的片子,能在之後拍出精彩程度同樣極高的紀錄片。有興趣的知友可以自己去搜一下。看完紀錄片再進影院,你對整部片子的理解和觀賞角度都會大有不同。
所以,儘管劇情已經爛熟,但觀影全程都非常舒服,或者說,很充實。你會不斷去尋找曾經自己忽視的細節,沒有好好品味的設計,甚至我還看到了哈利的手錶是阿迪達斯。
如果你是哈利波特的書迷或者是影迷,那一定要去影院看。同時也非常渴望密室也有機會重映。
能看電影的日子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