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書單︱追憶溫暖時代的鄉愁

2021-02-22 浦東圖書館


圖片來源:PEXELS

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又到了一年中秋月圓夜,家鄉的親人、家中的美食、兒時的回憶……面對空中的圓月,不知又會勾起多少人對故鄉的思念。今天我們就為你介紹幾本關於鄉愁的作品,希望它們能寄託你的思念,祝你中秋愉快。

認真做飯,用心待客,家的味道與故鄉的菜餚,是我們味蕾最深處的記憶。

《國宴與家宴》

王宣一

中信出版社

本館索書號:I267.1/1131-18

本書中,出身江浙世家的臺灣知名女作家王宣一以母親認真做飯、用心待客的家族故事為出發點,回憶了幼時圍在廚房飯廳,目光追隨著一位活潑時髦、溫暖歡樂、能幹寬厚、「有大將之風」的家庭主婦,記錄下的一個又一個動人的美食記憶——快速又小心地護送冰激淋桶回家、柿子的軟核吃到「嘰咯嘰咯」響、圍蹲在垃圾桶旁啃掉一鍋荸薺和甘蔗……

千山萬水,只為讓我們從他鄉奔赴故鄉,奔赴回不去的從前。

《時間的鄉愁》

余光中

磨鐵圖書/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本館索書號:I217.2/8995-3

本書是當代文學大家余光中遺作,以詩性的語言寫散文,以散文的文採寫評論,情感深沉真摯,文風厚重深刻,是其晚年創作的集大成之作。書中初次結集出版余光中生前未及出版的散文、詩歌、評論,並由余光中之女餘幼珊深情代序,追憶一代大師最後生命中的智慧時刻。

當我們將全世界幾乎走遍,才發現這一輩子的奔走,仍沒有走出那個童年和少年的小鎮。

《日子瘋長》

龔曙光 

博集天卷/人民文學出版社

本館索書號:I267/4869-2

《瀟湘晨報》創辦人首部慢憶時光散文集。《日子瘋長》質樸如山風的文字,記錄了歲月錯落中念念不忘的少年時光與人性溫情,流露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就像作者文中所寫——當我們將世界幾乎走遍,才發現這一輩子的奔走,仍沒能走出那個童年和少年的小鎮。

看清了生命卻不倉促,見多了人事卻仍動情。故鄉,就是你走過的路和曾經愛過的人。

《就這樣走到了故鄉》

余光中 梁實秋 林海音 等

時代華語/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這是余光中、梁實秋、林海音等寫給一代人的生命記事,娓娓道出對故鄉風土人情的感恩與懷念。他們用文字寫下心底思念的家人、日夜回憶的故鄉、曾經陪伴的朋友以及逝去歲月裡的真摯感情。只要記憶的河流不止息, 人就可以詩意地存在。

總之,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

《人間有至味》

汪曾祺

果麥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

《人間有至味》是三"味"一體的汪曾祺散文精集,汪曾祺的散文膾炙人口,講究"至味"二字,"至味"之中不止有美食的美味,更有生活的趣味和人生的況味。本書選篇類型獨特,除美食外,著重收錄汪曾祺寫故鄉親朋和奇人奇事的文章。

人的一生不管怎樣長途跋涉,或許都有個蕭紅筆下的「後花園」,那裡有故鄉、親人、往事……有讓一個人走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呼蘭河傳》

蕭紅

博集天卷/湖南文藝出版社

《呼蘭河傳》是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她的代表作。1940年完稿於中國香港。由文學巨匠茅盾作序。小說雖然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雖也敘述故事,卻沒有主軸;全書七章雖可各自獨立卻又儼然是一個整體。蕭紅以她幽默而富韻律感的天才筆觸、明快而萬物有靈的童謠風格,造就了一部 「回憶式」文學的典範。 

相關焦點

  • 中秋節網上盛行鄉愁體 或惟妙惟肖或無釐頭(圖)
    而現在,中秋還是中秋,  母親在天上,  我白了頭。  漫畫/王偉賓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在鄭州做電器生意的王奕歡將QQ籤名換了。本該回駐馬店老家,與家人團聚的他為了工作,一人留守在鄭,獨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悵然。
  • 慢遊屋基,細品鄉愁!國慶過半,來儋州這座博物館打卡!
    縫紉機、小人書、紡線車……在那大鎮屋基村,有座鄉愁博物館,裡面收藏了近千件形形色色的老舊生產工具及娛樂工具。10月4日,正值國慶假期,市民遊客紛紛前往「打卡」參觀。▲博物館陳列的物品▲博物館陳列的物品鄉愁博物館內分有生活用品、生產工具、民間文化等三個展區,裡面陳列展示著農耕時代、工業經濟時代的人們生活、生產所用的物品,記錄著人類發展進展歷史長河中的每一段片段,勾起人民的往昔回憶,讓遊客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 [郢都故事·中秋特稿] 月是故鄉明
    > ‍○張衛平說到中秋佳節,我們首先想到的會是什麼呢?中華文化是鄉愁的「根」。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承載著人倫孝悌的血脈親情和深沉厚重的家國情懷。記得去年中秋節前夕,我與著名畫家嚴良文先生、著書法家蕭翰先生一起,以「月是故鄉明」為主題,現場創作了融詩詞、書法、繪畫於一體的詩、書、畫作品。「詠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 《阿瑪柯德》:在精神情感折射出的鄉愁中 拆解費裡尼的影像主題
    電影從日常場景開始,春風裹挾著飛絮吹走了冬日的寒冷,在一個溫暖的春天,小鎮裡尼米的生活場景逐漸呈現,人物也接連上場。小鎮上的一個小販絮絮叨叨的念白,告訴我們,為什麼人們會對飛絮如此有興趣,因為「馬勃菌」代表了春天。緊接著,小鎮上的女神「格拉迪斯卡」出現了,她是費裡尼少年時代的念想,帶著一絲絲傷感的情慾。
  • 楊坤《流浪狗也有鄉愁》強勢回歸 用音樂溫暖漂泊的心靈
    近日,楊坤攜最新專輯《孤獨頌》強勢回歸,第一主打曲《流浪狗也有鄉愁》暖心發布。
  • 」嘿,我的寶寶三個月,要給他買布書嗎?「
    它往往是孩子人生接觸到的第一本「書」,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它還不太能稱為「書」哈。 好吧那我們接下來探討幾個問題:1  孩子多大時,給TA看布書?就像剛才提到那位媽媽,在孩子三四個月時,已經在考慮給孩子買布書。也有的家長,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已經給TA備好了布書。
  • 線上「溪山書會」|詩人鄭漢薦讀《遙遠的鄉愁》
    ,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或謂之「民歌時代」。作為「民歌時代」嗜愛者的我為此深感遺憾,慶幸的是機緣巧合遇見了「重返61號公路」(作者名字來自鮑勃·迪倫的一首歌名)所編著的《遙遠的鄉愁·臺灣現代民歌三十年》一書。
  • 《浪客劍心:追憶篇》時代浪潮下 劍與心的救贖
    「時代和人心都有病。」這是《浪客劍心追憶篇》的第一句臺詞,出自劍心的師傅比古清十郎之口。追憶篇的製作無論是畫面還是配樂,都堪稱極致。暗冷的色調,唯美而悲哀的故事,每一幕遠景都美得空曠,美得心碎,斬殺的血腥畫面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用暴力美學研究一番(沒學過)。斬之男,迷途貓這是追憶篇第一幕和第二幕的名字。一個是為了開闢新時代而不斷殺人的儈子手拔刀齋,一個則是為未婚夫報仇而潛伏的女人。兩個人的生命就這樣交織了。
  • 中秋團圓,家最溫暖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恰逢中秋團圓的好日子,你的空間這個大家庭也迎來了第三季員工生日會這真是迎合了情滿中秋,共享團圓。又是中秋,又是生日會,怎麼能少得了好吃的呢 生日是每個人一年一次的破蛋日,我們會牢記每一位家人的生日,讓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感受到溫暖、快樂的生活。在團圓的中秋佳節,你的空間與你一同賞月,在團圓的日子裡與家人同聚,祝願有情人千裡共嬋娟,祝願大家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 【網絡中國節·中秋】詩吟庚子國慶中秋(上)
    坐蓮池之老叟,歌是人生舊韻;啼草樹之秋鶯,音諧時代新聲。難抑思飛情逸,夢煙霞於物表;可訴詩心清靜,知世事之無窮也。詞曰:  春天一夢到中秋,對鏡嘆白頭。天涯同此良夜,相看淚花流。微信裡,舊朋儔,共神遊。十分月色,一半(兒)鄉思,一半(兒)鄉愁。  菊花酒為故人留,醉到晃悠悠。旁邊發小扶我,惹我放歌喉。人老矣,厭珍饈,且喝粥。瑤池浴罷,擁抱嫦娥,享受溫柔。
  • 用繪畫記錄鄉愁
    從小生長在侗鄉,見證了家鄉幾十年的生活巨變,古老的鄉愁記憶在慢慢流失,為記錄和傳承鄉愁記憶,任和林自學一派,潛心鑽研民族繪畫,至今已有13年。 「我主要以苗族、侗族、瑤族、水族等民族的生產生活為創作題材,通過繪畫來記錄我們的鄉愁記憶。」任和林拿起一幅名為《行歌坐月》的作品介紹道,這個就是侗族青年男女表達愛戀的場景,作品裡的每個人的位置、動作都有其獨特的意義。
  • 中秋的禮物
    傳統老月餅圓圓,甜甜,不變的是幸福的味道朋友自老家捎來的這中秋的禮物散溢著熟透了的另一類果香時下西餅屋、蛋糕房催生的節品飾盒富麗,內蘊華眾>裹挾著猶豫不決的心難忘香亭早年煙霧繚繞的廚房裡母親和嬸娘蒸製的面月餅那經竹筷、木梳壓印出來的花紋不乏蓮荷、小魚兒、谷穗堤沿下天然文巖渠,好看的身影中秋月經久不變
  • 詩人風採·中秋詩會專輯
    舉起來就是一杯江河月光一碰就碎,柔軟如淚腺我獨自一人,只宜靜坐,無需影子來陪一動,體內便泛起八千裡細浪花和月最好也不要弄影,只聽清風述說嫦娥的淚水比酒水燙人今夜,每個人的心上都有一枚釘子一抬頭,就會被月光照亮楚衣飛雪《中秋,扶不起一生彎曲的鄉愁》靠著半個月亮,扶不起的是滑落的聲音
  • 【2020年網絡中國節·中秋】柚子配月餅,北海人中秋是這麼過的!
    -網絡中國節·中秋- 中秋·古話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
  • 中秋節想家的句子,但願月圓人亦圓!
    一、中秋,是一扇厚厚的門,門內是故鄉,門外是遠方。二、中秋時節月圓圓,離鄉遊子思爹娘,願得人人票一張,背起行囊返家鄉。祝中秋合家團圓、美美滿滿。三、月兒圓圓是家鄉的源泉,股股甘甜把夢實現﹔月兒彎彎是思想的客船,載著遊子把夢尋遍。願天下有夢的人中秋節夢圓!四、一杯思鄉的酒,鉤起了我滿腔的愁。
  • 廖德全:海夫的「鄉愁」
    正是這場「苦戀」,海夫閱讀不止,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與書相伴,卷不離手。長期的大量閱讀,難免會有感而發;胸中壘結,不吐不快啊。正如古人所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也就是這個理吧,前幾年海夫退休,終於卸下披掛了幾十年的盔甲,抖落身上的塵屑,他的文學之旅悄然開啟。老樹開花,五彩繽紛。2013年「北海文學周」,海夫應邀隨作家團去潿洲採風。
  • 中秋大禮丨 Kindle 電子書大促,價格低至難以想像
    一年也就這麼一次機會,以近十分之一的低價,搞定這些經典叢書,平日可望不可及的,都在這個中秋圓滿了!9月27日,只此一天,想奪寶就快出手!手慢了,惟有望月長嘆…… 工作後看了這套書,有很多感悟,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在讀了這套書之後有了解答,大家有時間可以買來讀一讀。 ——靜默乘客 張瑞敏說德魯克的作品「常讀常新」,高度認同,尤其在工作一段時間後,沒遇到問題,總能從德魯克的書中得到解答,無比敬仰! ——MYH
  • 歡樂中秋·情滿悅鄰 | 時代名都冰皮月餅DIY溫情而至
    「歡樂中秋,情滿悅鄰」冰皮月餅DIY活動親手製作出一份溫暖與驚喜與家人共享團圓的幸福。中秋遇上國慶將會成就許多人渴望已久的相聚月餅,作為節日裡不可或缺的時令美食象徵著歡聚與團圓也是我們記憶中最為溫暖的慰藉親製冰皮月餅,不僅能夠傳遞專屬祝福還能為生活增添一份儀式感在冰皮月餅手工活動現場時代名都將精心準備冰皮月餅的製作原料並邀請專業的老師進行指導教學
  • 凡樸私房手工月餅,古味新作 再賦鄉愁
    一輪中秋月一地故鄉情家鄉好月餅濃濃故鄉情稻穀飄香,秋意正濃,>我們在最美好的季節迎來中秋,凡樸·生活私房中秋月餅如約而至最經典的五仁月餅 做出了新的味道去除之前的甜膩 加入黑米的元素口感豐富,唇齒留香糕點師小蔣 - 私房月餅精挑細選鄉村好食材每一種材料都來自鄉野成千上百次調試品嘗推出最具家鄉風味的三種月餅寄託濃濃鄉愁
  • 著名主持人孟盛楠助力《記住鄉愁》第四季開播
    「鄉愁風景線」—每天請一位主持人,用朗誦的方式為《記住鄉愁》第四季節目的順利播出加油打氣!他(她)們,是《記住鄉愁》節目中觀眾最熟悉的人;他(她)們,用真摯的情感和專業精神,為《記住鄉愁》打造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