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在路上》開播:反腐關乎人心向背

2021-02-21 清廉浙江

繼去年年初播出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引起全國的驚豔與熱議後,昨天,中央紀委再度出手,用一部《永遠在路上》,再度吸引了眾多關注。

8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攝製組先後赴22個省(區、市),拍攝40多個典型案例,採訪70餘位國內外專家學者、紀檢幹部,採訪蘇榮、周本順、李春城等10餘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剖析了一些典型案例,講述了一些鮮活的監督執紀故事。

在昨天播出的第一集《人心向背》中,全國人大環資委原副主任、雲南省委原書記白恩培,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和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等三名落馬的省部級官員同時「亮相」,現身說法。在片中,他們對自身的違紀違法行為進行自我剖析和懺悔。


白恩培是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的兒子,通過組織的培養、出色的工作,39歲就成為延安地委書記,之後又歷任多個重要領導崗位,曾先後在青海和雲南擔任省委書記。然而臨近退休,他卻因為腐敗問題落馬。

白恩培接受採訪:「我1985年就是延安地委書記。副部級以上都二十多年了,正部級崗位上也十多年,沒想到老了老了,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慢慢隨著職務的提升,再加上環境的影響,考慮自己的就越來越多了。尤其是2005年以後,自己也60歲了,又生了一場大病,這個時候思想就拋錨了,就追求物質的金錢的。」

當私慾代替了理想信念,這樣的結局並不讓人意外。這不僅是白恩培個人的悲劇,更是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必須汲取的沉重教訓。


周本順,十八大後又一名落馬的省部級官員,也是十八大後首位被調查的現任省委書記。

「我做夢都沒有想到我會落到這種結局。從小我們吃過很多苦,所以是從貧寒之家出來的,從小就痛恨貪官,到最後自己成了貪官,我感覺這是一個莫大的悲哀。」周本順熱衷於接受各類宴請活動。他曾經這樣說道,我只看到了裡面的五光十色,沒有看到裡面的刀光劍影。

對於黨員幹部來說,廉潔才是立身之本,才是最大的平安,這個道理周本順並非不懂,但他卻把這些當成是說給別人聽的,而沒有把自己擺進去。


李春城,中共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成都市委原書記,因犯下受賄罪、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其直接或者通過其妻等人非法收受財物,共計折合3979.8萬元。

「我應該接受組織和法律的處罰,因為,人生都是現場直播,沒有辦法重來,而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亙古不變的。」說到後面,李春城懺悔痛哭。

一旦思想上忽視廉潔從政的重要性,對腐敗的危害喪失了應有的警覺,走向違紀違法,就是一種必然。

謝春濤(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人心向背是非常重要的,人心如果失去了之後再想來挽回那是很難的,甚至沒有機會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贏得執政地位,肯定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這個道理很清楚,但是,不是一次選擇一勞永逸了。那麼在今天我們更重要的職責是實現中國夢,是讓人民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不光經濟上越來越富足,我們黨和政府的幹部要廉潔,我想老百姓也是看重的。抓好我們的黨風,才可能預防減少腐敗的發生,也才能讓老百姓真的相信你是先進的。


亨利﹒鮑爾森(美國財政部原部長):我很讚賞習近平主席的舉措。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沒有什麼是比腐敗更為嚴重的損失和隱患,所以反腐至關重要。我認為這將是一場持久戰。


德米特裡·羅戈津(俄羅斯副總理):你們對腐敗分子處理很嚴厲。但經常這些反腐的方法又能得到人們的好感,其中也包括我。


半島電視臺記者:中國國家主席領導的這場反腐行動已經進行了兩年多,在今年的兩會上反腐將成為最主要的話題。


哥倫比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節目:中國遊客在澳門賭場內一擲千金的盛況也已經一去不返。

一個個落馬者的懺悔在警示著:對於每個人,理想和信念的堅守,時刻都不能放鬆。而對於執政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是一場輸不起的鬥爭。如果黨內的腐敗分子得不到懲處,他們的所作所為就會嚴重敗壞黨的形象,吞噬人民對黨的信心。

反腐敗必須保持高壓態勢,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就是為了不讓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歷史重演,它關乎那四個字:人心向背。

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承諾,對世界的宣示。因為,這是民意所致、民心所向。每個人都期望生活在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裡,這關乎每個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效果怎麼樣,人民的心中自有一桿秤。人心向背是最公正的砝碼,也是唯一的砝碼。

(據中央紀委網站整理  編輯:蔡琳)

微信號:zjjwwz001

相關焦點

  • 中紀委紀錄片《永遠在路上》第1集《人心向背》解說詞
    周本順、白恩培等案件當事人現身說法,辦案人員講述鮮活監督執紀故事…《永遠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一起來看!(視頻手機點擊)  8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於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直面「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做出「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判斷,鮮明提出「有腐必反」、「有貪必懲」,反覆告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
  • 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
    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將於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每晚8點首播。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於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直面「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做出「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判斷,鮮明提出「有腐必反」、「有貪必懲」,反覆告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
  • 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
    8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
  • 大型反腐紀錄片《永遠在路上》喊你來看
    8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
  • 反腐紀錄片《永遠在路上》熱播
  • 【地評線】南方網評:反腐不停歇,永遠在路上_南方網
    反腐沒有完成時。儘管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但是形勢依然嚴峻。當前,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黨風廉政建設依然任重道遠。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清醒認識腐蝕和反腐蝕鬥爭的嚴峻性、複雜性,認識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切實增強防範風險意識,提高治理腐敗效能。」
  • 《正風反腐就在身邊》今晚開播,反腐大片如約而至
    從2014年《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到2016年《永遠在路上》、2017年《打鐵還需自身硬》《巡視利劍》、2019年《紅色通緝》,再到2020年《國家監察》,以及今晚推出的《正風反腐就在身邊》,幾乎每年都有一部正風反腐電視專題片上映。本報記者 孫嘉瑋 攝木裡礦區非法採煤、響水化工園區爆炸、泉州隔離觀察點坍塌、孫小果涉黑涉惡案……2020年,這些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事件後來都是怎樣處理的?
  • 正風肅紀永遠在路上
    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反腐敗鬥爭和黨風廉政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堤壩」進一步築牢,但是黨風廉政和反腐敗鬥爭一直在路上,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 「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劇」開播,第一個案子你一定不陌生
    3月28日,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黃金檔開播。原著作者也是該劇藝術總監、編劇周梅森長舒一口氣:「接力棒終於交到觀眾手中。」  「潛心八年,六易其稿」。「一部反腐高壓下中國政治和官場生態的長幅畫卷」。這些印在同名小說《人民的名義》腰封上的推薦語,讓你難以忽略它的分量。   我們真的太久沒有看到反腐題材的電視劇了。倒推10年,螢屏上有《我主浮沉》《絕對權力》《大雪無痕》《人間正道》,而後是太多的抗日劇、諜戰劇、家庭倫理劇、玄幻穿越劇。一種強烈的期待,在觀眾心中蔓延。
  • 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劇開播,第一個案子就讓人驚呼:這都敢拍...
    《人民的名義》片花文 | 任姍姍 程龍本文摘編自微信公眾號「人民網」(ID:people_rmw)3月28日,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黃金檔開播。原著作者也是該劇藝術總監、編劇周梅森長舒一口氣:「接力棒終於交到觀眾手中。」「潛心八年,六易其稿」。「一部反腐高壓下中國政治和官場生態的長幅畫卷」。
  • 《人民的名義》火了 2019反腐風暴在路上,3部反腐劇期待嗎?
    導語:《人民的名義》火了 2019反腐風暴在路上,兩部反腐劇期待嗎?2017年以現實手法主演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贏得了觀眾的好評,尤其是近幾年國家對於反腐敗力度的加大,對於腐敗分子的追查以及一個個逃亡國外的紅通分子的打擊越來越重,像這樣比較現實的反腐影視題材也贏得了人們對於這種題材影視劇的關注。
  • 專訪歐陽夏丹:正風反腐大快人心
    近日,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就正風反腐這一話題對歐陽夏丹進行了專訪。記者:作為《新聞聯播》主播,您如何看近年來正風反腐取得的成效?歐陽夏丹:近年來,新聞中時常會有正風反腐的相關消息,我們播報時鏗鏘有力,電視觀眾也覺得大快人心!它不是一陣風,而是一場持久戰。它凝聚黨心民心,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讓國人收穫滿滿的信心。
  • 《巡迴檢查組》熱播,又一部反腐劇在路上,鄭曉龍導演、劉濤主演
    最近,歷經了三次改名,,《巡迴檢察組》終於塵埃落定、開播了。現在,雖然才更新到第8集,但是網友們的反響非常好,很好的一部片子。筆者也正在追這部電視劇,對於它的質量,用兩句話來形容最為合適:什麼事情都敢向外捅,真敢演吶!
  • 這些年,我們一起看過的反腐大片
    從2016年《永遠在路上》,到2017年《打鐵還需自身硬》《巡視利劍》、2019年《紅色通緝》,再到2020年《國家監察》,以及即將上映的《正風反腐就在身邊》,幾乎每年都有一部正風反腐電視專題片上映。「專題片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紀檢監察機關的神秘感,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也讓大家對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說。
  • 《永遠在路上》引起「全民追劇」 網友邊看邊感慨
    ­  永遠在路上,這個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八集專題片,作為一個嚴肅的電視片,在網上引起了廣泛討論。­  從「期待已久」到每天「圍觀」­  在微信文章搜索中,以「《永遠在路上》」為關鍵詞,發現至少有3000多篇文章,在過去一周多時間裡,談論過這個電視片。在這背後,是無數網友的熱議和點讚。
  • 反腐大片《國家監察》開播 第一集「猛料」十足
    《國家監察》第一集《擘畫藍圖》完整視頻反腐電視專題片《國家監察》12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跟《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在路上》《打鐵還需自身硬》《巡視利劍》《紅色通緝》一樣,依舊是反腐力作、依舊是「老虎們」現身說法。
  • 《西柏坡的警鐘》回望,「開國反腐第一戰」今晚開播
    今晚,電視劇《西柏坡的警鐘》將在新聞綜合頻道開播。該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貪汙、浪費、官僚主義滋生的現象,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方面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另一方面力排各種幹擾,支持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嚴懲了「功勳高官」劉青山、張子善的故事。
  • 積壓三年,鄭曉龍反腐大劇《拼圖》將襲,劉濤首次化身女記者
    積壓三年,鄭曉龍反腐大劇《拼圖》將襲,劉濤首次化身女記者2017年,一部反腐大戲《人民的名義》在全國掀起了一陣熱潮,讓觀眾看到了舉國上下不過,據說最近《人民的正義》、《人民的財產》、《國家行動》都有了即將開播的消息,這些劇不少都是戲骨齊聚,讓觀眾很是期待。不過,最近也有一部反腐大劇也要播了,這部劇就是著名導演鄭曉龍的《拼圖》,從整體形勢上來說,並不輸前面幾部。
  • 國家一級編劇執筆、三位"梅花獎"得主主演,反腐京劇《在路上》在中央黨校匯演
    京劇《在路上》精彩片段  悠悠京韻在,梨園唱新聲。反腐正氣揚,清風奏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