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奧斯卡謀殺的《水形物語》

2021-02-18 3號廳檢票員工


我尋找著你,就像是啞孩子尋找內心的聲音

 

—洛爾迦

作者:檢票小哥

音樂:You'll Never Know

配圖:《水形物語》

《水形物語》拿到奧斯卡最佳電影\導演已經差不多快過去半個月了。

我們獨享小短裙版的《水開物語》也已經上映兩天了。

 

《水形物語》吉爾莫·德爾·託羅(外號:陀螺)

回頭想想,其實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水形物語》打敗《三塊廣告牌》之後,電影聲場裡的輿論反映。

 

用譁然來形容真的一點也不誇張。

 

大家齊刷刷的都在為《三塊廣告牌》擊鼓鳴冤。

 

「憑什麼《水形物語》能拿最佳?」「《三塊廣告牌》哪比不上這隻水產?」

 

就算離拿獎已經過去十多天了,我依舊還是能在訂閱號裡看到這樣的推文:

 

 

影評人們突然之間變的眾口一詞。

 

紛紛痛斥奧斯卡對於政治正確的「俯首稱臣」,以及導演陀螺在人物設定上的投機取巧(殘疾人,同性戀,黑人)。

 

你看,這就很有意思了。

 

《水形物語》是不是史上最水我不知道,但要在奧斯卡史上找出第二部拿了最佳卻被罵成這樣的片子,還真挺難的。

 

要知道,以往對於獲獎電影來說,那座小金人可是一次殿堂級的助力,但輪到《水形物語》這,奧斯卡卻莫名其妙的成了一次捧殺和謀害。

 

為何捧,又如何殺?

 

其實你只需要細細觀察一下奧斯卡前後的媒體聲場你就會發現,對《水形物語》的評判,從溫和到激烈,幾乎是一夜之間。

 

一夜之間,本來對《水形物語》報以童話向包容的大家,突然都開始千方百計地去挖掘「《水形物語》無資格拿最佳」的旁證。

影評人也開始熱衷於從各個角度去證明《水形物語》的人魚童話有多不及《三塊廣告牌》的公共議題。

 

以至於《水形物語》拿到最佳後,豆瓣評分不升反降,掉了0.2分(開畫7.5)

 

而那一夜,就是奧斯卡之夜。

 

 

 

那《水形物語》是不是真的如他們所說的是一次「小聰明的勝利」?

 

他們對了一半,也只看到了一半。

 

確實,我無法否認《水形物語》與《三塊廣告牌》存在差距。

 

相較於馬丁.邁克康納在《三廣》裡展現出來的高超的編劇手法和高難度的劇本掌控。

 

《水形物語》敘事平庸,文本極簡,近似於一種美女與野獸式童話結局,讓人在開場二十分鐘後基本就能猜到整個劇情的大致走向。

 

《水形物語》的深度和觀影趣味都遠不及《三廣》。

 

我也基本贊同《水形物語》的得獎,是奧斯卡對川普移民政策的又一次藝術反擊,是政治正確在其中發威發功。

 

但是,我實在不願看到僅僅是因為一個不相稱的獎,就把這一部「稀有」的人魚童話徹底謀殺。

 

這太過分,也太可惜。

 

我們不可以忽略,《水形物語》不紮實的另一面是一種極其稀有的好,不可複製的好。


這種好來自於他根子上的屬性:童話

當然,陀螺的這種童話不是小朋友嘴裡的那顆糖果。

 

相反它更像是成年人嘴裡的一顆酸梅,只是啖上一顆,就能把你的手,你的嘴都染成殷紅。

 

更重要的是入了口以後的那份酸,那種連心都得酸的跟著身體抖三抖的感覺。

 

而《水形物語》裡的這種酸,就來自這個詞。

 

孤獨。

 

片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孤獨的,正派反派,都沒有從孤獨中倖免。

 

女主艾麗莎,失語者,孤兒,上司眼中的「洗廁所清理尿漬的人」

 

陀螺不遺餘力的在營造著這個苦命女孩的孤獨:

 

盛滿水的浴缸中,一個人的自慰(內地被刪)

 

住所老宅裡不見天日的昏暗色調

 

不止一次流露出的對老電影的痴迷

第一次見到人魚時猶如見到知己的那雙眼眸

太多細節鉤織在了一起,精神上的,生理上的,物質上的,便成了撲面的孤獨感,太多了,也太妙了。

 

而且,遠不止是艾麗莎。

 

還有那位鬱郁不得志的同性戀畫家,被認為噁心,被底層驅逐,連畫作也被正在普及的照片排擠。

 

每天陪伴艾麗莎的黑人女工,在外不被社會尊重,在家不被丈夫尊重。

甚至於那位貌似心狠手辣的反派,他也有著一種扭曲的孤獨,野心和現狀的不匹配,躁狂背後的空虛,永遠是一個人,永遠是單槍匹馬,卻又依舊是一往無前。

 

所以,與其說陀螺將主要人物全部設置成邊緣人物的做法,是迎合美國正在興起的平權運動。

 

我更覺得,他只是單純想用他們合成出孤獨。然後再將這些孤獨的靈魂進行故事性重組,碰撞。

 

畫家根離不開艾麗莎,艾麗莎離不開畫家。

 

黑人女工不願意失去艾麗莎,艾麗莎也不願女工為她冒險。

 

艾麗莎明白人魚的孤獨,人魚也最清楚艾麗莎的苦悶。

 

她們互相取暖互相消解孤獨,誰也離不開誰。

 

於是,人與魚,人與人,一場互相幫助,一場互相對抗,自然而然地迸發出了人間冷暖。

 

當這一系列的情緒成功侵入觀眾身體的時候。

 

單薄的劇情,生硬的人物動機,好像在那一刻,也沒那麼重要了。

 

 

豆瓣上有一句評論「《水形物語》是一流的視聽語言,二流的政治隱喻,加三流的故事劇本」

 

確實,拋開後兩者的爭議,前者幾乎是所有人公認的優點,也正是它另一個稀有的地方。

 

所以,很多人看完它的第一觀感是唯美。

 

哪怕是那一段水中人和人魚的做愛,都被拍的唯美不已。

 

這得益於《水形物語》將水的流轉和艾麗莎的欲望進行高度的融合。

 

這種融合是漸進的。

 

從她生命來的地方開始(從中飄來),水就成了艾麗莎怎麼也剝離不了的情緒因子。

 

緊接著就是盛滿水的浴缸裡的那一次自慰,那幾滴即將溢出浴缸的,預示著水已經被艾麗莎自己融進最私密的欲望,

 

後來和人魚在密閉的廁所中的那一場中性愛,更是將這種融合推向了一個高潮,演繹了一出到渠成的性愛美學

事後艾麗莎在公車上,貼著車窗,用手指帶動著的流轉,僅僅是一個寥寥幾筆的溶鏡,你卻會驚訝於自己能感受到艾麗莎此時此刻的欣喜萬分。

這種情緒帶動多奇妙啊。

 

但這還不止呢。

 

分別時的一場大在落地窗上密密麻麻的下墜,僅僅靠著運鏡,沒有一句臺詞,你卻能感受到艾麗莎和人魚分別時的苦悶。

 

鏡與鏡,場與場,被陀螺奇妙的化用於水,鉤織成了這樣一出幾近完美的視覺盛宴。

 

拍案叫絕。

 

 

寫在最後

 

可能你們讀這篇文的時候應該也都感覺到了。

 

儘管行文結構是先抑後揚,整篇文章我也在極力克制,但其實我對《水形物語》的喜歡,是溢於言表的。

 

我承認,這種喜歡是一種超乎理性的感性代入。

 

關乎孤獨,關乎我自己的情感體驗。

 

正如導演自己說的「這就是一部極其私人化的電影」

 

我無意為《水形物語》的不足背書,我也只是 比較矯情,容易被感動罷了。

 

就這樣,晚安了各位。

 " 透 過 電 影 窺 探 生 活 本 身 的 模 樣 "

 ID:jianpiaoyuangong

相關焦點

  • 2018奧斯卡完整獲獎名單!《水形物語》大贏家!
    2018奧斯卡完整獲獎名單出爐!
  • 《水形物語》票房破億 奧斯卡最佳影片名不虛傳
    截止發稿時間,正在全國熱映的奇幻愛情電影《水形物語》在中國院線票房已經突破1億。在眾多冒險動作元素大片廝殺的三月檔,《水形物語》作為唯一一部以愛情為主題的電影,卻如一股清流溫暖在觀眾心間,也成為一部情侶約會最佳選擇的愛情佳片。作為一部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四項大獎的獲得者,《水形物語》自中國區上映以來不止票房勢猛,口碑也是持續發酵,國內很多權威媒體、知名導演、資深影評人給予了高度評價。
  • 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肥宅半生,一朝驚人.
    《水形物語》作為一部甚至有點cult的暗黑童話片,獲得如此多的獎項,很難不讓人略懷微詞。不難想像到典禮之後,各大影評的開頭會充滿了「今年的奧斯卡又頒給了政治正確」諸如此類的吐槽。不過,說《水形物語》是一部「政治正確」電影也無可厚非。 片中幾乎所有角色基本上都可以被站在道德制低點的人嘲諷一聲「怪胎」。女主是單身大齡啞女,好友是黑人清潔女工,室友是個不賺錢的老gay畫家,幫手還是一個潛藏於美國軍方實驗室的蘇聯間諜。
  • 90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水形物語》13項提名領跑
    90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水形物語》13項提名領跑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1905電影網訊 北京時間1月23日晚,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公布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熱門種子選手
  • 《水形物語》奧斯卡另類童話,能理解你的終究只有同類
    本屆奧斯卡《水形物語》除了拿下含金量最高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影片配樂亞歷山大·迪普拉同時獲得了最佳原創配樂獎,他的口哨配樂成為《水形物語》的一大特色,陀螺表示口哨的音質特點和水的意境非常匹配,能夠輕易觸發觀眾想像。
  • 90屆奧斯卡完整獲獎名單 《水形物語》獲四項大獎
    IGN為我們分享了90屆奧斯卡大獎完整名單,本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於美國當地時間3月4日周日在好萊塢舉辦。
  • 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莎莉·霍金斯令人咋舌的演技
    不得不說,《水形物語》讓莎莉·霍金斯的演技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以下是該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幾個鏡頭特寫,讓觀眾對《水形物語》充滿著憧憬與對浪漫的期待。在《水形物語》後,莎莉·霍金斯更是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讓她的事業又一次走上了高峰。《水形物語》在第90屆奧斯卡得獎視頻要知道,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沒有比導演為其量身打造的角色以及衍生出的劇情來的更加幸運了。
  • 拿下奧斯卡4項最佳的《水形物語》,到底好在哪?
    《水形物語》成為最大贏家,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原創配樂四項大獎。 陀螺拍的《水形物語》圍繞一個叫艾麗莎的女人為中心,講述她與人魚怪物相戀相愛的故事。這麼老套的童話故事,只因為最後破俗的結局——人魚沒有變成「王子」而獲得奧斯卡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 2018奧斯卡完整提名名單出爐!《水形物語》強勢領跑!
    2018奧斯卡完整提名名單揭曉!今年的主持人依舊是「雞毛」吉米·坎摩爾,頒獎禮將在美國時間3月4日晚,北京時間3月5日早舉行。
  • 【測評】《水形物語》:比起其他奧斯卡最佳,它真的有點「水」
    自從《水形物語》拿了奧斯卡最佳影片,關於它的爭論就沒停過。 反對者說,它純粹是因為政治正確拿獎,有刻意迎合之嫌。 支持者則認為,它將兩個孤獨靈魂的相互慰藉,塑造得無比動人。 不管怎樣,挾四座奧斯卡金像獎之勢,3月16日,《水形物語》終於正式在中國大陸上映。
  • 【MC推薦】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
    《水形物語》是託羅籌劃十多年的一段絕美童話故事,架空還原上世紀60年代歷史的同時融入了他本人駕輕就熟的怪物元素。託羅已經憑藉這部影片摘得金球獎與英國影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導演獎,也榮膺了最佳導演在內的4項奧斯卡大獎!這位沉浸於怪物世界之中、善於塑造成人童話故事的「技術宅」無疑是今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項的領跑者。《水形物語》已經正式定檔將於3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奧斯卡頒獎典禮周日舉行,《水形物語》13項提名領跑
    魅力休斯頓網柯燕報導  本周日晚將迎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s)頒獎典禮了!典禮將於美國太平洋時間3月4日下午5點(休斯頓的時間是周日晚上7點,北京時間3月5日早上9點)在加州洛杉磯好萊塢的杜比劇院舉行。各位讀者請勿錯過哦!本屆共計頒發24個類別的奧斯卡金像獎。
  • 《水形物語》這部暗黑童話,為什麼能得奧斯卡?
    《水形物語》終於要在國內上映了。奧斯卡頒獎典禮前,對於最佳影片最終花落誰家,有非常多猜測,但最終摘得桂冠卻不是備受矚目的《三塊廣告牌》,而是這部不太被影迷和評論家們看好的科幻愛情電影——《水形物語》。 《水形物語》由「墨西哥三傑」之一的吉爾莫·德爾·託羅擔任導演和編劇,被影迷稱為「陀螺」的吉爾莫·德爾·託羅曾執導過《潘神的迷宮》、《環太平洋》、《刀鋒戰士2》等影片,風格大都類似,怪物、暗黑童話、懷舊,可以說這是他偏愛的3個關鍵詞。
  •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完全名單,《水形物語》成贏家
    提名熱門《水形物語》13提4中,《敦刻爾克》8提3中,《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獲最佳改編劇本,《尋夢環遊記》獲最佳動畫長片及最佳原創歌曲,完整名單如下。最佳影片《水形物語》  最佳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水形物語》  最佳男主角加裡·奧德曼《至暗時刻》
  • 2018年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項揭曉 《水形物語》奪最佳影片
    第90屆美國奧斯卡頒獎典禮正式落幕,《水形物語》最終捧回了最佳影片這座小金人,而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更是憑藉本片拿下了自己的首個奧斯卡最佳導演《水形物語》主創上臺領獎。最佳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水形物語》
  • 吉星高照 | 我問了導演,《水形物語》是否值得一座奧斯卡?
    沒錯,它就是《水形物語》,一部對於整個主流電影界,以及學院派而言都有些許另類的作品。雖然有人會以「政治正確」來調侃這次奧斯卡評選的口味,但事實上《水形物語》拿獎的意義確實是值得讚賞的。前者是英雄主義的壓倒勝利,後者則是邊緣人群的引吭高歌。
  • 第90屆奧斯卡《水形物語》成最大贏家 科比斬獲小金人
    今年《水形物語》和 《三塊廣告牌》兩強爭鋒,最終 《水形物語》成為全場最大贏家,它不僅拿下最佳影片大獎,「陀螺」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也順利拿下最佳導演獎。這場強手如雲的大結局,你猜到了嗎? 《水形物語》 收穫四獎項 諾蘭問鼎小金人 今年的熱門影片對中國觀眾來說都不算陌生,《三塊廣告牌》、《水形物語》、《金錢世界》定檔3月,《至暗時刻》、《敦刻爾克》、《銀翼殺手2049
  • 90屆奧斯卡正式揭曉獲獎結果,《水形物語》成最大贏家
    第90屆奧斯卡於北京時間3月5日上午揭曉獲獎結果,《水形物語》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4項大獎領跑成為最大贏家
  • 《水形物語》:不只是成人童話
    在第9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水形物語》拿到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四項大獎。這是一部愛情童話,但又不僅僅是一部童話,作為墨西哥裔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在浪漫的故事裡埋下了自己對戰爭、種族、移民等諸多問題的思考。
  • 《古墓麗影:源起之戰》+《水形物語》任君選
    第二部絕對要去電影院看的電影,就是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水形物語》可是說一部成人童話,除了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還包含著發人深省的現實隱喻。為什麼說《水形物語》一定要去電影院看呢?理由1,《水形物語》畫面超漂亮。這也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在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同時,也拿到了最佳藝術指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