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52歲的許巍,終於遇見詩和遠方

2020-12-02 西風娛
  • 原創,抄襲必究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是許巍2016年發行的單曲,歌曲一經推出,就引發了一陣轟動。


很多網友開始紛紛留言評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整個歌的蘊意很簡單,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不管眼前的生活有多麼磕磕碰碰,也不要放棄。未來也許會更好!

而高曉松創作這首歌曲時,是源自於他的母親曾說過的一句話:「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輕易,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而這句話,何嘗不是許巍很多年一直告訴自己堅持音樂的內心寫照?


01.

1968年的夏天,許巍出生在西安一個普通的教師家庭。從小就調皮好動的他,卻對音樂有著特殊的喜愛。

儘管父母一直覺得音樂只能當一個業餘興趣,讀書考大學才是重要事情。但在許巍考上重點高中時,父母還是特意送給了他一把吉他當做禮物。

那一年,許巍16歲。捧著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心中充滿了喜悅。但母親怎麼都沒想到,正是因為他們送的這把吉他,改變了許巍的一生。


1986年,許巍和他的一個朋友一起報名參加西安市碑林區文化館舉辦的第一屆吉他彈唱大賽。

當時有2000多人參加了此次比賽,但許巍和朋友還是披荊斬棘,獲得了冠軍。

這次比賽之後,許巍對成為職業歌手更加充滿了嚮往,也堅定了他要嘗試做音樂的決心。

因為獲得了冠軍,很多走穴團體開始邀請許巍去演出。面對這種前所未有的機會,許巍毅然決然放棄了學業和高考,選擇了天涯浪子的音樂路。


年輕氣盛,最初許巍想像著歌手的這個行業,應該是五光十色,前途一片光明的。

但走穴一年之後,許巍飽嘗了「人間疾苦」,饑寒交錯的艱辛生活。

因為他們跟的穴頭,經常不發工資。他也經常沒錢吃飯,沒錢睡旅館。整天漂泊在外,飢一頓飽一頓。

為了擺脫這種被生活所困的日子,許巍與幾個樂手就商量好,去火車站買了張火車票,逃回了老家西安。


02.

回到西安後,許巍也整天無所事事。當時,在走穴演出時認識一個在軍區文工團教管樂的老師。

那個老師跟許巍說:「你老是這樣漂著也不是一回事,要不你去當個文藝兵吧。出來後,工作也有著落。」

許巍想了想,好像也是。於是便跟父母商量了下,就跑去當兵了。

母親原本想著許巍能去當兵也挺好,至少以後還可以考個軍校。但父母沒想到,在許巍獲得第四軍醫大學錄取時,許巍卻再次選擇了放棄。


原因還是因為熱愛音樂,他要嘗試做音樂。他對父母說:「我的理想是以後要像崔健一樣,要成為崔健那樣的歌手!」

父母雖然不同意許巍的選擇,但卻無可奈何,最後只能妥協,遵從許巍的選擇。

當了三年兵後,許巍帶著自己想要組建搖滾樂隊的音樂夢想,從部隊復員回來。那一年是1990年底,他正是風華正茂的22歲年輕小夥子。

當時為了支持許巍的音樂夢,父母把所有積蓄5000塊錢給了許巍,到廣州買了一把電吉他。


此後,許巍再次帶著一把吉他遠離家鄉去到了福建的歌廳當樂手。

雖然在去歌廳當樂手,錢賺得還算豐厚,但許巍心裡明白,他所做的這一切並不是為了賺錢。

一天,黑豹樂隊發行了第一張專輯。當時在歌廳跑場的許巍,聽到了黑豹樂隊的音樂時,突然間意識到,自己的音樂夢好像又回來了。

於是,許巍再次告訴自己:我要做音樂,要嘗試寫歌!他再次回到了老家西安。


03.

回到老家後,許巍十分內疚地對父母說:「爸媽,我回來待一段時間,不會太久……」。

之後4個月,許巍每天都窩在家裡寫歌,哪都不去。終於寫出了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首歌《Don’t Cry baby》,這首歌是許巍送給女朋友的生日禮物。

1993年,許巍召集了西安所有優秀的樂手,組成了飛樂隊。1994年2月「飛」樂隊赴成都演出,在當地引起不小轟動。

同年7月飛樂隊到銀川體育館參加西北搖滾節,大獲好評。


那也是「飛樂隊」最輝煌的時期。之後,飛樂隊因為商演的機會,迫於生存的壓力,才成立一年便宣布解散。

沒有了樂隊,許巍獨自一人繼續音樂夢。那段時間,許巍跑到電臺當了DJ。

也是因為DJ的時間,有個同事問許巍:「你幹嘛不帶著你的音樂,去北京試試呢?」

這才讓許巍突然醒悟,可能到北京闖一下機會會更多。

1994年的10月,許巍帶著飛樂隊解散後,自己創作的《兩天》《青鳥依依》以及飛樂隊現場演出的《親愛的別哭》和《童話時代》來到了北京。


來到北京後,許巍到處尋找可以跟自己籤約的音樂公司。直到去到紅星社,許巍才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親切感。

因為當時的鄭鈞、田震等知名歌手都在紅星社。

1995年,許巍與紅星社籤約,正式成為紅星社裡的一名樂手。

也就是這個時期,許巍當年寫給女朋友的《Don’t cry baby 》也就是後來的《執著》被同公司的田震唱火了。


許巍在公司的實力有備受肯定,與同時期的鄭鈞、張楚等人被稱為當代青年音樂偶像。

原本以為會從此前途一片光明的許巍,卻並沒有因此也「爆紅」!

1997年,許巍出了第一張專輯《在別處》銷量達到50萬張。1998年,他的音樂作品被文學專家選入《中國當代詩歌文選》。

但儘管成績不錯,許巍依然無法在北京生存下來。

2000年,推出第二張專輯之後,身無分文的許巍就背起行囊又一次回到老家西安


04.

從1994年到2000年這幾年的北漂生活,許巍都是靠提前預支歌曲版稅來生活。

沒有商業演出的收入,很難在北京這個消費極高的城市,生存下去。

而到2000年的時候,許巍與紅星社的合約也到期了,這迫使許巍必須放棄音樂,離開北京。

回到老家後,許巍陷入了嚴重的抑鬱,此前許巍的自閉症一直沒有徹底好起來。整整一年時間,許巍都在跟抑鬱症在做鬥爭。


他無數次有自殺的想法,但又無數次用音樂救贖了自己。如果沒有音樂,或許許巍根本走不到今天。

某天,許巍跟太太走在西安大街上,聽到很多人在唱自己的歌。那一刻,許巍再次看到了希望,心中也燃起了重新做音樂的激情。

2001年秋天,許巍就不斷接到老朋友們的電話,希望他能再次回到北京。當時朋友張華把許巍介紹給了藝風音樂公司。

2001年11月,藝風公司的一份合約讓許巍又一次回到了他喜歡的音樂世界裡。2002年,許巍推出第三張專輯《時光.漫步》,讓許巍獲獎無數。


2004年,推出第四張專輯《每一刻都是嶄新的》,其中一首《曾經的你》傳唱度極高。

之後,許巍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一張專輯,並且商演不斷。他的音樂路,總算「守得雲開見月明」。

而他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曾為找到那片海(音樂)不顧一切!為了夢想,為了生活苟且地活著。

如今的許巍,不再為錢煩惱,不再為生活而奔波;

擁有自己的樂隊,有自己的工作室,唱著自己喜歡的歌,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過著隨心所欲的生活!

52歲的許巍總算遇見了屬於他的詩和遠方。


往期精彩:


--END--

喜歡我,就點讚關注哦

更多精彩內容等你來LOOK

相關焦點

  • 樂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被這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刷了一天屏,這首歌兒就像樸樹的《平凡之路》,循環了一天後已被深深洗腦,「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旋律不停回放。其實今年1月在高曉松的脫口秀節目《曉松奇談》裡我們就第一次聽到了這首歌最先曝光的前四句,終於在3月18日凌晨,我們如約等到了這首歌!在美國留學的同學說,下載蝦米等到12點掛VPN就是為了聽許巍的這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生活不止眼前的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的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       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在那些難熬的日子裡,許巍會對你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或許現在的你正在被生活壓的踹不過氣,或許你現在對生活很迷茫,又或許你正在為了夢想而努力奮鬥。
  • 許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引爆朋友圈唱哭好多人
    今年1月15日,《曉松奇談》節目片頭播出了許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副歌(歌的高潮)部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後面跟著的是高曉松的節目口號:「奇聞說今古,談笑有鴻儒。」網友大愛小小狼說:「為了這四句歌詞,我把《曉松奇談》開頭不止看了20遍。」大家都在猜測,高曉松和許巍要有什麼大手筆?
  • 眼前不只苟且,詩和遠方在途
    最近有一首歌在朋友圈刷屏許巍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這首高曉松作詞的歌曲,在許巍的手裡,被賦予了簡單而清透的旋律,有一種反覆吟哦的暖意和溫存,而高曉松那段著名語錄所構成的歌詞,也因為豐沛的文學氣息與微醺的曲調加成
  • CDN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 周末好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本周「周末好歌」,一首來自高曉松填詞作曲,許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送給此刻每一個努力追求光明未來的你,讀者周末好歌,和你一起聆聽生活的美好。 媽媽坐在門前哼著花兒與少年雖已時隔多年記得她淚水漣漣那些幽暗的時光那些堅持與慌張在臨別的門前媽媽望著我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 誰讀懂了許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成長的路程會遇到許多的事情,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無法控制的,但是發生的事情逃避永遠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那我們應該怎麼辦了?我們應該敢於面對他們,才能讓自己在這過程中成長。雖然眼前苟且,但是走過去後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 許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非洲鼓教學,手鼓陪你看詩和遠方
    看到許巍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我麻痺了。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下半輩子的苟且丨文化觀察
    如果不像某些人那樣掌握大量的社會資源,我們即便得到了嚮往已久的詩和遠方,也很有可能是換了一個很遠的地方,在那裡一邊讀詩一邊苟且著。可是說到底,這不過是又一場「網紅演出」而已,貌似「文藝」,背後卻是實打實的銀子在召喚著創作者和傳播者。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首曲子的一夜走紅?作為普通人,又該如何面對苟且的生活,眺望可能永不存在的遠方呢?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小時候覺得理想就是理想理想給不了現實所需要的一切,卻給你一個長遠的目標從小到的理想是一盞燈,去向理想的路是孤獨的,為了不迷茫活在當下,有很多的人選擇了現實有很多的人選擇堅持,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條,堅持還是為了現實總會有舍有得,活在當下再進一步成了很多人的選擇,還記得有一朋友說過在北京八年,與自己相愛的人相遇、相知、相守、相伴,最後結婚卻沒有選擇在北京,他們迫不得已選擇了那個生活節奏慢的城市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湖頭的村莊和田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相信最近大家都被許巍的這首新歌刷屏了生活中有多少人渴望著他們心中的理想國卻又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囿於周遭藩籬但如果你感到累了不妨來湖頭吧這裡有詩,也有遠方的田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湖頭的五閬山
  • 許巍新歌走紅 "詩和遠方"讓作品格調瞬間提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片段)  詞/曲高曉松  媽媽坐在門前  哼著花兒與少年  雖已時隔多年  記得她淚水漣漣  那些幽暗的時光  那些堅持與慌張  在臨別的門前  媽媽望著我說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 「詩和遠方」何嘗不是一種苟且
    「大補」雞湯歌——「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徹底地擦拭了一遍。自由是相對的,同樣,苟且和「詩和遠方」也是相對的。眼前的苟且不過是暫時的枷鎖,是一種對未來充滿信心的「臥薪嘗膽」,這種信念支撐下的苟且又何嘗不能稱之為自由,而「詩和遠方」雖說充滿了想像和奔跑的自由感,卻又難免落入空想的枷鎖之中。    正如有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沒有不能失去的,除了內心的自由。唯有內心的自由才能衝出世俗的束縛,換來一片寧靜的天空。
  • 許巍不再苟且,於是變成了於丹
    不出所料,許巍的新歌又刷屏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不可否認,面對這樣的歌詞,很少有人能做到不為之動容。在紅塵中庸庸碌碌的人們,突然被這四句歌詞照亮了內心某個冰封的角落,繼而重新檢視起自己眼前的生活——「我是不是在得過且過」?詩,遠方,據說這是最新的「文藝正確」。
  • 信奉生活中只有苟且,到了遠方還是一樣苟且
    如果一桌爛菜加個濾鏡就想冒充我們不能因道德總被解構就「躲避崇高」甚至追崇鄙俗,也不能因「苟且都是生活所迫」而覺得理想就多餘。這些天,《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攻陷」了朋友圈,也將輿論從「小眾的許巍一夜之間大眾化」的人物臧否,帶入「苟且VS詩與遠方」的社會爭論。
  • 眼前不盡皆苟且,他鄉的,也不盡詩和遠方
    這是歌手許巍所唱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中的一句歌詞,它帶著強烈的熱情和呼喚,讓人瞬間被燃起出發的意願。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活在自己庸庸碌碌的日常中,忽然一抬頭,原來生活不止是我們熟悉的模樣,它還有另外一種極盡縹緲又極盡隱藏的美,等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然而,這樣的極致,是遙不可及的,要想尋找,只能起身遠行。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許巍演唱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 《我家那閨女》黃雅莉的家: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疫情當前,很多人可能在家裡都非常無聊,追劇就成了很多人的消遣,而最近小編也是追了《我家那閨女》第二季,我是從第一季一直都在追,因為我覺得這種節目可以去看一些同性別成功的女明星她們的生活,和她們對待生活,戀愛,婚姻,工作,等等……一些事情上面的看法。
  • 面對眼前的苟且,願生活充滿詩與遠方
    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善於隱藏自己的壁虎,將最能融合進生活的一面表現出來,獨自承受著生活帶來的壓力,獨自與生活的苟且做著抗爭。這不知道多少的無奈、多少的辛酸、多少的苟且的生活,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在悄然之間,悄悄的摧毀我們的防線,讓人崩潰,很多人都說的一句話,成年人的崩潰只在一瞬之間,那是生活的積壓,那是過多的承受生活的壓力,卻沒有地方排解而導致的結果。
  • 包一座小島,苟且幾天,是不是你心中的詩和遠方?
    2013年,高曉松創作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苟且」是現實中的自己,「詩和遠方」那是理想的生活。我們的現實生活難免柴米油鹽、枯燥無味、充滿壓力。近幾年,不少電視節目打造了人們心中的「詩和遠方」,比如湖南衛視的《嚮往的生活》、央視小尼製作的《你好生活》、東方衛視的《幸福三重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