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社工活躍在抗疫一線:一抹「橄欖綠」鐵肩勇擔當

2021-01-13 廣州日報

她,每日送餐上門,化身「外賣員」;他們,開啟「知心模式」,紓解疫情期間的焦慮;他們,實時監測,把長者的健康放在心上……在東莞市塘廈鎮疫情防控一線上,少不了眾多社工們的身影。在國際社工日來臨之前,讓我們通過3位社工抗疫的暖心故事,一同欣賞他們在防疫一線的動人「風景」。

疫情其間緊急支援,撐起孩子「保護傘」

今年2月8日晚,東莞市塘廈鎮四村社區社工中心主任曾寶怡手機突然響起,她接到社區居委工作人員的電話,一對外籍夫婦因事未能在家,其12歲的兒子小衝獨自在家,急需解決日常照顧問題。獲悉後,社工與居委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來到了解情況。

見到陌生人,小衝帶有明顯的防備,話很少。社工嘗試和孩子打開話題,從為他帶來的「防疫健康包」入手,教他使用溫度計。

隨後,社工又與孩子的父母聯繫。小衝的父親表示,因為孩子沒有通信工具,所以一直無法與他聯繫,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為緩解家長的擔憂,社區工作人員為小衝提供了一臺手機,讓家長能及時與孩子溝通。另外,社工還深入了解孩子的居家習慣、飲食習慣以及生活喜好等,以此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

每天,社工曾寶怡和李茵茵都會輪流上門為孩子送餐,細心觀察孩子的居家狀態,再三叮囑孩子在疫情期間首要做好自我防護,詢問其學習情況和課餘生活的安排,並給予其鼓勵。在社工的積極介入下,小衝得到妥善照顧,且沒有出現焦慮情況,每天主動閱讀課外書籍,慢慢適應了生活。

2月14日,小衝的父母回來了,一再感謝社工這段時間給予小衝的關照和關愛。收到家長的感謝,社區曾寶怡內心也非常開心。

用心守護,為居民「雲」解憂

「家裡人都好嗎?」「身體怎麼樣?」「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助的?」面對社工的問候,新冠肺炎康復者劉先生瞬間被溫暖的話語打散。在獲悉劉先生出院後在家繼續接受醫學觀察,東莞市塘廈鎮石潭埔社區居委工作人員和社工致電劉先生,為他送上一份關心和關愛。不僅如此,社工蘇世昌和社區居委工作人員還一同探訪了劉先生的家人。

「上門前,我先打電話詢問他們有沒有需要幫忙的。」蘇世昌回憶道,劉先生的妻子周小姐回復家裡安好。上門時,社工把在家接受醫學觀察所需要的防疫物資一同送到了周小姐的手中。對於社工們的關心和關愛,周小姐一再致謝。

據介紹,當東莞市塘廈鎮石潭埔社區出現確診病例後,整個社區一下進入緊張狀態。隨即社區全面升級防疫手段,在人員出入、保潔消毒、健康知識宣傳等防疫工作方面進一步加大了力度。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社區少數居民出現焦慮心理。對此,石潭埔社工及時開設心理健康諮詢服務,專門對少數出現焦慮的群眾進行心理疏導。

不僅如此,社工迅速與服務對象成為微信好友,通過建立信任、耐心傾聽、正面引導等一系列措施,疏導對象的情緒逐漸好轉。

此外,石潭埔的社工們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線上服務,如免費開設線上居家鍛鍊健康課程,如瑜伽、健美操等,鼓勵居民在家鍛鍊,增強抵抗力;開展「神奇親子園」兒童早期發展服務線上微課堂,幫助家長在科學育兒、親子溝通等方面得到提升;開展親子手抄報徵集、「減少廢棄口罩二次汙染全民行動計劃」等活動,幫助社區居民掌握防疫消毒防護方法,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

聯合行動,織密長者防護網

3月11日,東莞市塘廈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工黃麗欣照常為該鎮莆心湖社區鄧婆婆送餐入戶。隨著塘廈「大配餐」服務的恢復,社工在每日送餐的過程中,還需實時跟進長者的健康情況。一見到鄧婆婆,黃麗欣就發現了她的異樣,只見鄧婆婆虛弱地坐在凳子上,「婆婆,您哪裡不舒服?」社工急切地上前詢問。老人摸了摸自己的胸口,說話帶有明顯的喘息聲,一旁的家屬告訴社工,婆婆早上不小心在廁所跌倒,右手擦傷,已經為她處理好了傷口,並交代隔離鄰居幫忙照看老人。

長者的身體狀況隨時會有變化,單純由家屬、鄰居承擔照看工作顯然不夠。塘廈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積極發動社區社工及護工,由老人家屬、社區社工、居家養老社工和護工,一同跟進老人的健康狀態,及時溝通,為老人織出一張「家庭照顧+社區護老」健康防護網。

3月15日,黃麗欣再次來到鄧婆婆的家,發現老人的身體狀況較前段時間有所恢復,語言表達清晰,體溫監測正常。「看著婆婆精神狀態越來越好,我也安心了許多。」黃麗欣說道。接下來,社工會繼續利用送餐入戶及護工服務跟進老人的身體情況。

據了解,東莞市塘廈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8名護工除了為長者提供衛生清潔、居家消毒、生活照料、體溫監測等基礎服務外,還有部分護工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代買生活用品服務。東莞市塘廈鎮四村社區的劉婆婆常常誇護工服務做得好,「護工還幫我剪指甲、剪頭髮,疫情之下,她們讓我感到很溫暖」。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滿元 通訊員:麥煒源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劉滿元 通訊員:麥煒源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

相關焦點

  • 展現一線抗疫故事,東城抗疫紀錄片入藏首博
    《我們在一起》是疫情期間本市第一部全面展現各行各業一線抗疫的專題片。捐贈現場,東城區和北京電視臺共同將《我們在一起》4集紀錄片光碟捐贈給首都博物館收藏,並獲頒首博捐贈證書。專題紀錄片《我們在一起》是由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宣傳部與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這裡是北京》欄目組共同策劃製作,以東城區為整個北京的切入點、聚焦點,真實全面地記錄和還原了北京市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努力講好北京抗「疫」故事,凝聚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為記錄抗「疫」留存了寶貴的歷史視頻資料。
  • 新邵縣潭溪鎮:抗「疫」一線彰顯青春擔當
    新華衛視新邵陽報導組(通訊員 隆洋)最近,在潭溪鎮淘金村抗「疫」志願者隊伍裡多了幾名稚嫩的生面孔,她們和其他志願者一樣,身穿紅衣裳,頭戴小紅帽,臂別紅袖章穿梭在淘金村各個院落、各個路口。聚青年之力,為防疫做貢獻「現在疫情防控工作到了關鍵時期,工作是一刻也不能放鬆,但我們村的黨員大多都是老同志,連續抗『疫』二十多天,有些老黨員難免有些力不從心。」淘金村黨支書黃海南介紹到,「於是我們村『兩委』商議,發動在村還未上學的大學生加入到抗『疫』一線隊伍當中來。」
  • 活躍在抗疫一線的那身「司法藍」 ——博興縣興福司法所抗疫工作紀實
    活躍在抗疫一線的那身「司法藍」 ——博興縣興福司法所抗疫工作紀實 2020-02-07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戰「疫」一線社工致信女兒:盼你做個有擔當的人
    一段時間以來,各級黨員幹部、醫護人員、警務人員、基層網格員等紛紛走上戰「疫」一線,也湧現了一批感人至深的請戰書、入黨申請書、家書、公開信等,其中不少書信情真意切,飽含熱度。為鼓舞士氣,弘揚正氣,人民網推出《戰「疫」書信》欄目。此次刊發的是南京市鼓樓區華僑路街道慈悲社社區社工陳瑾寫給女兒的一封信,連續多天的工作以及沒法陪伴女兒的愧疚,讓她有很多感慨。
  • 她用愛心點燃抗疫一線「一抹紅」
    組建抗疫突擊隊、開展心理疏導、發動愛心人士捐款捐物、搬運防疫物品和愛心物資、看望支援武漢醫護人員家屬……疫情發生以來,在江西萍鄉有這麼一位巾幗志願者,她舍小家為大家,帶領志願者協會在這場戰「疫」中主動作為,積極奉獻,用愛心點燃了抗疫一線「一抹紅」。她就是「中國好人」、萍鄉市牽手愛心志願者協會會長文蘭英。
  • 「喜訊」康樂崇善黨支部書記年玉成「隴原社工 抗疫有我」主題徵文...
    喜訊根據《甘肅省民政廳關於開展「隴原社工 抗疫有我」主題徵文活動的通知》(甘民電〔2020〕89號)要求,省民政廳於5月11日至5月31日開展了「隴原社工 抗疫有我」徵文活動,康樂崇善根據在疫情期間發揮社會工作+志願服務專業模式
  • 抗「疫」戰爭中的晉中擔當
    當年,全民抗戰有多麼英勇;如今,全民抗「疫」就有多麼豪邁。抗「疫」主陣地上,廣大醫護人員白衣作戰袍,懸壺濟蒼生。為了打好有準備之仗,早在1月23日,市衛健委就高速運轉,動員全市優質醫療資源向抗「疫」戰場集結。確定市傳染病醫院、晉中第一人民醫院、晉中第二人民醫院為定點醫院,在全市18家醫院設立發熱門診。
  • 「疫」線顯擔當 青春最強音
    丹灶鎮內一批青年社工用自己的責任和擔當,以奮進的姿態吹響抗擊疫情的戰鬥號。「85後」、「90後」的青年社工們用青春力量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以最頑強的意志,最實際的行動,詮釋了青年的責任與擔當,譜寫了一首動聽的青春讚歌。
  • 佛山社會組織:脫貧攻堅善作為 抗疫一線勇當先
    佛山社會組織及各界力量不僅幫助修建通往外界的硬底水泥路,還派駐專職社工進入學校開展教學輔導,有效改善了當地硬體基礎和教育氛圍。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戰中的硬骨頭。近年來,佛山市民政部門發動各級社會組織主動走出廣東,深入中、西部貧困地區,建起一個個脫貧攻堅堡壘。
  • 90後,抗「疫」一線的「未來戰隊」
    【來源:央視網】戰「疫」朋友圈|90後,抗「疫」一線的「未來戰隊」「90後」長大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的一線>他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責任擔當價值「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有了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擔當成為我們國家的驕傲和希望」不負韶華他們的青春在戰
  • 戰「疫」「半邊天」:抗疫一線女軍人的女神節
    戰「疫」,女性依然能夠頂起「半邊天」。疫情防控阻擊戰號角吹響以來,千千萬萬女性醫務工作者們,奮不顧身投身一線,她們不僅僅是媽媽、是女兒、是妻子,而且更是戰士。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裡近一半的隊員是女同志。她們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韌意志,與病魔展開殊死鬥爭;用「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擔當,拯救無數生命於危難之際。
  • 阮紅全:抗疫一線的編外記者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冒著危險,深入一線,用筆和鏡頭記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用文字、圖片和視頻宣傳防控措施和防控知識,「端、網、微、屏」齊發力,為這場「人民戰爭」鼓與呼,為全鎮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 體彩抗疫勇擔當 致敬最美的「她」 - 國家體育總局
    體彩抗疫勇擔當 致敬最美的「她」 發布時間:2020-03-10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黃心豪 謝明明 字體:
  • 東莞「最硬核實驗室」的最強擔當
    」的姿態,奮不顧身,日夜不息,書寫了忠誠和擔當,為東莞疫情精準防控做出巨大貢獻。在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後,東莞蘭衛榮獲廣東省衛健委授予的「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牌匾,劉永紅則光榮當選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他一家三口成為「全國最美抗疫家庭」。  面對冬春季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東莞蘭衛已做好準備,設備、人員皆已配置齊全,一旦發生疫情,應急物資也能在最短時間內送達,東莞蘭衛將全力以赴保證東莞應急核酸檢測任務的順利完成。
  • 同心抗疫 為愛護航|姐弟仨並肩戰疫 分守京冀豫抗疫一線
    姐姐、哥哥是醫生,弟弟是高速交警,姐弟警醫三人,皆堅守抗疫一線,同心抗疫,為愛護航,守護群眾平安。薛俊領同志是一名退役軍人,轉業後就一直紮根河南高速公安一線工作。從警的10多年裡,這個當初的河北「異鄉人」早已與河南大地不可分離。「召之必回,召之能戰」,疫情阻擊戰剛剛打響之時,回到河北老家不久的俊領同志立即響應組織號召,再別家鄉,返回河南。
  • 青島市市北區臺東街道戰「疫」先鋒:抗疫戰場上那一抹「志願紅」
    鼠年開年以來,新型冠狀病毒就來勢洶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打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青島市市北區臺東街道的志願者們臨危不懼、挺身而出,堅守在戰役一線,用他們身上的那抹「志願紅」譜寫著市北志願者的生動故事。
  • 抗「疫」一線的檢察藍大叔和歐巴
    「藍」朋友 戰「疫」情,檢察藍一直在堅守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涇陽縣人民檢察院的幹警一直衝鋒在抗疫前沿 今天,隨小編來看看涇陽檢察的大叔和歐巴!
  • 屏山縣:夫妻兵 在抗「疫」一線見證愛情
    四川民生報導網宜賓訊(王先元 陽彩銀)在屏山縣疫情防控一線,有這樣一對對"夫妻兵",他們為了大家,捨棄小家,化小情為大愛,攜手並肩,凝聚力量,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逆行而上。愛情小巢小別離 抗疫一線比翼飛"在這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把我們的工作做細、做實、做牢,守好衛生監督這道重要的關口..."
  • 我是黨員我衝鋒丨李欣:在抗疫一線中詮釋責任與擔當
    從3月7日至今20多天來,李欣同志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堅持當好抗疫的「衝鋒員」「組織員」「戰鬥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外事幹部的初心和使命,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沒有困難,請領導放心,我會全力以赴,不辱使命,堅決完成任務」近40歲的李欣是家裡頂梁柱,父母已是古稀之年,一個女兒今年13歲,妻子春節後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已一個多月沒回家。想到現在自己也要奔赴抗疫一線,而且一離開要一個月時間,李欣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咬咬牙,決定把女兒託付給父母照顧。
  • 抗疫劇《在一起》官宣定檔,全明星陣容,還原抗疫一線小人物
    最近熱播的抗疫劇《最美逆行者》,一經開播就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抗疫題材的影視劇近期熱度不下。近日,又一部抗疫題材的電視劇官宣定檔了,備受大家關注的抗疫劇《在一起》定檔9月29日,初步確定會有9家媒體平臺聯合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