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蘋果發布了一代神機iPhone 4S,至此屬於蘋果的時代拉開序幕,但在iPhone 4S剛剛亮相不久,一手締造蘋果帝國,被譽為「教父」的史蒂夫·賈伯斯,悄然離開了這個世界。
可以說這不僅對於蘋果是個損失,對於很多支持蘋果的果粉而言,也少了一個精神寄託。因此這幾年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個問題,沒了賈伯斯的蘋果未來是什麼樣的?
在庫克接手蘋果後,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商人風格越來越明顯,產品的更新幅度變得越來越小了,批判「無創新」的聲音也多了起來,但不可否認的是,蘋果越做越大了,儼然還是那個領導者,今年蘋果更是一躍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市值總額突破2萬億美元。
近期知名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布了一份數據,更是證明了蘋果仍然是高端領域的市場霸主。
數據中顯示,今年10月份,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共佔據24%的全球5G手機市場份額,如果這個數據還不能說明什麼的話,還有一個事實更會讓人感嘆蘋果的影響力真的很大。
要知道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是在10月14日開的發布會,10月16日才開啟了預購,10月23日正式發售。
這也就意味著,從發售的23日算起截止到10月底31日,滿打滿算也就僅有9天的時間,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的銷量就佔到了全球四分之一,這個速度不管是華為還是三星,都被遠遠地甩開了。
當然了,這只能證明蘋果的市場號召力、影響力,並不能證明iPhone 12系列真的足夠優秀,至於為什麼這麼說,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iPhone 12系列戴著的是蘋果首款5G手機的帽子,這對於很多想要換機的果粉來說,是具備很強的吸引力的,同時也引起了很多非蘋果用戶的注意,因此這一代產品主要不是太差勁,想不大賣都難。
第二點、iPhone 12系列首次拋棄了使用6年的圓角設計,採用了直角邊框,並且新增了幾款新配色,這就讓很多人看到iPhone 12都能認出這是最新款iPhone,因此滿足了一部分購買者的虛榮心。
第三點、通過不贈送充電器、耳機的操作,「隱形」的把售價控制在了一個看起來不是很高的區間,乍一看消費者都會覺得還挺值得,無非就是多買個充電頭,但殊不知蘋果靠著出售原裝快充頭,和賣給第三方充電廠商的MIFI認證,早已賺回了這份差價,甚至還能大賺一筆。
說了這些,相信大家也看懂了,庫克本質還是那個商人特性,早已摸準了很多國人消費者的心態,任你怎麼吐槽,該買的人還是會買。
但筆者想在這裡說,拋開營銷套路去看,產品其實才是最重要的,現在已經有很多國人看清了iPhone 12也看清了蘋果,如果蘋果還是以這種敷衍的態度對待消費者,未來是否能繼續這樣輝煌,真的就不好說了。
現在國產手機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硬體、軟體上去看很多方面不僅能追上蘋果,甚至已經做到超越。
以前沒人支持國產,是因為國產確實做得不夠好,但現在局面完全不同了,現在很多人表示都會優先考慮國產,筆者身邊一個年輕的朋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已經用了好幾年的蘋果,這一次竟然選擇換了一臺華為Mate40。
我問他是否習慣,他卻告訴我,以前是他對國產有偏見,認為國產不可能去和蘋果相比。但現在才發現,國產也已經做得很好了。
很多人到今天,都看到了疫情這場困難對世界的影響,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但卻忽視了,我們自身的改變。我們正變得越來越團結和理性,推動著消費的回流、國產的崛起、自信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