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成龍自導自演的《師弟出馬》雖然距今年代久遠,但論其質量仍然不輸給當下多數影視作品。
電影講述不受師兄弟尊重的孤兒仔阿龍挽回尊嚴的故事。
以輸掉舞獅比賽和大師兄出走為導火索,師弟阿龍決定出馬,找回大師兄,重振武館聲威。
小人物出走他鄉,憑藉其凌厲的功夫和拼命精神,最終成長為受人尊敬的英雄。
劇情雖然極其簡單,但成龍精心設計的諧趣功夫套路,以及妙趣橫生的喜劇笑料。
功夫和喜劇為這部電影增色不少。
成龍的扇子功、元彪的板凳功、鄭佩佩和成龍的裙底功,老捕快的刀和菸斗等等。
電影在武打設計上著實用心,不僅有套招的剪切鏡頭,也有連貫一致的長鏡頭。
雖然沒有時下的科技特效豪華壯觀,但極具強烈的觀賞性。
而成龍獨一無二的功夫更是時下影視作品不具有,這更加賦予電影無與倫比,舉世無雙的價值。
電影武打場面雖然很多,但每個武打場面都有很強的敘事性,沒有跳出劇情整體的框架。
從開始到結束,都有一個承上啟下的過程,避免了拖拉,保證了劇情的連貫。
情節設置又有很強的娛樂性,例如被抓後的阿龍多番逃跑未果,還有阿龍和老捕快的洗澡段落。
比起時下各種尷尬的喜劇,人物只會裝傻扮愣。
這種情節設置上有意的巧合,最大程度增強情節的娛樂性。加上成龍獨一無二的功夫。
喜劇和功夫的完美結合成就了這部電影。
最後阿龍和金腳帶的自虐式對打,更是把成龍的拼命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電影情節上極富娛樂性,成龍獨一無二的諧趣武術套路,以及搏命功夫特色,還有成龍的拼命三郎精神。
這是當下很多影視作品無法比擬的。
《師弟出馬》即使放到現在,都勝過大多數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