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早期這部作品至今仍不輸給當下多數電影

2021-02-08 漫談光影

1980年成龍自導自演的《師弟出馬》雖然距今年代久遠,但論其質量仍然不輸給當下多數影視作品。

電影講述不受師兄弟尊重的孤兒仔阿龍挽回尊嚴的故事。

以輸掉舞獅比賽和大師兄出走為導火索,師弟阿龍決定出馬,找回大師兄,重振武館聲威。

小人物出走他鄉,憑藉其凌厲的功夫和拼命精神,最終成長為受人尊敬的英雄。

劇情雖然極其簡單,但成龍精心設計的諧趣功夫套路,以及妙趣橫生的喜劇笑料。

功夫和喜劇為這部電影增色不少。

成龍的扇子功、元彪的板凳功、鄭佩佩和成龍的裙底功,老捕快的刀和菸斗等等。

電影在武打設計上著實用心,不僅有套招的剪切鏡頭,也有連貫一致的長鏡頭。

雖然沒有時下的科技特效豪華壯觀,但極具強烈的觀賞性。

而成龍獨一無二的功夫更是時下影視作品不具有,這更加賦予電影無與倫比,舉世無雙的價值。

電影武打場面雖然很多,但每個武打場面都有很強的敘事性,沒有跳出劇情整體的框架。

從開始到結束,都有一個承上啟下的過程,避免了拖拉,保證了劇情的連貫。

情節設置又有很強的娛樂性,例如被抓後的阿龍多番逃跑未果,還有阿龍和老捕快的洗澡段落。

比起時下各種尷尬的喜劇,人物只會裝傻扮愣。

這種情節設置上有意的巧合,最大程度增強情節的娛樂性。加上成龍獨一無二的功夫。

喜劇和功夫的完美結合成就了這部電影。

最後阿龍和金腳帶的自虐式對打,更是把成龍的拼命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電影情節上極富娛樂性,成龍獨一無二的諧趣武術套路,以及搏命功夫特色,還有成龍的拼命三郎精神。

這是當下很多影視作品無法比擬的。

《師弟出馬》即使放到現在,都勝過大多數電影。

相關焦點

  • 推薦幾部成龍早期的電影
    《蛇鶴八步》是由陳志華執導,成龍、苗可秀、金正蘭等主演的香港動作電影,該片於1978年出品。成龍早期的作品之一,電影遵循著幸福、不幸、學武,報仇這樣一個故事模式。雖說成龍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但是隨著一部又一部影片的拍攝,成龍在這一過程中學會了如何控制影片的節奏、如何去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這為他以後自己執導影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且在片場中與一眾武師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這都是成龍後來能夠一飛沖天的前期積累。武林八大門派掌門研究出一套卓絕拳法——蛇鶴八步,不料成功之後八人全部暴斃,拳譜亦告失蹤。
  • 這部電影匯集了成龍早期的很多武打動作
    成龍的動作電影很精彩,很受觀眾歡迎和喜愛。這部電影對成龍早期主演的10部動作電影進行了一個匯總和串講:在家跟著爺爺和二叔公練功,上少林寺學藝苦練功夫,打過木人巷、十八羅漢陣學成下山,闖蕩江湖、對戰高手、天下無敵……把若干本無關聯的動作電影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銜接起來,刪除了其中的非武打和搞笑故事情節,並進行了趣味講解,可謂是一種創新。
  • 為什麼說《急先鋒》與成龍早期電影沒法比?
    看片之前,其實,有些小小的擔憂,畢竟成龍大哥已經六十五歲,雖然,仍堅持拍電影,但明顯乏力,縱觀晚年作品,無論在新人演員選擇、劇情編排,動作設計上都不那麼好,這也導致他晚年電影口碑滑坡比較嚴重,像近兩年拍的《機器之血》、《神探蒲松齡》等評價都不怎麼高,那麼,《急先鋒》會不會也是一部套路化的爛片呢?
  • 這部電影成龍只敢發一條微博打call,因為會完勝《機器之血》
    從年初的《功夫瑜伽》到如今正在上映的《機器之血》,成龍的微博一直很熱鬧,《英倫對決》塵埃落定之後,他馬上就拉開了為自己主演的《機器之血》宣傳的大幕。從他的微博能夠看到,從11月21日至今,宣傳《機器之血》成龍發了近10條微博,可謂是不遺餘力。
  • 當年李連杰《精武英雄》被成龍這部電影幹敗,並不冤枉
    這部電影稱得上是李連杰最好的功夫電影,一部被西方讚譽為「好萊塢動作美學的標準」,一部被後人譽為功夫電影美學教科書,一部讓後人奉為經典的作品,一部少有境界的動作片卻被成龍《醉拳Ⅱ》幹敗,真是狹路相逢,強中自有強中手。
  • 楊洋《急先鋒》票房撲街 大哥成龍也帶不動
    今年國慶檔楊洋搭檔大哥成龍的電影《急先鋒》上映一周僅獲得2億票房,對比同檔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票房均過十億,在十一這個黃金檔 不知是應該悲傷還是荒唐。先說說這部電影 該片主演有成龍 楊洋 直到2016年《微微一笑很傾城》的播出,校草級師哥配上楊洋帥氣的面容,加上高甜寵妻劇情,創下播放量241億的佳績,至今仍是優酷年度十佳影片,這樣的現象級作品也讓楊洋迅速躋身四大流量。
  • 成龍早期最重要的十部動作電影
    《醉拳》1978 導演:袁和平《蛇形刁手》的成功,導致了袁八爺的再接再厲,於是就推出了這部完全顛覆了傳統黃飛鴻宗師形象的作品,本片中成龍的表演風格基本已經成型,加上帶有些猥瑣風格的小子版本黃飛鴻帶來的新鮮感,完全顛覆了當年關德興辛苦樹立起來的偉岸版黃飛鴻形象
  • 成龍早期最重要的十部動作電影
    《醉拳》1978 導演:袁和平 《蛇形刁手》的成功,導致了袁八爺的再接再厲,於是就推出了這部完全顛覆了傳統黃飛鴻宗師形象的作品,本片中成龍的表演風格基本已經成型
  • 成龍電影還能不能打?《急先鋒》回歸真正成龍電影風格
    ,帶給觀眾的從來都是滿滿的驚喜,早期作品樹立了成龍鮮明的動作風格,也奠定了他的國際地位,而近年作品,則是在嘗試動作片更多的可能性,但依然圍繞成龍的個人風格在找突破,在這部新作《急先鋒》中,儘管成龍電影風格明顯,但我們卻不難發現,成龍正在將重擔放在了新人的身上——成龍和唐季禮兩人,正在讓新人重振這一動作風格
  • 世界第一全能電影人成龍的導演作品,最後一部成龍身兼15職
    【世界第一全能電影人成龍的導演作品】成龍是世界聞名的動作巨星,沒看過成龍電影的中國人幾乎沒有。成龍在片場是出了名的親力親為事事操心,他除了做為電影的主演,還經常兼顧電影的武術指導、監製、編劇、導演等等工作,細數之下發現,成龍親自出任導演的電影還不少,而且很多都是不錯的精品。
  • 10次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但卻從未獲獎,成龍都輸給了誰?
    小編覺得也不見得,成龍也是塑造過不少經典角色的,如果沒有好演技肯定是駕馭不了這些角色的。在網上經常看到有人為張學友鳴不平,歌神提名過好多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但無一次中獎過。其實成龍大哥又何嘗不是?他10次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但卻從未獲獎,大哥的內心也不比學友哥失落吧?如今成龍的電影生涯也到末期了,以他現在的狀態估計也很難再圓影帝夢了。
  • 成龍少見的早期作品,《風雨雙流星》,這才是真正的武俠劇
    成龍老大哥最近這兩年幾乎很少在屏幕上出現了。年紀大了退休了,把演藝界讓後輩來發展。成龍從小就開始演戲,但是在大陸出名時,主要以警匪片為主,早期拍的古裝武俠劇很多人都沒有看過。後來的成龍除了一部電影《神話》以外幾乎就沒有再出演古裝武俠劇了。
  • 《神探蒲松齡》之不一樣的成龍
    成龍我們大家都了解並且在國際上也是很出名的,記得之前看過一個節目,有一個記者去伊拉克採訪,問當地人認不認識中國人,他說只認識三個,一個是李小龍,一個是李連杰,一個是成龍。可見成龍的知名度是很高的。據說成龍早期在演電影的時候,很多高難度動作都不用替身,都是自己去完成。跟現在動不動就要好幾個替身的「大牌」明星比起來要強太多。假的終歸是假的,跟真實相距甚遠。
  • 央視反覆重播,這部經典功夫喜劇,上映後票房慘澹,輸給成龍不冤
    然而在拍攝期間,導演劉家良和成龍發生了不愉快,最終不歡而散。1994年,劉家良不認可成龍,自導自演這部功夫喜劇,結果票房慘敗:雖說劉家良的做法,不適合當時電影市場的發展,但是他的「守舊」,對於傳統武術的傳承,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正因為如此,才有了這部經典的功夫片《醉拳3》。
  • 《七龍珠》靈感竟然來源于成龍的電影?鳥山明:是的!
    七龍珠是鳥山明在1984年推出的漫畫作品,作品推出後很快就成為了少年Jump雜誌上的「頭牌大哥」,至今龍珠系列作品發行量達到了接近2億本,在世界各地也擁有極高的人氣。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部劃時代經典作品的製作靈感居然是來自一部中國電影:醉拳。
  • 當年成龍拍的這部電影,聚集了50多位明星,票房卻敗給了《賭神》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雙周一成」,意思是周潤發、周星馳和成龍在香港電影界有著無與倫比的票房影響力。成龍的電影票房成績最好,周星馳的電影最討喜,看來周潤發是三人中表現最差的。事實上,情況並非如此。周潤發的黑幫電影才是真正的獨一無二,喜劇角色很容易駕馭得住。
  • 【成龍10次提名金像獎影帝0次得獎,他都輸給了誰?】
    然而意外的是,作為一名香港本土演員,成龍至今還沒有獲得過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而且,他從1985年起已經足足提名了10次影帝。【成龍同時也是臺灣金馬獎史上首位蟬聯的影帝。】如這是成龍第一次把NG片段放在片尾,而且是成龍和洪金寶元彪三兄弟第一次合作,成龍第一次自導自演,成龍的成家班第一次獲得金像獎的最佳動作指導獎。成龍憑藉《醉拳》成名時,馬上有同行山寨各種類似醉劍醉棍這樣的電影;所以到了這部《A計劃》之後,成龍開始用鐘樓上的搏命一跳,肅清了抄襲之風,這也是成龍電影驚險玩命鏡頭的第一次嘗試。
  • 因為拍攝和成龍之間的不和諧,我拍這部電影是為了諷刺成龍
    1、黃志強與成龍因拍電影而怨恨成龍早年,黃志強也是香港中非常著名的導演,他因其兇猛的外表和暴力的作品而被觀眾稱為「野獸導演」。黃志強有很多才華,他的作品不多,到之前為止,他只導演了十部電影,然而這十部電影卻讓他在香港娛樂圈佔據一席之地,可見他有多強大。他曾經執導一部電影,取名《重案組》,我相信他的一些朋友看過這部電影,這是他唯一一次與成龍合作,出乎意料的是,他與成龍發生了不和,從此他再也沒有聯繫過對方。
  • 15年過去了,周杰倫這部漫改片,打敗成龍的《神話》,至今被仰望
    90年代末期,香港電影的確開始走起了下坡路。最明顯的變化就是,2000年以前,每年都有好幾部經典港片問世,但自千禧年過後,雖然也有《無間道》這樣的神作問世,但經典港片出現的頻率明顯變慢了。2005年,成龍拍了《神話》,從某種程度而言算是成龍轉型的開始。
  • 15年過去了,周杰倫這部漫改片,打敗成龍的《神話》,至今被仰望
    2005年,成龍拍了《神話》,從某種程度而言算是成龍轉型的開始。同年,劉偉強、麥兆輝帶領的《無間道》幕後主創團隊,拍出了一部當時「後浪們」的青春片:《頭文字D》。,那一年成龍的《神話》在香港僅收穫1706萬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