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說真話和笑話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 犀牛娛樂
文|鳳凰涅槃 編輯|樸芳
綜藝節目憑藉受眾的廣泛性和極強的娛樂性,一直是各大傳統媒體爭奪收視率和廣告主的王牌,隨著網際網路平臺的全面搭建,網絡綜藝無疑為傳統綜藝節目注入了新鮮血液。
今年5月8日開始,由企鵝影視和深圳日月星光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製作的,號稱「國內首檔全明星荷爾蒙腦力脫口秀節目」——《腦力男人時代》登陸騰訊視頻,目前播出了三期,雖然名頭夠大,還吸引了萬年低調的馮德倫獻出了自己的真人首秀。目前豆瓣評價6.8分還不錯。
但是犀牛君(ID:piaofangtoushijing)看完之後只能用喜憂參半來形容,和騰訊視頻上一檔大火的綜藝《吐槽大會》之間,還差100個《放開我北鼻2》。
現代的社會是淘汰率極高的社會,觀眾也是喜新厭舊的,娛樂節目的單一性、套路性時間一長必然導致觀眾口碑的崩塌和厭煩。
正如節目製作方——日月星光創始人易驊說的那樣「當過度娛樂消耗殆盡時,其實受眾打開手機或者電視都儘量想找一些有意義的內容來看。我們就想讓我們的娛樂變得稍微有意義一點」現在的觀眾變了,他們除了需要傻白甜般的賣萌外還需要思想碰撞帶來的刺激,需要腦力對抗帶來的成就。
去年到今年綜藝節目最大的變化的就是從嘻嘻哈哈的逗逼合家歡到充滿挑戰的IQ碰撞類節目的轉變,無論是《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一筆一划、詩詞歌賦中引發的國學熱潮,還是《最強大腦》中激烈的智商對決乃至《奇葩說》中充滿燃點的雄辯滔滔都把綜藝節目帶到了一個新時代。《腦力男人時代》就是這種時代的另一種嘗試。
《腦力男人時代》翻版自韓國綜藝節目《大腦性感時代問題的男人》(簡稱《腦性男》)。
客觀來說原創與否並不影響節目的整體質量,《腦力男人時代》無論是創作的靈感、場景布置、宣傳口號都向韓國原版《腦性男》看齊,主題宣揚的是「顏值決定不了一切,大腦性感,男人才性感。」
這與韓國原版「有智慧的男人,是最有魅力的男人,是大腦性感的男人。」幾乎如出一轍。場景設置也基本上照搬,嘉賓數量調整到了5個(4個常駐嘉賓+每期1個特殊嘉賓)
關鍵看怎麼把它本土化做出新意從而吸引觀眾。
《腦力男人時代》節目設置是過關模式,關卡由不同類型的題目組成包括:趣味難題、探討社會話題、邏輯斷案推理、科學實驗求證,相較於韓國版,節目還是做出了一些適合中國觀眾的處理。
比如,題目難度減低,娛樂性提高,相較於韓國版題目的難度,《腦力男人時代》題目相當於「發散性思維的腦筋急轉彎」,比起專業技術性難題,這個節目側重於解題的方向性。
嘉賓人員的構成顯示了節目組也是花了一番心思,力求知識背景和娛樂背景的互補性:兩個娛樂圈的「海歸」,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大學的馮德倫和畢業於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物理系的李治廷負責智商和偶像擔當;王自健的「唯二朋友」,《吐槽大會》的李誕,負責逗逼活躍氣氛;號稱IQ140的小鮮肉張宥浩;《走近科學》和《中國成語大會》的主持人張騰躍。
同時,節目另一大亮點和創新就是力圖體現明星成員除了智商之外的綜合素質。過關的環節還包括一場面試,它綜合了情商和社交能力的考驗。
四位專業面試官言辭犀利,反應迅速。如「示範期」模擬公司面試時,明星的表現就凸顯了每個嘉賓的本真:蔡康永圓滑世故的處事方式,頗顯出老狐狸腹黑的性格特徵;李誕習慣性的甩鍋「面試官有問題,你們形容的女人有問題」而且與面試官劉雲峰的互懟,那句「你叫什麼名字」成了三期節目最大的娛樂點;而馮德倫面對教育孩子、批評孩子則顯得非常「西方思維」。嘉賓多元化的價值觀無疑是這一環節的亮點。
中國的綜藝節目的王牌就是觀眾的廣泛參與性,因為中國的觀眾群體非常廣,犀牛君之前多次說過,任何文化產品(包括綜藝節目)在市場經濟中都是要拼人頭的,觀眾關注與否,多少觀眾關注,多少觀眾參與都是決定這個文化產品價值的因素。
新聞傳播學上有一種身份認同的傳播理念,當社會大眾把新聞中某一個人物當成是自己,則會更多的、持續的關注他,而如果這個人物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身份認同」那傳播的廣泛性和效率性則不可限量,並且極大的節約了宣發成本,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無獨有偶,同樣是綜藝節目,《約吧大明星》通過明星和素人相結合,改變以全明星為主角的節目方向,淡化「大綜藝」的明星套路,逐步嘗試「海選」、「現場PK」等「泛娛樂化」的新概念,收穫了線上觀看網友的廣泛力挺和熱評。
《腦力男人時代》恰恰忽視了這一點,照搬韓國的封閉空間模式,弱化大眾的參與度,具體表現在節目嘉賓選擇上全是明星,沒有普通觀眾參與,乃至於答題時候完全可以設置場外觀眾互動環節也PASS掉,滑稽的是,節目的主創團隊又不敢徹底得罪觀眾,中間還穿插了簡短的幾個普通小朋友出題以及和嘉賓互動的環節,那為什麼不乾脆請一些普通觀眾現場與嘉賓互動答題呢?這種畏首畏尾的心理極大的限制了觀眾的熱情,同時也不利於此類節目的傳播。
《腦力男人時代》的四位常駐嘉賓的選取,本來想在娛樂性和知識性方面取一個平衡,但是結果卻淪為「間歇性尷尬」。
全場除了李誕一個勁的賣力搞笑,其它嘉賓總顯得有點沒有融入娛樂大環境,在鏡頭前甚至顯得有些呆滯。犀牛君三期看下來,娛樂效果那是弱的不能再弱,嘉賓們之間聊天帶來的是滿屏幕的尷尬,綜藝感明顯不夠。
綜藝節目的娛樂性從哪裡來呢?犀牛君認為所有的文化產品都有一個相通性,綜藝節目跟影視作品其實也有類似性,就是怎麼吸引眼球。
影視作品靠人物衝突、情節曲折、正反派廝殺來引發劇情的高潮從而吸引觀眾。同樣,綜藝節目得靠嘉賓之間互動來擦出火花,李誕為什麼成了《腦力男人時代》的亮點,除了那張「看著就想笑」逗逼臉之外,就是他能跟面試官劉雲峰產生互動,當然這種互動有多種方式,可以是類似《奇葩說》正反雙反激辯甚至撕逼,也可以是嘉賓之間聊一些「大眾關注」事情的時候互相交流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把觀眾也帶入進來。
總而言之,要有燃點,要有能讓觀眾記住的人和事,哪怕是一張臉和一句吐槽,最怕的就是嘉賓之間硬塞話題形成「尬聊」那就呵呵了。
廣告植入屬於商業行為本來無可厚非,但是正如同做生意一樣,有些人做生意錢賺了,還留下了「儒商」的口碑,有些人錢賺了沒多少,但是卻落下了「奸商」的罵名。《腦力男人時代》在廣告植入方面最大的特點或者槽點就是「糙」。
犀牛君從來沒見過如此見縫插針、無處不在的硬性植入方式,集中體現在奶粉廣告方面,節目開始之前先說一大段廣告詞,說完後,還讓嘉賓集體感謝「金主爸爸」,隨後任何一關,任何一個鏡頭都跟惠氏S-26奶粉緊密相關。絲毫不考慮觀眾對這種「硬性植入」的厭惡。
那到底廣告應該怎麼植入才顯得恰到好處呢?解鈴還須繫鈴人,答案就在節目本身。《腦力男人時代》第三期「面試環節」,嘉賓和面試官圍繞「微信如何給老年人解釋「的問題進行探討的設計,就既凸顯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方法又不經意間把「微信是有溫度」這一潛移默化的廣告植入到節目中,最後升華到了現代社會如何關愛老人,培養親情方面,堪稱一個一石三鳥的好植入。
繼婚戀、辯論、吐槽後,《腦力男人時代》開啟了一輪新的網綜模式——「尬腦」風潮,這體現了綜藝節目自身品質的一種進步。犀牛君稱之為綜藝節目的3.0時代即網際網路背景下兼顧娛樂性、思想性的綜藝節目,在受眾更廣,影響更大的基礎上對社會群體公民意識的培養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腦力男人時代》作為3.0時代一種另類嘗試,綜合借鑑,博採眾長值得鼓勵,但是錦上添花的前提是不能捨本逐末,綜藝節目本身的娛樂性和大眾參與屬性仍然是需要主創團隊首要考慮的因素。
犀牛娛樂誠招記者、實習生、兼職若干名,要求對泛娛樂領域產業報導有態度、有熱情、有文筆,善於觀察和思考。有媒體經驗者優先,財經和新聞相關專業優先,對影視、網生內容有較深入了解者優先。
簡歷或作品請投遞至郵箱309795777@qq.com或加工作人員微信聯繫。
▶ 閱讀犀牛娛樂(微信ID:piaofangtoushijing)往期熱文
《歡樂頌2》越拍越難看?
本土化失敗的《求婚大作戰》
《中國有嘻哈》遭選手怒撕
萬達院線變身萬達電影
《高能少年團》變「低能少年團」
《摔跤吧!爸爸》憑藉口碑和策略雙贏
犀牛娛樂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一點資訊
U C頭條 丨騰訊新聞丨網易新聞
微博 |牙牙| 界面 | 搜狐公眾平臺
36氪 | 虎嗅 | 貓眼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