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曾經的風景」濟源引來全省聚焦

2020-12-21 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利軍 通訊員 劉曉玲

曾經的青山碧水,後經開山採礦後變得滿目瘡痍,現在經修復後又恢復了原來的「嬌俏模樣」。濟源修復「曾經的風景」不僅引得當地老百姓流連忘返,還引來了全省的聚焦,5月25日,由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的「河南省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觀摩培訓會」在濟源舉行,來自省自然資源廳、省財政廳、省煤田地質局、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等省直局及省轄市和10個縣的相關負責人140餘人,也對「濟源風景」發出了由衷的讚嘆。

來自全省的觀摩團成員正在南太行山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現場進行參觀

在濟源蟒河公園,香樟鬱鬱蔥蔥,小花競相綻放。湖邊棧道上,人們呼朋喚友,踏青賞花,拍照留影,好不愜意。據介紹,該公園是南太行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濟源人工溼地項目的子項目,全園以水體為中心,環湖營造「山、湖、河、城」相依的格局,已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新選擇。

在濟源北部規劃產業集聚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範工程項目點,曾經坑坑破損的山體,已經被平整為大塊的平地。主持人介紹:「濟源將廢棄礦山、荒山荒坡等破損山體劃分為建設用地整治區和地表整形植樹區,近期將完成土石方工程,待植樹季節進行復綠,可恢復林地41.37公頃,為打造生態工業集聚區提供良好基礎。」

修復後的南太行山風景如畫

在克井鎮煤礦塌陷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點,湖面碧波蕩漾,湖畔岸柳成蔭,青山疊嶂,民房倒影,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該地區煤礦開採歷史悠久,礦區生態環境惡化。濟源將採煤沉陷區劃分為耕地恢復治理區、經濟林種植區和人工湖治理區,對山、林、水、田、湖、渠和路進行綜合整治,基本上消除了地質災害隱患,改善了局部生態環境,治理效果明顯。

在承留鎮小寨露天採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地,一排排苗木正在茁壯成林。此處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採礦,採坑比比皆是,礦渣隨意堆放,山體破損嚴重,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影響。濟源不斷加快對該區域的生態環境修復,目前已全面竣工。項目的實施不僅美化了當地居民的居住環境,而且優選種植的經濟林,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據濟源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濟源作為河南省南太行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國家和省主體功能區規劃,著力構建沿黃河、沿太行生態屏障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城區59處7097畝空閒地進行了生態修復和植綠造林,城區部分土地實施了非糧非飼結構調整,完成了太行山裸露地荒山綠化10餘萬畝,造林成活率達95%。

修復後的南太行山已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尤其今年疫情發生以來,濟源克服不利因素,積極穩妥推進治理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計下達資金近2.8億元,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33平方公裡,河道治理30餘公裡,沿黃生態涵養帶困難地造林1萬餘畝、幼林撫育1萬畝,土壤重金屬汙染農田修復500畝。

當日下午,觀摩團在濟源進行了南太行地區山水林田湖草山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說明和培訓會。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興遼強調,各部門要主動扛起生態修復的責任,對症下藥,精心謀劃,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工作,確保生態修復取得更好的成績。

編輯:沈若宸

相關焦點

  • 李立政《遊讀濟源》之:濟源旅遊發展歷程
    1987年,經省建設廳組織評審,省政府批准五龍口景區成為全省不多、濟源首家省級風景名勝區。附近焦作、洛陽、鄭州及山西晉城的人都來這裡洗溫泉、看獼猴,省市還安排日本黃河會觀光團及英國、紐西蘭等外國專家前來遊覽。因為熟悉情況,這時我自然成了義務講解員,人稱「旅遊老編」。
  • 濟源示範區:106輛國三車發放獎補資金176萬元 兌付率全省第二
    12月22日,記者走進市報廢車拆解回收市場時,不少車主正在國三車淘汰辦公室,排隊領取《濟源示範區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財政補貼資金申請表》。為加快我市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推動綠色貨運發展,有效降低交通運輸行業汙染物排放總量,促進全市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12月9日,濟源示範區交通運輸、生態環境、財政金融、發展改革、公安5部門聯合印發了《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補貼方案》,補貼方案實行分類型、分年限差別化補貼政策,按照5000-20000元不等的標準對淘汰車輛進行補貼。
  • ...年」濟源全域旅遊產品推介會成功舉辦百萬張王屋山會員卡引爆市場
    央廣網濟源12月25日消息(記者 汪寧)12月25日上午,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濟源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共同主辦的「老家河南·冬遊中原」暨2021「愚公家鄉過大年」濟源全域旅遊產品推介會在河南鄭州舉行。
  • 聚焦延安 | 引來黃河水,澤潤延安城
    聚焦延安 | 引來黃河水,澤潤延安城 2020-12-23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源:國三車淘汰發放獎補資金176萬元
    12月22日,記者走進濟源市報廢車拆解回收市場時,不少車主正在國三車淘汰辦公室,排隊領取《濟源示範區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財政補貼資金申請表》。據了解,目前在濟源像劉德勝這樣享受到補貼政策的國三車車主不在少數。
  • 濟源收廢品,濟源紙殼俠收廢品電話號碼
    目前,網絡廢品回收已取代傳統廢品回收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在這種大環境的推動下,廢品回收行業領域也日趨專業化,而【濟源紙殼俠】憑藉模式的創新和獨特的發展優勢,在廢品回收行業佔有一席之地。   【濟源紙殼俠】是一家專門針對廢品回收企業,回收產品包括廢紙、塑料、金屬、舊家電、舊衣服等,不僅回收的產品種類多,而且回收的效率高,可以真正給居民帶來方便,方便大眾的生活。
  • 「老家河南·冬遊中原」暨2021「愚公家鄉過大年」濟源全域旅遊...
    12月25日上午,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濟源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共同主辦的「老家河南·冬遊中原」暨2021「愚公家鄉過大年」濟源全域旅遊產品推介會在河南鄭州舉行。
  • 河南濟源:「家門口的森林步道真得勁」
    來自鄭州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了解森林步道路線和站點信息 張恆 攝目前,愚公驛站已經成為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南起點的亮麗風景、溫暖港灣。濟源市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龍告訴記者,愚公驛站具備一定的餐飲、住宿功能,是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南起點的「公共客廳」,為前來遊玩體驗的市民、遊客及徒步愛好者免費提供溫暖服務、貼心幫助。
  • 濟源神拳與拳師「小迷糊」傳奇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濟源神拳,源遠流長。發源於勳掌的濟源神拳,迄今已有700餘年的歷史,是中華武林眾多流派中綻放的一枝奇葩,異彩紛呈,絢麗多姿。2015年《搏擊》(季刊)第十期,郭華東先生《濟源神拳與太祖神拳》文載:「民國四年夏,河南濟源的鄭濂浦先生自北京返鄉,在其同鄉原作傑先生家中,取其所藏拳譜讀之,發現其中有《要論》九篇和《交手法》一篇。
  • 鄭州 濟源「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來啦! 「線上申請 線下服務」模式
    1月4日,記者從省衛健委獲悉,日前我省出臺「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確定鄭州市(含省直醫療機構)、濟源示範區為全省試點地區,在「網際網路+護理服務」服務模式、支付方式等方面進行探索,為在全省範圍內推廣積累經驗、提供實踐依據。
  • 全省接下來的天氣刺激了……
    一起來看↓↓具體來說,從周一夜裡到周二,全省陰天,大部分地區有小雨或雨夾雪,其中三門峽、洛陽、濟源三地區和安陽、新鄉、焦作、南陽四地區西部部分地區有
  • 【媒體聚焦】淮北市廣播電視臺專題報導烈山法院審判管理工作全省...
    【媒體聚焦】淮北市廣播電視臺專題報導烈山法院審判管理工作全省先進 2020-11-17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有關領導赴濟源中聯調研
    4月16日,河南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人大工委主任、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軍星一行到濟源中聯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源中聯)現場進行調研。濟源中聯黨委書記、總經理匡三浩詳細介紹了企業防疫復產雙步走戰略及規劃項目情況。
  • 濟源玉川路小學:校門口的那一抹紅,是最美的志願者
    濟源玉川路小學校長張長忠伸出手摸著孩子的頭說道。濟源市玉川路小學自投入使用以來,校長張長忠和值周老師在學生上下學時段都堅持到校門口充當志願者,維護著學生入校和放學校門口的秩序,指引著過往的車輛行走,護送學校每一位孩子安全地上學放學,成為玉川路小學校門口一道亮眼的風景
  • 濟源方言普法劇《天淚》在山坪村拍攝
    隨著濟源方言普法劇攝製組編導的口令,演員們迅速投入了微電影拍攝人物劇情中。「停,再來一遍!」每當攝製組要求重拍鏡頭時,現場圍觀的村民們總會一邊看看攝製組,一邊自己私底下琢磨議論估計哪個地方又沒有拍好。村民演員李大姐說:「拍電影真的不容易啊,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表演,我是個農村人,沒上過鏡頭,確實感覺十分緊張。」
  • 濟源這些個人和集體擬獲省級榮譽!
    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省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及先進班集體名單的公示》據了解此次活動擬評選出2020年度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1159名省級三好學生358名省級優秀學生幹部和116個省級先進班集體其中濟源上榜點擊播放 GIF 0.0M2020 年度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省級三好學生名單(濟源)
  • 未來,沿著黃河一路向西,千餘裡,皆風景
    記者12月30日從省林業局獲得的消息,按照構建堤內綠網、堤外綠廊、城市綠芯的區域生態格局,2021年,我省要加快黃河生態廊道建設,黃河流域9市1區(鄭州市、開封市、洛陽市、安陽市、鶴壁市、新鄉市、焦作市、濮陽市、三門峽市,濟源示範區)將在黃河幹支流完成3.66萬畝的黃河生態廊道建設任務,增加黃河幹支流兩側綠量,做到應綠盡綠,實現黃河生態廊道全線貫通。
  • 濟源文史愛好者提出大膽推論
    濟源也有一個白蛇故事的傳說,傳說中有法海、許仙、白蛇、青蛇、西湖等人名、地名以及故事情節,與《白蛇傳》故事高度吻合,人們稱之為濟源版的《白蛇傳》。4月21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針對在濟源流傳已久的白蛇故事,濟源歷史文化愛好者張耀先在編撰《濟水街道志》和《梨林鎮志》的過程中,經過研究,有了新的發現。
  • 濟源示範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張戰偉會見程健君夏挽群等民協...
    10月29日,濟源示範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張戰偉會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程健君,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夏挽群一行。  張戰偉向程健君、夏挽群一行蒞臨濟源調研指導表示歡迎,向中國民協、省民協長期給予濟源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
  • 濟源普惠健康體檢中心為抗疫一線「戰士」免費體檢
    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防控阻擊戰,是濟源人民農曆新年以來最重要的工作。為了讓抗疫一線警察、應急救援隊、社區工作人員等公共服務人員和一線防控「戰士」在提供社會服務和參加防控工作的同時,安全放心地為社會服務,無後顧之憂,濟源普惠健康體檢中心組織了「我為防疫獻愛心,愛心傳遞你我他」公益活動,免費為抗疫一線「戰士」進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