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50元/P的漫畫月產10000P能靠三轉二、AI上色、等新技術實現嗎

2021-01-10 三文娛

ACG 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產業新媒體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巨大的需求量+高產量+低成本,如果在工具的輔助作用下,漫畫能夠達到月產10000P,成本降低到50元/P,漫畫行業會重新洗牌嗎?

作者:今天是普通的TripleFire

當平臺與讀者對於漫畫更新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周三更的作品不在少數,甚至已經有漫畫CP喊出了日更的口號。

漫畫的成本也在增長,對於公司而言,從主筆到上色勾線助手的薪資迅速上漲,對於平臺而言,每一頁的稿費也相對過去有了質的飛躍。據一些成熟的大型漫畫公司透露,他們已經不接1000/P以下稿費的漫畫了。

不過與此同時,還有一批人正在研發新的漫畫技術,例如三轉二、AI上色、遊戲引擎做漫畫等。儘管現階段還只是輔助作用,但已經能夠大大提高產能,在可以預期的未來,更能夠把漫畫成本降到相當低的水平。

這些新技術,能夠實現成本50元/P的漫畫月產10000P嗎?如果有實現的一天,會對漫畫行業產生多大的影響?

三維引擎創作漫畫,主筆+編劇完成全流程?

據三文娛了解,現在國內的一些漫畫CP正在進行三維引擎輔導漫畫創作的技術研究,簡單來說,就是用三維引擎達到二維漫畫畫面的效果。

例如喜悅動漫從2016年開始探索引擎漫畫,技術團隊20人,投入累積數百萬。喜悅動漫CTO兼遊戲動漫業務副總裁弓振濤介紹,引擎技術主要解決了漫畫製作中期和後期的環節,把分鏡、線稿、上色、勾線、後期處理等傳統流程壓縮成一個步驟,並能夠半自動化完成這個步驟。

而依據漫畫內容題材的不同,也可以渲染出不同的風格效果來,例如少年熱血漫畫,多打鬥鏡頭和鎧甲兵刃,喜悅動漫使用次世代渲染,生成厚塗畫風的漫畫效果更好;瑪麗蘇漫畫,或是古風的少女漫,角色更柔美,還有長發飄帶等細節,因此使用卡通渲染引擎,利用大色塊光和影,生成平塗賽璐璐風格的漫畫更適合。

也就是說,不像三維動畫常常給人以千人一面的印象,三維引擎創作的漫畫風格是可控的。

知名漫畫家於彥舒也曾多次在微博表示,他的公司同樣在研發三轉二技術做漫畫,他提到,現在還只能起到輔助作用,表情等細節需要人工繪製,但已經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他可以一個人每天處理50頁漫畫稿件。

如果簡單按這個數字計算,一位漫畫主筆一個月就能完成1500頁漫畫,當然,這只是技術成熟、漫畫主筆熟悉技術使用同時本人水平過硬的理想情況,而且於彥舒提到的「處理」具體是處理哪些內容,是不是從0到完成創作的全流程,於彥舒並沒有做出解釋。

不過已經有漫畫作者對此作出預測,未來也許一位主筆+一位編劇就能夠完成全流程的創作,而且效率還能夠大幅提升。

受風格限制的AI上色會淘汰上色人員嗎?

上色、勾線等漫畫環節,在國內漫畫公司一直都是由助手級的新人擔任,或者有的公司為了節約成本,直接外包出去。

Adobe MAX 2017 自動人像上色現場演示

日本P站、美國Adobe等平臺和公司,則已經在研發自動上色的技術,例如P站的繪圖軟體pixiv Sketch已經內嵌了自動上色功能,並單獨上線了一個用於自動上色、自動勾線的網站。

前段時間,該網站在畫師圈子裡引發了一些討論,畫師們紛紛上傳自己的作品進行嘗試。可以看到,網站有三種上色風格可以選擇,此外畫師也可以對於每個部分的顏色進行一些簡單指導,然後網站根據指導生成顏色。

無論是上色還是勾線,目前效果都還比較一般,特別是大家用於嘗試的作品都是插畫,對於畫面完成度要求很高,這些自動上色的效果還難以滿足商業需求。

不過相對於插畫,國內的漫畫行業對於畫面要求沒有這麼高,有團隊就因此瞄準了漫畫領域的AI上色。AI上色產品智繪工坊的創始人馬東告訴三文娛,他們正在研發服務於漫畫的技術,既能識別線稿並智能上色,還能不斷學習優秀作品的上色風格並運用到新的作品中。

現階段該技術正在實驗中,還不能進行多色調的複雜上色。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整張圖的顏色以低飽和度的藍綠色為主,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只能說是不出錯的顏色。還有一些人物角色的上色,則比較適合日系畫風,而偏寫實的上色效果還需要時間去實現。

對此馬東表示,現在他們正在不斷用大量海外的優秀上色作品給機器學習,希望儘快開發出能夠投入商業使用的產品。而且由於AI的學習能力遠強於人,他認為可以期待AI上色效果未來能夠超過大部分人力上色效果。

馬東說,他認為對於漫畫行業而言,AI上色算是革命級別的技術,通過人工智慧算法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放人力,迅速提高產量和更新速度。

漫畫產能、成本以及質量,新技術意味著什麼?

說到底,新技術是為了提高產能、降低成本的同時保障質量,那麼它們的效果究竟如何呢?(關於漫畫成本,三文娛曾經做過討論養一個漫畫IP要多少錢?一年投入數十萬)

以喜悅動漫為例,他們本月裡製作了25話條漫和8話頁漫,產量約600頁,未來技術進一步提升後產量也會再提升一倍以上。

雖然前期研發投入成本較大,不過弓振濤認為從長期看,後續作品的製作成本會遠遠低於傳統方式,引擎技術目前不是主流,未來一段時間可能也不會是主流,但它可以作為一種補充,不僅改進漫畫製作技術,也改進漫畫製作流程。

AI上色更不必說,馬東提到,技術成熟後,只要線稿量足夠,他們可以每秒處理上千張畫面。

不過也有人認為,上色,造型會被優化,工具作用很大,但是鏡頭和表演不是工具能解決的,所以最終對於漫畫而言工具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另一方面,工具提高了漫畫的產能,但市場真的對於漫畫有這麼高的需求量嗎?

對此,大周互娛COO、前起點常務副總編碧落黃泉告訴三文娛,各大網文平臺對於網文改漫畫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由於網文的增長速度放緩,而漫畫內容閱讀又比網文更具有感官上的刺激性,非常適合做付費閱讀。同時通過漫畫改編這一環節後,原IP還能進一步增值,在影遊授權時賣出更高的價格,所以無論大小網文平臺,都非常傾向於網文改編漫畫。

而且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各個平臺的暢銷榜上,的確有著相當數量的漫畫由網文改編而來,三文娛也曾對此做過分析:《鬥破蒼穹》騰訊動漫暢銷榜第一,《純情丫頭火辣辣》愛奇藝漫畫人氣榜第一,網文改漫畫是條捷徑嗎?|三文娛

巨大的需求量+高產量+低成本,如果在工具的輔助作用下,漫畫能夠達到月產10000P,成本降低到50元/P,漫畫行業會重新洗牌嗎?

當然,回到漫畫的本質,無論如何技術是為內容服務的,塑造角色、講好故事才是漫畫的核心,技術只是實現手段,從過去蘸水筆畫漫畫的年代,到現在三轉二、AI上色等新技術的結合,都是為了提供給作者更好的創作空間而存在。

相關焦點

  • 超火的漫畫線稿上色AI出新版了!無監督訓練,效果更美好 | 代碼+Demo
    不過,今年6月問世的第一版其實效果還可以,實現了基於語義信息遷移的顏色提示,讓上色效果更加和諧。自動為圖像上色。不過,他們的主要競品paintschainer不停迭代,後來,上色的效果漸漸超越了style2paints 1.0,於是,作者們也坐不住了,開始研究新方法,更新了一版出來。那麼,2.0和1.0有什麼不一樣嗎?巧了,國外的網友也很關心。作者在Reddit上回答說,和上一版相比,style2paints 2.0大部分訓練都是純粹無監督,甚至無條件的。
  • PS搞笑惡搞:大神能把我p成妖精一般的美女嗎?
    3.大神能給我p個正兒八經的職業嗎。4.大神能給我p個萌萌噠的鯊魚嗎?6.大神能給我p的特別霸氣嗎。7.大神能把我p成妖精一般的美女嗎?,Q版,漫畫,水彩,素描支持微信公眾號+小程序+APP+PC網站多平臺學習!!
  • p值的困惑
    其實,早在1983年,《美國公共健康雜誌》就要求投稿者刪除所有p值,否則就請轉投其他雜誌;另一刊物《流行病學》在1990創刊之初也公開聲明作者在投稿時,若忽略顯著性檢驗將有助於提高稿件被錄用的可能性。而早幾年前,心理學期刊《基礎與應用社會心理學》也開始拒絕刊登使用p值的文章。更有人宣告p值已經死了。
  • TCL麼麼噠4G能拍攝1080p視頻嗎?支持1080p播放嗎?
    TCL麼麼噠4G能拍攝1080p視頻嗎  TCL麼麼噠4G能拍攝1080p(1920x1080 30幀/秒)視頻。   根據提供的消息資料,就能了解到TCL麼麼噠4G能拍攝1080p視頻嗎。TCL麼麼噠4G支持1080p播放嗎  TCL麼麼噠4G支持1080p(1920x1080 30幀/秒)播放。
  • 聲影動漫,研發核心三轉二技術,每年生產1000分鐘動畫,獲百萬級投資...
    聲影動漫的三轉二技術,即3D轉2D技術,其核心是利用3D技術製作動畫,並通過渲染實現傳統二維手繪效果。三轉二技術根據傳統二維人物設定做出3D模型和材質,進行渲染後完美還原二維人設造型,且精度極高。無論是用於動畫番劇還是熒幕上的動畫電影都能適應。
  • 【母嬰用品&P姐的閒置們】
    超市裡面空調本來就開的大,然後寶貝坐在購物車裡多冰屁屁啊。所以這個想都沒想,管他的運費,關稅,直接買!還真別說,用過一次,後來就懶了,去超市總忘記帶。但是真心好用。一般國內超市的車都能用,我的是淡綠色的。不是花色的,我不喜歡花色的。算上運費,關稅,到手600多了。99新。其實和全新沒差。現在190轉。
  • 聲影動漫,研發核心三轉二技術,每年生產1000分鐘動畫,獲百萬級投資|三文娛新星計劃
    聲影動漫的三轉二技術,即3D轉2D技術,其核心是利用3D技術製作動畫,並通過渲染實現傳統二維手繪效果。三轉二技術根據傳統二維人物設定做出3D模型和材質,進行渲染後完美還原二維人設造型,且精度極高。無論是用於動畫番劇還是熒幕上的動畫電影都能適應。
  • 索尼Z5能拍攝1080p視頻嗎?索尼Z5支持1080p播放嗎?
    索尼Z5能拍攝1080p視頻嗎  索尼Z5能拍攝1080p視頻。  根據提供的消息資料,就能了解到索尼Z5能拍攝1080p視頻嗎。在屏幕方面,索尼Z5尊享版採用了一塊5.5英寸屏幕,解析度達到了4K級別,PPI達到了驚人的800+。
  • 女網紅P圖技術堪比換頭術,p圖翻車,結果評論全是來求教程的
    憑藉一張照片刷屏網絡的網紅西紅柿ovo,最近也被爆出p圖翻車了啊最近有網友曝光了西紅柿的原圖,發西紅柿無美顏濾鏡的真實狀態中照片,簡直判若兩人,對比圖讓網友翻個底朝天啊,大家能想像到這兩張圖是同一個人嗎?
  • 反向p圖技術直接讓p圖照片現出原形!
    現在各種社交產品盛行,大多數人都喜歡上傳自己的照片到微博朋友圈曬一曬,上傳之前還要稍微p一下圖,早已經見怪不怪了。在專業的攝影裡面,修完圖才算真正完成了一件攝影作品。日常美顏相機再p圖這件事本身沒有好奇怪的,但有時候修過頭,那真的可以完全變成不同的一個人。有些網紅真的完全靠修圖就製造出來,不管你長得怎麼樣,修圖之後都可以變成俊男美女。
  • 看電影,如何選720p、1080p、2k、4k?
    4K的出現,也沒能讓看官們滿意,於是廠商們爭先製作6K,8K之類的機器。但是很多技術問題還沒解決,目前流行的還是1080p的格式。大家看電影,無非是通過電影院,電腦,電視,手機或平板這幾種硬體途徑,投影儀也越來越成為一種流行的觀影方式。下面來詳細說說這幾種觀影方式與解析度的關係。
  • 聲影動漫三轉二技術再升級,2018年產能可達3000分鐘!
    在如此體量的市場背景下,動畫行業對二維製作的需求日益增多,當下能夠有效解決動畫質量和產能的有效方法「三轉二技術」起源於動畫產業大國日本,聲影動漫率先將這一技術引入國內並廣泛應用於國產動畫投產,憑藉著他們多年來參與動畫製作的經驗以及正在不斷優化的3T(即3D轉2D)技術,正在最大限度地滿足市場所需求的大量二維動畫內容,保證觀眾所看重的二維風格質感。
  • P圖神器
    72.6MB 版本: 3.3.5 *使用豌豆莢官方商店能下載目標軟體
  • 技術與應用劃重點,2017年投影最受關注10大關鍵詞
    在一系列品牌推動之下,2017年4K投影機不僅實現了汞燈、雷射、HLD光源的全覆蓋,更是實現了從10000元到20000元、25000元、30000元,以及更高價位的全覆蓋。市場在售產品數量,亦從年初寥寥數臺,增加到十餘款產品。    從價格看,萬元級出現;從供給看產品型號大增,似乎2017年已經是4K投影真正的元年。
  • 技術:異質結電池商用TCOs:優化性能和降低成本的方法
    而其中矽異質結(SHJ)技術是一項很有前景的候選技術,並且在剛剛興起時就已經在試驗線和大規模生產線的全尺寸矽片上實現了23-24%的轉換效率[1]。 雖然是松下(前三洋)首創了這項技術,但世界各地的企業也都同步在建立自己的生產線,如歐洲的ENEL Green Energy和Hevel Solar,以及亞洲的REC、Jinergy、GS Solar等。
  • Netflix 改進 AI 多賺 10 億美元,為何國內視頻網站卻不注重技術...
    《紙牌屋》靠「大數據」成功的過程經過層層演繹如今已經快成為「商業神話」,事實上 Netflix 高管在之後也坦誠那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技術營銷」,當時所謂的依靠「大數據」打造的美劇,事後被證明更多依靠的是 Netflix 不計成本的高投入,兩季總共一億美元的投入,於當時 HBO 一家獨大的美劇行業來說可謂是「天價」。
  • 夏日專刊AI產品上新升級集錦,50餘項軟硬能力加速場景落地
    世界大會上百度大腦6.0的發布,持續引領 AI 技術高速發展。七八月50餘項能力的開源開放及升級,是夏日火熱的積澱,希望可以幫助您更高效實現產業智能化應用落地,快來一同閱讀您最關心的內容吧。/tech/ocr/medical_statement三.
  • 搞笑p圖:小夥擺拍想p個路飛開二擋,結果被p成下地插秧!
    1、求大神p成武林高手大神回覆:你這個造型應該是路飛加個特性多多勞動,別整天想著做夢做大俠這位大俠肯定功力高,練了很多年了2、求大神p的嗨一點大神回覆:今天這片海灘是屬於你們的3、求大神p大一點大神回覆:好的,這樣夠大嗎5、求大神p成下雨天大神回覆:下雨打雷,別外出
  • 與1080p有什麼區別?
    只要你打開選購平臺,搜索投影儀三個字,你會發現,打著4K投影儀旗號的產品價格區間巨大,從 500 到1w、2w都有。所以,4K是沒有含金量了?還是有人說了謊?其實,跟所有商品一樣,只要上了案板就有價格階梯,投影儀也不是例外。
  • ...成本不足 1500 元,還會降價;美團欲壟斷共享充電寶行業;YouTube...
    (來源:鳳凰科技)中國移動下半年啟動 Wi-Fi 6 集採,年內發展 500 萬用戶5 月 17 日,中國移動以「新基建 新消費 新動能」為主題,舉辦 5G 生態合作夥伴大會,具體到 Wi-Fi 6 產業合作策略,中國移動表示,將加快實施「雙千兆」引領,面向用戶提供「無縫」千兆體驗,實現「用 5G 套餐,享千兆寬帶」,加速推動家庭網絡邁進千兆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