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18 日,在安徽衛視農民賽歌真人秀節目《中國農民歌會》的舞臺上,一個黑瘦的青年抱著一把吉他,聲情並茂地彈唱了一首原創曲目《今年三十六》。之後,他又分別獻上為三組導師量身打造的原創歌曲,蔡國慶的「 暖心」、鳳凰傳奇的「 動感活躍」以及騰格爾的「遼闊」,這三首歌不僅詞句打動人心,定位也把握得很精準,導師們紛紛表示,要拿歌曲去競爭2016 年的春晚名額。
節目播出後,郴州人的朋友圈,被這個來自永興縣高亭鎮承上村的青年刷了屏。這位青年叫李鋒,曾經做過建築工人,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至今不識五線譜和簡譜,但他靠著對音樂的執著和熱愛,寫了近700 首歌,包括為小虎隊、金志文、譚維維等知名歌手寫歌,被人稱為「 唱作才子」、「音樂天才」。
近日,記者採訪到李鋒,聽他講述自己的逐夢歷程。
白天「建城」,夜晚「築夢」
今年36 歲的李鋒,從小喜歡音樂,聽著黃梅戲、花鼓戲等戲劇度過了童年,後來他迷上了港臺歌曲、搖滾音樂,但家裡沒有錢給他去學這項父輩們看來「 毫無用處」的東西。
1995 年,李鋒聽從父親的建議,到郴州城鄉建築學校念建築專業。在學校,他第一次聽到吉他彈奏,也第一次聽說了原創歌曲,他深深為吉他而著迷,但是囊中羞澀的他無法觸摸那美妙的音符。當叔叔得知他喜歡音樂後,便將自己一把廉價且陳舊的吉他送給了他,他視如珍寶。音樂創作人的夢想,也從這一刻開始萌芽。
因為沒錢學琴,他只能從地攤上買來書摸索著自學。機緣巧合下,他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學到了不少音樂知識。
1997 年,李鋒中專畢業跟著父親在建築工地上工作,白天搬磚,晚上學琴,練歌,創作。因為不識五線譜和簡譜,他只能靠大腦熟記所有旋律。為了提升自己,也為了賺取生活費,他還到一些歌廳駐唱,每晚有25 元的收入。
兩年的學習和駐唱,讓李鋒的音樂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郴州的音樂圈有了名氣。1999 年,他辭去建築工地上的工作,帶著200 元錢,到長沙一些知名大型酒吧應聘駐唱。不過,在郴州頗有名氣的他,到了長沙卻不招人待見,接連被多家酒吧拒絕。
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眼看著帶來的錢快用完了,李鋒在一家吉他彈唱吧應聘時,爭取到了試唱的機會。一首張國榮的《千千闕歌》唱得幾乎與原版一模一樣,將樓上樓下的顧客全部吸引過來。憑藉這首歌,他成為了這家彈唱吧的替補歌手。
在這家唱吧駐唱的第一個月,李鋒的工資只有120 元的工資,交了40 元房租之後,一天只能吃兩餐。第二個月,李鋒越來越受歡迎,每晚檔期都排得滿滿的,工資也一下子漲到了1800 元,工資拿到手的第一時間,他就換了一把吉他。在這一年,李鋒繼續堅持創作,並以2000 元的價格賣出了人生的第一首歌《紅綠燈》。
兩度赴京追夢,他終於大放異彩
賣出第一首歌后,覺得自己挺牛的,內心就不安分了。」李鋒笑稱自己當時年少輕狂,2000 年,他帶著全部家當,信心滿滿地到中國原創歌曲聚集地———北京闖蕩。
「當時每天就想自己的歌能不能被採用,每天抱著筆琢磨小靈感。」李鋒說,不過唱片公司的拒絕讓他大受打擊,北漂了一年之後,他黯然回到長沙,只能靠擺地攤賣小飾品度日,偶爾賣幾首歌。
2004 年的一次比賽,讓李鋒的內心再次躁動。那年,他參加了湖南衛視念慈庵酒吧歌手大賽拿到湖南賽區第一名,進入全國總決賽,與張靚穎、王錚亮、平安等歌手同臺競技,雖說在PK 賽中輸給了張靚穎,但他依然為自己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
賽後,李鋒放棄了長沙酒吧的高價邀請,再次擠上去北京的火車,「因為夢想在那裡。」當時的他已經寫了近80 首歌,賣出的一些歌被一些小歌星唱紅,有了這些資本,他比第一次更有底氣。
這一次,李鋒如願進入一家唱片公司做音樂人。雖然租住的條件依然簡陋,但他很滿意,因為有機會接觸到臺灣著名吉他手江建民等大牌音樂人和明星。「這些人平時只能仰望和崇拜的,突然有一天能跟他們坐在一起,我的名字牌就放在他們的旁邊,我特別興奮。」回想起當時的情形,李鋒仍抑制不住激動,他覺得自己是建築工人出身,竟然能跟音樂大咖們以同樣的身份坐在一起談音樂,有點不可思議。
公司提供的平臺,讓李鋒有了創作空間,也讓他能跟不同的音樂人交流學習,作品越寫越好,「 靈感爆棚,產量也特別高,最高記錄一天寫了23 首,賣出16 首。」
能寫能唱能編的李鋒逐漸在公司大放異彩,2007 年,公司將其打造成唱作藝人,以藝名李風持推出一本原創大碟《上輩子欠你一滴淚》。
他想成為像李宗盛、羅大佑一樣的音樂人
2008 年初,李鋒回到長沙創辦了湖南耳樹唱片公司。租用場地、購買昂貴錄音設備器材、聘用人員……這幾乎花掉了他的所有積蓄。
「我的夢想不僅僅是做歌手,我想的是擁有一家唱片公司,自己做音樂,推歌手。」李鋒說,他想要做李宗盛、羅大佑一樣的音樂人。但實現這一夢想,對於李鋒來說,資金是一大問題。
雖然說這些年,李鋒賣歌曲,做藝人,確實也掙了些錢,但是他現在依然沒有多少積蓄,「掙了錢都購買樂器了,一把好的吉他就要上萬。」除了吉他,他還學了大小提琴、鋼琴、鍵盤等樂器,而且錄音棚內的各種設備器材也價值不菲。
2010 年,李鋒陷入財政危機,不得不再次賣出歌曲署名權。「有一些歌火得一塌糊塗,還不能說是我寫的。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我根本不會賣掉歌曲的署名權。」說起這些,李鋒有些後悔。他告訴記者,這些年他總共賣出386 首歌,有60 多首是賣了署名權的,「因為賣署名權比賣著作權價格高。」
「不管怎麼樣,都會繼續堅持吧。」李鋒淡然地說,這段時間除了公司的事,他還會為永興、郴州分別打造一首主題曲,預計7 月份完成。
李鋒十餘年的逐夢之路,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搞音樂又不能當飯吃,掙的錢都買樂器了,也沒見他穿什麼好衣服。」李鋒的父親李解華說,他為了阻止李鋒搞音樂,甚至打過他,有次他去長沙,看到兒子日漸黑瘦,吃住、創作都在一個20 多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庫,條件特別艱苦,「我突然理解了他。」
李解華說,後來,李鋒會主動地跟他溝通自己的音樂夢想,給他聽自己創作的歌曲,他覺得非常好聽,有幾次甚至被感動得流淚。現在,李解華希望兒子能夠繼續努力,做得更好,不讓家鄉人民失望,「也希望他能注意身體,不再熬夜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