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美國眾議院將於當地時間7日就所謂「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進行全體院會審議表決。美媒稱,這意味著該法案有望在本屆國會會議期結束前獲得參眾兩院通過。中國專家認為,這是美國近期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和香港事務的又一行為。
據美媒報導,「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最早由美國民主黨聯邦眾議員馬林諾夫斯基和共和黨眾議員基辛格在今年6月底提出。兩黨議員也曾試圖將有關法案內容以修正案方式納入2021財年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當中,不過最後並未被眾議院領袖納入議程而無疾而終。
「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聲稱,美國政府將為目前已持籤證在美國,但返回香港可能面臨「政治迫害」的香港人提供「臨時保護身份」。法案還將加速處理「逃離政治迫害」香港居民的赴美難民申請程序,並將此類別申請排除在美國每年整體難民接收人數限制之外。此外,法案將在移民政策類別上將香港區別於中國內地的移民申請。法案還將推動國際合作,特別是鼓勵理念相近的盟國為香港人提供庇護。
美媒稱,上述法案被列入「擱置辯論規則」,即法案不存在爭議,獲得至少2/3議員的支持,立法過程進入快速通道,在全院的審議辯論限時40分鐘,內容上不會有新的修正案。也就是說,法案將在美東時間星期一下午的投票中獲得通過。隨後可送交參議院等待投票,若法案在參眾兩院均獲得通過,將被遞交到白宮,由總統籤署生效。
不過,美媒認為,該法案要在未來一周內在眾議院獲得通過,並趕在聖誕節假期休會前在參議院通關有一定難度。但以反華先鋒盧比奧為首的多名兩黨參議員稱,如果該法案送到參議院,願意予以支持。他們認為,目前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支持香港的議題上有跨黨派的高度共識。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有關舉動說明美國沒有放棄以香港問題詆毀中國中央政府確定的香港政策的合理性和破壞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對香港治理合法性的做法。他認為,該法案可能會很快變成法律,因為香港問題在美國國內政治層面有高度共識。
美眾議院對上述所謂法案進行表決是美國又一次以香港為議題粗暴幹涉中國內政。今年7月,美國國會參議院審議通過「香港自治法案」和有關涉港決議案,指責中方推進香港國安立法,威脅對中方有關人員、實體和金融機構進行制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時表示,美方有關舉動嚴重幹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中方敦促美方認清形勢,立即停止以任何方式幹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否則中方將採取堅決有力的應對和反制措施。一切後果完全由美方承擔。
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本月2日在批駁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發表的所謂年度報告時表示,回歸以來,中國中央政府嚴格依據憲法和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香港的自由度、司法、法治等國際排名大幅躍升,港人享有殖民統治時期從未有過的廣泛權利和自由。今年以來,中央政府依法制定香港國安法填補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漏洞,得到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內14億中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與擁護。發言人強調,叫囂要「庇護」、優待反中亂港分子,讓世人再次看清了「美式霸凌」的醜陋面目。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上臺後是否會在香港議題上對華進一步施壓?李海東認為,「這取決於香港議題在拜登政府外交安全政策諸多議題中的排序。」李海東說,香港問題在拜登政府時期的重要性可能會有所降低,因為拜登會把精力首先放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復甦等核心問題上。不過,拜登政府在香港問題上的政策有很大機率與川普政府相似,著眼於削弱香港的國際中心地位。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香港依然是受外資歡迎的國際金融中心。「無論美國做什麼,只會給香港帶來短暫影響,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外國金融機構的『寵愛』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會受到太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