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房價水平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比起來一直以來都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四大一線城市,一直都處於領先地位。但這四個城市的房價並不是最高的,我國房價最高的城市一直都是香港,而且香港的房價水平不只是國內第一,同樣也是世界第一。
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目前全球住宅套均價格最高的十大城市中,香港排名第一,住宅套均價格為125.4萬美元,比第二名慕尼黑的100萬美元均價多出了25.4萬美元。
很顯然,香港的房價在全世界範圍內已經排到了第一,而且常年都是第一。最重要的是,即使香港的房價已經很高了,但是這些年依舊保持著上漲的趨勢。
那麼香港的房價漲了這麼多年,現在到底已經高到什麼程度了呢?
很多人都知道香港的豪宅很多,而香港豪宅的價格普遍都是二三十萬一平。例如,香港的半山豪宅均價在人民幣28萬/平米左右;九龍的高端公寓每平米均價為33萬;即使是像西港城這種地段比較偏的高端公寓,每平米的均價都要25萬元。
當然,這還是只是普通的豪宅,要是那些富豪住的超級豪宅的話,每平米房子的均價普遍都在50萬元以上。也就是說,香港的一套大豪宅價格幾乎都是上億的。
當然,相比豪宅而言,香港的普通商品要稍微便宜一些。只不過這裡的「便宜」真的只是相對便宜。就拿香港那種40幾米小門小戶的「鴿子房」來說,這種房子要是在九龍城這種地段的話至少要800萬,普遍都是上千萬。
此前香港紅磡有一個極其老舊的三房公寓出售,這間房子緊鄰殯儀館,地段其實已經算是很差的了,但是最終這套房子賣出了400萬。
這間房子能賣400萬其實在香港已經算是難得的了,畢竟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就算是普通的住宅,房價普遍都是十幾萬一平。即便是這樣,香港的房子依舊很稀缺,所以香港的樓市中就誕生了一種特別小的「棺材房」。
這類房子在香港其實叫做劏房,是地產開發商把一個房子分割成好幾個小單間的成果。之所以會被稱為「棺材房」,是因為這種房子面積小得只能放得下一張床。
一般來說,這類房子的面積普遍都在10平米以內,最大只有16平方,鍋臺和馬桶都是放在一起的。最小的甚至只有5.7平方,也就只能用來睡覺了。
因為香港的房價太貴了,香港的地產開發商在給這種「棺材房」計價的時候都是按尺算的(1平米約等於10.7平方尺),這樣的話面積能算得更加精確,他們也就能多賣點錢。而對於香港的普通家庭而言,他們中有很多人只能住這種「棺材房」,小一點的要大幾十萬,大一點的要一兩百萬,舒適感就不提了,能住就是他們唯一的追求。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