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戚繼光同時代的抗倭英雄譚綸,名聲小,功勞可不小

2020-11-20 歷史曰

明朝中後期,戰爭、內亂,層出不窮。其中對外的戰爭中,嘉靖年間的抗倭成了戰爭的主要內容。這段戰爭,造就出了許多傑出的英雄。一如眾人都知道的抗倭英雄戚繼光,一如今天要介紹的譚綸。

譚綸是江西人,最開始其實是在禮部工作,這和行軍打仗看起來好像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他憑藉著自己出色的軍事才能和為國奉獻的勇敢精神,硬是從一個南京禮部的主事,升職到了大明朝的兵部尚書。

倭寇最開始是在江南一帶橫行,台州地區尤為嚴重。當時的京都已經由南京遷往了北京,雖然南京除了沒有皇帝之外,北京有的南京啥也不缺,但是留守南京的將士們早就過慣了安逸的生活。

尤其是在養人的江南水鄉,那些浴血奮戰、上陣殺敵的本事早就拋諸腦後了。他們一看到倭寇,就嚇得要死了,一個二個都不敢出城門,更別說與之作戰了。

譚綸就是在這個時候一戰成名的,所謂時勢造英雄。譚綸要是放在現代來說的話,那也是文質彬彬的奶油小生。為了保衛祖國,他硬生生將自己逼成了心態上的「硬漢」。

羽扇綸巾,手持長劍,譚綸帶著數百個壯士就這麼迎難而上了。結局還是挺美好的,他們那一戰把倭寇擊退了。譚綸也因為這次出色的表現受到了重視,在兩年後成為了台州的知府。前面我們說到,台州地區的倭寇最為嚴重。

譚綸剛到台州走馬上任,就決定要招募軍隊。而且招募的一定要是農村的壯漢,因為城裡的人向來圓滑,不如鄉下的百姓樸實。一旦戰爭打響的話,城裡的那些兵很可能就潰不成軍了。他們只知道搶功勞,遇到打仗就躲在後面。

這一想法和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想法不謀而合,二人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並且一起抗戰。兩個人的部隊配合的非常有默契,每當有倭寇來犯的時候,都能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聞風而逃。

當時的抗倭軍隊大多都比較散,每個隊伍的將領都覺得自己最牛,誰也不服誰。但是譚綸處理事務的時候非常公正。

該咋地就是咋地,誰的功勞多誰就獎賞多。大家都非常服氣譚綸的指揮,在譚綸的帶領下,各個部隊之間的摩擦也少了很多,配合的也越發精妙。

譚綸因為表現出色,官職越來越高,後來更是做到了兩廣總督、兵部尚書的位置,後來還被封為太子少保。

明朝中後期,能打仗的將領已經是少之又少了。譚綸除了抗倭,在對抗蒙古、女真等戰爭中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是真正的儒將,令人尊敬的愛國將領!

聲明: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抗倭英雄戚繼光》在臨海的拍攝花絮…以及不為人所知的幕後故事
    隨著30集英雄史詩大劇《抗倭英雄戚繼光》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熱播,這一代表臨海歷史文化壯麗而輝煌的英雄人物,引發了市民的廣泛熱議,讓我們共同尋找、品味電視劇《抗倭英雄戚繼光》留下的各種有趣的拍攝花絮。《抗倭英雄戚繼光》在東磯島拍攝現場。 林 飛攝好的電視劇需要好的劇本。在《抗倭英雄戚繼光》劇本創作過程中,臨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盧如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 《抗倭英雄戚繼光》誠意如何?看了才敢推薦!
    看到這條評論,小布不禁想起了《大聖歸來》……不知道《抗倭英雄戚繼光》會不會吸引一批「自來水」呢~小布也期待老戲骨搭戲的場面!看官一定看得很爽!小布和網友們為什麼都說《抗倭英雄戚繼光》好看、值得看?正如上面一位網友說的:明朝是個有意思的朝代,有意思的人也多。
  • 《抗倭英雄戚繼光》登央視
    《抗倭英雄戚繼光》登央視 2015-12-23 19:56: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抗倭英雄戚繼光》將於24日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
  • 抗倭英雄戚繼光建造了中國最美的金山嶺長城
    2/戚繼光率兵完善、建造了最美的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境內,毗鄰北京市密雲區,南距北京市區在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將薊鎮總兵官戚繼光、薊遼總督譚綸又在徐達所建長城的基礎上續建、改建。據文物專家考證,這裡北齊時期長城遺蹟猶在。但是簡單的多,在不遠處的黃崖關就能看到。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派大將徐達等人修築居庸關、古北口、西峰口等處的城關,並派重兵駐守。朱棣稱帝1421年遷都到北京後,便大規模修築長城,重點是把居庸關到山海關這段長城修得高大堅固。
  • 俞大猷:站在戚繼光光環背後的民族英雄
    ,殺敵如土" ,但令人不解是,現在的人只知道明朝抗倭英雄戚繼光,而俞大猷最多只能算偶爾能在其後作個陪襯的綠葉。說到明朝抗倭,就會想到戚繼光,說到戚繼光,就會想到明朝抗倭英雄。今天為大家介紹這位站在戚繼光光環背後的抗倭民族英雄,那就是:「文能吟詩作賦,武可踢館少林」 的俞大猷。令人遺憾的是,俞大猷這樣一位在明朝抗倭戰爭中的靈魂人物,一生卻是連遭打壓,甚至貶謫,對其貢獻今人知之甚少,這是為什麼呢?
  • 俞大猷:文武雙全的抗倭名將
    與戚繼光並稱為「俞龍戚虎」的俞大猷,就是一位抗擊倭寇,抵禦外侮的民族英雄。譚綸曾寫信這樣評價俞大猷:「節制精明,公不如綸(譚綸)。信賞必罰,公不如戚(戚繼光)。精悍馳騁,公不如劉(劉顯)。然此皆小知,而公則堪大受。」    少年英雄文武兼修    俞大猷,字志輔,號虛江,出生於泉州洛江河市。
  • 《抗倭英雄戚繼光》開播 賈乃亮隔空送祝福
    《抗倭英雄戚繼光》開播  搜狐娛樂訊(鄒潮/文)12月23日下午,電視劇《抗倭英雄戚繼光》在京舉行了開播發布會。演員朱曉漁、顏丹晨、于榮光亮相現場。賈乃亮在本劇中扮演商人唐獻之,他通過vcr為本劇送來了祝福。
  • 戚繼光後人匯集橫店探班歷史大劇《抗倭英雄戚繼光》
    橫店影視製作公司出品的歷史大劇《抗倭英雄戚繼光》正在橫店緊張拍攝中。
  • 《抗倭英雄戚繼光》開機 玉環有他的故事
    今天上午,英雄史詩電視連續劇《抗倭英雄戚繼光》在臨海市戚繼光抗倭古戰場正式開機。該劇由浙江橫店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聯合金華日報社、臨海市委市政府、東陽市委市政府、台州市委市政府出品,有望在明年9月份播出。
  • 明朝抗倭英雄:一生戰功赫赫的俞大猷
    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將、儒將、武術家、詩人、兵器發明家,他最主要的功績是領導抗倭戰爭。他歷任明代三朝,一生坎坷。戎馬生涯四十七年,「時而受重用,名聲顯赫;時而受貶責,淪為囚徒」,四為參將,六為總兵,累官都督。本邑好友潘湖黃光升密授俞大猷方略,率部轉戰於蘇、浙、閩、粵之間,身經百戰,戰功顯赫,「俞家軍」威名赫赫,與當時另一位抗倭名將戚繼光並稱「俞龍戚虎」。
  • 《抗倭英雄戚繼光》熱拍 張立威化身狡黠大太監
    張立威馮寶    搜狐娛樂訊 由浙江橫店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臨海市委市政府等聯合出品的英雄史詩大劇《抗倭英雄戚繼光》在臨海隆重開機。該劇主要講述了明代軍事將領戚繼光保家衛國、痛擊倭寇侵略者,在民族危機中鑄造中華脊梁,打贏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場抵抗外來侵略的民族戰爭。作為歷史上戚繼光抗倭的古戰場,臨海市也將成為該劇的主要拍攝地之一。該劇由侯詠任總導演,匯集了陳建斌、李立群、賈乃亮、于榮光、倪大紅、張立威等眾多實力派演員。
  • 抗倭英雄戚繼光都是他的手下,最後卻冤死在獄中,更被後人遺忘
    抗倭英雄戚繼光都是他的手下,最後卻冤死獄中,被後人遺忘 文│小先生其實做個忠臣是很容易的,引刀成一快需要的只是一瞬間的勇氣,就比如董卓入京之後要廢掉漢少帝劉辯,尚書丁管大怒之下以玉牌投擲董卓被西涼軍殺死。
  • 《抗倭英雄戚繼光》朱曉漁于榮光詮釋將相真情
    除了令人血脈賁張的戰場場面外,該劇看點很多亮點紛呈,戚繼光(朱曉漁飾)與悍妻王昱竹(顏丹晨飾)的愛情之路,向觀眾展示了走下神臺的戚繼光的真實感情;戚繼光、胡宗憲(李立群飾)與奸相嚴嵩(倪大紅飾)父子的鬥智鬥勇,戚繼光與大將俞大猷(于榮光飾)的將相真情,多條感情脈絡,直擊人心深處。 臺前星光熠熠,主創陣容更不容小覷。
  • 著名的軍事家戚繼光,明朝的抗倭英雄,他怎樣成為倭寇的終結者?
    歷史上有很多一心衛國的人,比如精忠報國的嶽飛,他們都是民族的英雄。在歷史的前進中是不會抹殺他們的,他們一直都是一段美好的傳奇,讓我們能夠傳頌至今。而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明朝的抗倭英雄戚繼光,他的英勇事跡讓更多的人感動。
  • 抗倭名將戚繼光武藝高強,為什麼怕老婆?是真的打不過她
    就像明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一邊是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威震敵膽,另一邊卻畏妻如虎,拿夫人一點辦法都沒有。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興化之戰大敗倭寇之後,戚繼光取代了另一位抗倭名將俞大猷的職務,成為總兵。趙文卓飾演的戚繼光戚繼光不光抗倭功勞極大,與北方韃靼等部落作戰也是完勝。
  • 抗倭英雄戚繼光詩詞雄壯,名將劉綎揭發是請人捉刀,真相打臉
    抗倭英雄戚繼光詩詞雄壯,名將劉綎揭發是請人捉刀,真相打臉戚繼光為明代抗倭名將,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出身於武將世家,自幼行伍,卻通曉經史子集,除了戰功赫赫彪炳史冊,其雄壯瑰麗的詩文也為個人傳奇增色不少。戚繼光書法手跡其二,戚繼光不只是抗倭名將,軍事家,後世對其評價還有詩人和書法家。若詩詞可假手他人,那麼批示公文的書法絕對不能偽作,軍國大事,必不敢用他人手筆。
  • 《錦衣之下》背後的故事——第一集:鎮海抗倭的一段風雲歲月
    時任浙直總兵俞大猷、浙直副總兵盧鏜、寧紹臺參將戚繼光等知名武將都參加了這次戰鬥。      盤踞岑港的倭寇非常有戰鬥力,就像電影《蕩寇風雲》中反映的那樣,久久不能攻克。俞大猷、戚繼光受言官彈劾,在戰役期間一度被奪職。直至嘉靖三十七年十一月,倭寇才被肅清。       張時徹看到胡宗憲大勝倭寇後,非常高興,特地在招寶山立《平夷碑》。
  • 抗倭英雄戚繼光為何怕老婆?
    ,李鐵聲(繪)明朝中後期民族英雄、抗倭將領、一代驍勇戚繼光(1528~1588年,山東蓬萊人),高高在上,統兵數萬,威震東南,衝鋒陷陣,作戰勇猛,令頑劣兇殘嗜大家血之敵亦屢遭慘敗,聞風喪膽。有一天,戚繼光被部下所激,總算鼓起了一點膽子來,便命親兵馬上去將老婆接入軍營。營帳內眾將士皆盔明甲亮、手持利刃,全副武裝、威風凜凜,意圖給其妻「一個顏色瞧瞧」。不一會兒,其妻被人領進帥營,見了這等大陣勢,臉上卻絲毫沒有恐懼之色,直接對著端坐在中央主帥位置的戚繼光大聲吆喝道:「叫我過來,所為何事?」
  • 《蕩寇風雲》再現抗倭傳奇!浙產電影佳作謳歌民族英雄戚繼光
    這個紀念館原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駐兵之所,戚繼光逝世後,當地人感懷其抗倭功績,在此建立戚公祠進行紀念。大約450餘年前,正是在此地,戚繼光親手撞響同一尊古鐘,以千鈞的氣勢號令手下萬千將士。在台州戚繼光紀念館,我找到了這個戲的重點,也是在那裡確定了把台州作為整部影片的故事中心。」 「關於戚繼光的任何一個小細節,導演都能說出來。」飾演戚夫人的女演員萬茜說。比如岑港一戰,戚繼光帶領戚家軍抄小路攔殺倭寇,巧用複雜地形和狼筅等自創武器,反敗為勝,將敵人殺了個片甲不留。
  • 民族的驕傲——抗倭英雄與抗倭利器《御林軍刀》
    電視劇《抗倭英雄戚繼光》以嘉靖年間的明朝抗倭戰爭為背景,塑造了以戚繼光為代表的抗倭民族英雄群像,引起了觀眾的共鳴。明末抗倭之戰取得最終的勝利有多方面的原因,戚家軍善於學習敵人之利,創製了傳奇的戚家刀及其刀術也是其中的關鍵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