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婚陋習何時休

2021-01-18 南方新聞網

■王梓佩

2020年底,廣西財經學院Frebel街舞社編排的舞蹈《殙》引發熱議。舞蹈展示了女孩興高採烈地準備出嫁,發現新郎是死人後拼命抗拒,最終被勒死完成婚禮,其父收下婆家錢財的故事。幾乎同一時間,網上傳言山東被丈夫公婆虐待致死的女子方某洋被親屬配冥婚。日前,南方周末進行跟蹤報導,方某洋家屬否認配冥婚的說法,但承認當地存在冥婚習俗。

通常意義上的冥婚是獨身男女去世後,雙方家屬將二人合葬,結為「婚姻」。有人質疑《殙》描述的是殉葬而非冥婚。然而,無論理解為「以配冥婚為動機的殺人」,還是「以殺人為手段的配冥婚」,冥婚都是這場悲劇的核心。值得注意,舞蹈並非藝術誇張聳人聽聞。2008年,南方周末發表《「鬼妻」——宋天堂殺人賣屍配陰婚事件調查》;2016年,澎湃新聞報導甘肅男子連殺2人賣屍陝北配冥婚……冥婚陋習及其引發的惡性事件,從未消失。

為什麼要配冥婚?原因無外乎換取情感慰藉、受到利益驅使,二者之間又有勾連。在部分地區的傳統觀念中,人去世後沒有婚配會因孤單而作祟,孤墳將破壞家族運勢,活著的親人將死者配了冥婚才會心安。愚昧當中有幾分是出於關愛,又有多少是為自身算計,恐怕說不清楚。一具屍體能賣到幾千甚至數萬元,更令人對冥婚所謂的「慰藉」「人道」打上問號。

再往深處說,受封建社會長期佔有主導地位的父權宗法制度影響,必須婚配、必須有後等意識根深蒂固,這是配冥婚風氣形成的根本原因。哪怕活著沒有伴侶,死後也得囫圇補上才行,實質是將活人的私心強加於死者,與包辦婚姻無二。包辦婚姻早已被國家明令禁止,難道死後包辦,就可以打著「不傷害人」的藉口存續下去?

總而言之,配冥婚屬於傳統陋習中典型糟粕,沒有任何值得保留、任何需要同情之處。它不僅是對逝者的侮辱,更與崇尚科學的思想觀念以及尊重自主選擇的現代婚姻倫理背道而馳,嚴重傷害社會公眾情感,還可能涉及違法犯罪。除了前文提到的事件,裁判文書網上還有大量為了配冥婚觸犯盜竊、侮辱、故意毀壞屍體、屍骨、骨灰罪等判例。而且,冥婚多發生在山西、河北等地農村,很多家庭經濟狀況本就一般,再為死者花大價錢配冥婚,會讓貧困的循環愈發難以擺脫。

對於陋習,不制止便是變相的鼓勵。移風易俗固然需要一個過程,但應當從加強宣傳教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嚴厲打擊違法活動等方面著手,使摒棄冥婚陋習儘快成為全社會共識。絕不能僅僅懷有「同情之理解」,或者以為配冥婚只是小事,繼續聽任冥婚為患。

相關焦點

  • 冥婚之後,這禁片又撕爛了封建陋習的底褲
    最近廣西財經學院因為一個舞蹈,徹底的出圈了。
  • 扒一扒「冥婚」陋習的黑歷史
    冥婚又稱嫁殤、遷葬、陰親、陰配、陰婚、鬼親等等。「殤」的意思是十九歲之前去世的人,「嫁殤」指的就是嫁給早死的人。從冥婚的幾種稱呼中不難看出,冥婚就是為已死的男女舉行的婚禮。歷史上冥婚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遷葬」,也就是在早亡男女生前沒有婚約的前提下,將二者的骸骨遷葬到同一墓室,使他們能夠在陰間成為合法夫妻;另一種是舞蹈《殙》中表現的活人與死人之間的結婚形式。冥婚儘管在殷商時就有了雛形,但武王伐紂後,冥婚現象鮮有記載,因為儒家經典《周禮·地官·媒氏》中明確反對冥婚。
  • 古代冥婚是怎麼進行的?至21世紀仍存在,催生出一個可怕的行業
    在中國古代有許多聳人聽聞的陋習,比如活人殉葬,閹割成太監,以及冥婚,前面兩種許多人可能知道,唯獨冥婚很少聽說,就更別說建過了。事實上活人殉葬和閹割這兩種陋習可能徹底消滅了,唯獨冥婚這種陋習至今存在,許多人誤解這是一種,並非如此,冥婚是一種封建習俗,屬於保存至今的陋習。
  • 冥婚、女德、鬧新娘:6.8億中國女性的「半邊天」何時頂起?
    01.冥婚前一段時間,22歲山東女孩洋洋被婆婆家虐待致死的事件一度登上了熱搜。洋洋嫁到張家以後,因為遲遲無法懷孕,引起了婆家的不滿,並產生了洋洋的不孕是之前流過產導致的臆想。這種想法越來越強烈,最終成為一場場的虐待。不給吃飯、罰站、用木棍打她,就這樣,在半年的時間裡,一個身高一米六,體重一百七的女孩硬生生被虐待的只有六十斤,並最終受重傷死亡。
  • 「冥婚」登上熱搜,現代社會竟然還有人搞這個?
    冥婚是什麼意思呢?最近微博和貼吧經常出現這個詞彙,引發了不小的社會輿論。冥婚聽起來很恐怖,但實際上就是很恐怖,這是一個封建習俗,跟所謂的家族風水有關係。據悉,冥婚指的是為死去的人找配偶。所以一定要舉行一個冥婚,最後將他(她)們埋在一起,成為夫妻,併骨合葬。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風水問題,舊時人們普遍迷信於所謂墳地「風水」,以為出現一座孤墳,會影響家宅後代的昌盛。所以一些所謂的「風水家」,就想趁機多撈幾個錢,竭力慫恿搞這種冥婚。
  • 22歲山東女子遭虐致死,死後被配冥婚,是愚昧還是冷漠?
    陰婚,又叫冥婚,是給死了之後的人找配偶。  舊時代迷信風水的人認為,家族出現「孤墳」會影響後代氣運。  這種陋習早在漢朝之前就有,甚至一度被禁止。  你看,哪怕是封建時期,官方都明令禁止陰婚這種陋習,被視為「亂人倫」。
  • 歷史上的冥婚有多殘忍?配偶可以是死人也可以是活人!
    對於冥婚的概念,很多人可能還停留在小說和電視劇當中。冥婚,是為死去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後,未等迎娶過門就因故雙亡。老人們認為,如果不替他(她)們完婚,他(她)們的鬼魂就會作怪,使家宅不安。因此,一定要為他(她)們舉行一個陰婚儀式,最後將他(她)們埋在一起,成為夫妻,併骨合葬。
  • 劉桂秋:古代的「冥婚」陋俗
    古代的「冥婚」陋俗劉桂秋劉桂秋, 江南大學人文學院教師,副教授。在我國古代的婚姻形式中,有一中頗為特殊的、帶有濃厚迷信色彩的形式——冥婚。所謂冥婚,就是替已死的男女結成婚姻關係併合葬在一起。「冥婚」之俗起於何時?《周禮·地官·媒氏》載:「禁遷葬與嫁殤者。」鄭玄注曰:「遷葬,謂生時非夫婦,死既葬,遷之使相從也。殤,十九以下未嫁而死者。生不以禮相接,死而合之,是亦亂人倫者也。」《周禮》是部記載西周時代社會政治制度的著作,由此可見冥婚的風俗早在西周時代就已產生了,但在當時又是被禁止的,因為它被看作是一種「亂人倫」的行為。
  • 古代民間為什麼盛行冥婚?其背後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冥婚的歷史相當久遠,又稱為「鬼婚」、「陰婚」或「配陰婚」等,根據冥婚對象,還可以細分為死者之間的婚配、死者與生者之間的婚姻兩種。,且以東漢末年曹操替愛子曹衝舉辦的冥婚最為知名。
  • 陰森之「囍」:當代中國「冥婚」大起底
    唐宋以後,冥婚之風漸盛。結了「冥婚」,還可以「離婚」。唐初的韋後給自己的兒子、弟弟均籌辦過「冥婚」。其中她的亡弟韋洵與大臣簫至忠的亡女「成婚」。後來韋氏自我膨脹妄圖篡奪國家最高領導權,兵變失敗。簫至忠一看靠山倒了,第一反應是去把女兒的墳墓打開,把他女兒的棺槨搬走,以此宣布這樁「冥婚」已經「離婚」。乾淨利落,不需要冷靜期。從《史記》到「聊齋」,從民間傳說到官修正史,冥婚始終「陰魂不散」。
  • 冥婚
    那就是活人配冥婚,也就是被娶鬼新娘,對,你沒看錯,就是被迫!中國民間迷信相信,如果男女未到娶或未嫁而亡就不能進入輪迴,必須由原生家庭在祭祀的時候, 擺設女兒亭,另外祭拜。所以,很多家裡面死去了單身子女的父母們,相信這一習俗的,家裡人就會想辦法,尋找另一方有意圖且差不多年紀男性屍體來組成冥婚,一來,讓雙方在黃泉路上走也不至千孤零零的;二來,了卻 亡人者的父母看著孩子成冢的心願。
  • 為了給兒子配冥婚,他們花了20萬買偷來的女屍
    但如果讓她結了冥婚,在陰間有了名分,就會安定下來—— 以這種觀點看《倩女幽魂》更像一則恐怖故事。〓 明末清初的北京、天津等地的冥婚迎娶儀式,大多在夜間舉行,有時,人們還在熟睡的時候,就會忽然被街巷裡的嗩吶、鼓樂吵醒,起床一看原來是「搭骨屍」辦冥婚的。
  •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一女生跳樓身亡,校園暴力欺凌何時休?
    原創「食住玩」:校園暴力欺凌何時休?就在2019年12月30日,一網友開始發聲,她表示跳樓的女生王為(化名)是她多年的好朋友。而警方也確已介入,案件的細節決定保密、暫時不好透露。原創「食住玩」:校園暴力欺凌何時休?王為的狀態大家可以看到,她交代了自己的身後事及遺願。
  • 古代詭異的冥婚事件
    近年山西省陽泉市偶有冥婚習俗!這地方的冥婚也主要發生在兩個死者之間。不過並不限於未成年的死者,當地人也把單身死者做冥婚視為必須的事情。既有不怕挫折,為死者撮合親事的,也有不惜重金買女子屍骨的,甚至有的人會為配冥婚盜墓,殺人犯事的。這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惡性案件。近年不時的發出報導,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由於女子屍骨價格高漲。買女子屍骨做冥婚花費不菲。有的人家就用麵粉捏成人偶。或者在蘿蔔上刻出人形。亦或者買回來一個布娃娃穿上女人的衣服。用來配搭冥婚。
  • 情悠悠,念悠悠,一曲相思何時休
    情悠悠,念悠悠,一曲相思何時休。想念,猶如一支唯美的獨舞,只是揮發著自己的熱情,沒有旋律,也沒有觀眾,只是憑著自己的內心,抒發著自己的感情。站在飄雪的冬季,遙望著你所在的方向,輕聲呢喃,細語想念,情悠悠,念悠悠,一曲相思何時休。03.一縷相思,一份情牽,成了餘生唯一的執念。朋友問我,如此的思念,為何不去看看呢?
  • 「冥婚」流變考論
    冥婚」這種稱呼,並延續至今。作為一種民俗,冥婚從起源就受到儒家的批判,但因其與人情有相契合之處,在後世雖然屢屢受到正統思想的反對,但卻不能被湮滅。從魏晉直到唐代,冥婚流行於上層社會;宋元兩代,風俗大變,火葬盛行,冥婚一度消歇。直到明清之後,才又死灰復燃。隨研究視角的不同,冥婚或被視為兇禮,或被視為嘉禮;冥婚研究中尚存在一些問題。 冥婚就是俗稱的嫁死人。
  • 冥婚:臺灣的冥婚是什麼樣的,一個跟活人結婚的故事
    大師說:「對了,我記得你好像在寫冥婚吧?」我又點點頭,是的,前幾年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寫出了一本以冥婚為題材的懸疑的小說,通過這部書也讓我認識了不少讀者。雖然起初文筆很差,但還是很感激那些讀者的支持。大師呵呵一笑,說:「那你知道臺灣的冥婚是什麼樣的嗎?」我搖搖頭,臺灣跟內地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同的風俗。
  • 政客遊戲民眾買單 臺灣「燒錢」選戰何時休
    試問,這種「燒錢」選戰何時才休呢?眾所周知,2018年被稱為臺灣的選舉之年。臺灣的兩大黨派,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期待贏得選舉。親民黨、新黨、時代力量等黨派也期待能夠收穫更多的政治資源和積攢更大的政治能量。在臺灣,倘若能夠選舉選票得到一定的比例,可以分配得到不同數目的選舉補助款。選票的多少,也決定了他們的補助款數額。
  • 冥婚的背後,是迷信和利益
    之前,廣西財經學院街舞社有段表演震撼出圈,講的正是父親賣女兒,讓活人配死人冥婚的故事。 03 到三國時期,冥婚趨向於常態化。 有場冥婚的主角,我們都很熟悉,就是曹操的兒子、典故「曹衝稱象」裡的那個小孩曹衝。
  • 漂亮女屍「一屍難求」:去世12年,嫁人彩禮18萬,如此陋習該摒棄
    在我國廣袤的農村土地上,每個地方或多或少都有讓人無法接受的陋習,在當地人看來習以為常,可外地人卻覺得不可思議。四年以前,山西的胡某就心滿意足地為死去的兒子辦了冥婚。婚禮當天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一家人酒足飯飽之後,就將胡某兒子的屍體挖了出來,跟一位女孩的屍體合葬在祖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