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個日日夜夜!他們是北京社區防疫崗上黨員「夫妻檔」

2021-01-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在海澱區甘家口街道阜南社區,從新冠疫情爆發開始,79歲的黃繩祖和76歲的蔣忠序夫婦就參加社區防疫值守,一直沒休息,到現在整整160天。

測體溫、查出入證,登記、查看健康寶……每天值守一到兩個小時,兩位白髮蒼蒼但精神矍鑠的老人都一絲不苟,嚴格查驗所有進入小區的人。「隔離傳染源、阻斷傳染途徑、保護正常人群,這是控制傳染病的三個原則,容不得半點馬虎。」值守間隙,黃繩祖告訴記者。

夏天炎熱,在社區門口值守一會就是一身汗。蔣忠序趕緊拿出紙巾為老伴兒簡單擦一擦。

黃繩祖、蔣忠序夫婦1968年結婚,住進了阜南社區,一住50多年,對社區裡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退休前,黃繩祖在復興醫院工作,蔣忠序在護國寺中醫醫院工作;退休後,黃繩祖當上了樓門長,蔣忠序是社區文藝隊副隊長,活躍在社區裡,視社區如家。

在阜南社區,和黃繩祖、蔣忠序夫婦一同堅守崗位的社區志願者還有很多。

大家經常分組參加社區消殺工作,為廣大居民營造乾淨清潔的環境。

他們都是有四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疫情爆發後,社區先在黨員群裡招募志願者。「這個時候有什麼好猶豫的,黨員必須衝鋒在前,我們倆就都報了名。」蔣忠序乾脆地說。

為居家觀察的居民代送生活用品是老兩口兒每天的」必須課「。

考慮到他們年齡偏大,社區勸說二位可以不必參加。「我們都是醫務工作者,肯定會做好自己的防護。現在很多人回家過年還沒回來,人手緊張,我們先上!」老兩口表示。

一天的值守結束剛回到家,蔣忠序趕緊為黃繩祖按摩放鬆。

從2月嚴寒到7月酷暑,夫妻倆一站就是5個多月。遇到一個人去拿藥等急事兒,他們也不請假,互相替班。站崗的時候他們也不習慣坐著,沒人進出時,就在崗位附近走來走去,鍛鍊身體。有時候一個人站崗,另一個人也會去陪著。他們還發揮專業優勢,指導居民科學佩戴口罩、進行家庭消殺、講解防疫知識等。

老兩口退休前都是醫務工作者,值守間隙,蔣忠序常會到社區為鄰居們介紹防疫常識。她為小朋友們生動講解的六步洗手法最受歡迎。

「戴了這麼多年口罩,現在再戴口罩站崗,感覺又回到了年輕時的工作崗位上。」黃繩祖樂呵呵地說。他又偷偷告訴記者,「明年我就80歲了,再出來參加活動就是給別人添麻煩了,我要珍惜這最後一年的時光,站好最後一班崗。」

來源:京呈

攝影:饒強

文字:於麗爽

編輯:饒強

監製:李繼輝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人手緊張,我們先上!」160個日夜,這對老年黨員夫妻站在社區防疫...
    在海澱區甘家口街道阜南社區,從新冠疫情爆發開始,79歲的黃繩祖和76歲的蔣忠序夫婦就參加社區防疫值守,一直沒休息,到現在整整160天。在阜南社區,和黃繩祖、蔣忠序夫婦一同堅守崗位的社區志願者還有很多。大家經常分組參加社區消殺工作,為廣大居民營造乾淨清潔的環境。他們都是有四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
  • 點讚這個女大學生的擔當 返校前堅持站好社區防疫最後一班崗
    半島記者 徐傑姚嘉雯是雲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7級環境設計班學生,6月2日上午,她收拾妥當行李後,來到社區家門口的防疫點站了最後一班崗。「這是我寒假做過的最有意義的活動,從穿厚厚的冬衣開始到現在的穿裙子,我在這個防疫崗付出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下午要回學校了,心裡很是不舍,我再站最後一次崗,上學後這就是美好的回憶。」姚嘉雯說。姚嘉雯所住的小區位於市北區萍鄉路12號,這裡是個老樓院,沒有物業管理,院內兩座樓居住了近二百戶居民。
  • 珠海「夫妻檔」「母女檔」…齊上陣!
    林仲興與何婉嫻夫婦是社區基層防疫戰線的家庭代表。1月27日以來,他們分別堅守在井岸鎮的統建社區和美灣社區,帶領著社區工作者一起做好轄區湖北來員資料整理、人員排查、登記和跟進等疫情防控工作。夫妻倆聚少離多,仿佛處於「半隔離」狀態,卻毫無怨言。家中老人也十分理解他們的工作,並給予鼓勵和支持,主動肩負起照顧家裡2個孩子的生活,讓他們在一線安心工作。
  • 荊楚抗疫最美家庭——厚莉芳家庭,一家三個優秀下沉黨員堅守社區疫情
    5月14日下午,省婦聯二級巡視員程朝蓉來到武昌區水果湖街道洪山路社區,向厚莉芳家庭頒發「荊楚抗疫最美家庭」證書,並送上恆源祥集團捐贈的愛心禮包。省醫療保障局機關黨委三級調研員厚莉芳今年58歲,她一直是單位黨員志願服務隊伍的領頭人,常年帶領志願服務團隊協助社區管理未引進物業的居民樓棟,幫助居民自管自治。
  • 志願者背起噴霧槍 100個社區消殺忙 數百名社區志願者變身愛心防疫員
    1月12日起,在石家莊市鹿泉區富強家園、新華區党家莊、裕華區玫瑰灣等100個小區,數百名「愛心防疫員」齊上陣,同時在社區開展防疫消殺。他們手持消毒彌霧機,身著防護服,對社區停車場、快遞點、周邊門店、垃圾站、體育器材等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殺。
  • 社區工作者李杭澤:作為一名黨員,我一定要為居民站好崗
    在瀋撫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早早結束假期,返回崗位,在各個社區進行著統計排查、宣傳走訪、病毒消殺工作······值守在新區防疫一線的每一個崗位上,他們就是新區的社區工作者們。
  • 北京通州新華街道三項措施破解社區治理難題
    商務樓宇人員密集如何抓防疫?為解決這些社區治理難題,北京通州區新華街道創新三大秘笈——大數據管人管車,甚至包括養犬信息;租房先備案,中介、業主、租戶都要籤訂承諾書;成立運河商務區聯合黨委,商務樓宇黨員成為疫情防控「先鋒隊」。大數據平臺信息一目了然只要是登記過的居民,進入通州區新華街道盛業家園社區的河畔麗景小區,無需出入證,刷臉即可完成認證。
  • 防疫「夫妻檔」 共書「戰友情」
    自大年初二以來,夫妻二人就一直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他們將對彼此的掛念化為工作的動力,相互支持、默默奉獻。 他,一身「藏藍」,堅守在一線防疫檢查點;她,一身「白衣」,在隔離病房全力護理隴西首例新型冠病毒肺炎病人。從臘月二十九至正月十三未見一面,唯有電話相互關心關愛、相互加油打氣!他們在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在各自的崗位上選擇「逆流而上」,衝鋒在疫情一線,演繹著「戰時愛情」的別樣浪漫。
  • 【甘肅全民戰「疫」】蘭州安寧堡街道黨員幹部:疫情面前守初心...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是第一道防線。蘭州市安寧區安寧堡街道黨員幹部衝在最前線,當好疫情防控的守門員、宣傳員、監督員。他們的身影出現在城鄉的各個角落,在防控疫情的緊要關頭,他們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 安寧堡街道黨員幹部:疫情面前守初心 防控一線擔使命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是第一道防線。蘭州市安寧區安寧堡街道黨員幹部衝在最前線,當好疫情防控的守門員、宣傳員、監督員。他們的身影出現在城鄉的各個角落,在防控疫情的緊要關頭,他們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 黨員集結,赤子出徵,他們下沉一線帶頭幹!
    一個個身披「紅馬甲」的黨員幹部,帶頭髮揮先鋒模範作用,以使命擔當彰顯共產黨員本色。「公司前輩」做社區的工作員劉繼武是湖北交投實業有限公司的一名管理員,在完成社區卡口站崗值守、義務勞動、宣傳教育等工作之餘,劉繼武還主動承擔起了社區常態化防控工作的任務。社區有幾個出入口,哪一處人員密集,哪一塊有潛在風險,他都了如指掌。
  • 「內外聯防」阻疫情 北京政法人全力築牢防疫之盾
    在入境防疫一線奮戰的這些日子裡,這7名檢察戰士勇擔重任、迎難而上,以「捨我其誰」的精神踐行著使命擔當。厚重的防護服裡,衣服一次又一次被汗水浸透;因為不便如廁,他們連續八小時不飲不食;執勤到深夜,只能直坐在椅子上少憩片刻…他們在危難面前毫不猶豫、在困難面前從未退縮,他們堅守著初心、兌現了承諾。
  • 「夫妻檔」「母子檔」「全家檔」最美搭檔合力戰「疫」
    在抗擊疫情的一線,活躍著一對對「最美搭檔」,有夫妻檔、母子檔還有全家檔,他們舍小家、保大家,在任務中鼓舞彼此,在奉獻中溫暖你我,為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徐洪波夫妻倆夜間巡邏徐洪波是日莊鎮鮑格莊村的一名網格員,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他就一直任勞任怨、認真負責地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經常忙的錯過飯點才回家,家裡的大小事情全顧不上。
  • 2020年龍華區「最美黨員志願者」出爐!看看他們志願服務背後的故事~
    疫情爆發初期,防疫物資非常緊缺,社區一線防疫人員除了普通口罩以外,沒有其他防疫措施,他便發動支部黨員捐款捐物,為一線人員送去口罩、消毒液、酒精、湯圓等物資,累計價值近萬元。楊新的家庭是個名副其實的「志願者之家」,愛人也是黨員,同在社區做志願服務工作,夫妻倆在兒子女兒滿十周歲後就為他們註冊志願者,只要有志願服務活動,一家四口齊「上陣」。 「黨員應該身先士卒、以身作則。」這是楊新身為一名黨員志願者踐行的信條。
  • 站一班崗盡十分責 一位巾幗社區書記的抗「疫」日記
    2020-03-09 07:26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站一班崗盡十分責一位巾幗社區書記的抗我們第一時間召回社區幹部,商量了防控要點,第一個是「準」,對街道下發的外來人員名單開展地毯式排查,逐一核實到位;第二個「快」,如何科學有效地防控疫情,迅速宣傳到居民群眾中去;第三個是「衝」,把社區幹部、黨員骨幹發動起來,堅決守住一線。隨後,我把黨員骨幹和社區幹部分組,一起入戶摸排。回到辦公室已是夜裡11點,大家年夜飯都沒顧得上吃,我急忙招呼吃點東西墊一墊。
  • 下沉黨員和社區志願者組建「紅色拍檔」為社區做實事
    今年起,武漢市數萬黨員幹部下沉到社區,編入網格,為居民服務。連日來,記者走訪武漢多個社區發現,社區志願者和下沉黨員紛紛自願組建「紅色拍檔」,大家優勢互補,你出主意我出經驗,共建美好家園。
  • 一局發展王東宇——90後社區防疫「安全員」
    由於受到疫情形勢的影響,今年王東宇未能像往常一樣回到項目,而是參加了當地社區的防疫工作,主要負責所在小區人員排查、公共區域消毒、防控措施宣傳、疫情防控公告。1月19日,忙碌了一年的王東宇終於回到了內蒙古興和縣的老家。1月20日,鍾南山院士首度在媒體發聲。人們逐漸開始認識到這場疫情的嚴重性,紛紛採取了消毒、人員排查、宣傳等相應防疫措施,王東宇所在的社區也不例外。
  • 她故事丨最美家庭,他們攜手投身戰疫情第一線
    >金婚夫婦守衛社區防疫線珠海市「最美家庭」孫國榮、鄭德才夫婦,攜手走過50多年。退休後,這對金婚夫婦一直熱心開展公益活動,為社區做貢獻。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孫國榮夫婦發揮黨員帶頭作用,主動參與鈺海社區的防疫工作,協助保安在小區大門口對進出小區居民及外來人員進行登記、測體溫和排查工作。
  • 疫情不退 助力不停——嘉興五高黨員教師持續支援防疫抗疫工作
    疫情當下,為打贏這場防控阻擊戰,嘉興五高的黨員教師們依然奮戰在防疫防控的崗位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餘暉支部書記唐志強老師在捐款時表示:我們退休同志知道自己不可能像年輕人一樣奮戰在崗位上,但也想做點貢獻。希望通過捐款,表達我們作為一名老黨員的心意。助力社區 貢獻力量「社區工作人員真的是很辛苦!」學校繆鈺老師反覆提到,她深感社區工作人員不分晝夜的辛勞,謙虛地認為相比之下自己的這點付出不算什麼,多次配合自己所在小區門口執勤查證、驗碼和量體溫等工作。
  • 衡山縣老灣村「夫妻檔」:「婦唱夫隨」齊抗疫
    衡山縣貫塘鄉老灣村有名的「夫妻檔」。楊水蓮對過往車輛和外來人員進行防疫檢測。紅網時刻衡陽2月2日訊(通訊員 夏建軍 龍燕鵬 記者 宋美君)「我們要對您進行體溫測量,請配合……」1月30日,衡山縣貫塘鄉老灣村村口,一名女性身穿綠色反光背心,一名男性穿著簡易防護服,戴著口罩,手執體溫測量儀,略帶倦容,正在對過往車輛和外來人員進行防疫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