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詞作家鄭南追悼會今舉行 一生留下4000多首詩歌和歌詞

2021-01-13 金羊網

 一片丹心照大地,天涯海角何處尋?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讓我穿著警服離開」

文/記者 崔文燦

家屬提供資料圖

著名詞作家鄭南的生命,在邁入80歲門檻後畫上句號——因突發心臟病,鄭南於6月27日在廣州逝世。今天上午,鄭南同志追悼會在廣州番禺殯儀館內舉行,不舍的人們紅著雙眼,前去看望他最後一眼。

鄭南同志追悼會在廣州番禺殯儀館內舉行。記者 陳秋明 攝

今日前來弔唁者眾。他們當中,除了親朋好友,也有和鄭南合作、交往過的作曲家、藝術家、政客。

追悼大廳四周花圈似海,挽幛如雲。正中,鄭南躺在透明棺材內,身著深藍色警服,蓋著鮮紅的黨旗,長眠在鮮花叢中。

鄭南的女兒鄭越女士告訴記者,鄭老近兩年身體狀況一直不錯,筆耕不輟,雖年事已高,依然奔走在採風、創作的道路上。就在今年6月24號,還在為從化區音樂小鎮的事情參觀考察。回家後,因腸梗阻被送去醫院治療。6月25日、26日,鄭老都是在醫院治療中度過,27日早晨,突發心臟病離世。

曾任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省音協主席的劉長安致悼詞。記者 陳秋明 攝

不像其他追悼場合下哀樂如泣如訴,今天的追悼大廳空中飄蕩著鄭老的代表作品——《大地飛歌》、《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奉獻平安》等歌曲輪番播放。肉體會消逝,但音樂這個載體仿佛讓鄭老從未離開。

鄭南的一生留下了4000多首詩歌和歌詞,足跡遍布祖國大好河山。作品不僅抒發著個人的喜與憂,更傳遞著中國人熱烈的精神風貌和豪邁的改革氣魄。鄭越評價父親:「他的歌都是走出來的!」

從《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請到天涯海角來》,到《喀什噶爾女郎》、《珠江大合唱》和大型警察組歌《金盾炫歌》,無不顯示出鄭南深入生活,飽蘸筆墨,感恩人民和時代的拳拳之心。

家屬提供資料圖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讓我穿著警服離開」

鄭南和公安部隊有著深厚的情緣。他1958年參軍,1960年在公安部隊遼寧總隊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愛這支隊伍,也為他們寫歌、唱歌。

2008年秋天,鄭南和作曲家鄧國平應邀前去佛山110指揮中心參觀採訪。一線幹警們的工作是何等忙碌辛苦,而他們又是那麼敬業勤奮。這種忘我工作的狀態,深深打動了兩位創作者。

回來後,一句詩一直迴旋在鄭南腦海中:「大時代選擇了我的雙肩,讓我擎起八方的平安。」這是鄭南在20歲參軍那年寫下的詩句,如今,他覺得用於形容人民警察再合適不過,便把這句放在了歌詞開始部分。

「別說我離你很遠很遠,我的身影就在你身邊。每當你需要的時候,左手右手都和你相牽相伴……」經過三個月醞釀譜曲後,歌曲《奉獻平安》誕生,創作甫畢,就在民警隊伍中激起了熱烈反響。

鄧國平動情地說:「這首歌沒有『110』,也沒有『警察』這兩個字,但是它裡面反映出公安對人民的情懷讓人震撼。就在前兩天,公安部小分隊來廣東慰問佛山幹警,這首歌就是主打歌,一放出來全場都流眼淚了。」

佛山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政委黃藝昌回憶:「我們 110最早的那一批同志聽了之後說,心裡只想著五個字:為人民服務!」

這首歌被定為佛山110之歌。後來,廣東省公安廳又將這首歌定為廣東110之歌,該曲榮獲公安部金盾文化工程藝術獎和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

2008年至2014年,兩人以佛山警營為立足點,足跡從南海之濱到邊防哨所到警察博物館,歷時六年創作了中國警察組曲《金盾炫歌》。組曲包含14首作品,又被稱之為「中國首部警察組曲」。中國音樂家協會、公安部宣傳局、廣東省公安廳為此舉辦專場音樂會,人民音樂出版社和公安部宣傳局出版了大型專著。

2014年4月4日,鄭南獲授「榮譽警察」稱號。當天面對媒體,鄭老說:「這個日子比我的生日更重要。」

鄭南將這部組曲視作自己後半生最大的專著和巔峰作品。他曾這樣說:「如果有一天我走了,讓我穿著警服離開,在我的墓碑上刻下「中國警察組曲《金盾炫歌》詞作者,鄭南。」

家屬提供資料圖

昏暗油燈下創作出紅色經典

鄭南走了,音樂界、文學界又少了一位泰鬥級詞作家,業界扼腕痛惜!

曾任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省音協主席的劉長安是鄭南的老搭檔。兩人亦師亦友,共同創作的《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成為傳唱不衰的紅色經典。

1971年,鄭南從遼寧來到廣州,撲面而來的是廣東的新氣象,他希望通過採風為團裡創作音樂作品,同時也搜集一些漁歌素材。

當時鄭南30多歲,劉長安不過20來歲,兩個年輕人來到海豐縣汕尾公社體驗生活。當時的交通很不便利,所以每一次深入基層採風都需要住上個把月。

當時招待所條件較差,時常停電,他和鄭南經常是在油燈昏暗的燈光下進行創作,而這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創作出來的。

「大家都懷著創作的激情歌頌我們年輕的邊防戰士。這首歌更反映年青一代保家衛國的振奮精神,主要表達了愛國熱情和繼承革命遺志的決心。」劉長安說。

今天凌晨,這首歌曲的演唱者、著名歌唱家李雙江獲知鄭南去世的消息,從北京打來了電話:「沒有這首歌就沒有後來雙江為民歌唱的厚重之情,從此給雙江的歌唱事業修築了一條康莊大道。我對這位了不起的軍旅詩人充滿了深深的感恩之情!」

大家已去,但願藝術長青。劉長安這樣評價鄭老:「一代大師,詞壇巨匠!他的創作文學性、藝術性上水準高。他的去世,是音樂界的巨大損失!」

編輯: alan

相關焦點

  • 鄭南主要藝術成就簡介
    出版詩歌集《錘之歌》《留不住的風》《天河飄萍》《兩心深處》《都市牧歌》《走向詩神》《大地飛歌》等,出版歌曲作品唱片音碟等二十多張。為尋找到一份真實的感悟,鄭南長期深入到實踐中親身體驗,尋求創作的源泉。他說:「創作一首歌詞就是創作一個世界,要創作自己透徹了解的東西就必須深入生活,明白曉暢他的內涵,才可能是珍品。」在他的心目中「歌」就是世上最美的東西,他是一個純粹地陶醉在歌海裡的人。
  • 西藏著名詞作家劉一瀾:「歌詞是時代發出的最強音」
    如今的劉一瀾不僅僅是西藏著名詞作家,還是國家二級編劇、西藏自治區歌舞團創研室主任、西藏音協副主席,西藏自治區第七屆青聯委員,西藏作家協會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創作歌曲約1200首,並為各類晚會撰稿主持詞及劇本500餘份。  「1993年的拉薩僅僅只有兩條街道,和我家鄉的縣城一般大小。在拉薩待著,沒有陌生感,仿佛在家一般自在。」
  • 「原來你也在這裡」 音樂人、詞作家姚謙這樣解讀人生和愛情
    愛情初見時,有「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原來你也在這裡」的驚喜和感動;無奈分手後,有「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襪子和你身上的味道」的戀戀不忘……寫出這些歌詞的人,名叫姚謙,是華語樂壇金牌音樂人、頂尖詞作家。日前,他攜自己的新作《我們都是有歌的人》來到鄭州松社書店舉行了一場讀者分享會,分享會開始前,他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分享創作背後的故事。
  • 【「我要上頭版」徵文】山東著名詞作家單寶劍參賽作品:走進江南(歌詞)
    單寶劍歌詞創作簡介:單寶劍,中國音樂文學學會、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青島西海岸公用事業文聯主席,曾先後在《詞刊》《中國歌詞》《詞作家》《大眾原創歌曲》《北泉歌聲》等包括國家級在內的各種報刊雜誌發表歌詞200多首,先後有70
  • 東莞青年詞作家黃志文4首歌詞入選「心中的歌」——慶祝中國共產黨...
    由中國文聯、共青團中央、中國音協共同主辦,中國文聯音樂藝術中心、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承辦的「心中的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優秀歌詞徵集活動結果近日出爐!東莞詞作家黃志文《銘記》《火種》《你為了我》《秋天的情懷》等4首歌詞入選,是本次入選歌詞最多的的詞作家之一。
  • 布鞋院士李小文追悼會今舉行 場面感人
    今天上午10時,「布鞋院士」、「掃地僧」李小文院士的追悼會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他是我國著名遙感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1月10日,李小文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7歲。
  • 為《黨啊,親愛的媽媽》《辣妹子》填詞的湘籍詞作家佘致迪病逝
    如果要說一首代表湖南的歌曲,《辣妹子》肯定有一席之地,這首膾炙人口的「辣辣辣」真實地還原了湖南人的性格。9月9日晚,國家一級詞作家、湖南省曲藝家協會原副主席佘致迪先生因突發腦部疾病在長沙逝世,享年77歲。
  • 人物 | 解放軍軍樂團詞作家雷從俊:家國築夢入歌來
    作為此次活動的主題音樂,這首歌通過詩性深情的音樂語彙,勾勒出億萬中華母親美麗、勤勞、智慧、卓越的藝術形象,受到與會各界人士的盛讚和線上觀眾的好評。人們可能想不到,這首令人過耳難忘的歌詞並非出自名家大腕,而是解放軍軍樂團政治部組織幹事雷從俊的「業餘」之作。作為一名政治幹部,雷從俊在歌詞創作道路上走過了漫長的旅程。他生長於文化積澱豐厚的豫東平原。
  • 著名詩人、詞作家毛新安老師在藥博商城籤名送書啦!
    從愛好寫詩到現在的詞作家,從寫愛情歌曲到歌頌家鄉、宣傳中醫藥文化,毛新安的追夢之旅艱辛但快樂。他把對家鄉、對中醫藥文化的情感編織成膾炙人口的歌詞,他說,願做傳播中醫藥文化的志願者,用自己的方式普及中醫藥文化。        為創作出更多更好宣傳中醫藥文化的歌曲,毛新安經常翻閱中藥材書籍,了解關於中藥材的故事。
  • 南京著名歌詞作家盧詠椿去世,學生撰文懷念他的「歌詞人生」
    高安寧介紹,盧詠椿一生發表歌詞千餘首,代表作有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踏著烈士的腳印前進》、七十年代的《雷鋒叔叔望著我們笑》、八十年代的《這就是我的祖國》,在全國廣為傳唱,激勵了幾代人的成長。作為南京本地的歌詞作家,他還創作了許多南京和秦淮內容的作品,如《玄武湖之春》、《秦淮醉酒歌》、《秦淮燈會歌》等。
  • 央視原文藝部主任、著名詞作家鄒友開含淚寫出抗疫新歌《日月同天》
    ……」4月13日上午,封面新聞記者從北京獲悉:繼和劉德華成功合作了抗疫公益歌曲《愛的橋梁》之後,央視原文藝部主任、著名詞作家鄒友開日前又創作出了抗疫公益歌曲《日月同天》。據悉,這首歌的風格呈現溫暖感恩,給人撫慰。《日月同天》由鄒友開作詞,著名軍旅作曲家孟慶雲作曲,太空音樂創作室張秦傾情演唱。
  • 音樂詞作家修煉記 成長路上的追夢人
    9月他為快樂影業有限公司歌手HAPPYBOYS創作《相信明天》歌曲,在第25屆中國(唐山)百花金雞電影節上映,並且被聘任為快樂影業練習生事業部特約詞作家。10月給麗水市仙宮湖創作《又醉仙宮湖》主題曲,由著名歌手劉智鵬演唱,並且聘任為麗水市仙宮湖形象代言人。12月,他給江蘇孚安科技有限公司創作下歌曲《深孚眾望》。
  • 華語樂壇十大詞作家:黃沾與林夕方文山上榜,網友:為何有薛之謙
    曾經有一個人看了這篇文章後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當他恍然間想要再次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卻追悔莫及,現在有一個機會讓那個人和這篇文章不期而遇,而那個人說:我一定要關注!華語樂壇十大詞作家:黃沾與林夕方文山上榜,網友:為何有薛之謙歌詞對一首歌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首好的歌詞可以和曲子相輔相成,所以也有了歌詞的對比和好壞,歌詞也是一首歌的靈魂,有時候我們只看到歌詞就已經溼了眼眶,我們印象中有很多很厲害的作詞人,如林秋離、羅大佑、林夕、黃偉文等。在近期有媒體評選出了華語樂壇十大詞作家。
  • 著名作曲家王錫仁辭世 曾指導宋祖英唱歌[圖]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父老鄉親》等多首經典歌曲的川籍著名作曲家王錫仁,於2月11日,在北京仙逝,享年81歲。本報記者向王錫仁的老搭檔、著名詞作家王持久求證,王持久證實:王錫仁因患癌症,醫治無效,確實已於2月11日,在北京逝世,2月17日上午在北京八寶山舉行了隆重的告別儀式和追悼會。
  • 臺灣著名詞作家莊奴推薦好書:《增廣賢文》
    推薦人:莊奴    推薦人介紹:莊奴原名王景羲,臺灣著名詞作家,1921年生於北京。與喬羽、黃霑並稱詞壇「三傑」。莊奴寫詞五十載,作品超過3000首,至今筆耕不輟,被稱為「與時間賽跑的老人」。鄧麗君演唱的《小城故事》、《壟上行》、《甜蜜蜜》、《又見炊煙》等;費翔演唱的《冬天裡的一把火》等歌詞都出自莊奴之手。
  • 幸福階梯(歌詞)+詩歌【名家風採·劉文海專欄】
    ,文學類包含詩歌、散文、小說、遊記、人物傳記等,文化藝術類作品包含音樂歌詞(詞曲)相聲、小品、繪畫、書法、攝影等,無論形式、內容、思想、題材和體裁都不受局限,唯一要求----精品原創首發。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職工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市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海澱書法家協會會員,海澱作家協會會員、副秘書長,詩人、詞作家。歌曲和詩作發布於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詞刊、歌曲、作家報、北京文學以及其他網絡媒體。作詞(與魏力興合作)的處女作《生命之歌》榮登2018年2月《中華演出網》全國原創歌曲排行榜前十位。
  • 布仁巴雅爾追悼會舉行,妻子女兒失聲痛哭,演員劉勁哭泣致辭
    從藝這麼多年,他的口碑一直很好,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像《天邊》、《呼倫貝爾大草原》、《吉祥三寶》等著名歌曲,在去世前的一個月,布仁巴雅爾還在舞臺上大聲歌唱,一轉眼就這樣的離開了人間。9月22日,布仁巴雅爾的追悼會在海拉爾殯儀館舉行,現場來了許多人送布仁巴雅爾最後一程,每一位到場的親朋好友都掉下了眼淚,因為場地有限,許多路人都排在了殯儀館外面追悼布仁巴雅爾。
  • 著名詞作家、音樂人蔣開鮑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四川省音樂家協會音樂文學專委會副秘書長,四川省音樂文學學會理事,成都市音樂家協會會員,著名詞作家、音樂人。其作品常在CCTV及各省市電臺電視臺展播。擅長各類創作,如中國風、古風、紅歌(主旋律)、藏羌彝蒙、西北風、西域風,流行、搖滾、通俗、民歌、兒歌、Pop、R&B、RAP、NEW AGE、港臺等。
  • 我的中國心•這首歌從這裡唱響 | 《巨龍魂》
    無論從空中俯瞰,還是從深海遠眺,港珠澳大橋宛如一條巨龍雄臥在伶仃洋上一望無邊,神秘而充滿想像,讓中國人倍感自豪和驕傲。歌曲《巨龍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完成的,它以港珠澳大橋為載體而作,以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為基礎和延伸,以歌頌文明,以橋頌中華。
  • 中國歌詞大會評審會在甬舉行
    本報訊(記者崔小明)昨天上午,著名詞作家宋小明、金兆鈞及著名歌星斯琴格日樂等眾多音樂界專家齊聚位於文創港的中國新鄉村音樂總部基地,為2020中國歌詞大會當評委。2020年第二屆中國歌詞大會於今年9月25日啟動,圍繞「新鄉村」「美麗家鄉」「綠水青山」等主題,從「古老歌謠,溫柔依然」「華枝春滿,天心月圓」「芳華初靜,萬物生長」徵集作品。一個多月的時間徵集到來自北京、上海、江蘇等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歌詞愛好者創作的3700餘首原創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