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熔噴布毛利潤率僅剩7%,口罩廠商謀求轉型養老產品

2020-12-25 21世紀經濟報導

進入9月,防疫生產廠家發現,曾經乘風破浪的口罩和防疫布料「不香了」。

「訂單巔峰期在3月下旬,我們公司熔噴料日產能高達20噸,改裝了原有機器直接投產,4條生產線連軸轉。」浙江一家生產熔噴料、熔噴布的車間主任徐勇(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公司在3月20日開始進入熔噴料行業,前期員工不熟練,得一天24小時熬夜在工廠門口睡覺,後來員工逐漸上手。

不久,熔噴料訂單瞬間消失,他們公司轉而投產熔噴布,日產能一直維持在1噸上下。

位於西南省份的一家生產口罩的企業副廠長張宏(化名)所在的企業也同樣遭遇了訂單大幅減少的情況,他們3月底投入口罩生產,訂單最高峰是在4月10日左右,之後訂單越來越少,利潤也大不如前。

目前來看,進入4月份以後,防疫物資需求從井噴漸趨正常化,不少企業已經考慮轉產。

訂單不再,利潤暴跌

「在歐洲爆發疫情後,公司訂單進行巔峰期,最高是做幾十萬米的面料,有段時間因為上遊廠家減供,還遭遇過原材料不足的情況。」江蘇一家生產防護服布料的總經理陳飛(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他們公司主要生產防護服面料,春節期間防疫物資緊張,政府要求當地做醫療器械的龍頭企業測試做防護服,他們也跟著做測試,然後獲批正式投產。

現在,他們公司已經有2個月沒出口了,訂單斷斷續續的,員工也處於「做一天休兩天」的工作狀態。

「防護服面料的利潤下降非常嚴重,最高峰是1米麵料能賺1-2元,現在只能賺1-2毛,利潤是10%,價格比疫情爆發前還要低。」陳飛說,之前需求量大,很多企業都生產,還囤積了很多貨,想賺差價,結果需求下降,價格暴跌超出預料,損失慘重。

和蘇州默然紡織有限公司一樣,不少企業抓住防疫物資行業的風口,爭相投產,但目前大多都在面對訂單和利潤雙暴跌的局面。

徐勇表示,「熔噴料市場價最高曾經到4.5萬元/噸,現在估計就1萬元/噸,我們賣1.1萬元/噸,相當於10%的利潤」。日均生產20噸熔噴料的瘋狂情況僅僅持續了半個月,到4月時,訂單數量急轉直下,公司及時剎車,直接停產,目前基本沒有訂單,偶爾才會有幾個。

在4月下旬,他們公司轉而全新投產熔噴布機器,日產能一直比較穩定,保持在1噸上下。

同樣,隨著熔噴布的產能井噴,熔噴布的價格也已經明顯下跌,利潤率更是嚴重縮水。「1噸熔噴布的成本大概是2.8萬元/噸,曾經最高市場價達50萬元/噸,現在只能賣3萬元/噸,利潤率只在7%左右,基本不賺錢。」徐勇說。

張宏是西南省份一家口罩廠商的副廠長,他們主攻海外市場,在3月底投入一次性平面口罩生產,訂單最高峰是在4月10日左右,那時正值國內復工復產,國外疫情爆發,需求量劇增。

隨後,國外的商家開始大幅度砍價。張宏坦言,「目前我們客戶砍價不砍價決定了口罩毛利,在如今都沒有訂單的情況下,只要毛利在20%左右,就會接單,口罩行業的利潤比其他行業還低。」

深耕還是轉型

目前來看,防疫物資訂單呈現「外熱內冷」的格局,也就是說,出口防疫物資的廠商,盈利情況比單純內銷的企業好不少。

業內人士表示,防疫物資的國內需求銳減,但外銷的需求還是很強勁,不過由於此前出口零門檻,導致出口的防疫物資的質量參差不齊,國家開始制定嚴格的資質標準,規定醫療器械企業才有資格出口,所以需求再次下降。

徐勇表示,正是高標準使得出口的熔噴布仍然能保持高價位,能賣3萬元/噸。

當前,防疫物資行業的暴利時代已經過去,這個行業特有的「現款現貨」的交易方式讓一些廠商留戀,也有廠家對未來市場不太樂觀,選擇轉產。

徐勇表示,防疫物資行業其實已經供遠遠大於求,虧本的企業佔絕大多數,所以不打算深耕下去,但前期投了幾百萬元買設備,不生產就是一堆廢鐵,在未來還是會將熔噴布當作副業,有利潤不虧就一直開著,「這個行業在疫情前就是夕陽產業,利潤低,總的需求量也低,疫情爆發後的訂單也很不穩定。」

張宏則表示,儘管依然看好下半年的口罩需求,將口罩作為長期項目,堅持申請醫療機械許可證,但公司也已經計劃轉型,因為接不到口罩訂單,導致廠房閒置,工人空閒,而且他們生產出來的口罩價格高,銷量也低。

他們正在尋找「爆品」,通過分析電商各大平臺大數據,鎖定了養老產品,「老年人市場巨大,毛利都是40%左右。不過,暫時決定轉型產品先做內銷,還沒有考慮外銷。」張宏說。

陳飛判斷,這個行業在下半年是微利,不會再出現像之前的貨源緊缺、價格暴漲的情況,因為工廠都有準備,政府也會儲備防疫資源,即使在秋冬季出現第二波疫情,防疫物資最多只是價格稍微上漲,整體來看,市場需求已經進入常態。

然而,陳飛的企業仍然打算深耕防疫物資行業,因為他們原本主營紡織面料,防護服面料算是業務的一部分,接到訂單就生產。而且,他們對相關生產工序已經信手拈來,還取得了醫療器械防護服生產資質。」

從長遠來看,隨著大批生產廠商的湧入和退出,防疫物資行業將再次洗牌,訂單逐漸平穩,利潤也發展為「常態化」。

「但是,要有穩定的大客戶和銷售渠道。」張宏說。

(作者:陳潔,實習生吳淑萍 編輯:周上祺)

責編:李悟

相關焦點

  • 國內熔噴布利潤僅剩7% 口罩廠商謀求轉型養老產品
    (原標題:國內熔噴布利潤僅剩7%,口罩廠商謀求轉型養老產品)
  • 口罩材料熔噴布概念股有哪些?熔噴布概念股龍頭一覽表
    口罩材料熔噴布市場供不應求  據悉,熔噴布是為口罩帶來病毒過濾作用的關鍵材料,堪稱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心臟」。醫用外科口罩一般採用多層結構,簡稱為SMS結構:內外側為單層紡粘層(S),中間為單層或多層的熔噴層(M),熔噴布就是熔噴層的最佳材料。  長久以來,熔噴布市場不溫不火,熔噴布的產能並不高。突發的疫情,讓此前小眾的熔噴布一舉成為市場寵兒。
  • 國慶匯總|臺灣購買的口罩夾層竟無熔噴布;國內首個聚丙烯熔噴專用料和熔噴布「一體化」生產線項目在蘭州新區投產
    李昨天再爆臺北市民眾也買到劣質實名制口罩,這已不是個案,要求市府儘速向臺當局反應。李坤城在議會質詢指出,陳情人今年5月間在新北市某便利超商領取實名制口罩,卻發現該口罩布料異常透光,用剪刀拆開檢查,發現中間夾層竟然沒有熔噴不織布,整個口罩只有薄薄2層布料,且同一包9片口罩全有類似問題,懷疑整批口罩都有瑕疵。李坤城說經濟主管部門認為這是個案,但依製造與配送流程,不可能只這包口罩有問題。
  • 口罩熔噴布倆月暴漲20倍調查
    近日,新京報記者從國內多家口罩生產企業了解到,疫情發生後,價格在1萬-3萬之間的熔噴布,已漲價至少10倍,有些中間商甚至要價40萬元/噸。  原材料價格瘋漲背後,是產能受限的困境。  隨著各地口罩生產線的擴張,熔噴布需求不斷增大,但增產周期卻很長。一套熔噴布生產線從預定到下線生產,要10個月到1年的時間。
  • 你知道口罩中的熔噴布是怎麼產出來的嗎,真的是噴出來的…
    很多企業購進設備,轉型生產口罩。有了口罩機,卻不一定能造出口罩。因為缺口罩核心材料:熔噴布。1月底,援引中國日報的報導,河南新鄉的口罩廠負責人表示,熔噴布目前一噸價格上漲了近萬元。而就在2月23日澎湃新聞報導,浙江衢州一家服裝廠的負責人何女士表示:熔噴布是口罩的核心,現在根本沒有貨,一天一個價,每噸單價已經從原來的2萬塊漲到了20多萬塊。
  • 瘋狂熔噴布背後:口罩廠斷供 倒爺多過採購商
    與此相伴的是熔噴布價格再度瘋漲:往年每噸2萬元的這一小眾產品在今年3月一度突破50萬元,隨著國內疫情好轉,熔噴布價格一度暴跌15萬,但在近日又創出了接近60萬每噸的天價。鍾飛的檢測機構此前以跑道檢測為主營業務,近日新增了口罩與熔噴布檢測業務,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揚中嚴查之後,各地對於口罩和熔噴布的市場管控越來越嚴,沒有產品檢測報告的企業將面臨重罰,而只需9000元即可開具的檢測報告或能成為無證企業的一張「救命符」。
  • 【口罩熔噴布價格暴跌95%】今年3月,疫情相關產業大熱,口罩主要原...
    【口罩熔噴布價格暴跌95%】今年3月,疫情相關產業大熱,口罩主要原材料熔噴布一度被炒到70萬/噸。一些企業家迅速購入機器,轉型口罩生產。但因機器問題,卻未能生產出合格產品。4個月後,熔噴布從最高70萬/噸跌至3.6萬/噸,跌幅高達95%。
  • 多次大幅提高熔噴布售價 這隻口罩股子公司被罰 股價已腰斬
    在疫情初期,口罩供不應求,口罩的核心原料熔噴布也因此成為走俏產品,不僅購買難度大,  此次處罰的背景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一直以來默默無聞的「熔噴布」被拉入公眾視野,熔噴布生產企業也前所未有地成為大眾焦點。  在疫情初期,口罩供不應求,於是多家企業紛紛入局口罩行業,然而,有了口罩機,熔噴布卻成為掣肘。彼時,便有公司公開表示:「由於核心原料熔噴布購買難度較大,價格較高,導致口罩的實際產量與產能相差較大。」
  • 熔噴非織造布產能瓶頸如何突破?疫情過後供需能否平衡?
    中國熔噴無紡布行業發展及生產商盤點  熔噴無紡布技術傳入我國不過幾十年時間。1994年,中國就引進了熔噴生產線。發展之初,由於設備購置價格高,生產運行成本高,使熔噴產品價格高企,加之對產品性能和用途認識不足,使熔噴市場遲遲不能打開。  鑑於熔噴無紡布的性能,其發展與公共事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通常會加快熔噴行業的發展。
  • 迅速研發口罩熔噴料,普利特「硬核」技術助力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重要防護用品的口罩需求量快速增加,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然而口罩生產當中最重要的一環——熔噴專用料十分短缺,產業鏈面臨斷裂危險。2月初,上海普利特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迅速成立專家團隊,僅用七天時間,迅速研發出專用聚丙烯熔噴料配方並逐漸量產。
  • 印度熔噴布和國內有什麼不同?印度產的口罩更好嗎?看完長知識了
    印度熔噴布和國內有什麼不同?印度產的口罩更好嗎?看完長知識了 自2019年年底開始一直到現在,有一個陪伴大家日日出行的隨身"裝備"就是口罩。經過很長的疫情時間,很多人出門戴口罩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的習慣,尤其是在公共場合。現在我們一般老百姓帶的最常見的口罩基本上就是一次性醫用三層口罩。
  • 72批次不合格口罩名單公布,國外熔噴布瘋漲至10多萬
    根據國家頒布的《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標準,熔噴布按照過濾效率效果劃分為90級、95級和99級,用於製造民用防護口罩的熔噴布應達到90級以上。 由於疫情爆發,市場對口罩井噴式需求,加之熔噴布生產門檻較低,國內瞬間掀起了「熔噴布熱」,民間熔噴布作坊更是遍地開花。
  • 【科創戰疫】國內企業研發替代「熔噴布」防疫新材料,日產7萬㎡,可...
    普通口罩佩戴時間短,疫情期間一罩難求,能否研製出可以反覆使用的口罩? 近日,一款可優化替代「熔噴布」的防疫新材料,被浙江納入口罩材料名單。「該材料可以通過簡單高溫消毒、蒸煮消毒,反覆使用10次以上,以公司現計劃日產量7萬平方米計算,相當於日產1750萬隻口罩。」浙江朝暉過濾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 中山熔噴機生產設備生產價格
    直至4月14日,仍然有人在網絡採購平臺上發布熔噴布生產設備,每套價格在30萬元至40萬元不等。比如湖南一家防護用品公司的中型熔噴機生產設備,價格為45萬元,日產量在100至300公斤,「包教包會,交貨期最快20天。」原料方面也不是問題,專用熔噴料價格高,就用聚丙烯普通纖維料代替。
  • 為了口罩,我們拼了!——燕山石化熔噴無紡布生產線項目建設紀實
    面對國內企業大面積復工復產,口罩需求持續增加,熔噴布成為制約口罩產能的「卡脖子」資源這一不利形勢,中國石化明確表態:「我們要積極履行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口罩能多快生產就多快生產,能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哪個環節薄弱我們就加強哪個環節,哪種資源不足我們就生產哪種資源!」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張玉卓的講話擲地有聲。  危難時刻,責任擔當。
  • 瘋狂的口罩!廠商:從日賺15萬到血虧 只用半個月
    國內需要無紡布袋的展會、活動,也都停辦。「壓力很大,沒有訂單,工人就會流失,重新招聘、培訓,都有成本。」王剛回憶。促使王剛和合伙人決心殺進口罩市場的主要原因,是有不少同行轉型生產口罩,「聽說賺了幾百萬」。他們認為,公司一直做外貿,算是優勢。4月7日,曲阜寶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辦好。
  • 民眾購買的實名制口罩竟無熔噴布?臺當局:應屬個案
    (觀察者網訊)臺灣民眾購買實名制口罩後竟發現整包口罩都沒有關鍵材料熔噴布,新北市議員質疑口罩生產有瑕疵。臺當局「經濟部」官員表示,推測應屬個案,先以瑕疵品方式處理。 據臺灣「中央社」10月6日報導,臺灣新北市議員李坤城6日稱,有民眾在超商購領實名制口罩,3層結構竟少中間層熔噴布,質疑口罩生產有瑕疵;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陳潤秋說,已轉「衛福部」調查。
  • 什麼是熔噴無紡布 熔噴無紡布工藝
    什麼是熔噴無紡布 熔噴無紡布工藝 2020-02-21 15:43:16 來源:全球紡織網 什麼是熔噴無紡布?
  • 燕山石化供應熔噴布生產廠家超百家 可支持增產50億隻醫用平面口罩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 6月3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從中國石化了解到,截至當天,燕山石化累計生產氫調法熔噴專用料產品超5000噸,供應熔噴布生產廠家超過100家,可支持增產50億隻醫用平面口罩。
  • 一款熔噴無紡布駐極設備介紹—醫用口罩必不可少
    圖 靜電駐極體技術優勢(來源:3M官網)因此,要提升口罩熔噴濾材過濾效率,可以通過增加口罩靜電吸附能力來實現。而增加口罩靜電吸附能力,則需要對口罩核心材料——熔噴無紡布過濾材料進行駐極處理。經駐極處理,會使纖維表面帶上大量靜電電荷,利用靜電吸附作用捕獲微細顆粒物,可增強過濾效率,且不增加呼吸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