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公眾平臺推薦了電影《冒牌天神2》(又名《全能者埃文》)以及影評文章《今天,我們如何做挪亞》,今天我們來欣賞王怡曾寫過的一篇影評:《不以福音為恥:電影《全能者埃文》》。
福音(Gospel)的中文意思,就是「好消息」。每一種信仰、主義,乃至一項新產品,都要宣講自己的「好消息」。譬如電線桿上貼著「不孕症患者的福音」。在東方,至少有兩個民族的祖先是不孕症患者。一個是以色列,《創世記》記載,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不能生育,她九十歲時,耶和華神借著天使向他們顯現,說「明年這時節」,撒拉必生兒子以撒。使你們的後裔就如海邊的沙,多得不可勝數。
另一個不孕症患者是周人的先祖姜嫄,《詩經·生民》記載,姜嫄向上帝求告,而後感孕生下后稷。詩中說上帝保守母子平安,后稷也諸事順利,成為漢人的源頭。他和亞伯拉罕一樣獻上燔祭。「其香始升,上帝居歆」。就如挪亞在洪水之後走出方舟,為上帝築壇獻祭。《創世記》說,「耶和華聞那馨香之氣」,就定意不再因人的罪而咒詛大地。《生民》篇末尾也說,「胡臭亶時?后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於今」。這兩個患上不孕症的民族,他們獻祭、悔罪和感恩,都從一縷馨香之氣開始。只是到今天,很多人卻以為是從電線桿開始的。
這個過場暫且打住。今年的美國電影《全能者埃文》也譯作《冒牌天神2》,雖然是喜劇,卻和幾年前譏諷上帝的第一集,有令人驚詫的差異。在聖經中,「耶和華」是上帝與希伯來民族立約的名字,等於「I AM WHO I AM」的意思。你可以理解為一個筆名。若上帝不曾以「立約」的方式進入歷史,就不會有此筆名。因此在上帝與以色列立約之前,舊約中多稱上帝為「至高神」或「全能神」(God Almighty)。這也是差不多是地上各族共有的一個信仰傳承。這部電影則以主人公埃文的名字,替代上帝,變成了《Evan Almighty》。
埃文是一位新聞主播,他以「改變世界」為競選綱目,成了國會議員。來到華盛頓的頭一晚,他和妻子分別在床邊禱告。妻子說,希望我們一家變得更親密。丈夫說,希望上帝幫助我改變世界。第二天,上帝以黑人形象向埃文顯現,就像在舊約中向亞伯拉罕顯現一樣。上帝說,你要告訴世界,洪水要來了,你要放下國會裡一切議案,在你家附近造一艘方舟。 原來是一個「挪亞方舟」的信心寓言。怎麼可能,在21世紀的華盛頓,西裝革履的國會議員,宣稱大洪水要來?恰恰是這個語境錯置的荒誕感,使一個創世記的現代版,給後現代的觀眾帶來衝擊。反過來想像,在挪亞的時代,就有電視臺,也有電線桿。你在那裡造方舟,警醒世人。你前面是一排攝像頭和麥克風,想像晚上的新聞聯播,「本臺消息,挪亞先生仍在繼續他的事業。據氣象局報告,未來一年內不可能有洪水天氣。有知情人士披露,挪亞的妻子的父親,在童年時曾患過精神疾病。今天,市政府向挪亞先生遞交了限期拆除違章建築的通知,儘管旅遊局說,參觀傻瓜挪亞的工地,已成為最具成長性的旅遊新景點。但市長史密斯仍然表示,挪亞一家的行為,已嚴重影響了本市構建和諧社會的努力」。
大家安居樂業,你敢象施洗約翰一樣,說末世就要來了。大家相信科學,你敢象詩經一樣,誦讀「其香始升,上帝居歆」。大家認定這個世界沒有普適真理,你敢像孫海英一樣,說「我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罪」?埃文認為這實在會毀掉他的政治生涯,他就像舊約中那個先知約拿一樣,三番五次躲避這個倒黴的差事。但他的鬍子卻颳了又長,越來越長,形象越發酷似那個600歲的挪亞。他妻子帶上幾個孩子,也離開了這個從中世紀走出來的,「已被這個世界淘汰了」的人。
上帝在加拿大的一家餐館,以侍應生的形象向埃文的妻子顯現,說出了這部喜劇最深邃的臺詞:「當你禱告要改變世界時,你想上帝是直接把世界改變了呢,還是給你一個機會,讓你參與這世界的改變?當你禱告讓你的家人更親密,你想上帝是直接就讓你們更親密呢,還是給你一個機會,使你們可以變得更加親密?」
所有動物一對對聚集在埃文的工地上,所有鄰居在下面嘲笑。埃文的妻兒也回來了。他們站在方舟上,活在這個時代,卻又脫離了時代對於他們的種種定義。他們相信一個福音,就不以為恥。儘管看起來那麼落伍、愚昧和迷信。直到最後一刻,他妻子還是有些動搖,說「也許洪水只是一個比喻,並不是真的有洪水要來」。這一招在聖經的釋經學上被稱之「靈意解經」,於丹女士解《論語》差不多也是這樣。但埃文的信心已足夠強大,最後,一座政治舞弊的豆腐渣大壩坍塌了,方舟救了在場所有的人,洪水一直把它衝到了國會山。
海報上,埃文和動物們一起站在方舟船頭,背後是林肯紀念堂、國會山和華盛頓紀念碑。信仰主題與隱約的政治批判,躲在笑料背後。就如九十歲的撒拉聽見懷孕生子的事,心裡暗笑,卻不承認,說我沒有笑。那一位說,「不然,你實在笑了」。
看這部電影的人也笑了。因為不信,因為感恩,有各樣的笑。短短幾年,挖苦信仰的主流商業大片的續集,一反常態地承載了福音派信仰的內涵。難怪香港的教會要大力推薦信徒去觀摩。所謂福音派,是指相信《聖經》權威性的基督徒,在美國約有七千萬人。尤其集中在被稱為「聖經帶」的美國中南部各州。那裡的人道德保守,婚姻穩定,與紐約為代表的自由主義文化格格不入,卻活得津津有味。我去過位於「聖經帶」中心的德州米德蘭,小布希總統夫婦的故鄉。那裡,97%的人周日和周三都上教堂,人人出門帶著聖經,10萬人的小城,幾乎沒有惡性刑事案件,離婚率全美最低。最近三十年,從70年代的卡特,80年代的裡根,到90年代的老布希,尤其到小布希的時代,福音派信仰在美國從被人嘲笑、被主流社會排斥,逐漸重新對社會文化產生影響力。看這部電影,也可一窺近年美國社會福音與文化的張力。 這是一個與「葉公好龍」相反的故事。但這個世上永遠有不相信聖經的基督徒,不相信論語的儒家,不相信《金剛經》的佛教徒,或不相信《共產主義宣言》的黨委書記。人人宣稱一種「福音」,卻不能不以福音為恥。兩個人都活在自己的盼望裡,但那盼望的福音若真的來到,一個人撒腿就跑,另一個人就如馬丁·路德,說哪怕今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也要出去,親手種下一棵小樹苗。
【《冒牌天神2》的劇情簡介】
曾在直播節目中大出其醜的主播埃文·巴克斯特(史蒂夫·卡瑞爾 Steve Carell 飾)走下演播臺,開始轉戰政界,並成功當選布法羅的議員。他努力打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以「改變世界」的口號贏得選民的支持,同時這也是夜晚睡前祈禱的內容。在此之後,埃文帶著一家四口人來到維吉尼亞州的亨茨維爾小鎮居住,即將展開全新的政壇生活。
埃文的仕途順風順水,剛剛走馬上任就得到呼風喚雨的朗議員(約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 飾)的器重,成為最新議案的共同發起人。正在這關鍵時刻,上帝(摩根·弗裡曼 Morgan Freeman 飾)卻突然出現在埃文面前,他只被要求幹一件事,那就是建造一艘方舟。埃文的生活自此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您好,歡迎關注「真生命」電影事工平臺。本平臺目前是主內第一家以電影事工為使命的技術及資源交流平臺。致力於以聖經為原則,將正確的價值觀通過藝術形式準確的表現出來,聯絡全國基督肢體,為神擺上我們的「生命」,使用恩賜投入事工,操練我們彼此相愛的生命;從而使我們在主裡更加合一,讓神的道彰顯在我們的生命中,融入到作品裡,通過作品影響更多的生命歸向主基督。
回復「0」查看主頁
長按此碼奉獻7元支持我們
長按此碼其它金額奉獻支持
長按指紋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快速關注「真生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