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得舞胡工歡酒,當宴宛轉客顏酡。」清人史夢蘭用這十字描述了舞曲的高雅,這曲子的名字就是《蘭陵入陣曲》,是為蘭陵王譜成的曲子。蘭陵王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一個男神,他名氣不凡,但真容卻不被後世人知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提起中國古代的雅樂,大家第一想到的應該是《秦王破陣曲》了吧?唐太宗李世民以秦王的身份,幫助李淵奪得天下,受萬民景仰,宮廷更是譜得巨製舞曲《秦王破陣曲》為其慶功。這個舞曲的詞最開始是借用的,取自他的將士們作的軍歌:「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其實,比這首雅樂還有名,還宏大的是另外一個大型的雅樂,那就是《蘭陵入陣曲》,這部歌舞戲,起源於北齊,興盛於唐代,可以說在盛唐時,簡直就是神一般地存在了,《蘭陵入陣曲》也叫「大面」,這部舞曲是為了讚美蘭陵王衝鋒陷陣而做的,由於蘭陵王總是戴著面具,所以《蘭陵入陣曲》的舞者也都必須蒙面。
蘭陵王高長恭,他雖然沒有李世民那樣名揚天下,但卻是那個時期的一個近乎「完美」的人。首先,他和藹善良,毫無王爺架子,據說有一次他奉旨入朝,結果僕從們太年輕,居然都走散了,只剩下他一個人獨自返回住地,這本就是僕從最大的失職,但是他並沒有責罰僕從,而是當作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其次,高長恭是一個勇冠三軍的將軍,邙山大戰,就是他帶領五百精騎,衝垮了北周大軍,奠定了自己諾大的蓋世神威。《蘭陵入陣曲》也正是百姓為了紀念此事而譜成。
最後一點,就是英俊瀟灑。「貌柔心壯,音容兼美。」《北齊書》如是記載,也就是說,他不僅作戰英勇,而且長得像美女一樣的柔媚,而這也是為何蘭陵王一直戴著面具的原因,他自認為太柔弱,無法震懾敵軍,所以需要戴嚇人的面具,達到震懾目的。蘭陵王武藝高強,英俊無比,還無半點驕橫,這不就是個完人了嗎?
蘭陵王是真的很英俊,他是從古至今的「四大美男」之一,其餘三位分別是潘安、衛玠、宋玉。但是由於蘭陵王總是佩戴著神秘的面具,導致他的畫像都戴著面具,慢慢地後人們居然遺忘了他真實的樣子,以至於今人都不知道該如何紀念他,在河北省邯鄲市北朝墓群中,蘭陵王墓就坐落在其中,墓地建有碑亭,周圍有透花圍牆,還樹立了一個雕像,只是這個雕像,一直遭時人批評,因為這個蘭陵王的雕像,將蘭陵王塑造成了一個矮矮胖胖的樣子,就連臉上也掛著謙和敦厚的微笑,倒像是一個文官,毫無人們心中,關於蘭陵王的那種「外表美嬌娘,內心特鋼強」的既視感。雖然說現在的人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樣子,但是作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這齣入未免有些太大了吧?
蘭陵王到底長什麼樣呢?由於蘭陵王墓一直沒有正式的考古挖掘,所以蘭陵王的模樣還是個謎,他的容顏成為了一件很有懸念的事情。
在近期,網絡上有人稱蘭陵王墓已經正式發掘,還發出了一張蘭陵王的人臉復原圖,圖片上的男子果然很是柔美,長得也很纖細,比那個矮矮胖胖的形象確實更順眼,只是官方卻一直都沒有回應,也沒有表態,這讓我們認為,蘭陵王墓至少還未正式挖掘完成,所以網上的資料也許並不可靠,我們希望在蘭陵王墓中可以找到他的完整頭顱骨,這樣,我們就可以憑藉當今的科技水平,復原他當年的絕世容顏,讓我們來一睹他的英姿風採。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晉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