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好於93%同志電影的《上帝之國》|完成了《斷背山》未完成的事】

2021-02-21 王宇直

如果說2017年年度最期待電影是《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話,那第二受期待的絕對是同樣在柏林電影節聲名鵲起的這部《上帝之國》。

當時從柏林電影節展映之後,影評人們就普遍評論說這是英國版《斷背山》。同時爛番茄和IMDb上都給出了驚人的高分和新鮮度!

國內的豆瓣也給出了8.3的高分,好於93%的同性片,這種國內外都是高分的電影那就是奔著經典去的!

不過不同於《斷背山》的隱忍與克制,《上帝之國》更多的是發洩,在我看來這是不同時代的人對於情感和欲望的解決方式,而且《上帝之國》沒有沿襲《斷背山》的悲劇內裡,而是給我們一個非常美好同時又平靜的結尾,是《斷背山》中最理想的狀態,兩個牛仔在山上的小屋過著自己的生活!

整部戲裡的情慾戲可謂精彩又夠激烈,導演設計的幾個場景都在野外進行,尤其兩人的第一場戲混合著泥土和肉體的欲望噴薄而出。

兩個演員後來採訪時也說這段戲的難度挺高的,既要保證那種激烈的情緒與欲望的腳力,優雅應付草地上的破敗不堪,同時兩個人要呈現出享受與痛苦的融合,其實並不簡單。不過結果上看,完成的非常的完美!

兩個男主一個是實打實的帥,另一個是標準的英國人長相,就是那種第一眼無所謂,不過越看越有味道那種,因為足夠深情!

兩個人在戲裡面的火花真的不輸CMBYN,不過因為畢竟都是新人而且熱度實在不及CMBYN上的兇猛。

                      廣告已被廢,靠寫文字為生,如若打賞感激不盡。

資源已經為大家做好,回復我關鍵字:上帝之國    即可

相關焦點

  • 如果《斷背山》是HE,那一定是《上帝之國》的樣子~
    最近,同志電影大火啊!前有義大利鄉村愛情故事的《請以你的名字呼我》;後有這部英倫鄉村愛情故事的《上帝之國》。嘻嘻~「鄉村愛情故事」,其實,這麼說也蠻搭的。--《上帝之國》全篇的淚點,都在上面這句話上了。有人說,《上帝之國》是「英國版」的《斷背山》,其實,兩部電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這部電影的結局可比《斷背山》好太多了。小編當時看《斷背山》的時候,哭的稀裡譁啦的,想著如果傑克沒有死,那會怎麼樣?
  • 《上帝之國》:豆瓣評分8.3,這部英國版的《斷背山》導演也姓李
    關於同性題材的電影似乎總能在各種電影節屢試不爽,2017年上映的英國電影《上帝之國》,被譽為英國版的《斷背山》,一舉拿下第20屆英國獨立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以及編劇處女作和音響效果四項大獎,同時也被《帝國雜誌》評為2017年十佳影片第七名。
  • 【影視】《上帝之國》宛如英國版《斷背山》
    被譽為英國版《斷背山》的《上帝之國》(God’s Own Country),該片從去年柏林影展公開後就引起關注,深沉赤裸人心,流暢譜出一段愛戀之詩。《上帝之國》由導演弗蘭西斯·李(Francis Lee)執導,故事描述風景宜人的英國約克郡,一位年輕男子強尼放棄都市工作機會,在家繼承牧羊場,過著百般無聊的放牧生活,靠著酒精跟性愛來麻痺自己,某日他遇到從羅馬尼亞來的臨時工格奧爾基,兩人朝夕相處也產生獨特情愫,格奧爾基的溫暖體貼喚醒強尼內心壓抑許久的真情,沒想到兩人萌發曖昧之情,同時讓強尼也陷入自我矛盾之中。
  • 2018豆瓣LGBT電影前10,《上帝之國》上榜,《愛你,西蒙》8.3分
    2018豆瓣LGBT電影前10,《上帝之國》上榜,《愛你,西蒙》8.3分電影題材在當下的類型也是越來越多,科幻片、劇情片、驚悚片、災難片等,而還有一類電影算是小眾但是又倍受關注,這就是LGBT題材電影。這類電影往往會引發不小的關注。
  • 無人之地還是天堂:從《斷背山》到《蘆葦蕩的時光》
    在這一總體趨勢下,出自英國的《上帝之國》以及芬蘭的《蘆葦蕩的時光》在某種程度上也在此序列之中;另一方面,由於它們與世紀初美國的《斷背山》之間存在的諸多相似(如故事、場景以及所關注與討論的主要問題等,甚至在《上帝之國》中的一些鏡頭場景都十分有意地致敬),我把它們放在同一系譜上。
  • 《上帝之國》:這個「鄉村愛情故事」讓斷背山圓滿!
    李安導演的名字叫Ang Lee,《上帝之國》的導演叫
  • 影視點評:《上帝之國》給你世界上最美好的
    在被《CMBYN》《每分鐘120擊》填滿期待的2017,相信還有很多人跟我一樣,一直在等這部低調的英倫出品——《上帝之國》。它在英國獨立電影獎上橫掃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編劇、最佳音效四大獎項。畢竟斷背山是我最喜歡的同志電影,雖然結局太傷感,太決絕,太殘酷,讓我連著一個禮拜都夢到HE版的結局。沒想到事隔多年,有人當真能給我一個念想。非常感恩,有上帝之國這樣的電影的出現,在斷背山式的牧羊人背景下,導演給了一些完全不同的設定。平平淡淡的卻情潮湧動的愛情,在英國約克郡的鄉村上演著。
  • 英國獨立電影獎揭曉 同性愛情片《上帝之國》橫掃四獎
    日前,第20屆英國獨立電影獎(British Independent Film Awards)揭曉了獲獎名單,大熱同性題材新片《上帝之國》(God's
  • 「斷背山」續:世界上沒有一樁愛情是錯誤的
    如果再算上日本已被列入「電影旬報」年度十佳的《人生密密縫》,去年的同志電影真可以說是收穫頗豐。《上帝之國》的口碑並不差。爛番茄新鮮度99%。MTC媒體均分85;豆瓣評分8.3它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都同時提名了柏林電影節的泰迪熊獎最佳影片。但前者的名氣卻遠遠低於後者。《上帝之國》講述的是兩個牧羊男孩的鄉村愛情故事。
  • 超甜同志片《上帝之國》9.27日香港上映,《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好了,步入正題,由於腐妞消失了快兩個星期,最近的FU資訊和FU劇都快堆成山啦,搞得腐妞都懵了,So,今天咱們就先來看看最近的fu資訊到底都有啥吧~超甜同志片《上帝之國》9.27日香港上映由Josh O'Connor和
  • 2017年同志電影年度報告:同志電影的「至暴之年」
    當同志電影和非同志電影同場較技還能獲得肯定時,我們有理由認為這些同志電影是好電影,因為它們成功喚起了評委和觀眾的同理心,讓人們暫時站在自己性取向的對立面,為電影本身的藝術價值打call。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獲得美國電影學會獎(AFI)最佳影片、哥譚獎最佳影片、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等大小38個獎項;《上帝之國》獲得聖丹斯導演獎,爆冷戰勝《三塊廣告牌》當選英國獨立電影獎(BIFA)最佳影片;《每分鐘120擊》獲得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當選洛杉磯、紐約和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 豆瓣9.1分,這部比肩《斷背山》的電影可以回味一年
    原標題:豆瓣9.1分,這部比肩《斷背山》的電影可以回味一年 那個吻和你的襯衫,是我從你那裡得到的一切 呼 ~~~~~~~~~~~ ~~~~~~~~~~~ ~~~~~~~~~~~ 喚
  • 《斷背山》十年來最好的50部同志電影
    》落選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卻揭開了同志電影在北美乃至全世界的風潮,臺灣、英國、法國、日本、泰國、香港、韓國、拉美等地區百花齊放,層出不窮的同志片進入更廣闊的大眾視野。《斷背山》後的06-07年,韓國《王的男人》、臺灣《盛夏光年》、泰國《愛在暹羅》三部同志片,僅僅兩年時間便影響了整個亞洲;2008《米爾克》在奧斯卡獲得影帝和劇本獎,同志爭平權再次在世界大放異彩;2009婁燁《春風沉醉的夜晚》在坎城斬獲劇本獎,中國LGTB題材電影繼《霸王別姬》《喜宴》《春光乍洩》後再次被世界聚焦;2010的《孩子們都很好》《想愛就愛》《得閒炒飯》三部Les片撐起半邊天
  • 最美同志電影,當《斷背山》斷了以後,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李安執導《斷背山》一片,猶如光芒四射,璀燦奪目的晨星、閃爍照耀著整個奧斯卡頒獎禮的舞臺。他採用東西方文化揉合的精華,配合他細膩手法,捕捉人深處的感情,透過純熟鏡頭的運用、精湛的拍攝技巧,利用大自然美麗的場景,將同志愛情拍得如畫如詩,令人看得如痴如醉。他獲得最佳導演獎也實至名歸。
  • 2018年同志電影最新排名,《喜宴》位列第二
    第一部 | 斷背山《斷背山》豆瓣8.7分,幾乎是一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電影,不管是同志,還是不是同志,影片中的愛都能讓人動容。你問,他們的愛究竟有多深?片尾中衣柜上掛的衣服,就是愛的深度。很難想像,這部鼎鼎有名的《斷背山》,竟是出自中國導演李安之手,在一個凡事講規矩,思想極度傳統的國家長大的導演,卻拍了這樣一部「不合理」的電影,電影註定是無法在國內上映的,這是阿蘭覺得最可惜的一件事,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很多人都自發的在網上找資源看,是一部不管有多麻煩,也要去看的電影。
  • 這部電影做了《斷背山》沒做完的事情
    它就是——《上帝之國》《上帝之國》橫掃第20屆英國獨立電影獎,摘得最佳影片、最佳編劇處女作、最佳男主角等多項大獎。目前,爛番茄網站上,該片新鮮度高達99%,均分8.2,97鮮1爛。MTC網站評分85分,IMDb評分7.8分。
  • 盤點11部同志題材豆瓣高分電影,名字都很文藝
    1、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Call Me by Your Name (2017),豆瓣評分8.9後勁太大,沉醉在電影的情感和視聽氛圍中無法自拔。雕像下的長鏡頭,午夜約會時的觸碰,深夜教堂外和陌生人的尬舞。
  • 觀看電影《上帝之國》《三塊廣告牌》
    上帝之國昨天晚上又捏著鼻子陪著老婆看了一部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加上年前看的《上帝之國》和早年看的《霸王別姬》、《斷背山》,已經看了四部男同主題的電影。其實下載電影時候根本沒看介紹,只是根據電影天堂的評分高低下載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滿足老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 《上帝之國》:12年後,愛的主題再也不是性別了
    我要說的,就是這部橫掃2017年英國獨立電影獎各項大獎的《上帝之國》電影在國內國外也是一致的好評。同樣是廣闊天地下的牧羊人,同樣是暗自洶湧的激烈情感,所以大家都說這部電影是英國版的《斷背山》,很多人也是衝著這個名號來的。但其實,兩部電影的意義是絕然不同的。
  • 從《斷背山》到《蘆葦蕩的時光》
    在這一總體趨勢下,出自英國的《上帝之國》以及芬蘭的《蘆葦蕩的時光》在某種程度上也在此序列之中;另一方面,由於它們與世紀初美國的《斷背山》之間存在的諸多相似(如故事、場景以及所關注與討論的主要問題等,甚至在《上帝之國》中的一些鏡頭場景都十分有意地致敬),我把它們放在同一系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