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志願隊「出馬」 居民生活「出彩」
祿家巷社區300志願者貼心服務暖民心
社區開展志願服務
「在我們社區,不論居民群眾遇到難心事或煩心事,都可找『七色志願者服務隊』幫忙。他們不僅個個都很熱心,而且服務範圍廣項目多。」提起「七色志願者服務隊」,城關區五泉街道祿家巷社區居民孫女士有說不完的話。
「七色志願者服務隊」是五泉街道祿家巷社區志願服務的一個特色品牌,志願者來自各行各業,包括社區黨員、退休的老黨員、轄區單位在職黨員、居民群眾等300餘名。自2017年以來,社區依託「七色志願者服務隊」,通過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充分發揮社區居民自治作用,積極搭建群眾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平臺,不斷激發群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熱情,為社區治理注入「新鮮血液」,構建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社會治理格局,增強了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紅色表率」服務隊匯聚紅色正能量
「其實我們社區早就有志願者團隊,但是那時候沒有這麼明確的分工,有時候開展活動大家會有偷懶啊、擺拍之類的行為,自從有針對性的進行分類,成立『七色志願者服務隊』以後,大家好像無形中給自己貼了標籤,開展活動的時候也更加賣力和積極。」11月26日,五泉街道祿家巷社區黨委副書記張璐告訴記者,「紅色表率」服務隊是一支全部由黨員組成的隊伍,近200人都來自社區、轄區單位的在職黨員,以及已退休卻想發揮餘熱的老黨員。
提起這隻志願者服務隊,給張璐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在開展轄區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時,黨員志願者成了街頭巷尾的一道風景線。來自市文化館的志願者們,不怕苦不怕累,他們樓上樓下搬運堆積在樓道的雜物,揮著小鏟子剷除陳年的小廣告。「真的是社區一吹哨,黨員來報到。」張璐說,有時候這些熱心的黨員還會主動詢問,是否開展志願服務活動,他們甚至自己購買宣傳小禮品,助力宣傳活動。除了創文,志願者們依託各自單位的特色,開展各種活動。
祿家巷社區只有19名工作人員,其中男同志僅5人,而轄區卻有5800餘戶、17000餘人,轄區單位13家,樓院58個,僅靠19人管理服務根本忙不過來。張璐說:「有了這個志願者服務隊,不僅能更好地服務居民,也大大幫助了社區的工作,在這種活動中,黨員們幾乎沒有喊過累、發過牢騷,即便是在工作中受到委屈,大家也是相互鼓勵。」
「紫色便民」服務隊擔當居民大管家
老居民樓裡經常會出現衛生間漏水情況,老舊下水管道堵塞,常常涉及不少住戶,不是一家能解決的問題。有了「紫色便民」服務隊,居民們就好像有個大管家,難心事、煩心事解決起來也方便多了。
去年10月,家住火車站西路752號2樓的張大爺來社區反映家裡下水經常反水,衛生間像下雨一般,社區副主任、分管城市管理的胡瑞蘭去張大爺家衛生間查看根本沒辦法進去,臭氣難聞,衛生間管道也在裝修時包住了,看不到具體情況。她又上到三、四、五、六、七樓,挨家挨戶查看。白天因為要上班,只有三戶在家。晚上通過各種渠道聯繫,第二天早上8時再去剩下的幾家查看。老舊樓院,下水管沒有清理,全是汙垢,住戶自行在下水管切開一個口子,插進去一個過濾網,層層疊疊,堵塞越來越嚴重。「當時我們立刻與住戶溝通,要將一樓至七樓的過濾網全部拆除,疏通管道,大傢伙都特別樂意,工人活兒還沒幹完,就付了錢。」胡瑞蘭說,從早上10時到晚上11時,她一直在居民家裡,一會兒是三樓,一會兒是四樓,一直到水管全部疏通,並且給住戶還原裝修的牆體後,才回家。
家住五泉路38號2樓的金奶奶,是位失獨老人。今年夏天,家裡線路老化,經常冒火花,她找到胡瑞蘭,想尋找一名電工幫忙改造家裡的電路。胡瑞蘭趕緊和轄區的物業公司聯繫,「借用」電工,成安物業公司的電工先去老人家裡查看電路情況,又買齊了電線開關,把全屋的電線都改裝完畢,事後電工說:「以後阿姨家電路再有問題,隨時打電話。」
「以前,居民的求助只能靠她自己和社區解決,有局限性,難度也大,成立『紫色便民』服務隊後,人脈多了、信息也全,節約了很多時間和成本。」從事城市管理工作12年的胡瑞蘭深知搞好居民工作的困難,一直以來她都將居民看作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年邁的老人,遇到他們求助時,她會格外上心,用她的話說,「看到老人會想起我的父母,如果我的父母遇到這種困難也希望有人能幫助他們。」
「黃色幫扶」服務隊入戶成了串門子
在該社區周家拐子住著一位重殘戶陳大爺,62歲的他之前患有青光眼,後來雙眼失明,視力一級盲,作為家裡的頂梁柱,他的失明斷了家裡的收入來源。兩個孩子,一個讀大學,一個讀高中,為了照顧丈夫和孩子,妻子也沒辦法正常上班。一家人只能靠著低保度日。4年前,社區民政專幹徐世霞剛接手工作時,對轄區困難黨員、低保戶、低收入家庭、特殊服務對象家庭、學困戶、重病重殘戶、困境兒童、事實孤兒、特困老人進行摸底走訪,陳大爺的情況特殊,她也就記在了心裡。此後,但凡社區有能幫助的,都有陳大爺家一份。雙方之間沒有工作人員和低保戶的區別,陳大爺特別熱情,每次見到徐世霞都熱情地招呼:「主任,你坐下。」
「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社區專幹,大爺每次見我都叫我主任,我都覺得怪不好意思的。」徐世霞說,身為民政專幹,工作中的對象幾乎都是底層人員,這份工作就是一份良心工作,國家的政策這麼好,她也要努力落實,讓真正需要的人們群眾享受到這份福利。在轄區低保戶的眼中,她的入戶就好像親戚串門子一樣,聊聊福利政策,聊聊家長裡短。
祿家巷社區有位特困戶,今年60多歲,肢體一級殘疾,因為脊椎畸形壓迫心臟,每天要吸氧氣,徐世霞知道後,告訴她吸氧的醫療費用是可以進行臨時救助的,就這樣,老人憑著醫療費用清單領到了4000多元的救助金。雖然金額不多,可是對這位老人而言也是筆「巨資」,老人拿到救助金後激動地對徐世霞說,「國家政策好,也全靠你們落實,我們才能享受到。」
「七色服務」行動得到轄區居民好評
一種顏色代表一支隊伍。在祿家巷社區,像這樣的志願服務隊還有4支,分別是「綠色環保」服務隊、「藍色科普」服務隊、「橙色文體」服務隊、「白色醫療」服務隊,社區群眾親切的稱他們為「七色志願者服務隊」。服務隊根據社區實際,結合志願者專長,謀劃活動載體,豐富志願服務內容,定期開展法治文化進社區、垃圾分類進社區、志願服務進社區、文明創建進社區、幫貧助困進社區等志願者服務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滿足居民生產、生活和文化需求,著力打造志願服務特色品牌。
今年以來,「七色志願者服務隊」共開展各類宣傳活動30餘次、環境衛生整治志願服務活動50餘次、義務巡防62次、調解領裡糾紛50餘件,舉辦各類知識講座5期、發放科普宣傳活動2次、義診活動5次、舉辦文藝匯演3場、護綠衛生大掃除100餘次、關愛空巢老人服務30餘次、各類便民服務50餘次。
「以『七色志願者服務隊』為載體,不斷為社區居民提供更精細更精準的服務,帶動更多的群眾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力爭讓社區工作更有溫度,讓群眾在社區生活的更加幸福。」五泉街道祿家巷社區黨委副書記張璐感嘆道。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楊晟途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