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wth
【爸媽營說】
本文是爸媽營【女性成長專題】的一篇好文
關注「爸媽營」,在主菜單回復「女性」
可查看超過200篇【女性成長專題】好文
江蘇衛視的晚會上,佟麗婭與重慶市歌舞團合作演出了舞蹈節目《芒種》。改編自原優秀舞劇《杜甫》。翩若驚鴻,顧盼生姿,基本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在抖音上,一段視頻隨便就是164萬贊
佟麗婭芒種 還上了抖音的熱搜
(當時微博的熱搜被下架了)
網友們紛紛留言:
不怪網友如此激動,自從2012年,佟麗婭出演《北京愛情故事》裡的沈冰爆紅後,已經太久沒有看到她的古裝。我們幾乎忘了,她曾經也是《母儀天下》中美豔絕倫、舞藝超群的趙飛燕。可能是一直以來的角色原因,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佟麗婭就是她擅長飾演的柔柔弱弱小女子形象。
不過,很多時候影迷們都有一句話——戲如人生。
誰想佟麗婭仿佛也是應驗了這句話,她在現實婚姻裡的姿態,一如她在一眾影視作品裡所體現出來的感覺——柔與弱。
於是有人說她不自信,甚至一度大家都盼望她可以離婚、恢復瀟灑單身。
而近兩年,在更多人的支持鼓勵下,佟麗婭真的變得越來越自信,開始綻放自己的光芒,先是剪短了自己的頭髮作為某種暗示,又參加了比如純歌舞《在遠方,在這裡》去重拾自己舞蹈的自信。
明明那麼美,為什麼不自信?
她又是如何找回今日自信的笑容?
爸媽營團隊小夥伴之所以對佟麗婭的成長感興趣,希望從她的童年和原生家庭去找原因,還是讓更多家有女孩的爸媽看到,原生家庭對一個女孩的性格和婚戀觀有多大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1983年8月8日,佟麗婭出生於新疆伊犁。她是錫伯族。錫伯族這個民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歷史悠久的一支古老民族。常年在邊疆苦寒的雪山草原中,錫伯族人養成了能歌善舞的性格。再加上,佟麗婭的爸媽都是文藝工作者。其實百度百科顯示佟麗婭父親曾經擔任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音樂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秘書長等職務,也是個領導。佟麗婭和爸媽
從小,佟麗婭就經常能看到身邊的長輩和其他文藝工作者一起到基層去慰問演出,「文藝工作者」的小小種子在她的心中種下了;每逢閒暇,佟麗婭的爸媽喜歡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客,佟麗婭總是熱衷於加入他們的聚會,還主動要求當眾表演歌舞。6歲時,佟麗婭的媽媽將她送入伊寧市少兒藝術團,開始正式學習舞蹈和表演。這之後的6年時間,她一邊學習跳舞,一邊在新疆的廣闊天地裡自由成長。
家庭給了佟麗婭藝術啟蒙,
讓她骨子裡就流著熱衷歌舞的血液;
但同時,
她的原生家庭,
可能對她的性格、婚戀觀有一定的影響。
生活在封閉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即使接受過教育,佟麗婭的爸媽也沒能擺脫「生男孩兒傳宗接代」的思想。佟麗婭曾經有個弟弟,但不幸因病去世了。弟弟的離開對這個家庭的打擊是巨大的。
當時年紀尚小的佟麗婭依然覺得自己應該「盡力補償爸媽」。
2008年,佟麗婭在自己的博客上寫道:「大伯說,這是我們家的墓地,給每個兒子媳婦都已經留好了位置,可是沒有我的,因為我以後是屬於別人家的。看來就是死也不能和家人團聚了。這是規矩!」
佟麗婭和爸媽,面對親人的離開,一定共同經歷了這個家庭的至暗時刻,但父母因失去兒子而帶來的悲傷,對於年紀尚小的佟麗婭,產生了多大的影響,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的一點是:
12歲那年,少女佟麗婭,選擇了離家遠行。
很多年後,佟麗婭在《可凡傾聽》節目中再度談到自己當初的選擇,她說:「12歲去烏魯木齊學跳舞的主要原因,就是想早點離開家。」倔強的小姑娘,乘著大伯的卡車從家鄉一路顛簸,去往烏魯木齊上學,也去往了更大的世界。
1999年,16歲的佟麗婭得到了一個機會,她被選中代表新疆到北京參加建國50周年閱兵儀式。
其實對於外面世界的嚮往,和對於離開家庭環境,追尋自我的過程,貫穿了佟麗婭的青少年時期。
2003年,佟麗婭毅然決然離開爸爸挑選好的歌舞團工作,扛了一袋子饢來到北京。
「北漂」生活並不好過,佟麗婭只能去新疆餐廳跳舞。一晚上200塊,滿足溫飽沒有問題。但2003年的北京,正值「非典」肆虐,能接的演出實在不多。最窘迫的時候,她兜裡只有100元。她用90元去吃了最喜歡的小龍蝦,剩下的10元買了一張電話卡,給父母打電話說,在北京一切都好。
她的人生的轉折出現在了2005年。
那一年,她本有個鐵飯碗——中國歌舞團。只是她覺得人生漫長,除了跳舞,她還能做點什麼。她想備考中央戲劇學院。
但是父親質疑這個選擇,雖然最後她如願成功了,佟麗婭始終很在意父親當時沒能給予信任「你怎麼知道你女兒不行」?但是到了中央戲劇學院,大一的「解放天性課」就難倒了她,她始終沒法模仿好一隻猴子或者是一個大猩猩。這門課其實要求的就是「自信地表現自己」。而這恰恰就是對她來說很難的。2006年,才大二的佟麗婭進組拍戲,出演了爾冬陞導演的《新不了情》,正式進入影視圈。成為她踏入演藝圈的第一部戲。
2008年,她遇到《母儀天下》中的趙飛燕;
但是她連續接戲,也一直沒能火起來。很多導演拒絕她,因為她的「少數民族臉」,從小被人羨慕嫉妒恨的美顏,竟然成為被拒的理由,當時的佟麗婭深受打擊。
佟麗婭身上,其實是有矛盾點的,她有著韌性和不服輸的精神,否則也不會離開家庭北漂,去追尋自我的價值。
但是她的原生家庭傳統思想太濃厚了,女性地位真的不高。她的父親顯然也是非傳統的男性,比如連工作也給她安排好,反對她放棄鐵飯碗去考中央戲劇學院等等。
2012年,她出演了《北京愛情故事》中的沈冰。
當佟麗婭遇到陳思誠時,大她6歲的陳思誠其實就像一個父親的角色,只是彌補了一個女孩內心想要的愛和安全感。
不對等的婚姻
陳思誠,對於佟麗婭來說,
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閃閃發亮得像天上的星星。
陳思誠原名陳思成,1978年出生在遼寧瀋陽。
他出生幹部家庭,家境富裕,從小就是文藝分子,唱歌、朗誦、主持樣樣精通,高一就在瀋陽電視臺主持「學生時代」節目。96年考進上戲,99年進了中央戲劇學院。
2002年就已經有電影處女作《法官媽媽》獲得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等一堆提名了。後續《士兵突擊》、《春風沉醉的夜晚》等作品都是足夠說明他的才華。
爸媽營帶你看一下時間線,
當陳思誠已經在演藝圈頗有建樹時
這個時間點,
佟麗婭其實還一直在新疆歌舞團參加各種演出,
直到2003年,佟麗婭才到了北京,
2004年,才考取了中央戲劇學院。
所以,2012年,《北京愛情故事》是陳思誠自己成立的公司,並且自編自導自演。這種才華、能力和事業高度,確實是能引發當時的佟麗婭崇拜與仰慕的。
從婚姻的開始,佟麗婭就是不夠自信的。
一開始,是陳思誠追求的佟麗婭。初見佟麗婭,陳思誠就覺得,怎麼會有和仙女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孩子,於是在拍攝期間,展開了猛烈的攻勢。
「我不確定他是喜歡劇中的沈冰,還是喜歡現實裡的我。」她走錯了房間,在一屋子女孩中,正好看到坐在角落的陳思誠。他和大家正聊得興起,佟麗婭想插話又插不進去,只能安靜地待著。佟麗婭心想,她和陳思誠差不多大,怎麼陳思誠那麼厲害,可以自己寫劇本當導演呢。後來還是閨蜜楊冪的撮合,佟麗婭選擇接受陳思誠的愛意,開始地下戀情。
不是沒有過幸福時光,兩人最甜的時候,佟麗婭覺得自己從前跌跌撞撞、漂泊不定吃的那些苦,都被濃烈的愛治癒了。
但是,爸媽營團隊想說的一點是,確實是陳思誠對佟麗婭的愛和認可,給了佟麗婭人生中寶貴的一份認可和自信。
這種自信
和因為專業能力舞蹈獲獎不同,
和因為原生家庭爸媽的認可不同,
這是一位專業優秀的異性的愛慕和認可。
這對於任何女孩來說,
意義都是不一樣的。
2012年,佟麗婭在《快樂大本營》公布戀情,她顫抖著聲線,含淚對觀眾們說:「希望大家能祝福我們。」
旋即,她給了陳思誠一個大大的擁抱,對方卻顯得稍微有些意外(挑眉)。在這個轉瞬即逝的表情撞擊瞬間,我們看到了一個仿佛得救上岸的女孩,以及一個挑了一下眉毛的得體男士,仿佛只是撈起一塊浮萍。
即使官宣,佟麗婭在關係中依然很少有安全感:
「其實在我眼裡,人與人的關係就像兩片雲。不知道怎麼就聚到了一起,在一起時會打雷下雨,一陣風吹來,也不知什麼時候就會散了……與其擔心散,不如珍惜每一個難捕捉卻也最美麗的瞬間。」這是她的愛情觀,但也可以看出她的不自信。
陳思誠在節目中說過自己的擇偶觀:「我本來喜歡高圓圓那種,後來覺得,佟麗婭這種質樸型,也還不錯。」——這叫人話?佟麗婭叫質樸型?
婚後不多久,小夫妻去參加《快樂大本營》的錄製,佟麗婭爸爸當著全國觀眾,對女兒說——「希望你以後,多幹一些活,給老陳做做飯,到了以後伺候伺候他,抽出空也來看看我們。」當時很多網友就感受到了佟麗婭爸爸的傳統,女兒這麼美,事業也有地位了,為啥要多幹一些活兒?做做飯?甚至用「伺候伺候他」這樣的措辭?2016年,佟麗婭和陳思誠更是有了可愛的兒子朵朵。
可惜,這段愛太過短暫。就在幾個月後,陳思誠被爆在酒店套房與女子過夜出軌,陷入醜聞。一夜之間,佟麗婭淪為大眾同情的對象,人們等著看她如何回應。好事群眾甚至翻出了陳思成當年關於背叛感情的經典言論:就在風口浪尖上,佟麗婭的爸爸點讚了一條微博,上了熱搜。那條微博的原文是:練就一顆忍耐、豁達、睿智的心、幸福才回來。佟麗婭從小的原生家庭環境,確實就是如此,陳思誠也非常大男子主義,而佟麗婭的父親顯然也是大男子主義的家長。對於女兒的看法,對於女性的看法確實帶上了傳統時代的烙印。所以大多數女性,都非常同情佟麗婭,希望她活出自我,希望她找到自己的生活重心,而接下來的佟麗婭,確實也在不斷努力著。為母則剛
「我不允許自己是一個哭哭啼啼的小姑娘,我是兒子媽媽,生活不能等待別人的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
她用實際行動做出了回應。
出人意料的,佟麗婭剪去留了多年的長髮。這不僅是外貌的改變,更是某種決心的象徵。因為她曾經說過陳思誠不讓她剪短髮
「我要把頭髮剪短,他說不要。
他就覺得在家裡也得是仙仙兒的這種」。
但她剪短了發,剪斷了牽掛。
她還把微博的簡介改成了:我就是我,丫丫。我只是我,丫丫。
於是,媽媽佟麗婭再一次出發了,
而且,這一次,是連帶著事業一起起飛。
一部狂攬9億票房的《超時空同居》,讓佟麗婭重新美回了大眾視野。該片當時位居了國產電影年度票房前十。
2018年,她首次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跨界擔任主持,在億萬觀眾的注視下,落落大方、儀態萬千。
到了2020年,她真正成為了春晚的主持,當時網友的口碑就是:真的美。
而除了工作,她日常最多的就是曬娃,比如疫情期間和很多爸媽一樣,給孩子剃髮成為Tony佟。她說自己,沒有耽誤工作,但也給了孩子很多陪伴。
這些努力、這些作品,幾乎讓人淡忘了她有一段不順利的婚姻。
現在每一次看佟麗婭的訪問,對比她剛成為陳思成妻子時的採訪,真的,她身上肉眼可見的變化就是——愈發大氣與自信。
一個女人的強大,看她的談吐、表情和眼神,真的很準,而且,現在的佟麗婭,訪問很少再用許多模稜兩可的詞語,也不會支支吾吾,好像總在盤算著怎樣才能給出最佳答案。
她越來越習慣說:我認為,我覺得,我說。。。
當一個女人習慣於認可自己的時候,
這些變化,一定都會如影隨形。
2014年佟麗婭結婚時,31歲
她的內心,還是一個少女
希望丈夫的庇佑
如果沒有意外
她本該乖乖滴受人呵護
就像她的小名「丫丫」,
就是一個稚嫩女孩的象徵
而2020年的佟麗婭,37歲
短短6年裡,
環境和現實逼著她做出了改變
而身邊的孩子又頂著她接受了改變
本想活成一個小公舉
無奈現實逼著她成為大女主。。。
而當我們調查完了佟麗婭的成長故事和原生家庭,也再一次讓爸媽營團隊覺得,原生家庭或許是一個人出發時積累的原始技能,有些人天生技能樹全滿,有些人確實連必殺都發不出。
但人生就是修行,當一個女人從女兒變成妻子,再由妻子變為媽媽,練級打怪一路闖過來,殊途同歸,無論幾歲,一樣能夠活出自己的光芒。
說起來,
為什麼大家喜歡看女明星的故事?
因為她們最後演繹的,
無非還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因為明星藝人的成長軌跡都是公開的
有據可循、可分析可考古
因此從他們成長的故事中,
是不是也看到了萬千女性的過往?
你無法決定你的原生家庭
也許你的父母會帶上他們那一代無法避免的烙印
你無法確保你的選擇不會出錯
因為當你年輕的時候
你也許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但是當你開始漸漸明白自己要什麼以後
你可以選擇抱怨你的人生
你也可以選擇去努力改變你的人生
一切,只看你的選擇
前幾天還有人說,
37歲佟麗婭怎麼不去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
因為佟麗婭的最美人生,
也是30歲結婚後才開始啊!
所以,生活在今天的女性,是幸運的。
因為社會不僅懂得欣賞少女的傻白甜
也懂得欣賞成熟女性的美與智慧
加油吧,
無論你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只有當你的內心成熟了,
你的人生才真正開始!
爸媽營小調查
點擊下方小程序曬圖吧!
記得添加活動小助手 微信號:bmy765,將你發布的日記轉發給小助手,參與成功!西班牙懶人纖體丸、貝嫂急救面膜、凱特王妃纖體霜、日本超聲波美容儀、超級零燃卡餐!6月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