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修建祠堂,裡面藏書10萬冊,杜月笙有這樣一個目的

2020-12-23 歷史店

祠堂是一個宗族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杜月笙發跡以後,決定在浦東的高橋修建一座杜家祠堂。這座祠堂佔地十多畝,是由創新建築廠廠主謝秉衡承建,杜門親信弟子沈志南負責打樣完成的。

這座祠堂布局簡潔明快,設有前廳、會議室、休息室、轎馬廳、接待室、帳房間、醫院和藏書室等。是一座五開間,三進深的仿明清廟宇式的建築。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這座祠堂修完,杜月笙隨後廣撒請柬,召開了一個由一萬多人參加的「奉主入祠」的儀式。這個儀式曾轟動上海灘,被眾多報紙刊載,甚至被拍成紀錄片,並在各大影院播放。在這個儀式中,都有哪些名人參加,或者是有些名人不能參加,但卻送來匾額和禮物?

參加或者送來賀禮的名人有:南京的蔣總司令、東北的張少帥、南京的何總長、孔財長、徐司令、北京的曹司令、段司令、吳大帥、還有法國、日方等駐滬領事等人士。

杜月笙自小出身寒門,修建宗祠甚至讓人覺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可是經過國學大師章先生的考證,杜姓之先出於帝堯,杜家的先祖,最早是由浙江海寧遷來,直系祖先應為山陰杜衍。

杜衍是誰?他是越州山陰,今天的浙江紹興人,唐朝的名相杜佑之後。北宋名臣杜衍不僅善於寫詩,是個詩人,還是個書法家,更是一個政治家,杜衍堪稱是在歷史上一提起來,便會讓人豎大拇指的大人物。

相關焦點

  • 黑幫大佬杜月笙的後代今何在?
    所以別人存錢,我存交情;錦上添花的事情讓別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杜月笙,不讓後人走黑道1931年6月9日,是舊上海的一個大日子。這一天,上海灘名人杜月笙的杜家祠堂舉辦落成典禮,轟動了整個上海灘。據當時報紙記載:上午9時,6支儀仗隊從「杜公館」出發,長達數裡。
  • 一代國學大師,杜月笙的名字是他起的,到底他們是怎麼認識的?
    他,杜月笙。原名杜月生,是20世紀上半葉民國時期上海灘上最富有傳奇性的一個人物,從一個出身低微的小癟三到最後被稱為上海皇帝,他是那個年代裡上海灘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有著傳奇人生。
  • 杜月笙之後再無梟雄,梟雄的落寞誰知道?
    據說是由南少林武僧所創,康熙年間他們曾遠徵西藏,回來後卻又被八旗軍追殺,一氣之下就創立了一個組織用來「反清復明」。(另外也有說是鄭成功或部將創立)。雖然洪門沒能「復明」,但反清目的卻和很多革命人士不謀而合,在早期革命運動中,洪門起到了不少作用,連孫中山、黃興、秋瑾等都是洪門子弟。洪門領袖有一句話深得民心:「誰能擁護國家於危險,救人民於水火,我就擁護他。」
  • 杜月笙的3000萬大洋,在如今算什麼水平?為什麼後來孟小冬只分到1萬?
    從偷老闆錢的水果攤打工人,到上海灘富可敵國的「地下皇帝」,這個人叫杜月笙。他出入黑白兩道,叱吒一時,身份遠不止一個青幫老大的頭銜。整個上海灘的生意,商場、碼頭、煙館、工廠、新聞業……沒有跟他不沾邊的,儼然是一位經濟巨頭。
  • 湖南圖書館「藏書於民」活動啟動,近7萬冊圖書等你來認領
    「把有知識價值的圖書束之高閣是對知識最大的不敬」賀美華這樣認為,圖書或許會舊,但知識永不會落伍,「藏書於民就是藏智於民,藏智於民也必將推動藏富於民 。」為解決這一矛盾,自2020年初開始,湖南圖書館就開始謀劃「藏書於民」項目。
  • 祖祠下建最大毒品工廠,借抗日發國難財,杜月笙真的「會做人」?
    1931年,杜月笙在老家修建的杜家祠堂舉辦了落成典禮。 典禮整整持續了三天,客似雲來,名流畢至。進祠的隊伍整整走了三個小時,蔣介石親筆題匾額「孝思不匱」,張學良贈「好義家風」,何應欽贈「世德揚芬」,孔祥熙贈「慎終追遠」。
  • 現在各地在修建祠堂,這是被允許的嗎?祠堂的意義是什麼
    祠堂存在的意義祠堂,在國內南方多數村落都有,祠堂在當地所象徵的意義,不是單是一座不起眼的建築那麼簡單。那是一個村落,他們先人的靈位擺放所在,是祭祀祖先的場所。在我們當地,如果有以前久遠前外遷的人,想要回鄉追根問祖,都會去當地的祠堂去查閱下族譜,看能不能找到熟悉的名字。祠堂,除了可以祭祀先人,也有勸誡後人正確的為人處世。雖然在以前法制不健全的時代,一些地方的祠堂會私設法堂,用非法手段去處罰犯錯的族人。
  • 「上海皇帝」杜月笙的正面和反面
    1930年杜月笙造的杜家祠堂落成,氣勢恢宏,但祠堂其實還有另一個功能——製作嗎啡和杜冷丁的地下工廠。▲張學良在上海時,杜月笙把名下一家賭場裝修好後給他居住,並每天提供毒品供他吸食和注射。不過最終,杜月笙幫助張學良戒毒。再比如,說說他的朋友們。
  • 11萬冊書的私人藏書樓,南潯嘉業堂藏書樓巨富劉鏞第三代所造建
    都是中西合璧園林格局,樓宇規模宏大,藏書豐富,有11萬冊!私人藏書樓就11萬冊,可想而知!人家都話富不過三代都是騙人的,看看劉鏞第三代造建藏書樓,藏書還有這麼豐富!連歷史上最後一個帝皇溥儀都贈予欽若嘉業」九龍金匾;所有木窗都鏤空雕刻著篆字「嘉業堂藏書樓」字樣,樓外是大片花園、池塘、假山小。
  • 曾經的「上海皇帝」杜月笙:他的勢力有多大,你可能無法想像
    如今,我們從他們的一生過往中不難看出,這個評價對於三人是相當的形象,在這三人中,人們普遍認同的一個人正是杜月笙,有的人甚至將他稱為「上海皇帝」「三百年來黑幫第一人」可以說是評價至高,而杜月笙有著如此多的讚譽,則來自於他本身的勢力,那麼作為上海皇帝,杜月笙在上海灘的勢力有多大呢?
  • 讀書推薦《杜月笙傳》
    因為他出身一個小商人的家庭,三歲失恃,五歲失怙,八歲那年,愛他如同己出的繼母,以生活所迫,脫離杜氏門庭。杜月笙依食外家,十五歲出外謀生,赤手空拳,渡江到上海求生存,打天下。外祖母送他到半途之中的八字橋,相對泣別,當時他淚眼望著高橋,立了個誓:「來日我若不能榮宗耀祖,誓不言歸!」
  • 川沙舊事:大亨杜月笙生活過的五處宅院
    舊上海社會上對幫會「三大亨」有過這樣的評價:黃金榮愛錢,張嘯林能打,杜月笙會做人。
  • 上海灘大佬杜月笙,為何一輩子只穿長袍,長袍背後有什麼秘密?
    ,杜月笙雖是青幫出生,但杜月笙的口碑極佳,上海灘很多人都尊稱他為「杜先生」,熟悉杜月笙的人不難發現,杜月笙無論去哪,都只穿一個簡單的褂子和長袍,這又是為何?杜月笙所在的青幫是從雍正年間傳下來的,青幫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成為了和洪門、哥老會齊名的一個民間組織,杜月笙能從一個14歲的小孩一步步當上青幫大佬,可以肯定他的能力是超於常人的,換句話說,杜月笙的智謀肯定是超於常人的,杜月笙很珍惜這個位置,所以杜月笙就得做一些守住這個位置的事情,那這個和穿長袍有關係嗎?
  • 還原一個真實的杜月笙!
    在這個由洋人創造的城市裡,可謂什麼人物都有,龍蛇混雜,傳奇跌宕。杜月笙能夠脫穎而出,成長為一代梟雄,與這裡的「水情」有著極大的關係,可以說,有了上海灘這樣一灘不同的水,才養了杜月笙這一條混世蛟龍。杜月笙1888年8月22日出生於浦東川沙高橋南杜家宅,這裡現在已是繁華的浦東新區一部分,那時可是絕對的鄉下。
  • 杜月笙:所有人情世故,不過「三碗面」,吃好了,就過好了一生!
    杜月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四歲之前,他父母就相繼去世;十四歲時,他入了青幫,拜陳世昌為老頭子。他前半生的生活,使他身上的痞氣非常重。 1927年,蔣介石奪取政權,杜月笙功不可沒。
  • 民國青幫大佬杜月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杜月笙當然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了,看看他的眼睛。如果要為杜月笙講點好話,可以說他是「杜月笙第一等會做人」。紳士什麼的也就算了吧!溫文爾雅更是扯談。一個向女流氓林桂生百般獻媚而出頭的人,一個買賣鴉片而完成原始積累的人,一個靠黑惡勢力縱橫政、商、工、文藝界的人,給他一個溫文爾雅的形容詞,除非溫文爾雅的詞意做出了改變,除非溫文爾雅是形容梟雄了。杜月笙是民國特梟雄。
  • 杜月笙說女人、錢、人心句句入骨,有10句話你一定要知道
    杜月笙向來這樣說,他深知「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這句話的道理。也就因為這種做人原則,讓杜月笙積攢下了足以讓他立足大上海的人情。一向愛美人的杜月笙聽聞孟小冬的遭遇後,心生憐惜,決定為她出頭,請了上海最有名的女律師,又親自給梅蘭芳打電話,要他出4萬大洋的贍養費。與梅蘭芳磕磕絆絆的四年婚姻結束後,孟小冬重新登臺。
  • 秦始皇生前修建了自己的祠堂,後來始皇廟反覆修建,到底在折騰啥
    從秦朝到清朝,關於他是否應該被納入民族祭祀和祠堂建設中,一直存在著很多爭議。然而,官方和民間寺廟已經建立來祭拜他。此外,秦始皇生前還為自己修建了祠堂和睡廟。無論是秦始皇,還是後來的皇帝、官員和人民,修建或破壞寺廟祭拜秦始皇,有什麼心態?
  • 黃金榮學杜月笙成立社團,用蔣介石送他的匾額,從裡面摳出兩個字
    聲明:吳學華講歷史原創作品,拒絕轉載晚年的林桂生上一節說到黃金榮眼紅杜月笙修建祠堂的氣派,覺得徒弟都這麼風光,師父應該更加厲害才對,於是給整出了「黃家花園」這一齣戲。花園建好,他還賺了幾萬大洋。這個落成儀式雖然沒有杜月笙的祠堂儀式那麼輝煌,但是派頭也不小,黃金榮儘管感覺有些不盡人意,但他心裡明白,自己確實老了,正如當初林桂生告訴他的,江湖代有人才出。現在的上海灘,已經是杜月笙的了。
  • 杜月笙後人今何在?揭秘杜月笙後人現狀
    那麼,杜月笙到底有幾任妻子?杜月笙有子女嗎?杜月笙後代現狀?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下杜月笙後人的故事,以及杜月笙後人的現狀。杜月笙在家中是個嚴厲的家長。他有5房太太,10個子女,這也是杜月笙後人。大太太沈月英沒有生育。領養一子,名杜維藩。二太太陳幗英共生育3個兒子,杜維桓、杜維翰、杜維寧。那麼,杜月笙後代現狀如何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