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萬眾矚目的《ヱヴァンゲリヲン新劇場版:||:》(《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近期的再次延期至2021年1月,「跳票了這麼多年,也不在乎這幾個月了」成了EVA廚習以為常的自嘲。確實,我們需要給庵野秀明(EVA的原作和編劇)更多一點時間與耐心——因為不僅是庵野秀明,也許連我們觀眾自己,也沒有做好迎接EVA這一偉大作品的終章的準備。
1.成也EVA,敗也EVA
2.EVANGELION再出發
3.《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
4.《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
5.關於命名
6.關於A.T.Field
7.關於一個鏡頭的爭論及其所暗示的新舊EVA的區別
8.永遠的EVAGELION
EVANGELION無疑是動畫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其重要程度堪比遵義會議之於中國革命,改革開放之於中國命脈。毫不誇張地說,沒有EVANGELION就不會有動畫產業今日的面貌,甚至動畫是否仍然存在都是未知。
我不得不講起已經廣為傳頌但每每談論仍然會熱血沸騰的故事:在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的動畫產業籠罩在誤解與偏見中(具體細節與一樁煉銅案有關,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查),同時日本自身的經濟處於危機之中。當時整個日本社會的風氣與真嗣(《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男主,初號機專屬駕駛員)無異,我們現在看來的男主身上的頹唐與消極恰恰是那個時代日本最真實的寫照。
在這樣的內外夾擊下,動畫產業危在旦夕,甚至有要直接ban掉整個動畫產業的說法。在這樣的背景下,《新世紀福音戰士》救世主般橫空出世,它直接改變了世人對於動畫的認知:動畫的思想內涵和對現實的映射作用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庵野秀明,《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原作和編劇,EVA神話最重要的締造者,也因此一戰成名,「EVA之父」一夜間火遍全球。庵野秀明此前是宮崎駿手下打工的。當時的宮崎駿已經大有名氣,庵野秀明對宮崎駿是無比的尊敬和崇拜,並為能在工作室工作感到自豪。
而宮崎駿對庵野秀明的印象是「努力,勤奮,但是缺少創意「(宮崎駿語)。宮崎駿也在引導庵野秀明走上自己的創作之路。有種說法認為,《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真嗣就是庵野自己,而源堂暗指宮崎駿,第一話中碇司令要求真嗣駕駛初號機正是映射當年宮崎駿要求庵野秀明畫巨神兵。此後庵野秀明與宮崎駿開始產生摩擦並走上自己的創作之路。庵野秀明對自己的判斷基本上是準確的,他曾這樣回應EVA的成功:
「EVA的成功並不能完全歸功於作品本身,而是在一個恰好的時代,一個恰好的作品恰好得到了觀眾的喜愛「(庵野秀明語)
宮崎駿在被問及曾經的愛徒的高作時,雖然有些酸言酸語(eg.「我沒看出EVA有什麼有意思的地方,太無聊了「(宮崎駿語)),但他還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一件事情:庵野秀明不能靠EVA吃一輩子飯,他需要儘快用新的作品從EVA的光環中走出來。
宮崎駿的觀點庵野秀明也想到了,可是此後庵野秀明參與過的許多作品都反響平平(宮崎駿開光嘴),雖然「EVA之父「的頭銜足以讓庵野秀明在動畫界站穩腳跟,但是可以說也恰恰是EVA限制了庵野秀明大展拳腳,因為他的所有努力無一例外會被拿來和EVA比較,然而即便庵野秀明人事已盡,當年的天時地利他已經無法再複製了。
或許正是一路上的崎嶇,庵野秀明開始明白自己永遠無法繞開EVA,既然不能繞開,那就改變EVA本身上動文章,用EVA來戰勝EVA,用A.T.Field來戰勝A.T.Field,不論在《新世紀福音戰士》裡,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應如此。
2007年9月1日,《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上映
2009年6月27日,《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上映
2012年11月17日,《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上映
2014年,《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原計劃上映,跳票
2017年,《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原計劃上映,跳票
2019年,《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原計劃上映,跳票
2020年6月,《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原計劃上映,跳票
2020年10月,《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傳言上映,跳票
2021年1月23日,《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計劃上映
跨越了近十年的等待,我們仍然不敢對《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的反覆跳票有任何怨言,因為《終》的地位,太重要了。在經歷了《序》和《破》的懷念,《Q》的懵逼之後,《終》要怎麼收拾這個殘局直接決定了《福音戰士新劇場版》能否追上前輩《新世紀福音戰士》的身影,甚至是趕超(可能性不大),抑或是淪為普普通通的劇場版作品(有EVA光環加持應該不至於)。
總而言之,在經歷了漫長且必要的說明後,我們終於進入正題——《福音戰士新劇場版》。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以下簡稱《序》)和《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以下簡稱《破》)大致可以看成老版EVA的高清重製版,劇情上相似度較高,但是細揪起來仍然有大量可以探討的地方。
首先不妨來說說《序》,應該說《序》的主要職能是首先將十多年的EVANGELION再次拉回到觀眾面前。因此《序》也是對原EVA的TV動畫改編幅度最小的一部。基本上用更為精妙的製作技術和動畫水準還原了TV版的1~6話。明顯的變化首先是音樂陣容更加豪華,預算顯然十分充足,相較原TV版投入了更多鏡頭給路人而小幅縮減了駕駛員的日常。此外ED得到了宇多田光的加成,還有明顯可見的是,聲優更加專業了。尤其以葛城美裡為例,其聲線更加具有氣勢從而彰顯作戰部長的權威,由於司令一天到晚出差,姬友技術工作繁忙,很多事往往是美裡憑藉「女人的直覺「拍桌子決定,因此更沉穩威嚴的聲線顯然比TV中較為尖細的聲線更適合。(也有人調侃是聲優老了)
聚焦了普通人的生活,也是彰顯財力的一段,MV中也選用了這一片段。
當然,肯定有心急的同學想問為什麼沒有提及爭議極大的被砍掉的護子鏡頭。這個刪減十分耐人尋味且十分重要,需要在下文另說。這裡不妨再來看看《破》。
《破》在大體上也是還原TV,劇情走向大致相似,但是具體情節十分不同。隨手舉出幾例:
加入了新人物真希波(眼鏡娘廚大滿足)
明日香登場方式從航母運輸改為從天而降,並且秒殺第七使徒(使徒風評被害)
沒有再引入來自學校的駕駛員,弱化了該校學生均為駕駛員適格者這一設定
去掉了真嗣和明日香合力擊殺音樂天使的情節,一定程度上表明新劇場版不再重視駕駛員之間的情感生活
被感染並差點被傀儡系統擊殺的駕駛員從基友換成了明日香,並且此後明日香的動態不明,等到《Q》中出場的時候已經不是我們認識的那個香香了,顯而易見的好處是節約了大量篇幅,基本沒有介紹基友相關內容,更利於在劇場版有限篇幅裡表達中心主題
其他不再贅述,修改目的多半與以上類似。
《破》的意義非常之重要,一方面上承經典EVA的老版劇情,一方面下接《Q》的劇情的全方位變革,因此《破》必須做好銜接工作。眾多苛刻的要求迫使《破》的製作質量極為精良,即便將《破》獨立於《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系列之外,《破》仍然有能力獨當一面。這一點是《序》和《Q》難以做到的。
從《Q》開始,《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真正成為了完全獨立於《新世紀福音戰士》之外的全新的作品,這些我們將會在下期詳細講解。
「我們是漫研九課。我們對普通的文章沒有興趣。假如你們當中有人想真誠安利作品、認真賞析或批判作品或者對ACGN作品產生了什麼奇思妙想,儘管來投稿。完畢!」
有意向投稿的小夥伴,可以在寫完後發送到公眾號後臺,或者發送至2280365468@qq.com長評被選中的小夥伴,有機會獲得680ml×12瓶裝可口可樂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