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3》目前已經播出近半,熱度卻越趨走低。平臺播放量截止到10月28日,普通話版本是3.4億,粵語版是7000萬,合計約4.1億。
全網熱度排第九,該劇在剛開播的第二天曾排到第四名,這說明目前觀看該劇的人數在下降。
作為一部續集電視劇,熱度和播放量不行,說明劇集不好看,讓觀眾產生不了追劇的欲望。原因只能歸咎於TVB。
劇集質量不行,其實是TVB藏了私心!
《使徒行者3》這部劇是合拍片,內地平臺方出錢,由TVB拍攝製作完成。理解起來兩者就是品牌商和代工廠的關係。
所以這部劇在拍攝時就出現一個現象,使用了幾百位TVB演員,甚至很多一線藝人到該劇中客串,這樣可以多賺一些佣金片酬。
很多觀眾覺得《使徒行者》第二部和第三部沒有第一部好看,而且播放量和熱度都不如第一部。其實最大原因是三部劇的導演不是同一個人。
《使徒行者》第一部的導演和監製是文偉鴻,第二部和第三部是蘇萬聰。文偉鴻之所以不執導後兩部電視劇,是因為他執導電影版《使徒行者》。
監製和導演對於一部劇來說,就相當於做菜的廚師,廚師不行,再好的材料也做不出來美味。
對於TVB來說,它是不希望電視劇版太好看,因為要把觀眾的期待度留給電影。就像上面所說,製作一部《使徒行者》電視劇,TVB能獲取的利潤是有限,可能是幾百萬,或者幾千萬,但是一部電影的利潤就是以億來算。
《使徒行者》電影版第一部票房是6.05億,第二部是6.93億。這兩部電影主要投資製片方是邵氏兄弟國際,邵氏兄弟和TVB是一家公司。
所以,TVB在拍攝《使徒行者》第二部和第三部時換了導演,把最好的「廚師」留給賺錢的電影。
用電視劇培養觀眾,然後再用電影收割票房,完美的一個循環。這就註定電視劇不能太好看,要給觀眾留期待度,一旦電視劇比電影好看,沒有觀眾進影院,一盤好菜就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