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後們都曾有過一段寶(中)貴(二)回憶,
那就是在初高時期,
多多少少會交個筆友,
寫寫信啊,寄明信片啊什麼的。
在交筆友的時候,
最重要部分就是筆名了,
8090年初,日本動畫幾乎屠版了所有兒童頻道,
所以很多天(中)真(二)的同學們起的筆名總是帶著日漫色彩,
比如,缺心眼子以及布川內酷..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
他是不是真的不穿內褲呢?
好想和他交朋友啊(哪裡不對)
筆友穿不穿內褲我不知道,
不過我想知道的是日本女人穿和服裡面穿不穿內褲
是的,有這麼一個色情的都市傳說,
說日本女人的和服底下是不穿內褲的!!
這個傳說之廣除了日本本土,在中國也廣為流傳。
那麼,這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在1932年12月,
東京「白木屋」百貨發生了一場因漏電引起的大規模火災,
當時在百貨裡有一間社交室,
是東京財政界的權貴太太們常去的社交場所,
包括貴婦在內,
連服務貴婦的銷售員都會穿著高級和服,
火災發生時,
眼看大樓逐漸變成一片火海,
大家只得趕緊避難等待援助。
最後:整個火災死亡14人,
幾十人摔成重傷。
WHY?
據說當時穿和服的女人們因為害怕走光,
不敢從窗口逃生,
導致了多人被燒死,
因為在逃生時,
她們必須從窗口順著救命用的繩子往下爬,
但是風很大,
和服會被風吹開,
和服被吹開的結果就是,
裡面的內容會被底下的救援人員一覽無餘,
另外有些妹紙為了不讓和服下擺被吹起來,
風起就連忙用一隻手去拉衣服下擺,
結果單手力氣不夠,
就這樣直接慘摔到地上了。
所以,
那時候的和服裡面....真的沒有穿內褲誒!!
雖然看到這件事的時候心裡期待著,
但是很遺憾,
以上事件已被證實是都市傳說了,
根據當時朝日新聞的報導,
的確有女性為了護住裙子,
失去平衡從二三樓摔下來,
但並沒有因此死亡的報導,
只是後來以訛傳訛才變成現在這樣。
p.s:島田庄司的劃時代名作
《佔星術殺人魔法》書中曾提到過這個事件
來來來,平復一下同學們失望的心情,
人妻接著說說這個內褲的問題。
在以前,日本女人和服裡面確實是不穿內褲的!!
一位叫衛本濱子(音譯)的女權主義妹紙,
曾經呼籲女性解放思想,
鼓勵日本婦女效法西方穿上內褲。
她認為,不穿內褲是男性社會對婦女的貶低和欺壓,
因為男人可以隨時隨地、暢行無阻、更加快捷地對女性下手,
嗯..這個理由我給滿分..
但,日本女人在和服裡面不穿內褲的大部分原因是
沒有和買不起...
現代妹紙們每天都要穿著的胸罩和胖次,
都是近代才從西方傳進來的,在以前並不存在,
所以在那個年代,
不是穿不穿的問題,
是根本沒有。
一直到了明治維新時期,
西方的罩罩和內褲傳入日本後...
日本女人還是不穿,
因為當時這叫舶來品,
很貴,買不起也不想花那麼多錢買。
除了這兩個主要理由,
還有一些別的原因,比如:
1.和服主要來源於吳服唐裝,
而在漢代之前我們祖宗一樣是沒有內褲的,
一直漢代方才有開襠褲,
(唔,人妻也曾寫過關於古代妹紙們內衣內褲的問題~)
因此傳到日本也是沒內褲的。
2.若是裡面穿內衣褲,
外面可以看出內衣印跡,
這在日本舊俗當中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
因此胸罩也是不允許的,
不過那時應該沒有吧。
但在現代,由於胸罩會過度強調胸型,
(淘寶29包郵超強聚攏擠溝胸罩...)
不太適合和服
,所以女生會穿和服用的胸罩,
內褲則是照平常的穿。
3.和服穿戴整齊需要別人幫忙,
而在腰部下方的內褲會被和服的小包袱壓著,
容易下墜又不好提上來,
再加上如廁容易破壞和服造型
最早的內褲結構複雜,
(類似相撲大漢們穿的那種兜襠褲啦)
基本上是包圍到肚臍的部位,脫穿比較麻煩。
好了關心完鄰國,
那我們再說說自己,
咱們的內褲又是啥樣子的呢?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身自著犢鼻褌,
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
」集解引韋昭書注云
:犢鼻褌以三尺布作之。
這種有襠的短褲,
因其形似犢鼻,
所以叫犢鼻褌。
簡單粗暴上個圖
我國古代的褲子有兩大類
,一種叫做「袴」或「絝」,
另一種叫「褌」。
褌是古代的內褲,有襠,分兩種:
一種很短小酷似現代的三角內褲,
在古代稱作「犢鼻褌」;上圖這樣滴~
另一種略寬大一些,酷似現代的沙灘褲,
有兩條明顯的褲管,褲長齊膝。
到漢代又出現了一種稱作「窮袴」的褲子
《漢書·上官皇后傳》說:"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褲,多其帶。"
所謂"窮褲",不是那種穿了就沒錢的褲子,
它就是一開襠褲。
而西方妹紙就有福氣啦,
她們比我們更早穿上內褲。
事情是這樣的:
文藝復興時期,
法國皇帝亨利二世娶了義大利名門閨秀凱瑟林.美第奇,凱瑟林。
凱瑟林做了皇后,
時常和宮中女士、貴族夫人們騎馬出遊
,她為了美,發明了一種騎法叫側騎
:把兩條腿放在馬背的一邊騎。
但馬一跑起來,風吹起裙子或者馬再調皮的顛簸一下,
那真的就是空穴來風
-看得那些法國宮廷男人各個口乾舌燥。
凱瑟林皇后很快發現這些男人原來都心術不正,
於是把在義大利已經使用的內褲改良一下,
專給女性們騎馬的時候穿,
法文叫"calecon",
雖然這種襯褲原來在義大利是男性用的,
但是很密實,絕對不會走光,
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
女性內褲慢慢在法國就開始逐漸普及了。
不過,管它什麼時候發明的呢,
反正現在全世界都在穿中國的做的內褲啊
全世界的內褲裡有一半是由廣東的中山小欖鎮生產的,
這個小鎮在2007年被授予「中國內衣名鎮」稱號
嗯,一股蜜汁自豪感..?
嘿嘿嘿,
最後再來個色色的網上看到的和服內褲的解釋:
古時日本女性穿和服,
會用一塊布纏在腰部,人稱腰卷,
這其實就是日本的內衣
就跟沒穿一樣, 我們可以不當內褲看待,
畢竟不符合褲的標準,
據說大小便很方便。
不同於立體式的內褲,
腰卷是平面式的,
因此難免走光
所以日本流行跪著說話,
因為岔開腿就走光,不適合坐,
對於古代日本女性來說,
走光是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並沒像現代女性那樣對私密處有強烈的羞恥感。
原創,禁止未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