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百合
當我看到秦腔皇后憶秦娥的傻兒子從六樓摔下來慘死的那一刻,心情無比悲痛;
當我看到憶秦娥被十幾個大小夥子架著走出殯儀館,連兒子最後一面也不能好好看一眼的時候,心痛得無法呼吸。
她的傻兒子摔得面目全非,大家為了避免刺激她,拿一張照片放大鋪在臉上,把她糊弄過去了。
憶秦娥把兒子的悲劇歸咎於不放她回家的丈夫身上,於是,第二段婚姻也因此悲劇結束。
當死去的兒子要火化,需要通知親生父親時,憶秦娥得知前夫劉紅兵的悲慘下場,不但出了車禍截肢臥床,還被家人嫌棄,被護工毒打。
這一切一切,憶秦娥都承受著,最後,她卻只說了一句:「佛經上說,眾生皆可憐,真的,很可憐。」
《主角》是2019年第十屆矛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作者陳彥用紮實細膩的筆觸,盡態極妍地敘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半個世紀的人生興衰際遇、起廢浮沉。
憶秦娥五十多年的人生命運,成為現實經歷應世之道的心靈參照:即便內憂外患、身心俱疲,偶有出世之念,但身為主角的她,還是擔負起了自己的人生責任,在儒家式的奮進中覓得精神的終極依託。
01
在秦腔戲臺上,憶秦娥是主角;在人生舞臺中,憶秦娥也是主角。
而主角憶秦娥,異常可憐,吃了許多的苦。
因為出生在九巖溝的一個貧寒家庭,年紀小小的憶秦娥就失學去放羊了,可這卻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即使後來成為了「秦腔皇后」,享譽全國,她還是想回到山上去放羊。
憶秦娥的父母為了省下一個口糧,同意她的舅舅帶著年僅七八歲的她去寧州劇團學唱戲。
起初,憶秦娥不想唱戲,特別是看到練戲的人沒日沒夜地在院子裡苦練,她就想著跑回去放羊。
可是,羊並不能放一輩子,舅舅胡三元為了讓外甥女有個長期飯碗,帶著她走進了自己工作的寧州劇團,開啟了她戲曲人生中的序幕。
可是,這個從山溝裡走出來的女孩卻被同齡人排擠,不但看不起她的一言一行,甚至嘲笑她的滿嘴鄉音,憶秦娥自然是自卑的,也只好下苦工練戲了。
即使這樣,厄運還是圍繞著她,因為舅舅胡三元好大喜功,在演戲時開炮打死了人,不但給舅舅帶來了牢獄之災,也給憶秦娥帶來了人生的悲劇底色。
當她想把唱戲作為唯一出路的時候,卻被人趕去灶房做「燒火丫頭」,憶秦娥一氣之下跑回九巖溝繼續放她的羊。
被身邊的伯樂導師胡採香和米蘭勸回戲團後,憶秦娥開始了四年多燒火幫灶的時光。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02
正是這四年多的苦日子,讓憶秦娥練成了主角必備的基本功。
「忠孝存義」四位老藝人,看見憶秦娥在灶房門口不忘練習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便把畢生的技藝傳給了這個不怕吃苦的懵懂女孩。
千裡馬常有,伯樂難尋。
憶秦娥是不是千裡馬,只有身邊的幾個人知道,連她的父母都覺得能幫戲團燒火已經是天大的福分了,唯有「忠孝存義」四位老藝人、胡採香和米蘭幾位真正熱愛戲曲的人發現了這枚「黑珍珠」。
苟存忠老師對易青娥學戲的感覺,給了九個字:能吃苦,理解差,進戲慢。但他又補了九個字:記得牢,練習勤,戲紮實。總體感覺,還給了三個字:乖、笨、實。
他還專門解釋了一次,說:「乖,娃的確乖,乖得人心疼。笨,娃也的確笨,啥竅道都不會,就剩下悶練了。實,娃特別的實誠,沒任何渠渠道道的事。啥瞎瞎毛病都沒有,就一根筋的實誠。」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當憶秦娥又開始練習基本功時,她發現比燒火累千萬倍,於是想放棄唱戲這條路。
可是,苟存忠老師恨鐵不成鋼地苦勸她:
「老師為啥看上你了,一來覺得娃乖,小小的就活得沒別人順當。娃可憐,但可愛。有些娃看起可憐,也可憎得很很,一身的瞎瞎毛病,老師不喜歡。
二來覺得你有潛力。就在你們這班學員裡,你都是最好的。在女娃娃裡面,你是能真正挑起梢子的人。別人沒這個眼力,看不來的!眼力那玩意兒是教不會的!那是道行,你還不懂。
三是老師看你能吃苦。這是唱戲這行的本錢。不吃苦中苦,哪能人上人哪!娃呀,你把老師這三條記下,要都按老師的要求來了,再把戲唱不出名堂,老師就拿一根繩,吊死在這灶門口了,你信不信?」
因為被人看重,被人惦記,憶秦娥從此起早貪黑地苦練,甚至搬到了灶房門口,圖一個私人的空間。
雖然遭受百般阻撓,特別是灶房大廚廖耀輝的威逼利誘,讓她放棄掙扎的念頭,她還是一如既往地唱念做打,沒日沒夜地練。
也正是這個廖耀輝,意欲毀了她的清白之身,讓她一輩子難以逃脫悲劇的底色。
可是,跌入谷底,如果不努力向上爬,也只能一直在谷底悲嘆了。
03
想要改變自己命運的人,都是對自己下狠心的人。
哪個演員不想唱主角,不想上名戲,尤其是大本戲呢?
當憶秦娥終於從」燒火丫頭「成為主角後,她才知道:主角,那就是比別人多出幾十身臭汗,多比別人使出幾十倍牛馬力氣的蠢差事。
憶秦娥不想當主角了,不是真傻,而是真累。
自打開始排練起,她就得把身心全部交給戲。
一本戲,大約三四百句唱詞,主角幾乎要佔到一半以上的量。
這就必須天天學,生怕有一句唱得不到位,生怕有一個拖腔,拖得沒味道。
念白,也是生怕一個字擺得不合適,生怕一句道白說得沒意思。
人家下班,都能逛街,打牌,做頭,美容,洗衣服。
自己下了班,還得學唱,記詞,琢磨戲。並且晚上整夜整夜睡不著。
白天從早到晚昏沉沉,還得經受住各種打擊、嘲諷、撇涼腔。
真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幹得比牛多,活得比驢累。
一直不甘心當配角的楚嘉禾百般排擠憶秦娥,不但背後放冷箭,還在人前煽風點火,目的只有一個:努力往舞臺中間站。
楚嘉禾一直覺得憶秦娥是因為使用了陰險的手段才當上主角的,只是等憶秦娥從舞臺上退下來,自己往舞臺中間站時,才發現自己吃不了那份苦。
唱戲的基本功,楚嘉禾從小就沒有下苦工,腰彎不下去、手腳無力、走路不穩,即使當上了主角,也很快被觀眾趕下了臺。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只認可「色藝俱佳」的憶秦娥,不愛看只有表面功夫的楚嘉禾。
「秦腔皇后」這頂皇冠,也只有憶秦娥能戴上。
04
八百裡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秦人齊吼秦腔。
多年後,憶秦娥成為了「秦腔皇后」,也成為了一臺戲的主角。
同學周玉枝早已看透,她沒有像楚嘉禾那樣嫉妒憶秦娥的主角光環,反而覺得,成為主角的那些苦,自己吃不來。
大家還在溫暖被窩的時候,憶秦娥早已在練功;大家都出去玩耍的時候,憶秦娥還在苦練;大家被新事物衝擊失去方向的時候,也只有憶秦娥還在堅守那些唱念做打的基本功。
正是因為憶秦娥吃得起這份苦,她才能成為每場戲的主角。
但是,這個過程真的太苦了,所以憶秦娥屢次規勸養女認真讀書,以後不用像她一樣苦。
可是養女看到的是憶秦娥人前的輝煌和「秦腔皇后」頭上的那頂皇冠,她也希望自己可以戴上那頂皇冠,接受萬人敬仰和愛戴。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欲當主角,必受其苦。
導師秦八娃在憶秦娥每次遭受苦難時都勸她不要放棄,他說:「能享受多大的讚美,就要能經受多大的詆毀。同樣,能經受住多大的詆毀,你也就能享受多大的讚美。你要風裡能來得,雨裡能去得,眼裡能揉沙子,心上能插刀子,才能把事幹大、幹成器了。」
當養女也吃得起那份苦,成為了小憶秦娥時,憶秦娥說:
「誰讓你要當主角呢,主角就是自己把自己架到火上去烤的那個人。因為你主控著舞臺的一切,因此,你就需要比別人更多的犧牲、奉獻與包容。有時甚至需要有寬恕一切的生命境界。唯有此,你的舞臺,才可能是無限延伸放大的。」
誰不想當一場戲的主角?可是,主角又不是那麼好當的。
主角是聚光燈下一奇妙;
主角是滿臺平庸一階高;
主角是一語定下乾坤貌;
主角是手起刀落萬鬼銷;
主角是生命長河一孤島;
主角是舞臺生涯一浮漂;
主角是一路斜坡走陡峭;
主角是一生甘苦難號啕。
能成為舞臺的主角,無非是三種人:一是確有蓋世藝術天分,「錐處囊中」,鋒利無比,其銳自出者;二是能吃得人下苦,練就「驚天藝」,方為「人上人」者;三是尋情鑽眼、拐彎抹角而「登高一呼」、偶露崢嶸者。
憶秦娥便是第二種,才成為了舞臺的主角,成為了戲中的主角,成為了自己人生的主角。
秦娥者,少小離家,受盡心志之苦,筋骨之勞,體膚之餓;然不忘初心,鍥而不捨,百折不撓,終於躍龍門,成為一代秦腔皇后。
05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擁有重要顯赫的地位,希望自己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譽,希望自己總是站到人群的C位,可是,我們忽略了這一切背後的來之不易。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也許比你優秀的人,吃的苦比你還多。
誰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不是別人,恰恰是自己的觀念,自己的忍受力;不是自己的想法,恰恰是自己的行動力,只有狠心把自己磨得尖尖的,錐處囊中,總會出頭。
要當主角,你就必須學會隱忍、受難、犧牲、奉獻,當你能承受一切苦難之重,也必然能承受那頂皇冠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