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被納入美國實體清單:影響有多大 誰會受衝擊?

2020-12-22 騰訊網

事件:2020年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BIS公告,將中芯國際等60家中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其中、BIS將默認否決(Presumption of Denial)中芯國際的10nm以下先進位程需求;而其他項目則採取「case by case」許可證審查原則。

數據來源:

美國商務部官網(https://www.commerce.gov/news/press-releases/2020/12/commerce-adds-chinas-smic-entity-list-restricting-access-key-enabling)

EAR清單全文:https://public-inspection.federalregister.gov/2020-28031.pdf

一、影響分析及標的討論:

中芯國際被納入實體清單,是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大衝擊。相較前期的MEU禁令,實體清單更為嚴苛。MEU僅限制新設備採購,而實體清單則進一步限制供應商的技術支持。由于禁令中明確表示將拒絕10nm及以下製程的需求審批,這也意味著中芯國際將被迫停止在先進位程方向的突破。

而成熟製程也需要申請許可證,如美方嚴格執行禁令,則會較大程度影響中芯國際的產能建設。除大家熟知的美系設備商AMAT及LAM外,KLA在明場暗場檢測設備幾乎佔據了獨供地位;且有較多設備零部件,如真空規的主力供應商亦為美商MKS。我們認為非美產線建設仍有相當難題需要克服,實際進度並未有部分機構預期的那麼樂觀。預計90nm非美化產線將於21年突破,55nm的非美化產線將在2年內突破,28nm非美化產線則需2年以上時間。

而就日常運維來看,由於中芯國際早有充足備貨,零部件及核心材料均有相當庫存。所以實體清單短期內不會影響公司的日常運轉及財務表現。

我們認為,本次禁令再度凸顯了我們半導體產業在設備材料等基礎支撐業的不足,中美貿易糾紛歷經3年之久,設備材料持續加速導入。但在品類豐富度上仍有較大差距。而禁令之下,晶圓廠的齊套性更為重要,補短板將成為未來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本次禁令會推動國產替代的邊際加速,短期內雖難以彌補中芯國際產能建設延緩的影響,但長期依舊堅定看好設備材料產業鏈。

此外,我們認為須高度重視接下來越演越烈的缺貨漲價潮。據IC Insights統計,2019年中芯國際佔據了全球純晶圓代工廠6%的市場;而8寸產能方面則佔據了全球10.5%的市場。前期8寸相關產品的缺貨漲價便有轉單因素在背後推波助瀾,而本次禁令會進一步加劇產能緊張之現狀。

華虹產業鏈(斯達半導、新潔能)及IDM龍頭(華潤微、安世半導體、士蘭微、揚傑科技)將相對受益,而中芯國際產業鏈將相對受損。

二、中芯國際產能分析:

中芯國際是全球第五大晶圓代工企業,公司經營載體包括中芯上海、中芯北京、中芯天津、中芯深圳、中芯北方和中芯南方等,其中200mm工廠分布於上海、天津和深圳,300mm工廠分布於上海、北京。截至20Q3公司各生產基地等效8英寸晶圓產能合計51萬片/月。

分製程來看,2015年中芯國際實現28nm技術節點的量產,實現中國大陸高端晶片零生產的突破;2019年,公司取得重大進展,實現14納米FinFET量產,第二代FinFET技術進入客戶導入階段。根據3Q20最新財報數據,3Q20公司28/14nm工藝製程產品營收佔比達到14.6%,0.15/0.18μm、55/65nm、40/45nm工藝製程產品仍是公司主要收入佔比,3Q20營收佔比分別為31.2%、25.8%和17.2%。

從下遊終端應用來看,3Q20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智能家居和消費電子產品,佔比分別為46.1%、20.5%和17%。其中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客戶佔比達到69.7%,北美洲客戶佔比18.6%,歐洲及亞洲地區佔比11.7%。

三、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或受影響:

據SEMI數據,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採購金額598億美元,其中134.5億美元來自中國大陸,可以看出隨著國內半導體產業的飛速發展,國內半導體企業設備採購金額逐年提升,由2007年的6.85%提升至2019年的22.49%,而SEMI預計這一數據在2020年將達到27.37%。

中芯國際是國內半導體的龍頭企業,2019年,公司CAPEX金額18.7億美元;而2020年Q1-Q3則高達31.63億美元。具體到設備採購方面,據中芯國際公告,2019年中芯國際向阿斯麥、應用材料、泛林、東京電子採購設備總金額達到23.11億美元,佔2019年國內半導體設備採購總金額的17.2%,佔同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採購金額的3.9%。此次中芯國際列入實體名單或將使得許多相關設備供應商失去這一舉足輕重的收入來源。

其中,收入損失最大的應當是美國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當前全球半導體設備前五名中美國公司有三位,分別是應用材料公司、泛林集團和科天公司。據Bloomberg數據,他們2019年營收分別為146.08億美元、100.45億美元和58.06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營收分別為42.77億美元、30.84億美元和14.58億美元,佔其各自營收比例分別為29.3%、30.7%和25.1%。三家公司均以中國大陸為最大客戶,隨著中芯國際等國內半導體企業陸續進入實體名單,這些美國設備供應商的收入便是首當其衝地受到影響。

四、IC設計公司供應商結構分析:

中芯國際被納入實體清單,對全球半導體產業衝擊頗為劇烈。據中芯國際披露,公司2020年Q3客戶結構中,大中華區佔比69.70%,其他客戶佔比30.30%。

其中海外客戶中,我們了解到高通、博通等國際龍頭均為中芯國際客戶。雖然高通前期已轉了部分訂單至中國臺灣FAB廠,但目前仍有些許電源晶片及4系列SOC在中芯國際代工。

---------------------------------------------------------------------

研究團隊簡介

方 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本碩連讀,近5年半導體行業從業經驗,有德州儀器等外企海外工作經歷,熟悉半導體及消費電子產業鏈。同時還是國內知名半導體創業孵化平臺IC咖啡的發起人,曾協助多家半導體公司早期融資。2017年在太平洋證券,2018年在招商證券,2020年加入信達證券,任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所在團隊曾獲19年新財富電子行業第3名;18/19年《水晶球》電子行業第2/3名;18/19年《金牛獎》電子行業第3/2名。

李少青,武漢大學碩士,2018年加入西南證券,2020年加入信達證券,主要覆蓋半導體、面板、小米生態鏈等。

劉志來,上海社會科學院金融碩士,2020年加入信達證券,熟悉消費電子產業鏈。

童秋濤,復旦大學資產評估碩士,2020年加入信達證券,從事電子行業研究。

相關焦點

  • 被納入「實體清單」 中芯國際:短期無重大影響
    (以下簡稱「中芯國際」)發布《關於納入實體清單的說明公告》,正式回應被美國商務部納入「實體清單」一事。經中芯國際初步評估,被加入「實體清單」對其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該公司將持續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並視情況採取一切可行措施,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力爭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 被納入實體清單 中芯國際剛剛回應!
    (原標題:被納入實體清單,中芯國際剛剛回應!) 中芯國際這幾天日子不太平,剛經歷高層人士「地震」,公司又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對此,中芯國際12月20日晚間公告回應稱,公司於18日關注到美國商務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為由,將中芯國際及其部分子公司及參股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 中芯國際:被納入實體清單對短期內運營和財務無重大不利影響
    中芯國際:被納入實體清單對短期內運營和財務無重大不利影響 中芯國際微信公號 2020-12-20 17:45
  • 中芯國際回應被納入實體清單:短期無重大不利影響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0日電 中芯國際20日晚發布公告,關注到美國商務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為由,將公司及其部分子公司及參股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經初步評估,該事項對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
  • 中芯國際被美國列入黑名單 影響幾何
    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把中芯國際(SMIC)及相關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外界關注美國的制裁行動對其業務有多大影響。富瑞研究報告認為,美國的制裁影響料有限。中芯國際被美國商務部納入黑名單之後,先進工藝發展將受到很大影響。
  • 中芯國際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10nm及以下工藝被全面封鎖
    這一邊,中芯國際還沒有理清「家務事」,那一邊,美國商務部也將它加入了「實體清單」中。 多家公司納入工業與安全局(BIS)的「實體清單」。 這一次,美方給出的理由依舊是「中國的軍民融合」,對外稱中國正在推行軍民融合策略,且有證據表明中芯國際與中國軍方實體有關聯,而美國不允許美國技術被用於支持日益強大的對手強化其軍事力量。
  • 不止中芯國際 大疆等77家中國實體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天極網IT新聞頻道】今年美國加大了中國企業的制裁,12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隨後,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布了最新被列入實體清單的77家實體,其中就包括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大疆創新、光啟集團等近60家中國企業和個人。該名單將於12月22日正式執行。
  • 美國又將60家中企列入「實體清單」,中芯國際、大疆在列(附企業名單)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華爾街日報》評論道,中芯國際一旦被列入實體清單,將被迫向美國商務部申請特殊許可,才能從美國供應商獲得關鍵商品,美國政府藉此限制中芯獲得美國先進的晶片生產技術,尤其是10 納米或以下的半導體先進工藝遭限制,將對中芯造成重要影響。此前《電子工程專輯》報導,中芯國際剛經歷了「蔣來梁走」風波。前臺積電蔣尚義加入中芯擔任副董事長,引發聯合CEO梁孟松請辭。
  • 突發重磅:美國宣布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這兩大事件恐反轉...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12月18日宣布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限制其對美國關鍵技術的獲取。根據美國商務部官網的聲明,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稱採取這一行動是為了保護美國國家安全。路透社報導指出,這被視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鞏固其對華強硬政策的最新努力。除了中美局勢之外,全球市場還將迎來英國脫歐、美國財政刺激等消息的影響。
  • 不止中芯國際 大疆也中招了!77家中國實體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北京時間12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隨後,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布了最新被列入實體清單的77家實體,其中就包括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大疆創新、光啟集團等近60家中國企業和個人。該名單將於12月22日正式執行。
  • 中芯國際被列為實體清單,買辦企業可以放棄幻想了
    18號,就在梁孟松辭職風波2天後,中芯國際被美國列為實體清單,又在中芯國際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對此,中芯國際回應:經公司初步評估,該事項對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
  • 「ICspec芯事件」被美列入實體清單:中芯國際、大疆官方這樣回應
    「ICspec消息」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將包括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和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在內的59家中企列入所謂「實體清單」,進行對美出口「管制」。目前,中芯國際及大疆分別進行了回應。20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該公司關注到美國商務部將中芯國際及其部分子公司和參股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並表示有關舉動對該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
  • 中芯國際大疆雙雙被列美實體清單 前者回應短期無重大不利影響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21日訊 (張劭逸),當地時間18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將77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進行對美出口「管制」,其中就包括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大疆創新、光啟集團等59家中國企業和個人這一次,美方給出的理由依舊是「中國的軍民融合」,而美國不允許美國技術被用於支持日益強大的對手強化其軍事力量。20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後,對於適用於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的產品或技術,供應商必須首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出口許可,才能供應給中芯國際。
  • 半導體國產替代有望加速,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清單疊加稅務優惠
    來源|證券時報網 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正式發布公告,將中芯國際正式納入「實體清單」。根據公告,在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出口商必須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證後才能繼續向其供貨。機構指出,中芯國際正式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對半導體板塊來說,此舉可能加劇行業產能緊張。在新形勢下,全球半導體新的供需矛盾,是原有的半導體供應鏈全球化格局和大國博弈下科技封鎖間的矛盾,供需間的不平衡將打破行業既有格局,破局是最重要的抓手。從國產替代角度看,這是半導體設備材料廠商實現國產替代的一大機會。
  • 突發重磅:美商務部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這兩大事件恐反轉全球...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12月18日宣布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限制其對美國關鍵技術的獲取。根據美國商務部官網的聲明,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稱採取這一行動是為了保護美國國家安全。路透社報導指出,這被視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鞏固其對華強硬政策的最新努力。除了中美局勢之外,全球市場還將迎來英國脫歐、美國財政刺激等消息的影響。
  • 中芯國際怎樣走過「實體清單」的獨木橋;海力士收購Intel存儲業務...
    2、【芯調查】中芯國際怎樣走過「實體清單」的獨木橋(集微網報導)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的名義揮舞的大棒終於落下,美國商務部將中芯國際加入到實體清單當中。儘管是意料之中的不利結果之一,可是制裁的最終到來依舊使人感到錯愕。
  • 列入實體清單的中芯國際戰略布局:靠技術突圍
    12月20日晚,中芯國際正式對外確認已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分析師表示,中芯國際先進晶片製造領域所需的海外合作廠商,幾乎都因此受到了波及。這也意味著,在中芯國際,乃至中國晶片的研發上,一道壁壘已擋在了10nm的節點上。
  • 美宣布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中方堅決反對
    根據路透社12月17日發布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在12月18日當天美國將會將數10家中國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其中包括中芯國際。在12月18日當天,美國商務部網站也正式發布消息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已經決定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
  • 【互動掘金】長電科技:中芯長電半導體被列入實體清單對公司影響很小
    長電科技:中芯長電半導體被列入實體清單對公司影響很小  長電科技(600584)12月21日在互動平臺表示,中芯長電半導體有限公司為公司參股公司,公司間接持有其8.6%的股份,其被列入實體清單對公司影響很小。
  • 中芯國際發布公告,承認受到影響,但更可怕的是我們的大學
    最近的中芯國際可以說是話題不斷,公司內部人事調整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同時,外界的實體名單事件又把中芯國際推向了關注高點。最近,中芯國際發出公告。在公告中,中芯國際表示在公司被列入實體名單之後,根據美國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中芯國際正在遭受影響。針對適用於美國的《出口管制條例》的產品和技術,在和中芯國際合作的供應商,需要獲得美國商務部的出口許可,這樣才能和中芯國際進行持續合作。受到這份清單的影響,中芯國際目前的10nm以及10nm以下的產品或者技術,正在承受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