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病床看夕陽的87歲老人今天出院!這張照片背後,有更多令人淚目...

2020-12-26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蓉 俞任飛

「要不要看一會(夕陽)?」

一個多月前,3月5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院區,轉送87歲的新冠肺炎患者王欣做CT的途中,援漢醫生劉凱,對著緩緩落下的夕陽,問老人。老人說,「好。」於是他們駐足。

這張夕陽下的醫患合影感動萬千人。

照片裡,那個手指夕陽、防護服後寫著「凱哥」的醫生,正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漢呼吸治療師劉凱,27歲。躺著的老人正是王欣,退休前,他是武漢愛樂樂團小提琴手,其時因罹患新冠肺炎,已住院近一個月。他們相差60歲。

海子有首詩中說,「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幾秒鐘的瞬間,被志願者甘俊超的鏡頭定格,隨後傳遍網絡。有人說,因為這張照片,讓人感覺到,「人間值得」。

4月9日中午,在接過編號為1399的「戰勝者」證書後,住院58天的王欣宣告康復。

武漢陽光和煦。出院的王欣心情不錯。當著在場醫護人員和媒體的面,他唱起了歌。

時隔兩個月,再次見到父親王欣,看著他背著小提琴走出醫院,60歲的王雨(化名)激動得難以置信。

她對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說,「父親精神很好,竟然能連續站幾十分鐘,和大家流暢地對話。」

王欣和醫護人員擁抱告別

王欣和醫護人員擁抱告別

住院

這一天的到來,對王雨而言是莫大的驚喜。她回憶說,59天前,父親離家入院時,整個人已經幾近昏迷,「走不了路,說不了話,也吃不下飯。」

2月9日,王欣被送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當天,王雨和她兒子鼓勵老人說,「我們在外面等你,你要堅持下來。」當時,他們卻只聽到床上的人虛弱地道出一句,「我這回,可能堅持不住了……」

一個完整的家,因新冠肺炎而籠上陰影:隨後,照顧父親一周多的王雨也被確診,住進雷神山醫院;她的兒子則作為密切接觸者,被送入隔離點。

2月9日,也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漢醫療隊的136位醫護人員,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開始收治患者的第一天。

2月11日,作為重症患者,87歲的王欣從主院轉入東院。劉凱說,當時,王欣病情嚴重,「呼吸困難,精神狀態和生理狀態都很差。」

擊垮

起初,王欣不愛與人溝通,甚至不接聽子女的電話;也不願配合治療,就連鹽水吊完,他都不按鈴通知護士。

「整天躺在床上,20多天沒法翻身,大小便失禁,腦子不記事。」王欣說,是支援武漢的上海醫療隊的醫護人員餵他吃飯、替他換尿不溼,鼓勵他樹立信心。

護士長潘文彥記得,有一次查房,自己湊近王欣問「你好嗎?」他氣喘籲籲得說不清。

一旁的病友,把自己拍的視頻拿給潘文彥看。視頻裡,王欣正低聲哼唱著歌曲。原來,年輕時,王欣是個挺受歡迎的樂團演奏員。

王雨說,以往,每年冬天父親都要去醫院調養血糖。住在醫院時,他就會拉起小提琴,給醫生和病友們聽。

清醒時,這個耄耋老人其實也很「時尚」,會使用微信,會用手機拍照,「他性格開朗,喜歡嘗試新鮮的東西。」王雨說。

但是對病情的恐懼和未知,一時擊垮了這個老人。

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為了鼓勵一時清醒一時糊塗的王欣,潘文彥和同事們時不時會向老人家發出邀請,「唱個歌給我們聽聽啊?」

慢慢的,王欣開始有所配合地哼唱起來。

夕陽

3月5日那天,劉凱和95後的志願者甘俊超,推著老人從11樓病區下來,穿過幾百米的過道,到門診大樓接受CT診斷。

回來的路上,他們遇到夕陽,於是駐足,有了那張著名的照片。陽光打在他們身上,在身後撒下斜斜長長的影子。

「夕陽蠻好。」住院後近一個月未見陽光的王欣,至今仍記得當時的感受。

那天之後,或許是夕陽帶來的好運,他的病情開始好轉。

身體轉佳,王欣撿回一直以來的愛好——音樂。他喜歡在病房唱歌,有時是《四季歌》,有時是《何日君再來》。

從每天高流量吸氧,到間斷吸氧,到最終撤掉吸氧器;從大小便失禁,到最後拔掉導尿管;從起初臥床無法自理,到後來可以在床邊走動,甚至不需要護士攙扶,自己去洗手間。在這些一點一滴的變化中,潘文彥和劉凱看到,19床的王爺爺就快好起來了。

王雨一邊治療,一邊牽掛著父親。儘管不在身邊,但隔著電話,王雨也能感受到父親細微的轉變。

3月28日,康復出院後的王雨,特意將父親的小提琴送去醫院。

送別

劉凱撤離前一天,王欣和他拍了一張合照。

聽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漢醫療隊4月1日就要撤離武漢,前一天,王欣嘗試給劉凱和同事們拉了幾次小提琴,曲目是《送別》和《沉思》。「老人還沒完全康復,手的力氣不夠,演奏的聲音不理想。他直說抱歉,可我們很感動。」劉凱說。

那一天,隔著防護服,王欣主動擁抱了他。他們拍了一張合照,兩人都對著鏡頭伸出了象徵勝利的「剪刀手」。

第二天,劉凱他們返回上海,老人沒來得及送別。他有些「埋怨」,「走的時候沒告訴我,沒送他們,有點遺憾。」

但撤離武漢後,劉凱和同事們也一直關注著王欣的狀態。他們欣喜地看到,老人已經可以自己走幾百米路了。

4月8日零時,江漢關的鐘聲敲響,按暫停鍵76天的武漢「解封」。身在上海的劉凱,得知老人康復的消息,「很高興,為他,也為我們醫療救治的成功。整整兩個月,這一路走來很不容易。」

好起來的王欣,可以在醫院裡對著夕陽拉琴了。

團聚

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CCU團隊的接力救治下,今天(4月9日),王欣正式出院。他和劉凱做了視頻連線,隔著屏幕,他邀請劉凱,以後來武漢,一定到自己家裡做客。

痊癒出院後,老人還將前往康復驛站,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康復和醫學觀察。但王雨感覺,今天,自己曾「四分五裂」的家終於團聚。

興奮之餘,王雨開始為父親整理行李。起初,王雨有些詫異,「很奇怪,多了好多不是父親的衣服。」她還以為,是醫護人員弄錯了,但謎底揭曉後,她五味雜陳——原來,在醫院時由於生活用品沒帶夠,劉凱和同事們,把自己的衣物等各種生活用品,都拿給王欣用。

父親還在醫院時,王雨就在網上看過那張流傳很廣的夕陽照。和旁人的心情不同,當時,那張照片讓她看得心酸,「我一度以為,父親好不起來了。」

如今,再回看存在手機裡的這張照片,王雨才發現畫面裡的溫馨——沒有太多的雲,也沒有太大的風,兩個相差60歲的一老一小,靜靜地看,無需語言。明晃晃的夕陽,給他們的身影鍍上金邊。

相關焦點

  • 武漢87歲看夕陽老人出院,而英國老年人被迫籤「放棄急救同意書」
    1、中國武漢一名87歲的新冠肺炎患者今天宣告痊癒出院了。2、英國多地養老院及診所向年邁且體弱的老年人發放「放棄急救同意書」,要求收到同意書的患者籤字並承諾: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病情惡化時不會叫救護車。病情惡化但不叫救護車,這意味著什麼,答案不言而喻。
  • 這張照片,刷屏!落日餘暉下的瞬間,有太多淚目細節…
    這張照片,刷屏!所以當看到金色的夕陽時,他是本能地被打動了。」照片刷屏後很多人直呼感動、溫暖之餘紛紛貢獻著更多的故事原來,病床上的患者是湖北愛樂樂團的一位小提琴家。上海醫療隊剛去時,這名87歲的老先生病情危重,對所有人不理不睬,甚至拒接家人的電話。
  • 在武漢病床上觀看夕陽的老人出院了:穿越地獄之門,夕陽無限好
    王欣老人將在武漢人民醫院康復東醫院出院,他的健康牽動著無數中國人的心,人們為他感到高興,滿懷祝福。回顧事件:小說冠狀病毒,87歲,曾於被武漢愛樂樂團錄取,她被診斷出有新的冠狀病毒後被送進了醫院,她還得到了上海和四川兩個支持湖北醫療隊的醫療支持治療,老人隨身攜帶小提琴,後來,當允許屍體在病房無人時,她常常在床前拉一支曲子,」王欣」。
  • 看夕陽的爺爺出院啦
    王欣出院時與醫護合影。 昨天,王欣又站在夕陽下 拉起了《送別》這一次,他送的是誰? 經歷了嚴冬,方才明白生命的可貴,每一個從疫情中走來的人,都值得我們尊敬。 一個多月前,90後醫生陪八旬新冠肺炎患者王欣一起看落日,溫暖了無數國人。4月9日中午,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醫護人員的接力救治下,87歲的王欣老人宣告痊癒出院。他將前往康復驛站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康復和醫學觀察。 出院時,東院區院長肖紅軍為他頒發了編號為1399的「戰勝者」證書。老人激動地落下了眼淚:「感謝醫護人員給了我新的生命!」
  • 一張「夕陽照」看哭全中國,照片裡的他們這樣說……
    落日餘暉,愛有回聲。唯美定格,溫暖你我。照片背後,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呢?▼這張照片拍攝於3月5日下午5點多,地點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記者聯繫上照片中陪老人看夕陽的醫生,這位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醫生劉凱,一直在說,沒有想到這張照片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5日傍晚,他和志願者甘俊超推著照片上這位87歲的新冠肺炎患者去做CT。因為住院患者做CT是在門診樓,需要從他們所在病區的11樓下電梯,然後穿行幾百米,再到門診大樓。
  • 2020 這一年 這一城:看夕陽
    3月5日,劉凱醫生推著王欣老人欣賞夕陽 甘俊超攝這張拍攝於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的照片,被譽為「2020年最治癒瞬間」。照片裡穿著防護服的27歲援鄂醫療隊醫生劉凱,陪著病床上的87歲老人王欣,在落日餘暉下,兩人望向夕陽,手指著遠方……這一幕發生在3月5日。
  • 凡人歌山東一女兒推病床上的父親看夕陽,這一幕看哭網友!
    凡人歌·2020年97期還記得這張感動全網的照片嗎?醫患同看落日餘暉如今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了!看哭眾多網友9月27日,山東聊城一位女士在醫院內推著躺在病床上的父親看夕陽。評論區成了「樹洞」網友們的真實經歷把人看哭樹欲靜而風不止珍惜當下!
  • 落日餘暉下的照片刷屏後,27歲的醫生和87歲的老人,現在還好嗎?
    一名保安從辦公室門前掠過,又倒轉回來,問:「你是那個拍照片的醫生嗎?」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以下簡稱東院),「照片」不是泛指,它有特定意義,就是指那張照片——中山醫院醫生劉凱和87歲的患者、小提琴家王欣一起看夕陽的照片。和保安同行的東院本地護士也擠到門前,問:「誰是凱哥?」
  • 新冠疫情難忘的照片——落日餘暉,凜冬散去,山河無恙
    2020年3月5日這天,一張照片在微博上被轉發了七萬多次:疫情期間,一位醫生穿著我們已經十分熟悉的防護服,他的身邊是一位躺在病床上的病人正在手指夕陽。 站著的他,27歲,是來自上海的醫生;躺著的他,87歲,是武漢本地的病人。 一醫一患,相距一甲子,相攜沐夕陽,溫情滿滿 兩人皆是身穿白色,卻被落日的餘暉染上了暖黃的光,他們面向夕陽的身影被相機定格在落日那一瞬間。
  • 背後有太多令人淚目的細節
    87歲老先生欣賞了一次久違的日落。這位87歲的老先生入院時是重症患者,在上海醫療團隊的救治下,目前身體情況已不斷轉好。5日下午四點多,劉凱推著他去做一個CT檢查隨訪,在回病房的途中,和煦的夕陽恰好灑在病人和醫生身上。「我看老先生挺高興的,就問他要不要看一會(夕陽),他說好。」於是兩人停下來。
  • 昨天這張照片刷屏了!「落日餘暉」背後,還有這些細節故事
    ,照片中一位躺在輪床上的患者手指夕陽,旁邊身著防護服的醫生駐足眺望,二人共同欣賞落日餘暉。今天上午央視記者來到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採訪到了照片中的主人公劉凱醫生以及照片的拍攝者,志願者甘俊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重症醫學科醫生劉凱:患者是一位87歲的老齡患者,昨天帶著老人去做CT回來的路上,我們正好看到了落日的餘暉,老大爺非常高興,我們就一起在樓下看了一會餘暉,正好我身後的一位大學生護工志願者,他幫我們記錄下了這一刻。
  • 刷爆朋友圈還登上熱搜,全國網友都在感慨:這是「今日最佳照片」
    落日餘暉下,身穿防護服的醫生和病床上的患者,兩人望向夕陽,手指著遠方……照片背後,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呢?這張照片拍攝於3月5日下午5點多,地點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照片中,來自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劉凱醫生,在護送病人做CT的途中,停下來,讓已經住院近一個月的87歲老先生欣賞了一次久違的日落。
  • 普拉託兩「九十後」病床兩側手牽手共抗新冠!
    他們現在都在Melagrana醫院治療新冠,而且醫院將兩位老人安排在了同一個病房裡。上周六,醫院的護士們拍下了老人們在病床上手牽手的照片。目前,老人們正在康復中。這個故事由義大利La Nazione日報刊登出來,老爺爺名叫Ivo,今年92歲,老奶奶名叫Livia,今年88歲。La Nazione將兩位老人在醫院病床上手牽著手的照片刊登在報紙上。兩位老人在同一家醫院接受治療,普拉託的Melagrana醫院是專門收治新冠輕症患者的,老人們的病床緊靠在一起,他們正在康復中。
  • 一張看夕陽的照片,何以讓無數人動容?
    3月5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20多歲的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劉凱醫生在護送病人做CT途中,特意停下來,讓已經住院近一個月的87歲老先生欣賞了一次久違的日落。畫面中,夕陽剛好停落在遠處高樓的上方,一片片白雲漫過天空,大地被映成金黃的顏色。病床上的老人,手指向夕陽,手指上的骨節支稜著。病床邊的醫生,穿著全身密閉的防護服,背後寫著「凱哥」兩個字。這樣的場景,被媒體報導記錄下來,冠以「2020最治癒的瞬間,刻骨銘心」之名。
  • 84歲老人推著輪椅買站票,連夜趕去北京,背後原因令人淚目
    84歲老人推著輪椅買站票,連夜趕去北京,背後原因令人淚目從古至今,我們都聽到過很多動人的愛情故事,比如說梁山伯與祝英臺,許仙與白娘子等等,這些都是家喻戶曉的歷史愛情故事,有很多人都非常羨慕那種比翼雙飛的生活,歷史上也有很多文人,對那些愛情故事進行大量的文學讚美
  • 了不起的你——三張照片背後的淚目故事
    一張張令人淚目的照片在網上刷屏,暖化了無數人的心。記者選取其中三張照片,找尋照片的主人公,講述照片背後的感人故事。照片一:風雪裡的蹬車少年19歲的大二學生李宗餘就是這組照片中的主人公之一。「我就是那個蹬車少年。」在電話另一頭,李宗餘笑著跟記者說,「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幫家裡幹活的時候學會了騎電動車。」「蹬車少年」上任始於2020年12月22日。為防控疫情,大連海洋大學封閉校園,17名平均年齡19歲的學生組成了青年抗疫突擊隊,承擔起每日運送物資的任務。「那天雪太大了,蹬車可費勁了。」
  • 87歲老人獨自拄拐到醫院掛號看病,向旁人哀嘆:病床前面沒孝子
    老人拄著一個拐棍,雙腿走得特慢,排到窗口,顫顫巍巍地遞錢拿到掛號單。排在她後面的一位男子很是好奇,心想這麼一個行動不便的老人,怎麼就獨自前來醫院呢。於是他便和老人聊起來。結果這一聊,老人道出了自己的心酸。老人倚靠著排隊用的鐵柱子,說自己已經87歲了,老頭傻,自己來也沒人管。
  • 執子之手,這張照片感動了很多人……
    然而在浙江寧波,有一對年過九旬的夫婦,兩人雖同住一棟樓,「執子之手」卻是他們在臨近生命終點時的願望……心願近日,92歲的馮爺爺因心臟問題,住進了寧波鄞州人民醫院3樓的ICU病房。馮爺爺住院前不久,他的老伴馮奶奶因為股骨骨折,也住進了同一家醫院14樓的骨科病房。然而,兩位老人都只能躺在病床上,無法行動。
  • 執子之手,這張照片感動了無數人……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本是人們對愛情的美好嚮往。然而在浙江寧波,有一對年過九旬的夫婦,兩人雖同住一棟樓,「執子之手」卻是他們在臨近生命終點時的願望……心願近日,92歲的馮爺爺因心臟問題,住進了寧波鄞州人民醫院3樓的ICU病房。馮爺爺住院前不久,他的老伴馮奶奶因為股骨骨折,也住進了同一家醫院14樓的骨科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