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繪本時,封面的設計往往比內容更先吸引孩子,或許你會說,繪本的封面並沒有什麼內容,只是展示繪本故事的主要人物或者故事情節罷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真是錯過作者煞費苦心設計的封面與封底了。今天,就來告訴大家一個小小的動作,發現一個全新的繪本閱讀視角。
那就是,將封面與封底展開到同一平面,欣賞繪本的別樣樂趣。接下來,主要從三個層面進行舉例介紹,帶你走進繪本閱讀新視角。
1.展示故事主角及物品
有的繪本封面與封底展示了故事的主角,以及在故事中與主角息息相關的物品。
比如《悟空,乖!》這本書,封面與封底由悟空的金箍棒連接,封面是悟空,封底是小黑兔。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在學校裡,頑皮的悟空因為力氣大、膽子大、金箍棒大,所以同學們都害怕他、躲著他,他很發愁。
為了能和同學們一起玩,他找到很乖的兔子黑黑,把自己的「力氣、膽子、金箍棒」和黑黑的「乖」互換後重新回到學校,接下來在學校裡發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看故事之前,看封底與封面的展開頁,孩子可以發揮無盡的想像,悟空為什麼要乖?小黑兔為什麼和悟空搶金箍棒?孩子腦中可能會上演無數個故事版本。
隨著孩子的想像打開內頁,看完故事,再看這個展開頁,又是不一樣的感受,原來這個頁面呈現出了故事的主角以及讓主角產生聯繫的金箍棒,有利於孩子體味故事的餘韻。
2. 展示故事情境的內頁圖
有的繪本封面與封底用的是繪本內頁的圖畫,展示故事其中的一個情境。
?比如《啊嗚大嘴狼和妖怪們》這本書,封面與封底的展開頁是大嘴狼張著大嘴嚇唬一群妖怪,讓人不禁產生疑問:它們到底在幹什麼?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雨日的黃昏,天黑黑的,啊嗚大嘴狼看見林中的舊祠廟裡點亮了藍色的火,聚集著好多妖怪。
第二天,他跟夥伴們一說,不但沒人相信,還被嘲笑了一番。於是,啊嗚大嘴狼便和長命龜一起,出發去林子瞧個究竟……
翻開書讀故事,會發現封面與封底的展開圖正文也有,正是啊嗚大嘴狼和長命鬼遇到一群妖怪的一幕,這也是整個故事的一個轉折點。
由之前的恐懼、害怕到見面的互相恐嚇,轉到後續的與妖怪們共同幹一番「大事業」,到最後期待妖怪們好好活著。
相信讀這個故事之前和讀完故事之後看這個封面與封底的展開頁,會是完全不同的心情,這也是作者的設計意圖所在。
3. 展示腦洞大開的想像內容
有的繪本封面與封底的展開圖是故事主人公進行的腦洞大開的想像內容,讓讀者也浮想聯翩。
比如《我的秘密閣樓》這本書,封底與封面是一個小男孩,身後有發動機還有大老虎,還有一個很長的梯子,一看就不是現實中存在的場景。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故事的小主人公「我」有很多玩具,可還是很無聊。我爬進了閣樓裡,我在那發現了另一個世界,有老鼠一家,還有很多蟲子;我還和蜘蛛一起織網,還發動了一個舊的發動機。
我找到了一個朋友,與它分享我的發現,我們還一起玩。可是當我告訴媽媽時,媽媽卻說我家沒有閣樓!
翻開書看具體內容之前看封面與封底的展開圖,孩子可能會想,這都是什麼東西啊,秘密閣樓上竟然有老虎?竟然還有那麼長的梯子?
讀完故事後再看展開圖,孩子往往會豁然開朗,原來這些東西都是小男孩想像出來的啊,怪不得這麼無釐頭呢。
溫馨提醒
有些繪本的封面與封底是可以展開看的,既可以再現故事裡的主要舞臺,還能讓孩子體味故事的餘韻。
但是,有的繪本封底與封面是連不到一起的,這時我們就不能展開來看了,所以,在閱讀時,還要根據每本書封面設計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發揮出繪本的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