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叫正三和弦與副三和弦。
還記得C大調的七個自然音階上建立的和弦都是什麼嗎?那就是C, Dm, Em, G, Am和Bdim。在這七個和弦中,C, F, G這三個和弦分別建立在主、下屬以及屬音之上,分別稱為主和弦、下屬和弦以及屬和弦,其和弦音分別為135, 461和572,聰明的你可能發現,這三個和弦己經完全含有自然大調的自然音階,從某一方面來說,只用這三個和弦就是可以給一首C大調歌曲伴奏了。事實上,只用一、四、五和弦伴奏的歌曲也大有「曲」在,比如《遲到》、《外婆的澎湖灣》、《送別》等等。這三個和弦即被稱為「正三和弦」(注意這是在C大調中而言),其他的和弦稱為副三和弦。那正三和弦與副三和弦有什麼作用呢?簡單概括就是正三和弦具有調性的顯著色彩,它可以架構起樂曲(歌曲)的結構,明確調性,而副三和弦,則相當於一個調劑色彩用的。打個比方,正三和弦就好比是一盤菜,那副三和弦則相當於調料,你可以認為菜更重要一些,但沒有調料的菜也不會好吃。
思考:C大調的正三和弦是C, F, G,那a小調的正三和弦是哪幾個?
通過認識正三和弦與副三和弦,我們可以進一步擴展我們對和弦的認識,就是在辨別出大小調之後,用正三和弦「撐」起整首曲子的「骨架」,而用副三和弦做一些填充,絕大多數的歌曲都是這樣的。當然,也有很多特殊的用法,我們以後會講述。但現在你則基本需要這樣的規則。
以C大調為例,在三個正三和弦中,一級和弦C具有調式中最穩定的3個音135,並且主音為根音,所以它的穩定性是最好的,一般會用在歌曲的開頭(起明確調式作用)以及歌曲的結尾(可以給人一個穩定的結束感),而下屬和弦和屬和弦則是不穩定的和弦,特別是屬和弦之中的「7」音因為強烈的傾向於主音1 ;,所以它的穩定感最差,因為穩定感差,所以一般會用在穩定感強的主和弦之前,如果你觀察一首大調歌曲,則會發現 90%最後的和弦會落在主和弦之上,而主和弦前面則是跟著一個屬和弦,而屬和弦前面一般又會搭配一個下屬和弦,其他的副三和弦,則會用到一些該它出現的地方。很多時候,編和弦就是一種經驗,所以還是請各位同學平時多彈一些歌,學著善於分析,慢慢積累,在未來的某一天,你就會發現,你的和弦編配思路就像泉水一樣湧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