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中騙》騙中騙

2020-10-12 萌萌萌萌萌萌萌

《騙中騙》是1973年最風格化的一部電影。特別令人驚喜的是匯聚了《虎豹小霸王》的導演喬治·羅伊·希爾和兩大賣座票房明星再度合體的陣容。那時的電影不故弄玄虛,不會像現在的電影那樣無謂地設置觀影障礙,要麼是《兩桿大煙槍》般的繞騰,要麼是《穆赫蘭道》般的迷離。好像生怕觀者產生疏離感,《騙中騙》採取了小節式的結構,整個故事便如行雲流水,任意自然。 這是一部具有強烈黑色喜劇風格的電影。影片以懷舊的處理手法描述了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的詐騙活動,影片中用俏皮和妙語連珠的對白以及連環套式的詐騙故事始終吸引觀眾的目光。兩位渾身是戲的超級明星保羅·紐曼和羅伯特·雷德福配合默契,加上「冷麵」的羅伯特·肖的精彩配戲,片中唯一女演員是艾琳·布倫南,長相奇特,稱不上美女,但卻很霸氣。該片最後竟然獲得10項奧斯卡獎提名,最後居然壓倒了《往日情懷》、《美國風情畫》以及《驅魔人》等另外幾部質量非常之高的影片,奪得第4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美工、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改編音樂7項大獎。 《騙中騙》中所流露出來的趣味性和酷味以及隱藏在其中的嚴肅是當今許多電影所缺乏的。導演喬治·羅伊·希爾沒有如現今電影那樣將簡單的劇情複雜處理故弄玄虛,而是採用單線式的講述方式將複雜的情節簡單化。喬治·羅伊·希爾用其高超的視覺處理手法,超卓的講故事能力和風趣富有吸引力的對白推動著整個劇情的發展。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影片中沒有浮華熱鬧的打鬥僅僅依靠兩個男人之間的對話就使整部影片充滿著趣味。但這絕不是說影片沒有其刺激的一面。巧妙的布局謀篇和情節設置讓整個觀影過程不僅趣味十足,而且始終保持緊張感。影片的成功是一定程度而言得宜於兩位明星的精彩表現,很難想像缺少了保羅·紐曼與羅伯特·雷德福的《騙中騙》會呈現一種什麼樣的狀況。羅伯特·雷德福和保羅·紐曼以及導演喬治·羅伊·希爾是繼《虎豹小霸王》之後又一次「鐵三角」的聯袂,兩人之間的對手戲,奇妙的化學反應很難用語言來形容,尤其是保羅·紐曼不著痕跡的完美演技在本片發揮得淋漓盡致,為影史上留下了一個值得記住的「老江湖」形象,令人難忘。 騙子的故事總能提起人們的興趣,遠的不說,一部《瘋狂的石頭》就不知又讓多少人為騙子瘋狂。然而銀幕上的騙子雖多,但能夠像《騙中騙》這樣完美、豪華、溫情的騙局卻寥寥無幾。強尼·虎克原本是一個爛賭無品的騙子,為了給搭檔路德報仇,同時也是給自己解套,找到最優秀的「街頭工作者」亨利·康夫,這又是一個失意落魄的人物。兩個人先是設下一個豪華的騙局,所謂豪華不是指場面,而是所招募的人手之多、情節之繁複讓人瞠目。當黑社會的頭目德利·隆根一步步陷入他們設計好的陷阱時,另一條線索也逐步展開,這即是所謂的「騙中騙」,它存在的目的一是保持懸念讓觀者緊張,一是讓整個騙局能完美地收場。這種雙重格局的電影以此片為集大成,觀影的幸福感也由此碧波蕩漾。電影的故事留待觀者自己去探尋,片中的細節不妨一同論賞。想要看這個片子的人大概沒誰不是衝保羅·紐曼或是羅伯特·雷德福去的。保羅·紐曼作為演員的偉大在於他完美地繼承了早期黑白電影中一流男演員的神髄,比如黑白影像中的克拉克·蓋博、格利高裡·派克,在那一轉頭的表情中,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深沉。要知道在帶有色彩的鏡頭裡,能夠達到如此逼真的表演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懷舊的導演非要將影片弄成黑白色調才能學到其中味道的原因,最近拍得較好的是《柏林迷宮》及《藝術家》。保羅·紐曼飾演的亨利·康夫擁有天生的復古的情懷,他讓一個1930年代的騙子真實可信了。 《騙中騙》中的「騙」,劇情中的就不多說了,都在影片中,主要說說它是如何欺騙觀眾的。這還要從電影最大的懸念——FBI說起,因為這是劇情的最大轉折點——誰能想到最後的槍擊是騙局?FBI從最開始出現起,就被蒙上了正義的色彩,電影既沒有交待來由、與沒有讓男主角或搭檔與FBI們出現在一個場景,這使得騙局相當逼真,欺騙了所有觀眾;其次,當男主角同意FBI的要求後,男主角與搭檔都有一段時間的沉默,這更給人誤導男主角仿佛心裡有些不安,而搭檔則另有心事;最後,FBI出現也讓人以為這一切都是真的。通過這一系列的劇情設置,電影編導們徹徹底底的將觀眾們「騙」了,而且「騙」得還很徹底!此外,那個戴手套的男人同樣是本片的騙局,欺騙觀眾的,因為電影把他拍得很神秘,其實他不過就是一個會使槍的矮胖子。當然,女殺手的設置也是在矇騙觀眾,這個突然出現的角色在大結局前讓影片顯得更加撲朔迷離。總之,本片的好看是在欺騙觀眾的基礎上達到的。不過,這也可以換種說法,叫做「出其不意」、「懸念」。 電影的背景設定在20世紀30年代的芝加哥,很多戶外場景正是在這裡拍攝的(包括一場我們看到的在聯合車站的月臺上射殺的戲)。我們看到,在一個混亂,弱肉強食的大都會裡,配有體格強壯的保鏢的大人物們總是輸給自信的機靈鬼們。德利·隆根怎麼也料不到他是如何中的招。德利·隆根是個下大賭注的賭徒,在紐約至芝加哥的途中玩一場撲克遊戲時上了圈套。亨利·康夫和強尼·虎克盯上了他,將他視為下手的對象,接著看著將他玩弄於股掌之間。他怎麼也料不到他們甚至彼此認識,這就是其中魅力所在的一部分:他們在很多場合下扮演互不認識的陌生人給他看,以便強尼·虎克偶然透露他知道芝加哥最大的交易室所在。影片的結構是整個影片的構架。支撐著影片的完整與合理性。合理和有序的結構能夠清晰的整理出影片的內容和所要表達的主題。能夠體現一部片子的製作水平,提高影片的質量。能夠更加容易的讓觀眾感知影片,了解影片。 《騙中騙》是一部充滿著幽默色彩的影片,影片分為7個小部分。清晰的理出了影片的思路。每一個部分更是用精短的語言概括了部分的中心內容。「賭徒、圈套、下餌、設套、出擊、上鉤」這7個部分組成了著完整的影片。影片一開始就用小短鏡頭的方式敘述影片中美國要的人物。從短鏡頭中的人物之間的表情、動作,已經勾起了人們對影片的興趣,吸引了觀眾的眼球。這7個部分就像索引一樣充當著影片的目錄,是觀看影片的根據。這樣的結構看似將影片剪得簡單了,可是更能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是觀眾記住影片,幫助觀眾理清了影片的思路,以至於更能理解創作者的意圖。 音樂對影片的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騙中騙》的音樂甚至可以決定影片的好壞。影片中的音樂的節奏是決定影片節奏的重要依據。音樂可以烘託氣氛,調節氛圍。音樂可以是剪輯的重要依據。音樂同樣表達著人物的心境,表現人物之間的關係,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騙中騙》這部幽默的老千片子有著輕快而富有節奏感的音樂。虎克在康夫的幫助下由一個普通卻有極其聰明的市井騙子轉變為一個令人刮目相看的老千的過程中,輕鬆愉悅的音樂讓影片也變得那麼輕鬆。整部影片的音樂都是輕鬆地,是影片看起來沒有普通黑幫片的嚴肅與壓抑。這樣的音樂這樣的節奏讓觀眾看起來就像在看一部令人捧腹的喜劇片,輕鬆而又親切。這樣更能加深對影片的理解,拉近觀眾與影片的距離。 剪輯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影片的好壞,好的剪輯讓影片增光天色,更見一個層次。剪輯影響著影片的節奏和影片的觀感。影片以漫畫的開頭,每個部分的開始也是漫畫。可以說漫畫的插入,是這部影片的一定特色。漫畫還起到了引導著部分內容的作用。漫畫的內容也是部分中重要的場景,交代人物關係。在影片的主題體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漫畫本身具有一定的娛樂性,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增進了觀眾與影片的距離。影片《騙中騙》這種特殊的結構處理方式吸引了大眾的眼球,音樂的輕快顛覆了黑幫片的嚴肅與壓抑,漫畫的出現更是進一步拉近了電影與觀眾的距離,是影片的人氣大增。而且影片注重細節的表現,這種細膩的表現手法為影片的成功立下功勞。這是一部在各個方面都很優秀的成功之作。 電影除了有懸念、好看外,就沒什麼深刻的主題了。不過真的找的話,可以理解為本片中的騙子們「劫富濟貧」,為社會伸張正義,只不過這個「貧」是他們自己而已。因此,本片是一部娛樂性十足的商業片,是以吸引眼球、賺錢為目的的。當然商業片也可以出佳片,本片就是一部。因為像本片這樣有著情節完整、沒有漏洞且構思巧妙的劇情,精緻的拍攝,和具有好萊塢黃金年代特色的時代背景,以及演員惟妙惟肖的演出的電影,都讓本片成為一部名留青史的傑作。它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也一直在IMDB250之內,可見它即得到專家的肯定,又得到了影迷的口碑,這樣的電影並不多見。總而言之,本片是一部華麗的商業大片,除了好看就是好看,而且好看得很優雅,這樣特質在現代電影中再也見不到了。 羅伯特·雷德福一直是被低估的演員,雖然他的名聲很大,但似乎很難擺脫那張過分漂亮的臉,也許和他有點連相的布拉德·皮特會同生此感吧。作為導演,他可以拍出《普通人》、《馬語者》這樣的優秀電影被獎項和觀者所認可,但事實上作為演員的羅伯特·雷德福同樣出色,對虎克這個角色的把握就說明了這一點,有一點油滑,又有一點稚嫩;有一點怒其不爭,又有一點令人欽佩,這種內心的轉變自然生動,一座奧斯卡影帝的提名當之無愧。當然,羅伯特·雷德福的微笑更是令人迷醉,那笑容和保羅·紐曼的微笑不同,一個深沉,一個單純,卻同樣打動人心。 傳奇女設計師伊迪絲·海德憑本片獲得自己的第8座、也是最後一座奧斯卡獎(共35次提名)。她是獲得小金人最多的女性。而本片製片朱莉婭·菲利普斯則成為第一個或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女製片人。據說當時沒人願意演那個被耍得雲裡霧裡卻還自我感覺良好的大反派德利·隆根,還是保羅·紐曼親自去倫敦把劇本遞到羅伯特·肖的手裡,並答應給與高酬金,才確保了後者的演。可是羅伯特·肖在開拍前一周在手球場摔成了跛腳——這才是片中他一瘸一拐的真正原因。由於本片票房和口碑俱佳,十年後還拍了續集;但換了導演和演員後被證明是狗尾續貂之作。 《騙中騙》被認為是好萊塢「騙術電影」經典,懸念設置和布局設計都極其巧妙,你能從後世的《偷拐搶騙》、《十一羅漢》等影片中輕而易舉的找到都有哪些橋段是從《騙中騙》學來的。保羅·紐曼嫻熟的玩紙牌技巧更是被香港賭片發揚光大,風靡一時。抄襲也好,致敬也罷,從一個側面不難看出《騙中騙》的影響力和獨特魅力。全片大量使用上世紀初美國黑人音樂家有著「Ragtime之王」美稱的斯科特·喬布林的作品來渲染和襯託氣氛。這種混合了民歌,西部音樂以及非洲大陸切分節奏的音樂貫穿全片,和影片樂觀的幽默感覺極為搭調,同時也重新喚起了公眾對於這種黑人音樂的熱情。總而言之,《騙中騙》風格輕鬆,駕輕就熟。喬治·羅伊·希爾以他誇張的方式和風格調侃了20世紀30年代。他用章回的方式講故事,將電影分解成騙局進展的各個環節。他非常擅長保持著快慢不一的調子;我們搞不清楚保羅·紐曼和羅伯特·雷德福葫蘆裡賣得什麼藥,不動神色間發表些頗有氣場的言論,並總是領先我們一步。喬治·羅伊·希爾的風格從不直截了當;與將他的演員定格在鏡頭內然後拍攝表演的做法相反,他似乎不聲不響地拍攝。保羅·紐曼和羅伯特·雷德福總是像是趕往另一部電影。如果這聽上去像是批評,那麼還算不上:這種風格非常引人入勝,機智詼諧,因此很難解釋清楚。這不像是看過喬治·羅伊·希爾拍得任何一部電影。用幽默和角色來關懷一部犯罪片要好過鮮血和暴力;因此我們說,這是一部適合全家人看的電影。

相關焦點

  • 《騙中騙》螞蟻的復仇
    如果在第一次看《騙中騙》時,發現這樣一些情況——幾乎一定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故事結構和橋段似曾相識,從開篇的第一場騙局開始,有些情節一眼望去就可以知道結果——那麼,這只是從一個側面體現出《騙中騙》這部電影的偉大之處。作為一部1973年上映的電影,《騙中騙》成為同類影片的開山鼻祖,我們在觀影時的熟悉感,大多是因為先看過之後許多同類影片對《騙中騙》的模仿或致敬。
  • 《騙中騙》:貪財就是作死
    所謂的騙中騙就是康夫在他們設局騙隆根的騙局中又騙了觀眾一把,影片最後康夫打死虎克,以及之前康夫和虎克一些類似於討論人生的片段和虎克在最後「決戰」前的一晚去找餐廳收銀員「溫存」這些都讓人以為虎克出賣了康夫。騙局結束,我們發現原來自己也被騙了。《騙中騙》是1973年最風格化的一部電影。特別令人驚喜的是匯聚了《虎豹小霸王》的導演喬治·羅伊·希爾和兩大賣座票房明星再度合體的陣容。
  • 《騙中騙》The Sting
    被權威「安利」經典老片《The Sting》,中文譯名騙中騙,是環球影片1973年發行的一部黑色喜劇犯罪電影,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等多項獎項,獲得業內普遍讚譽。影片以懷舊手法描述了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美國,盜亦有道的騙子為朋友報仇設計連環騙局懲罰大反派的故事。
  • 《騙中騙》完美的騙局
    電影把FBI這條線一直隱藏著,直到最後,可能觀眾還在為虎克和亨利的死惋惜的時候,導演才告訴我們FBI的人是和亨利讓人假裝的,這才是真正的騙局,也就是所謂的第二層騙局吧,騙中騙。同時我也覺得,騙中騙的含義,可能也包括把觀眾也騙了吧😂。保羅紐曼的演技精湛,無可挑剔。關於虎克的扮演者,剛才還特意查了一下,跟布拉德皮特貌似沒什麼血緣關係😂,但是兩個人長得太像了!
  • 《騙中騙》奧斯卡「最佳賭片」
    1973年上映,在第46屆奧斯卡奪下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的《騙中騙》明確說明,就算是講求懸念和反轉的片子,答案也是否定的。1976年香港賭片始祖《賭王大騙局》,當中的復仇、小人物鬥大人物的情節,也有著「真賭片始祖」《騙中騙》的影子。
  • 《騙中騙》老牌電影完美無瑕
    《騙中騙》就像一塊潔白無瑕的碧玉,找不出一點點缺點。這就是老電影的魅力,受限於電影的年代和後世導演們模仿、致敬讓電影最後的驚喜大打折扣,但依舊值得一看。影片的出彩我認為有三大亮點:1.影片紮實的劇本,作為一部劇情層層遞進的電影,劇本是推動電影節奏的唯一方式,整個電影的進程行雲流水,讓人感覺不到突兀。
  • 《騙中騙》復仇無法挽回任何事但過癮——騙中騙
    有小騙,就有大騙,有個人騙,就有集體騙,上一部保羅紐曼和羅伯特雷德福主演的經典是虎豹小霸王,個人認為這部騙中騙要好於虎豹小霸王。開頭就展現一個騙局,一個黑人老人追逐一個拿著錢包跑的年輕人,雷福德出手阻擊年輕人,錢包落地,雷德福將錢包給了老人,老人要求將錢包給一個人,雷德福拒絕,老人求助旁觀者,旁觀者答應,雷德福建議旁觀者把錢包用手絹包起來,旁觀者把自己的錢包也包了起來,這樣一來就掉包了。
  • 《騙中騙》老電影的韻味
    影片一開始就是一段「騙中騙」的場景,很吸引人。後面的大的騙局很有意思,果然所謂騙局考的都是人的心理,最後的反轉算是很驚豔了,很切合片名了。整個影片的配樂也很有意思,把整個影片分成幾幕算是很符合老電影的風格了,總的來說很有韻味了。
  • 由奧斯卡獲獎影片《騙中騙2》反觀商業娛樂化電影
    《騙中騙2》是由傑裡米·卡根執導,傑基·格利森主演的犯罪喜劇片。該片承接了1973年《騙中騙》的故事,講述1940年隆根復仇巨片康夫的故事。故事本身的敘述並無問題,也因音樂獲得了第56屆奧斯卡最佳音樂獎,但問題出現在了劇本以及敘事結構上,這跟現在商業娛樂化電影有諸多類似。
  • 免費送水果,實則騙中騙
    6月26日,太原市反詐騙中心提醒,這是騙子精心設計的騙中騙,一定要謹防上當。6月23日,劉女士在朋友圈刷到一條免費送榴槤的消息,對方表示操作簡單,僅需掃描圖片中的二維碼,添加客服微信,把收貨地址、姓名、手機號發過去就行。她二話不說添加了對方微信好友,便開始操作。沒過多久,劉女士發現自己被拉進一個微信群,令她意外的是,群裡大家討論的不是榴槤,而是刷單。
  • 《騙中騙》貪財就是作死
    之所以叫「騙中騙」,就是因為影片有明暗兩條騙局,這也是影片的高明之處。明線是岡多夫策劃和領導的詐騙朗尼根50萬巨款的騙局,這個騙局天衣無縫,時間跨度很長,參與人數眾多,看起來非常精彩。暗線是岡多夫為了對付追捕胡克的警察而安排的一個騙局,但這個騙局並沒有在一開始就讓觀眾知道,所以觀眾一直蒙在鼓裡。
  • 《騙中騙》: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
    這讓《騙中騙》奪得了4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盧克領導著一個詐騙集團在芝加哥附近的約裡埃特行騙。這天,手下人向他交了一大筆剛剛騙了的錢。不久,盧克就遭到了謀殺。原來,這筆錢是芝加哥的黑社會頭目朗尼根(羅伯特·肖RobertShaw飾)剛剛收回的賭款,正是這筆錢令盧克引火燒身。影片故事情節連貫,甚至每一個關鍵事件發生前都有明確提示。之所以叫「騙中騙」,就是因為影片有明暗兩條騙局,這也是影片的高明之處。
  • 精妙犯罪的開山之作——《騙中騙》
    《騙中騙》是由喬治·羅伊·希爾執導,保羅·紐曼、羅伯特·雷德福主演的犯罪類電影。該片的精妙程度也讓它獲得了第46屆奧斯卡金像獎,稱得上是精妙犯罪類電影的開山之作,無論《貓鼠遊戲》還是《驚天魔盜團》都在一定程度上向著這部電影致敬。
  • 看電影合集:奧斯卡獎美國經典犯罪喜劇片《騙中騙》原聲完整版
    看電影:奧斯卡獎美國經典犯罪喜劇片《騙中騙》上看電影:奧斯卡獎美國經典犯罪喜劇片《騙中騙》中看電影:奧斯卡獎美國經典犯罪喜劇片《騙中騙》下
  • 《騙中騙》簡直就是飛天大盜的老爹的老爹
    、我去你大爺的 太牛逼了 美國那個時候就能拍出這種牛逼電影 想想實屬驚嘆 無論是演技 還是配樂 鏡頭 劇情 簡直就是詐騙教科書啊 太喜歡了 英劇飛天大盜模仿的可以 騙中騙是我看過詐騙非罪類型題材最好看的 沒有之一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騙中騙》可能大反派是個傻子
    片名都叫做《騙中騙》,一切進行中的時候,我就已經把結尾猜到了,怎麼在專業影評人的口中,這就是極其讓人意想不到的呢?不可思議!至於說,劇情的整體很緊湊,這點倒確實是的,影片從一開始騙了錢被人追殺,到找到騙子界的大神幫助自己報仇,一直到整個計劃的落實,完全沒有任何拖沓,這點是要加分的!
  • 「爛番茄」評出「十大聖誕檔電影」《騙中騙》排第一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爛番茄」評出「十大聖誕檔電影」,《騙中騙》排第一[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董銘]2020年聖誕節來臨之際,著名電影評分網站「爛番茄」評選出「十大聖誕檔電影」,盤點那些在聖誕節(12月25
  • 「爛番茄」評出十大聖誕檔電影 《騙中騙》排第一
    原標題:「爛番茄」評出「十大聖誕檔電影」,《騙中騙》排第一[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董銘]2020年聖誕節來臨之際,著名電影評分網站「爛番茄」評選出「十大聖誕檔電影」,盤點那些在聖誕節(12月25日)上映的影史佳作。
  • 《騙中騙》——推薦2017年韓國玄彬主演犯罪劇情片
    》》開場的騙中騙還是很有意思的,要是劇情一直是這樣詼諧的貓鼠遊戲 還是很有趣的,可惜編劇顯然想玩得更高級——反轉。但是這個反轉的力度顯然有點兒太大了,讓我有些緩不過身來。心術不正的檢察官、三個行騙小團夥、一個為父報仇的騙中騙大師,五個人的組合看似很協調,其實信任的天平早就在彼此之間傾斜。玄彬的牌面是一位專挑詐騙犯行騙的天才詐騙犯,底牌是策劃了一整個引蛇出洞的行騙計劃。
  • 《騙中騙》三個男人一臺戲
    影片《The Sting》是導演喬治·羅伊·希爾為數不多,並被觀眾熟知的電影,如中文電影譯名《騙中騙》一般,劇情安排與故事敘述中充滿欺騙性與套路。而在藝術上更接近於復古的舞臺劇,舉手投足間的優雅與不經意間的幽默是本劇的看點。電影花了很長時間去描準一個人的腿部進行特寫,一度讓人認為這是對希區柯克《火車怪客》的復刻,其實這是套路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