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不比高中管的那麼嚴,時時刻刻都有班主任盯著你 讓你學習。
在大學裡,只有幾個輔導員會稍微管管你,但也只是生活和行政方面的,而且大部分學校都不會給班級單獨配備班主任,這樣一來,你在大學裡學的怎麼樣,只有你自己知道了。
這也是很多大學生到了大學「自我放棄」的一大原因:高中太累了,到了大學放鬆一下!
這一放鬆就放鬆到了大四畢業,最後從大學裡出來啥都不會,只能抓瞎。
所以,學姐提醒大家,從大一開始,就不要給自己暗示一種「我要在大學裡放飛自我」的想法,那樣只會害了自己。
今天,我們來談談大學中的兩大考試之一期末考試(另一個是證書考試),掛科後到底有多嚴重的影響。
全文分為四個小節,中間也有很多細節。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傳遞給更多大一新生,或者在大學期間迷茫的同學:好好學習,絕對沒錯,賺個獎學金不香嗎?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就動手點個讚吧!
獎學金
在大學裡,獎學金還是很豐厚的,一般學校會設置一等獎學金、二等獎學金、三等獎學金和優秀獎學金,金額設置在1200、800、600和400元上。
除了這些,還有國家獎學金5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省勵志獎學金5000元,比學校自設的獎學金還要多。
不得不感嘆國家在獎學金方面投入的力度可真是太大了。
一般到了大二就能參與獎學金的評選了。但大二的獎學金評選是根據大一的成績來定的,所以大一成績至關重要。
條件限制一般是這樣的:成績和綜合測評在前10%可評一等獎學金;有掛科、考試作弊、被處分者沒有參評資格。
如果因為掛科和這些大獎無緣,豈不是很遺憾?
所以,大一的時候好好學習吧,不要信什麼「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的鬼話,拿獎學金不香嗎?
評優評先
這裡一般是指評選優秀學生、優秀班幹部、優秀共青團員之類的,在大學裡,這幾乎是最容易得到的榮譽了。
一是由於這些評選一般只在自己班級裡進行,由班長和團支書主持。都是自己班的同學,也好說話一點。
二是因為評選條件十分寬鬆,只要學習成績和綜合成績達到前30%左右,就有參評的資格,而且大一下半學期就可以申請參評了。
但是,這些對於掛了科的同學,也是形同擺設的。
很多大學都會要求學習成績,不掛科是基本要求,所以如果你掛了科,那麼對不起,真的沒有你的位置。
入黨資格
入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從大一就開始準備,一般到了大四才有可能成為正式黨員,中間還要經過很多黨員考試,參加很多黨員培訓,全都通過才有資格成為正式黨員。
在大一上學期的時候,輔導員就會動員班裡的同學入黨了,先是寫入黨申請書,這個是人人都可以寫的,然後到大一下半學期,根據個人成績、綜合測評成績、在班內擔任的職務來篩選。
而如果你掛過科、考試作過弊、被記過,都是與入黨基本無緣的。當然,不同學校的規定也不一樣,有的學校對此要求很嚴格,但有的學校卻也不太在意。
有可能畢不了業
這是掛科最直接的影響,很多年前,大學還有一項清考制度,就是在你大四畢業的時候,統一把掛過的科考一遍,這次考試完全就是為了學校的畢業率,老師會大大的放水,基本上沒用不過的。
所以,那時候的大學生不用擔心掛科畢不了業,也就有了那句「不掛科的大學不完整」。
但現在看來,形勢卻十分嚴峻,從大約從2017級開始,就取消了清考制度,對大學生採取了「嚴進嚴出」的管理,讓一部分人畢不了業。
這當然是有好處的,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優質程度,不再「混日子」。但是,另一方面,也給大學生增加了壓力,不能輕輕鬆鬆畢業了。
掛了科,會有一次補考的機會,如果還不過,就要重修,如果重修考試還不過,那麼就再也沒有機會了,畢業證上只能寫上「未通過」三個字。
總之,掛科有弊無益,如果誰再說「不掛科的大學不完整」這樣的話,就給他說說這些嚴重的後果。
最後,我會每天更新大學相關小知識、關於教育問題的獨到見解,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