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有許多常見用具,甚至人手必備,訂書機就是其中一例。即使在辦公高度自動化的今天,訂書機仍必不可少。
從外形來說,訂書機似乎沒有什麼花樣,區別僅僅在於顏色,再就是按壓部位或者圓頭或者方頭而已。也正因此,很多人都會覺得訂書機從誕生後就長這樣,一直沒有改變過,其實不然。且不說最早的訂書機,就算是80年代的訂書機,款式也跟現在大有區別。至於未來,訂書機的花樣就更多了,比如無釘訂書機和電動訂書機,都是這個家族裡的一分子。
訂書機歷史
如今的訂書機是辦公室必備,但在最初,它的設計並非針對辦公室,而是在印刷工業領域。在那之前,裝訂圖書的方法主要是縫合法,十分複雜,甚至出現機器比不上人力速度的情況。一個熟手工人可以迅速「縫」好一本書,但很難實現機器的自動化。而且,某些量不大、又比較薄的小冊子或者雜誌需要裝訂時,使用人力和機器都顯得過於浪費。於是,就有人想出了用鐵絲來裝訂的方法。
如果老外也像中國人那樣喜歡各個行業拜祖師爺,就像木匠拜魯班、小偷拜時遷那樣,那麼訂書機這行的祖師爺也許就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他擁有手工製造的精美訂書用具,專用於裝訂文件。
在19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間,陸續出現了一些紙張扎牢工具,並相繼申請專利。其實這種以別針貫穿並扎牢紙張的工具已經很類似訂書機,1867年的費城博覽會上,一款專利壓入器展出。
最早申請訂書機專利的人是英國人查爾斯·古爾德。1868年,他用鐵絲做材料,將之截成一定長度,以鐵絲尖頭用力穿過紙張然後彎曲。當然,他還不會使用U形釘。
第二年,也就是1869年,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城的託馬斯·布裡格斯發明了真正意義上的訂書機,並為此創辦了一家「波士頓鐵絲裝訂機公司」。
這個機器的流程相當複雜,要先將鐵絲軋斷成一截截,然後彎成U形,再將之釘穿書頁,最後還要將兩側釘尖收折。這個過程是不是很眼熟?沒錯,跟現代訂書機的工序基本一樣,只不過現代訂書機的釘早已批量生產,裝訂過程也是一按即可完成。
既然如此複雜,不改進怎麼行?1894年,託馬斯·布裡格斯終於完成了關鍵的一步。他先用機器將鐵絲軋斷並弄彎,做成批量生產的U形釘,然後再將這些釘子裝進另一部機器裡,由後者將釘子嵌入紙張中。這樣一來,就跟現代訂書機的工序完全相同了。只不過無論是生產U形釘還是裝配與裝訂過程,效率比起現在都還是比較慢。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把U形釘裝入機器中,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還是只能單個單個裝入。到了上世紀20年代,訂書機已經漸漸普及,最大的變革就是U形釘可以黏合為一個長條投放市場,與今天一模一樣。
訂書機的原理相當簡單,但它必須感謝近現代文明。正是槓桿原理加上機械工藝的進步,才造就了訂書機。如果你見過大型訂書機,就會更明顯地感受到這一點。
一般來說,大型訂書機的下釘位置在手把到轉軸長度的一半左右,這個力度長度最為省力。小訂書機因為整體長度短,看起來不明顯,但力臂比例是一樣的。
訂書機養活了不少企業
小小訂書機,其實也養活了不少企業,而且包括了上下遊企業。
去年有一個新聞曾引起我的注意,話說由於鋼鋁關稅問題,有一家擁有90年歷史的美國本土製造企業面臨危機,有可能會以海外進口產品代替美國製造,百名員工或就此失業。
這家受困於美國政府貿易政策的企業,是美國最大的重型訂書機和訂書針生產商,名為Arrow Fastener。它創立於1929年,在重型釘書針市場的佔有率達到68%,日產重型釘書針100000包,每年加工和生產的重型釘書針可以繞地球15圈。更重要的是,它是全美僅剩的一家重型釘書機和釘書針製造商。
在美國向中國進口的鋼鋁徵收25%關稅後,該公司進口的帶狀鋼絲也不得不被徵收25%關稅。這種由79根鋼絲粘合而成的帶狀鋼絲,在美國沒有供應商。因此,該公司面臨著成本大幅增加的問題,盈利當然也受到很大影響。如果放棄訂書針生產,改由國外進口訂書針,則意味著流水線工人的失業。
拋開貿易戰不談,這家企業起碼印證了幾點:以訂書機為主業的企業是存在的,而且會帶動上下遊企業,包括原材料和銷售等。另外,全球訂書機市場無論從原料還是成品,都早已轉移至中國。
中國生產訂書機,就像其他領域一樣,經歷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時期。當年的上海長城牌81型訂書機,算是國貨經典,許多80後小時候都曾見過。這款訂書機雖然外觀老式,但相當實用,壓感強,訂書釘鋒利,說實話,現在在文具店裡買到的普通訂書機,還比不上它。
90年代後,訂書機行業漸漸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出現了一批品牌。比如現在在市場上佔有率極高的得力和齊心,都算是訂書機巨頭。文具行業的大佬晨光,訂書機也是產品序列中的重要一員。此外,如三木、廣博、信發和北極熊等,都是我們日常可以見到的主流牌子。當然啦,訂書機實在太常見,款式也大同小異。而且除了少數高頻率使用者和文具控之外,大多數人對它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對品牌也就不是很在意,這就導致了訂書機品牌的辨識度比較低。
當然,如果你很強調牌子,又很喜歡進口貨,那麼也有不少訂書機可供選擇。源於1949年的德國辦公用品品牌羅斯福,就是不錯的選擇。不過現在淘寶上能買到的羅斯福訂書機,基本都是安徽滁州產。羅斯福在滁州的工廠,是德國辦公用品行業在中國設立的首家全資生產企業。
歷史更悠久的品牌要算是Leitz。這是一家源於1871年的企業,目前是桌面文具和文件裝訂領域的頂級品牌。如果是熟悉辦公室耗材的戀物控,肯定會知道它家的180度角檔案夾,因為開口寬,可以兩邊同時存取文件。它家還有歐洲銷量最高的金屬打孔機,以省力和定位準確著稱。這兩款產品不但是Leitz的拳頭產品,也是其歷史傳承的見證——1892年,Leitz生產出第一個打孔機,1896年發明出第一個文件夾,也就是如今普遍使用的檔案夾的雛形。可以說,這個品牌改變了人類辦公習慣。Leitz的客戶遍布全球,比如H&M、NIKE、滙豐銀行,Prada和奧迪等。
在訂書機方面,Leitz擁有多種產品,還有橙色、紅色和綠色等各種亮色可選。其中橙色系列因為與愛馬仕的LOGO色調一致,也成為愛馬仕指定辦公用品。
在獨立設計領域,訂書機也有發揮空間。我們平時使用的訂書機,用起來往往費勁,尤其是裝訂頁數較多時,非使出吃奶的力氣不可。另外,外觀大多平平無奇,也大可改進。臺灣一個名叫urban prefer的設計品牌,就曾推出一款超省力訂書機,只用一根手指就可按壓裝訂,一次能釘穿25張列印紙。品牌推廣的一大賣點就是「不但高效,而且保持姿態優雅」,顯然是針對那些使出吃奶的勁兒雙手按壓訂書機,甚至雙腳離地的場面。
這款淨重僅有150克的訂書機,標榜可供手小的女性和兒童使用。而且,為了避免傳統訂書機用手掰置針槽的費勁,還在尾部設置了按鈕,一按就可打開置針槽。外觀的高跟鞋造型和糖果色設計,都是極大賣點。當然,這樣的訂書機也堪稱豪華版,售價接近百元。
還有些花樣很實用,比如前幾年德國人發明過一款帶日期的訂書機。你在裝訂時,會自動將日期打上去,滿足辦公需求。
當然,訂書機的花樣可不止這樣。
無釘訂書機和電動訂書機,都不僅僅是噱頭
你有沒有試過拿著訂書機卻找不到訂書釘的窘迫?這可是辦公室裡常見的場面。也正因此,人們發明了無釘訂書機。
這種無釘訂書機外殼基本都是塑料制,外表有一條細縫,只要將紙塞到縫中,再進行按壓,就會將紙「釘」在一起。當然,既然是無釘,那麼就另有原理。它是利用內部的簧片切割紙片,壓出一個紙扣,同時將紙張壓出一個槽口,再將箭頭紙扣進槽口裡。
這種無針訂書機的使用壽命比較長,可超萬次。尤其適合裝訂發票和少量文件,而且不傷手,裝訂錯了也不用費力去撬釘。因為無需裝訂書釘,體積也遠遠小於一般的訂書機。
無釘訂書機領域的最大牌是日本文具製造巨頭Kokuyo,也就是國譽。最有意思的是透明視窗設計,通過訂書機頭部的透明視窗,可以見到其內部構造和工作流程,使得小小玩意兒也變得很有科技感。不過國譽的無釘訂書機價格算是同類裡最高的,基本都在120元以上。
除了上述的普通款之外,國譽還針對那些不願見到紙上有個洞的強迫症患者,推出不會切割紙張的壓紋無釘訂書機,這種就純粹靠紙張的咬合,原理有點像我們平時使用的抽裝紙巾,但比紙巾更為堅固,裝訂效果很好。而且,紙張咬合造成的壓紋非常窄小,不會破壞紙張。
還有幾款無釘訂書機也值得推薦,比如無印良品。它在紙張上留下的壓孔形狀是箭頭形,比較特別。秉承無印良品的一貫風格,它的外形也非常簡約,而且淨重60克,小巧無比。不過,也正因為小巧,加上無釘設計,所以售價65元的它,一次只能裝訂五張A4紙。
相比傳統訂書機,無釘訂書機的優勢在於環保,省去了金屬釘的大量消耗,而且相對安全,免去了開機裝釘之苦。而且在辦公室裡,經常會有碎紙的需求,碎紙前的拆釘過程,也是許多人手指受傷的過程,無釘訂書機則可以讓你放心將文件丟入碎紙機。但缺點也很明顯,打孔的話,對紙張損傷較大,而且不管打孔還是壓紋,都比不上傳統訂書釘那麼牢靠。此外,可訂紙張有限,即使是最厲害的國譽無釘,也只能裝訂十頁紙。
電動訂書機比較少見,但也是一些辦公室戀物控的「愛寵」。電動訂書機有單頭也有多頭,多頭齊訂的效率最高。
如果使用傳統訂書機,面對數十頁紙的文件,釘起來非常費力,而且訂完後,很可能出現書釘歪斜狀況。對於那些經常面對多紙張文件的單位而言,電動訂書機才是最好的選擇。
目前比較常見的電動訂書機入門產品要算是柯尼卡美能達電動訂書機。當年的柯尼卡膠捲和美能達相機,都可算是一代人的記憶。2003年,二者合併成立如今的柯尼卡美能達,並逐漸退出相機和膠捲領域。也正因此,很多人都不清楚這個品牌現在在做什麼,其實它已轉型為商務辦公、印刷和醫療器材企業。
它旗下比較主流的電動訂書機產品是CS-1,大小接近一臺單反。通電後,只需將文件塞進電動訂書機的「嘴巴」,就可自動完成裝訂。而且裝訂平整,不會凸起,也不會刺手,效果絕對優於傳統訂書機。訂書針也不是難題,一般一盒一百多元,裡面有五千個。
柯尼卡美能達的另一款EH-C591,則被譽為小怪獸。它每次最多可以裝訂65頁紙,每兩秒可以訂一次,不包含電源適配器的重量為1.8公斤。
它外觀的呆萌感很討人喜歡,入紙口就像一張大嘴,頂部的通電指示燈則像一隻眼睛。它的訂書釘是直線狀,裝訂時再進行彎曲處理。也正因此,大大節省了訂書機的釘槽空間。這款小怪獸的最大特點是能吃,一次能放五千個書釘,完全可以滿足普通辦公室一個月的需求。
相比這些大牌產品,國內也有不少電動訂書機品牌,不過質量一般,很多產品一次最多只能裝訂二三十頁紙,對比傳統訂書機沒有明顯優勢。
無紙化辦公的未來,訂書機會怎樣
近年來提到文具和辦公用具,包括鉛筆鋼筆橡皮乃至複印機等,很難迴避無紙化的問題。當人類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時,筆還是必需品嗎?當無紙化辦公繼續發展,訂書機還會不會是我們的辦公室必備?
我們無法判斷未來,但短期內,它們都不會消失。正是因為人類的寫字機會越來越少,寫字才會變成一件風雅或有趣的事,許多人會選擇以手帳記錄人生,還有人會選擇抄詩以靜心,因為這種儀式感,使得人們會選擇更高端的筆。
訂書機也一樣,無紙化辦公確實是趨勢,甚至從十幾年前就已是趨勢。但從目前而言,它還停留在電子書寫和網絡流轉的層面。當然,我們會期待未來,比如以VR會議取代現在的PPT,更別說紙質方案文件了,但人類與紙質品的聯繫,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仍會存在,訂書機也一樣。
在這個過程中,訂書機不會消失,但它也會變得更方便。比如電動訂書機,就可以讓人在複雜繁瑣且無意義的機械工作中擺脫出來,提高辦公效率。
現代人所擁有的一切,某種意義上都是基於「偷懶」的需求。為了讓種地更輕鬆,才有了農業自動化,為了讓出行更便利,才有了龐大的交通網絡和各種交通工具……在家居層面,掃地機器人和洗碗機也不僅僅是某些人理解的噱頭,它同樣是為了解放人類,將機械工作交給機器,讓人類得以擁有更多時間去探索世界、享受生活。
訂書機從誕生開始,就是一個「偷懶」的工具,在它消失之前,我們唯一可期盼的,就是它可以變得更方便,讓人類更容易「偷懶」。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市井財經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
歡迎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民間百科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購買《老梁四大名著情商課》
買音頻兌換卡送老梁籤名書
【抗幽門螺旋桿菌 去口臭】
韓國進口麥斯特凱斯乳香牙膏/1支120g
【超柔新疆桃蕾棉 超吸水排汗】
拾柒棉 5秒沉水T恤 不發黃吸溼排汗
【涼感科技 會降溫的「空調褲」】
素湃涼感洞洞空調褲 高彈透氣 輕薄抗汙
99元即可獲得陽春優選VIP會員半年卡
購物95折更有400元優惠卷在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