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上有很多演員都扮演過方世玉這一人物 ,其中知名度最高的無疑是1993年由李連杰領銜主演的《方世玉》系列,當年它在內地和香港都取得過不俗的票房成績,其實更早一批內地觀眾最先看到的不是李連杰主演的這一版,而是1984年的《新方世玉》,不過可能今天已經有很多人不記得或不認識主演的名字了,他就是尋峰。
尋峰又名尋一峰,1959年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後進入陝西武術隊成為職業運動員,1981年曾榮獲過全國武術比賽的劍術冠軍。
因尋峰長相英俊,武藝又出類拔萃,令導演張鑫炎認為他是棵拍武打片的好苗子,於是便邀請他進入《少林寺》(1982)劇組,飾演了「十三棍僧」之一的道空,這也是尋峰的第一部影視作品。
《少林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片中很多演員都被請去繼續拍戲,尋峰當然也不例外,雖然他在該片裡飾演的道空戲份不重,但因為當時內地影壇的武打片剛剛起步,真正懂功夫的演員也比較匱乏,再加上尋峰又以《少林寺》而踏足銀幕具有演戲經驗,自然也是近水樓臺般地受到了很多導演的青睞,翌年,內地女導演王芝瑜便起用尋峰主演了電影《嶽家小將》,片中由他扮演的嶽飛之子嶽雲,不僅扮相俊美,英氣十足,招式也打得十分漂亮瀟灑,使其迅速成為一代觀眾心目當中的偶像。
1984年,尋峰的演藝事業再創新高,這一年來自香港的導演魏海峰為他量身打造了功夫片《新方世玉》(注:尋峰參與本片時更名叫作「史寶華」),還請來了武術冠軍趙長軍、通臂拳高手趙志剛、太極名家郭良以及後來成為國家一級武術教練的陳詠霞等人聯袂助陣,保證了其武打場面的精彩程度。本片在港上映之後,賣了440多萬票房,雖然趕不上成龍、李連杰電影的票房成績,但畢竟這是尋峰第一次真正進軍香港地區市場,能夠有這樣的票房表現已經算是不錯了。
儘管由尋峰主演的這部《新方世玉》,不是所有有關題材影視劇裡知名度較高的,但後來在李連杰決意轉型,並將目光從《黃飛鴻》轉移到其他武林人物的時候,正是因為看了這部電影,所以才啟發了他拍攝《方世玉》。
只可惜尋峰的成名之路好景不長。1986年,由《新方世玉》原班人馬繼續打造的《方世玉續集》,因過分堆砌武打場面導致口碑不佳,落了個慘澹的收場。之後尋峰又重返內地參演了《大刀王五》,《逃港者》和《傳國密詔》,甚至還在《傳國密詔》中首次擔任了動作導演一職,可結果由於這批作品同樣反響平平,以致其名氣開始急速下跌。
九十年代,尋峰的主要角色除了電視劇《三俠五義》當中的展昭以外,像他在《新碧血劍》、《南拳王2之氣壯山河》以及《警察故事3之超級警察》當中飾演的角色都只是小綠葉,進入新千年之後,尋峰在影視圈更是急劇減產,幾乎可以說是銷聲匿跡了。
2008年,尋峰還上過一次新聞,不過起因並不是和他的影視工作有關,報導說當時他駕車途中和一輛麵包車發生碰撞,隨後對方車上下來三名男子蠻橫將其打傷,造成了尋峰左手手臂骨折。對此,有不少網友還回帖調侃道:「武術冠軍未必有實戰能力」,這背後,更多的還是唏噓吧。
從以《少林寺》出道,到被捧為電影男一號,再到最後慢慢沉寂下去,放眼電影圈,擁有尋峰這樣經歷的演員其實並不佔少數,只能說當時優秀的影視作品和演員太多,很多人的前途都因此斷送在「低票房」手裡,以致無法出人頭地,也是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