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跑小妹列出了國內賽各大品牌的碳板跑鞋,當時還沒有幾款國內品牌的,但在過去的半年多,國內品牌的碳板跑鞋如雨後春筍,爭搶著冒出頭來,引人注目,從年初的特步160X,到李寧飛電2.0,再到幫助多威造神的神行者Speedster,以及剛發布不久的足有三層碳板的安踏Chanllenge 100 ADV,還有匹克、喬丹、361度、海爾斯、必邁等等。
接下來,跑小妹就給跑友們盤點一下2020年那些值得關注的國產碳板跑鞋。
特步160X
這款來自特步的碳板跑鞋,自從2019年的柏林馬拉松就已引人注目,董國建跑出2小時8分28秒的成績,這是中國馬拉松歷史第二好成績,距離全國紀錄只差13秒,彼時他腳下穿的就是還沒上市的160X,這款碳板跑鞋在今年年初上市,跑小妹有同事穿過,並評價其性能非常不錯,上市之初官方899元的價格,是跑友嘗試真正碳板跑鞋的最佳入門選擇。
另外還要說一下,特步160X採用的近全掌碳板,右側後跟是沒有碳板的,這應該是基於成本和結構的雙重考慮。
因為董國建和彭建華在今年取得了非常亮眼的表現,160X愈發引人注目,有報導稱160X 2.0將在廈門馬拉松進行全民測試。
李寧絕影
李寧在今年8月發布了絕影,相較於特步的入門售價,絕影1699元的價格與國際一線品牌幾乎相當,可以說是非常高。絕影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中底的拱形鏤空,它叫做弜(jiàng)科技結構,無論從外形,還是從命名,都噱頭十足。
絕影從定價來看要比去年發布的飛電1.0的級別要低,定位應該是大眾跑者訓練和參賽用鞋。
在碳板選用方面,絕影採用的上下兩塊異構碳板,中底則是雙層?材質,都是「雙」的原因跟弜(jiàng)脫不開關係。
從跑小妹個人角度來看,絕影的顏值絕對出色,潮人們穿著它日常出街也是絕對沒有問題。
在絕影上市之後幾個月,飛電2.0發布。
李寧飛電2.0
顯而易見,飛電2.0 是去年那款飛電的迭代升級版,還記得去年李寧為它造出的巨大聲勢嗎?參加國內重要比賽的幾乎所有非洲選手穿的都是飛電,品牌的策略顯而易見,就要佔據領獎臺。但在跑小妹看來,這種操作方式有點糙,效果當然也不好,甚至引起了大眾跑者的反感。不過,從性能、科技含量、外觀設計等諸多角度衡量,飛電毫無疑問是國產品牌中最好的碳板跑鞋。
飛電2.0是今年11月份發布的,共有Elite和Challenger兩款,兩者所用技術幾乎相同,只是Elite採用了全掌碳板,Challenger用的是半掌鏟形碳板,用的都是?中底材料和前掌蹠(zhí)枕技術,Challenger的重量209克出頭,Elite只有194克,都不算輕,兩款價格幾乎相差一倍。
Elite是極致競速款,為精英跑者準備,Challenger則更偏向大眾跑者的訓練和比賽。
如果有跑友穿過李寧這兩雙碳板跑鞋,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穿著感受。
喬丹飛影PB
喬丹這款碳板跑鞋走入大家的視野,主要是因為管油勝和焦安靜跟品牌籤了約,經常出現在比賽且有很高話題度的兩人,自然把這款碳板跑鞋帶了起來。
飛影PB採用的全掌碳板和巭PRO中底科技,用料十足。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一個品牌的跑鞋設計是否需要技術積累?跑小妹個人認為還是需要的,作為喬丹的首款碳板跑鞋和巭PRO新中底科技,是否足夠成熟?可能需要打一個問號。
匹克UP30
匹克一直有跑鞋製作傳統,「態極」系列在跑友中間也是頗有知名度,因此在碳板成為競速主流時推出UP30也是順理成章,UP30的定位稍顯不同,在品牌宣傳時一直強調這是最適合慢跑者穿的碳板跑鞋,「慢跑者」和「碳板鞋」這看起來矛盾的兩個概念,能在穿上匹克UP30時連起來嗎?
應用在匹克UP30的是新中底科技澎湃科技(P-POPUP),有穿過的跑友分享說腳感偏硬,當然這也很符合競速跑鞋的特點。
多威神行者Speedster
在神行者Speedster正式之前,多威是有碳板跑鞋技術積累的,徵途一直都在強調其1500公裡跑量的耐用性,以及上市之處299元的超低價格,但不少跑友都認為徵途僅在足弓處放置碳板的設計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碳板跑鞋。
神行者Speedster其實早在去年上馬就已經公開了原型鞋,但卻遲遲沒有上市,今年年中,多威又找來了多位年輕精英跑者,集中2到3個月訓練時間,在杭州和上海馬拉松挑戰PB,並將過程記錄下來,製作出一部叫做「造神計劃」的紀錄片,在上馬博覽會現場,品牌整個展位都是圍繞神行者Speedster打造,橙色主視覺相當亮眼。
神行者Speedster採用的全掌碳板配合硬度更高的中底材料,這是相當主流的結構,但它的表現究竟如何,只能等大規模上市後的市場反饋了,還真是讓人期待。
說到2020年的國產碳板跑鞋,還有一款不得不提,就是來自必邁的Mile 42K 驚碳,不少跑友已經上腳體驗過了,歡迎評論區分享你的感受。這款「驚碳」市售899元,在碳板家族也算是比較親民的價格了。
除了上面提到這些或是已經全面上市,或是已經投放相當數量的樣鞋到宣傳渠道的國產碳板跑鞋之外,還有一些只推出了概念樣鞋的國產品牌的碳板跑鞋,跑小妹再給大家簡單聊聊。
聲勢最大也是最近的,安踏在發布會上說要在2021年推出兩款碳板跑鞋,分別是三碳板鞋C100 ADV及全掌立體碳板鞋C202 GT,三碳板真的能夠大幅度增強性能嗎?等上市再說。
另一國產品牌海爾斯,早已推出過碳板跑鞋788s,但這款碳板的定位稍顯模糊,不過海爾斯正準備推出一款設計更加主流的碳板跑鞋,給人的感覺與NEXT%頗為相似。
今年無錫馬拉松中,361度品牌籤約運動員李子成在比賽中穿出了尚未公開的碳板跑鞋,並獲得了冠軍,這款跑鞋的造型非常主流,看起來就是為頂級運動員準備的。
作為戶外運動品牌,凱樂石的越野跑鞋經過這兩年的迭代升級,已經到了非常高的水準,早前也有消息說到凱樂石正準備推出全掌碳板越野鞋Fuga Athlete,從爆料照片中可以看到,中底結構與主流路跑碳板跑鞋差不多,採用了全掌碳板。越野跑中需要碳板加持嗎?這是一個問題。
最後,我們還得簡單說說幾款重要的國外品牌的碳板跑鞋。
今年最重要的碳板跑鞋當然是阿迪達斯Adizero Adios Pro,兩個半程馬拉松世界紀錄的加持,足以被認定是全球最強,風頭蓋過NEXT%。
倫敦馬拉松精英賽中,美國選手Sara Hall終點前絕殺獲得亞軍讓人印象深刻,她腳上的還未上市的亞瑟士碳板跑鞋讓人好奇,跟Metaracer頗有些相似,中底更厚,期待儘快上市。
另外,NEXT%總有消息說二代就要發布,據說是2021年夏天。
其他國際品牌並沒有什麼新的動作,都是原來款繼續售賣,例如Hoka的Rocket X,索康尼的啡鵬等。
碳板跑鞋在NIKE的一番操作之下火起來後,今年勢頭更盛,標誌就是凡是跑鞋品牌無不在推出各自的碳板跑鞋,跑友們的選擇也隨之多了起來,既有幾百元的,也有數千元的,與此同時而來的是體育倫理的爭論。這個問題似乎永遠無法獲得結論,且距離大眾跑者太過遙遠,我們其實不用想那麼多,如果你想嘗試碳板跑鞋,選一款綜合滿足你需求的,買就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