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媽媽說,工作太忙沒時間,其實了解我的媽媽都知道,我的時間也是被佔得滿滿的,可是每年盡力安排一次一周左右的親子遊,並非太難,其他的旅行,哪怕一個周末,都是美好的親子時間。
很多爸爸媽媽說,親子遊太費錢,如果出行一定要選擇超貴的網紅親子酒店,那我也幫不了大家了,其實對小朋友來說,有父母的陪伴有玩伴有大自然有小動物才是最重要的,房間多大,床多軟,洗髮水沐浴露是什麼品牌一點都不重要,很多媽媽在乎酒店裡是否有兒童樂園,我相信,最好的兒童樂園一定在戶外,因為,風景永遠在路上,所以,一次親子遊,可能都沒有媽媽的一罐保養品貴吧,也沒有爸爸的一雙球鞋貴吧,分出一點點,給親愛的小寶貝吧!
既然時間金錢都不成問題了,就可以進入正題了,之前我們也分享過一些親子旅行的注意事項和遊前準備,如果錯過的媽媽可以點擊連結進行查看:
Dr徐的育兒觀:關於寶寶的旅行
Dr徐的育兒分享:帶娃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新年前,又把之前的內容重新做了修改和總結,希望能對即將旅行或第一次帶寶寶回老家的爸爸媽媽們有用哦。
無論是出門旅行,還是家門口買個菜,逛個公園,媽媽包都是必不可少,顏值、容量、隔斷,缺一不可,為了寫今天的文章,到馬雲爸爸家逛了一圈,現在的媽媽包真是各種美貌。
個人認為,雙肩遠優於單肩,出門難免抱娃,騰出手來最關鍵,如果是單肩包,會非常不方便,產後媽媽因為抱娃機會太多,本來就很容易發生肩膀肌肉勞損,高低肩等問題,所以平衡受力的雙肩包更好,供媽媽們參考。
言歸正傳,下面我們從衣食住行來一一分享下
記得,足量,保暖,即可。在外不比在家,活動量大了,接觸東西多了,極易弄髒衣服,比預計多帶一些比較保險。
衣服要舒適,方便活動,價格不是首要,畢竟旅行中很容弄髒或損壞,太昂貴的衣服都不是出行的首選。
在飛機上、高鐵上、汽車上、景點裡,各種拉屎撒尿,扭來扭去,出門幾次後,練就了分分鐘換好尿布衣服褲子的技能,所以穿脫是否方便,也是考量的首要因素。
另外推薦這種三角餵奶巾,各種質地都可以買到,圍著可愛還能當圍巾擋風用,薄款的還能當頭巾,隨時拗造型。
如果寶寶還在母乳餵養期間,記得帶好足夠的餵奶巾,第一次出門的寶寶,萬一有些暈車之類的,吐奶的頻率可能會有所增加,大家記得做好萬全準備。
網上看到不少一次性圍兜和餵奶巾,Dr徐也曾選購過,後來發現吸水力不行,很難代替棉質的餵奶巾,所以之後,我會帶一些用舊的餵奶巾,如果外出不方便清洗,那丟棄了也不會心疼。
如果媽媽們有好的推薦,也可以在留言中互相分享。
如果是小於六個月的母乳寶寶,那真是要仰天大笑三次,只要帶著媽媽,就有了娃的口糧,個人原則是,母乳期間,連奶瓶都是不需要的哈,也不需要額外喝水。
媽媽們記得帶好哺乳巾,方便隨時給寶寶餵養。一些月齡小的小寶寶,第一次出門會不習慣,作息也和原來不同,常會希望媽媽能給予一些安慰,考慮不是所有地方都能隨處找到哺乳室,媽媽們記得帶好哺乳巾哦,避免尷尬。
如果是奶粉娃,除了奶瓶外,記得用奶粉盒帶好奶粉,其實我經常用的是儲奶袋,一袋放一頓的量,免得出門在外還要計量,短期內可以重複利用,密封性很可靠,更加節省空間。當然,到了後期,也可以用保鮮袋,一袋是一頓的奶粉量,不過要安全放置,避免破損。
如果寶寶已經大於半歲,開始添加輔食了,記得帶好米粉,可用上圖中的儲奶盒儲存,通常我會在一個盒子裡裝好了一頓輔食的分量,180毫升容積,小娃一頓飯,差不多了。一般只要能找到熱水,隨時加水攪和一下就能吃,絲毫不用慌亂。
藍色的研磨碗,適合一歲以內牙口不好的寶寶,出門在外,吃水果和根莖類的蔬菜泥也能分分鐘搞定。
如果家裡有咬咬袋,也可以給寶寶嘗試自己吃水果,比鮮榨果汁更適合寶貝。
假如娃開始吃肉泥了,也可以準備這樣的小罐裝,方便攜帶,吃完了小瓶子也不要扔掉,以後還能裝別的,很好用,這個階段的娃是最麻煩的,樣樣都要吃,卻都吃不好,不過耐著性子,還是要認真喂。
一歲以後的娃就又好辦了,長了牙的娃,喝點粥或者面就行啦,女兒滿一歲開始,我已經不帶米粉了,帶一把小勺子,咱們吃什麼,女兒吃什麼,很多人嫌外麵食物不乾淨,不過個人觀點,出來玩兒,沒必要那麼講究,還能鍛鍊胃腸道功能和免疫力。
這是女兒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都在用的水壺,類似品牌的類似水壺選擇非常多,雖然有一點點小貴,可是保溫一整天毫無壓力,尤其冬天,給娃一口熱水太重要啦,水溫40度,分分鐘還能衝奶,不用四處找熱水。
去了東南亞更有體會,這裡幾乎找不到常溫水,到處都是冰水,即使是牛奶,也無法加熱,在餐廳都很難要到熱水,雖然很多媽媽說,外國人出生就喝冰水,不也挺好,我想說的是,各國體質不同飲食習慣也不同,不要挑戰孩子的腸胃功能,所以,每天早上出門前,給娃準備一壺溫水,還是挺有必要的。
女兒洗澡一直都用充氣澡盆,從豪華酒店到民宿農家。
價格親民,攜帶方便,一歲以前還走不利索的時候靠的都是他,女兒出門洗澡都超級開心。
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還隨身帶著菇妞的隔尿墊,棉質的,比較大的,當成床單用,一方面,為了衛生,另外,菇妞小,有熟悉的床單,更加有安全感,當然1歲以後,也不帶了,畢竟兩個大人帶著一個孩子,已經各種繁瑣,如果可以,還是一切從簡為易。
至於對於酒店乾淨不乾淨時常覺得糾結的爸爸媽媽來講,我給出自己的意見,實在不放心的,可以給寶貝帶個睡袋,解決所有顧慮。
不過有媽媽說,帶娃出門一次,堪比搬家,想想打包行李,就放棄念頭了,所以為了不讓媽媽們覺得壓力山大,就我個人而言,我一直都是能省則省,行李越少越好,當然如果有願意配合的爸爸,行李再多,問題也不大。
關於乘坐飛機,有一些小建議,兩歲以下的寶寶不用買機票,可以坐在家人身上,不過空姐會提供寶貝的安全帶,綁在媽媽身上,堪比坐牢,極不舒適,如果條件允許,提早值機,跟工作人員說,看看能否提供空間較大的第一排的座位,否則真是太痛苦了,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真是不堪回首。
有的航空公司選擇第一排的座位需要收取額外費用。另外,儘量不要購買廉價航空的經濟艙,空間簡直完全無法動彈,除非超短途,否則為了媽媽和寶寶的舒適,儘量選擇普通航空公司。
兩歲以上的寶貝,可以買半價票,有了獨立座位,但是起飛和降落的時候也需要綁上安全帶,所以有的媽媽一上飛機就哄睡的習慣並不好,因為嚴厲的空姐為了寶貝安全會強制要求媽媽把寶貝叫醒坐好,綁上安全帶,沒睡醒的娃一定會把整個機艙的乘客都吵得雞犬不寧,當然,也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起飛降落的時候可以餵奶,或者含個棒棒糖減少耳部的不適,所以,儘量在這個過程中讓寶寶保持清醒,睡眠中的孩子容易受到耳膜壓力被吵醒,那一頓哭的喲。
現在高鐵動車發達,大部分地方都可以出行,行動空間更寬敞,個人感覺比飛機更舒適,且可以手機點餐,選擇範圍更大,也沒有起飛降落身體不適的困擾,所以是國內遊不錯的選擇。
因為咱們出門基本都是上山下海,為了方便,很少帶推車,否則堪比帶了兩個孩子,一個抱一個扛,如果媽媽們選擇的目的地非常腐敗遊,推車邊走邊看邊睡也是不錯的選擇。
個人想要推薦的最實用的還是背帶腰凳,女兒兩個多月的時候就帶她去爬山,差不過就是從山腳睡到了山頂,想找一張背帶的全景照,只找到了這張渣畫質的,大家湊合看吧,話說,現在的背帶也是越來越符合人體工學了,不過再昂貴再省力的背帶也請爸爸們儘量多背娃,畢竟媽媽的腰背部在產後可能還沒有完全恢復,不能過度勞累哈。
給小朋友選擇一個顏值高的行李箱很重要,對於可愛好看的東西她會有好奇心,會走後也能更有積極性幫忙媽媽一起分擔。
如果是旅行,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可愛的旅行箱,上圖,是我給女兒準備的,容積不大,可是非常可愛,從小給娃培養分類和自我整理的習慣,從她會走路開始,就很喜歡。當然隨著逐漸長大,變成了粉色控,只愛Hello Kitty,所以最近粉色旅行箱出鏡率也高了起來。行李箱的隔層裡放著每次出門都要帶的藥,退燒藥,益生菌,電解質粉,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另外還要記得補上耳溫槍。
為了提高媽媽們行李打包速度,一些一次性圍兜,桌墊,浴巾、創可貼、消毒棉籤等消耗品,可以在行李箱裡常備,方便快速打包,說走就走。
另外,藥品我也會在行李箱中常備,但是記得出行前檢查下是否在有效期內。
安全提籃
安全座椅
還有最關鍵的,安全座椅,一歲以前都坐提籃,一歲以後改成座椅,記得,出行安全,永遠第一。
最後,足夠多的尿布,這個該不用提醒吧。
好啦,親子遊寶貝的必備物品大概就是這些,有些東西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增減,其實很多東西都有重複性,媽媽們做好分裝留在行李箱裡就行了,不用每次重新整理,說走就走。
如果媽媽們還有其他注意事項,歡迎在評論留言,我們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繪本很重要,但是出門看看更重要。
最後,最重要的是,有一位支持親子遊的好爸爸。
五一小長假將至,祝大家旅途愉快哦!如果只準備在上海溜娃,也可以參考我們的小喵媽媽的分享:寶貝出門,媽媽包裡到底有什麼?
也歡迎所有已經有過親子遊經歷的爸爸媽媽把遊記跟我們分享哦,文採一點都不重要,最值得珍惜的是三個人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時光。
投稿請發送圖文到我們的郵箱:
tianchengmama@vip.126.com
記得附上快遞地址
我們有精美禮物送給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