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園子,滿滿當當;一張桌子,四四方方;扇子、醒木、手絹擱在其上,只靜待一身大褂的先生上場。
「大千世界南北西東,三寸舌六方臺娛樂昇平。紙扇輕搖談天下,春風秋月冬雪豐,留著殘荷聽雨聲,冷眼看浮生如夢煙雨化飛龍。」相聲演員憑藉的是一張嘴逗笑觀眾,說學逗唱為相聲演員們的基本功——說的了繞口令,貫口,定場詩;能夠學各省方言,各地方戲曲,曲藝,流行歌曲,大小買賣的吆喝,學口技;會說單口,能逗哏,能捧哏;這唱則是會唱太平歌詞。
這其中說和唱當然最好的是要嗓子好,德雲社中提到嗓子好,當仁不讓自然是的是郭德綱郭老師,調門高嗓子亮,唱戲劇也有那味兒,各種「京評梆曲」也是信手拈來,其《叫小番》每次都會讓人感到驚嘆。其實在他的徒弟中當然也有許多嗓子好的唱的好的,我們提一提擁有被稱為是「祖師爺賞飯吃」嗓子的周九良。
還是先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周九良德雲社「九字科」頭九成員,和搭檔孟鶴堂屬德雲七隊。有小先生、橘貓良、糰子良等稱呼。小先生的由來是年紀不大卻有股子老藝術家、少年老成的感覺,後面兩個是因為九良有時臺上的行為像貓主子還有就是他胖了—「毛絨絨」。「冷淡系捧哏」不開口則已,一開口也是「一語致死」。不過最近在節目中活躍的像是吸了「貓薄荷」的橘貓。
那麼,為什麼祖師爺賞飯吃呢?周九良的嗓子先天條件就很好,調門要比多數人高一些,有天賦,一些比較高的調子他都能夠很容易唱上去。《叫小番》和《菊花爆滿山》的高音都可以夠的到,他的《叫小番》的感覺又是另外一種感覺。當然今天的唱的好則還是先天優勢加上後天的努力,古時亦有《傷仲永》光是有天賦,你不好好的學習鍛鍊是沒用的。從德雲社的傳習社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取之為良;沒有經過青年隊直接成為固定的捧哏,可見其優秀。《打龍袍》、《鍘美案》、《黃鶴樓》中的一小段都可以聽一下,九良少有開嗓,粉絲口中的「開嗓即過年」。不過不要去聽「他總是~只留下電話~號碼」聽完以後你會完全忘記這句詞的原調,並且不容易找回來,洗腦指數槓槓的。
提了高音也提一下九良嗓子低一點時候會出現的「奶音」。在臺上時不時會冒出一兩句奶聲奶氣的語句,其中則以「咕咕嘎嘎」為典型代表,還有一些諸如「打你小嘴嘴」「長大啦」之類的,配上小動作很可愛。可奶可A、可鹽可甜的小先生哦—九良可是憑實力摘的「人間甜餅」的稱號的。
小先生周九良還會三弦,「三哥」是真愛。是德雲社的御用弦師,之前封箱的時候都會看見他彈三弦,也曾在《歡樂喜劇人》助演的時候彈過三弦,不過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拼多多之歌。」
前路不易行、或有荊棘塞途,可還是期你一往無前,一馬平川。
圖片來自網絡,侵聯繫刪除文章不可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