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慕強,過往對每一位遠處之人的欣賞好像都始於讓我佩服的業務能力。可以不爭不搶閒散自由,但業務能力必須不能讓人。這段時間讓我入坑的張雲雷也是源於他的主營業務足夠強悍,嘴皮子利索,相聲節奏不錯,各種曲藝信手拈來,而且不斷精進,真心佩服,正宗娃娃腿兒加上自身對業務的嚴要求,讓作為觀眾的我分外滿足。在繁忙之餘聽他相聲總能讓我笑得舒心,十分解壓;為了減肥不吃晚飯,轉移注意力的最好辦法也是看他演出視頻,常常樂得忘了餓…
來源:張雲雷微博
張雲雷他除了強,還又美又慘,簡直全方面滿足了慕強憐弱者的心理。這個弱和慘更多是指他的經歷。他這28年已然可以出書:自幼學藝,十歲登臺,在最傳統管教下成長,年少已是名動一方的小角兒,十三歲遭逢倒倉,漂泊六年,歸來已無昔日光華,隨後九年,張小辮兒蓄勢待發,卻意外經歷生死,摔碎了的美人用錚錚鐵骨忍痛立於舞臺之上,一腔孤勇行走於暴風驟雨之中。其間曲折簡直能讓人瞬間迸發出護崽的親媽心。而他和郭德綱之間師徒父子的情誼很老派又很有人情味。
作為傳統曲藝與現代傳播結合的先鋒力量,張雲雷在德雲社與年輕人(以及不聽相聲的社會大眾)之間架起了橋梁,讓傳統相聲、曲藝以更被易於接受的方式為大眾熟知,在他的帶動下,京劇、評劇、蓮花落、太平歌詞、各派大鼓、小曲小調各種選段被年輕人們熱烈傳唱,一時間盛況空前。與此同時他不得不背負著更多壓力和期望,他已不是那個9年前倒倉歸來被老觀眾報以寬容和疼愛的小辮兒,他面對的更多是對相聲並不熟悉的普羅大眾,還有同行裡避免不了的嫉妒或是不屑,無人可以始終為他遮風擋雨,他必須更強大,別無選擇。
張雲雷相聲專場滿坑滿谷
雲起雷鳴相聲專場返場
去年經歷的兩次風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相聲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是小園子裡說過就算,他們不得不面對新時代裡傳播形式多樣帶來的更多約束力,大眾的接受度是他們應該要考慮的,他已經不止是相聲演員,還是公眾人物,有正確引導的職責。你背負著這樣的壓力,就必然要對自己約束更多,有些包袱別人能說你不能,也許是不公平,可是你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只能改變自己。
對相聲內容進一步優化已勢在必行,少一些敏感內容,同時為保持可樂,可以放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與藝術家、社會事件相比,自己和搭檔/同門的玩笑、倫理哏之類的感覺還是可以的。與其一直擔心被人找茬,倒不如自己設好劃線,做到心中有數。相聲與臨場發揮關係很大,要是為了迎合主流死板背詞,那就失去了韻味,做到在底線之上遊刃有餘,這是對張雲雷和搭檔的考驗。拿捏好了,也就雲起雷鳴、無人可擋了。
慶幸的是,整個19年,張雲雷的作品都明顯上了一個臺階,其間經歷的兩次風波雖然殺傷力大,其實都是翻的前兩年舊帳。相信他只要足夠優秀,戴著枷鎖跳舞也可以是藝術,更好的未來可期。
來源:張雲雷微博
入坑之初永遠是最開心的珍貴時光,專心看業務的懵新,對其他糾葛一概不曉,感覺快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旦入到坑底,你的快樂就會慢慢被心疼、不平、不甘、著急所代替,當疲憊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離出坑就不遠了。讓我意識到我正在往坑底過渡的節點是前段時間,看有人用關於生命和腿腳的惡毒詞語詛咒他,我遏制不住的持續心顫不舒服了很久…討厭一個人可以沒有理由,但是利用別人的遭遇肆無忌憚的攻擊就真的沒有人性。
我努力穩住心態,儘量保持以觀眾的角色繼續觀看作品,以路人的角度默默圍觀他的粉圈。慢慢的也感覺到了樂趣。他粉絲經歷了去年的事件現在分外小心,怕給他招黑,遇到挑釁的只要不是攻擊他身體,都是默默忍著只敢不帶關鍵字吐槽兩句,完全沒有流量粉絲的彪悍,讓曾經以為終於喜歡了一個流量可以養老的我有些恍惚~但是一旦遇到攻擊他身體的,瞬間一個個就炸毛了,氣得七竅生煙,與此同時還在互相告誡注意方式,不要入人家的套,給張雲雷帶來麻煩。我作為一個圍觀者看得有些不厚道地直樂。這群姑娘這是經歷了怎樣的磨練,一路跳過多少坑,才有了如今的小心翼翼。年輕的女孩們社會閱歷不多,一腔熱情護著她們喜歡的人,卻被人下套曲解初衷,落得強悍腦殘之名,連我這個曾經的路人都有耳聞,最後還連累張小辮兒,這是她們最心痛的吧。其實這個社會從來都避免不了遭遇惡意,樹大招風,大把人躲在陰暗處將羨慕嫉妒化成惡意肆意投擲。張雲雷這點倒是看得很通透,如果沒人黑你說明沒人關注你了。這些姑娘們在現實生活中未必都是能忍的主,卻因為有張雲雷這個軟肋,而不得不忍字當頭,把憋屈轉化成行動支持他。
來源:張雲雷微博
但粉絲做到再好也只能是錦上添花,歸根結底還得粉的這個人是塊質地優良的錦。傳統藝術給張小辮兒加了高光,唱小曲小調時的他,唱京評京韻的他,說相聲的他,有著別樣的魅力。經歷倒倉、意外、多次手術、砸掛風波,一次次差點離開舞臺,又一次次復出,他一步步把自己修煉成一塊上好錦緞。
來源:張雲雷微博
比較欣賞張雲雷的一點是,最近看了各種視頻,提到16年的事件不少,畢竟是鬼門關走一趟,能活過來並且再站起來堪稱人間奇蹟,各家訪談不會放過這個問題,然而我最多也只看到了傷勢的描述,周邊人對他的照顧、給他的感動,卻從沒聽過他描述到出事時力竭鬆手落下那一刻的絕望,和手術後恢復期難忍的疼痛…全身斷了、碎了那麼多骨頭、傷及內臟,這在麻藥過了之後得疼成什麼樣,常人實在無法想像。這幾年,帶著全身有裂痕的骨頭、鋼釘到處演出,雨水不斷的情況對於這樣的他來說更是一種折磨。熬過這樣極致的、長期的疼痛,還能站在臺上逗大家笑,這人是真爺們兒。除此之外,他爺們兒之處還在於這麼多年,無論所遇何事,從不在臺下議人是非,這個評價來自於德雲社一位老先生,這一點看似簡單,能始終做到太難了。
來源:張雲雷微博
張雲雷的真實簡單和良善總是讓他身邊人和喜歡他的人想給他更多愛,總是心疼他捱過的苦受過的疼,總是希望老天對這孩子能給予更多疼愛。同時又謝天謝地,好歹他活過來了站起來了。現在看他總是特別知足的樣子,遇到什麼他都不說委屈,畢竟最珍貴的生命和舞臺仍然留給了他。
希望張雲雷此後人生隨心隨性、一馬平川。而我,就繼續保持坑邊模式,少一些操心,多一些輕鬆和快樂,進入養老模式吧。
PS.說是養老,但還是忍不住悄悄吐槽一句,張雲雷同學這個休養是真休啊,一點存貨都沒有,也不愛發微博,也不參與任何話題,捐款捐物也是悄無聲息,真的專心養傷,低調到看不見…太寂寞如雪了,我居然在這樣的時刻入坑,真是倒了黴了,玩笑玩笑~今天是手術完100天了,慢慢來,別著急蹦蹦跳跳,錄錄新歌,曬曬太陽,養好了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