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熱衷唱歌的臺灣大男生,為了練唱曾在成軍之初駐唱停車場,最終以美妙和聲出徵國際,躋身世界男聲合唱團榜首。
成立於1997年的拉縴人男聲合唱團以三峽縴夫齊力拉船的寓意取名。合唱團執行長林俊龍解釋,希望每個團員都能秉承縴夫的精神同心協力。
一群熱衷唱歌的臺灣大男生,為了練唱曾在成軍之初駐唱停車場,最終以美妙和聲出徵國際,躋身世界男聲合唱團榜首。1月23日,非科班出身卻屢獲國際大獎的臺灣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展開一場「浪漫選粹合唱音樂會」,用拉丁文、德文原味再現西方浪漫主義時期經典聲樂,亦將帶來多首寶島民謠。
拉縴人男聲合唱團成立於1997年,以長江三峽縴夫齊力拉船的寓意取名。最初,合唱團最吸引人的並非歌聲,而是「拉縴人」這個名字。合唱團執行長林俊龍解釋,因為希望每個團員都能秉承縴夫的精神同心協力,合唱團才因此得名。
1998年,拉縴人舉辦了首場音樂會。為了這次公演,合唱團準備了整整一年。沒有排練場地,他們只能在社區空地、停車場,甚至臺北兩廳院的迴廊裡練習。沒有扶植,團員時刻處在人員顛沛的狀態,當兵、出國、結婚,每個團員為了生活各自奔忙。從最初來自同一所高中的20餘名校友,到如今匯集工程師、教師、學生等不同職業的大族群,迎難前行的拉縴人團員現固定於30人左右,接連5年摘得臺灣「中山杯金嗓獎合唱比賽」冠軍。
2002年被林俊龍視為合唱團步入正軌的元年。這一年,合唱團前往韓國釜山參加「第二屆奧林匹克國際合唱比賽」,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的288個合唱團隊匯聚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合唱比賽角逐25項賽事,終獲「男聲室內合唱組」、「無伴奏民謠組」、「無伴奏宗教作品組」三項金牌。2006年,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公布了世界Top 500合唱團排名,拉縴人躋身第六,也在男聲合唱團排名中榮登首位。
屢獲國際大獎讓拉縴人獲益不少。他們開始受扶植,有能力在臺北租借固定場地排練,身居異地的團員每周五則需搭乘火車至臺北參加練習。對聲音的認識於他們而言也是一個逐漸發現的過程,其間,拉縴人幾經風格嘗試,最終發現純淨的男聲合唱最合適,「這才是拉縴人獨有的聲音。」
拉縴人的演出場次,也由最初的個位數上升至年均30餘場,足跡遍布東南亞與歐洲。他們的常備曲庫中,當代男聲合唱、經典中文、古典聲樂各佔三分之一。在上海的這場音樂會上,拉縴人將呈現部分西方浪漫主義時期的經典聲樂作品。這些作品由全球最大合唱曲譜出版商Carus歷經多年聘請音樂學者從作曲家原著手稿整理而來,至今無人演唱,拉縴人將用拉丁文和德文現場還原。「雖不是名家之作,聲音質感倒也純淨。」林俊龍說,這些曲目對母語是漢語的團員十分困難,「光德文中A的五種口型就能把我們搞暈。走音,套詞,從半年前就開始練習了。」
音樂會上,拉縴人還將演唱《一隻鳥仔》、《外婆的澎湖灣》等臺灣民謠,上海之行結束後,他們還將遠赴德國為Carus錄製這張唱片。
點擊文章上方「好琴聲」可以訂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