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張武輝 王一霖 李曉鵬 王錦 李初晗 齊宏濤) 正在舉辦的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上,眾多知名電影導演、製片人、行業專家等齊聚一堂,以電影為紐帶,深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間的文化交流與經濟合作。即將上映的影片《大漢張騫》的精彩亮相,也受到了業內人士和廣大影迷關注。
在本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上,一部講述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出使西域的電影《大漢張騫》舉行新片發布。2100多年前,西漢使者張騫從長安出使西域,從而開闢了古絲綢之路。這部電影就是以張騫出使西域不幸被困於匈奴為故事背景,講述他臥薪嘗膽、銘記使命,帶領同伴成功逃出匈奴的傳奇故事。
電影《大漢張騫》導演唐滔:「我儘量真實的想讓觀眾去理解到,當時張騫遭遇了什麼?背負了什麼?他期許著什麼?他逃出了敵營以後他選擇再付使命,這是他的信念。」
由省委宣傳部聯合攝製,陝西廣電影視文化聯合出品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今年國慶期間上映,一路領跑電影國慶檔。這部影片由五個單元、五個故事組成,其中《回鄉之路》單元,通過講述陝北治沙人「喬樹林」用沙地蘋果項目帶領鄉親們先治沙再致富,將陝北毛烏素沙地變成果鄉的動人故事,充分展現我省持續推動生態建設,給綠色版圖帶來的新變化。
導演寧浩:「這五個故事是從千家萬戶,祖國各地的故事中選出來的,這樣是表達我們對於脫貧攻堅這件事,實際上是祖國所有地方都在發生的事情,所以可以全面的表現這種變化。」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國慶檔期,最火的電影是《我和我的家鄉》就是直面我們今天的生活,直面我們脫貧攻堅的戰役,直面我們心中沉澱的對祖國的熱愛,我們家鄉的眷戀。」
許多參會嘉賓表示,陝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厚重的歷史積澱和濃鬱的文化氛圍吸引著大批電影愛好者,也成就了眾多電影藝術家和名片佳作。希望以本次電影節為契機,充分溝通交流、深化務實合作,用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情懷的影片滿足觀眾的需求,用精品力作擦亮「影視陝軍」品牌,講好中國故事。
導演趙霽:「因為陝西有太多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瑰寶,西安是歷史古都,我覺得這些東西其實都是特別好的題材和內容,有待於我們電影人去挖掘,所以我覺得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多來西安,多來陝西,看看這些歷史東西,哪些能做成我們更好的中國故事。」
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主任:「我們電影,藝術工作人要像小鳥一樣既要在枝椏間鳴叫,也要像雄鷹一樣俯瞰大地,我們過去俯瞰大地比較多,恰恰讓我們年輕人去接觸這些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