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帶著去主觀感受一下它「到底有多差」的目的,去看《上海堡壘》的,我就想看看網友們說的《流浪地球》打開的中國科幻電影的那扇門,《上海堡壘》是怎麼給它又關上的。
寫一本書,拍一部電影,尤其是《上海堡壘》這種拯救世界的類型,在情節上必須要製造出把人嚇尿的緊張感,全世界的人命懸於一線,是那位豬腳,發揚「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的精神,在千鈞一髮之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不到最後一微秒,決不放棄,終於九死一生,拯救了全世界。
以前看得多了這種類型,比如湯姆克魯斯的《碟中諜系列》,覺得沒意思,都是套路,我要是作家或者編劇,我絕不套這樣的路。
這樣的想法,直到看了《上海堡壘》,才開始改變,存在了五十億年,養活了八十億人的地球,就這麼輕易的被你救了,油瓶子都沒倒,太不科學了!
這個時候,鍵人我好像有點明白,為什麼明知的是套路,卻還是有那麼多優秀的作家、牛逼的編劇,在套路上前赴後繼,樂此不疲?皆是因為,唯有套路得人心。
就讓我們來看看,《上海堡壘》是如何不走套路,如何失去人心的。
外星人和他們的母艦來了,把稱為「泡防禦」的地球上海上空的一個能量防禦網打了一個洞,舒淇帶著鹿晗,坐在指揮中心的屋子裡,用無人機,把從洞裡跑進來的外星人捕食者打跑了,然後把那個洞補起來,就結束了,連門都沒出,就這麼結束了。
外星人和他們的母艦又來了,又把泡防禦打了個大洞,上海人還是沒慌,他們抬出了「上海大炮」,一炮,外星人又被打跑了,還是門都沒出,就這麼結束了。
尼瑪外星人特太弱了吧,他們穿越幾多N光年,來侵略地球,紐約、倫敦、裡約、馬德裡都被攻陷了,上海一炮就解決問題!為什麼這炮早點不借給紐約、倫敦,而是要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淪陷,這樣以後會沒朋友的。
這麼厲害的武器,弄了個這麼隨便的名字,「上海大炮」,感覺就像出土的十五世紀的文物一樣。起碼應該叫飛彈吧,講究一點的話,還可以把成分說出來,核彈頭的還是麵粉糊的,或者把射程說出來,星際的還是市內的,或者把發射點和目標位置說出來,地空飛彈還是打哪指哪飛彈,這樣才洋氣嘛!
外星人和他們的母艦第三次來了,這回上海人把泡防禦直接關了,外星人就屁顛屁顛衝進來,你說這外星人就一點不懂得「誘敵深入」的道理嗎?自己送到「上海大炮」的炮口上,被「上海大炮」打得灰飛煙滅。
說實話,這一點不像是拯救世界,鍵人我周末在家打蟑螂都在這驚心動魄得多,要是拍成個什麼《周末打蟑螂大電影》,票房肯定超過《上海堡壘》。
一部電影看完,除了鹿晗的劉海,其他的索然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