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標題,你應該發現了其中的一些關鍵詞:「他」、「20歲」、「生日禮物」。
真的就是那麼巧,2020年的清明節是我的生日,並不是每一年都是這時候的,我過生日是農曆的,也就是三月十二。
大概是去年年底的時候,無意翻開日曆,發現一個我自己都難以置信的事實,我生日居然是在清明節,但是沒有辦法,事實就是如此。
這個梗我可以說一輩子,哈哈哈哈。
清明節生日吧,也不能說不好,要知道清明節是一個挺好的日子,不然也不會叫做「踏青節」了,意思就是適合出去踏青,出去旅遊。
從那以後,我自己都跟自己說,清明節是個好日子,是假期,又不用上課,還可以和朋友出去旅遊呢。
本來我打算在那天出去旅遊的。(哪哪都行,出去走走,主要是開心)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很殘酷。(一切都要從一隻蝙蝠說起)
受疫情影響的我們,不得不在家上課,小時候的夢想終於實現了,但真的開展起來之後,發現其中挺多苦的:一個人對著屏幕、害怕老師忽然點名、不知道什麼時候老師突然掉線、現在一個星期的作業都能比上以前一個月的作業了……
本來以為我國的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之後,就可以開學了,但是國外的疫情卻爆發了,到今天下午5點,全球的肺炎患者已經有110萬了,這個數字我想著就覺得可怕,這個疫情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因為這個疫情,很多計劃都被打亂了,腦子裡想到的各種畫面都被打碎,現在我只想大家都平平安安的,一切等回校了之後再去執行。
在我看來,只要自己喜歡,天天都是生日。
我也不是一個很想過生日的人,(當然,如果有人給我過生日,我肯定很開心)或者是看開了吧,從小到大,有一點儀式感的生日,我記憶中也就只有兩次,初一和大一。
初一的時候,邀請了幾個好朋友來了家裡吃飯,然後吃了蛋糕(並不是外麵店裡買的那種蛋糕,是這個假期我們自己動手做的那種,具體樣子自己腦補),然後四個人一起玩三國殺,反正挺開心的。
大一,也就是去年,部門的人給我過生日,本來以為是要開會的,沒想到真的會有蛋糕啊。
那次是我第一次給自己的生日蛋糕吹蠟燭,第一次對著蛋糕許願(願望好像是脫單,hhhh),整個部門的人給我過生日,還是挺開心的。
話說回來,既然今天是清明節,大多數人也會選擇在清明節這天去掃墓,我家裡也是在這天掃墓,日子有點特殊,也不提過生日的事情。
在這裡提醒一下大家,要文明祭祖,稍不注意就可能引發山火蔓延。
昨天早上起床的時候,看到很多的公眾號都在發一件事: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然後很巧的是,在昨天上毛概課的時候,我提到了我是清明節生日,然後老師說,叫我明天一起為抗疫英雄默哀三分鐘,我覺得還是挺有意義的,也算是為自己添加了一點儀式感吧。
今天日子的特殊,全國人民都在哀悼,我也沒有什麼慶祝的想法,一句生日快樂我就滿足了。
今天國旗降半,多地人民哀悼,我也算是在這一天裡見證了歷史,也是在我生命裡難忘的一天。
好像說得有點多了,還是回到今天的主題吧,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就想給自己一個生日禮物,在我看來:別人送的生日禮物是心意,自己送的生日是自己最想要的,畢竟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那個。
我想了好久,什麼樣的禮物才是自己最喜歡,然後又會很驚喜。在過年的那段時間,我想的是自己的公眾號有一個留言功能,這是我想要的生日願望,但是這個需要花費的金錢、精力比較多,不是我能負擔的。
然後我想到的就是,要不我找人借一個公眾號吧。
我想到了一個好朋友,他是我沒有去學校就認識的一位學長,工作了好幾年。一次宵夜的時候無意聽到他有一個公眾號,只是很久很久沒有更新了。
(普及知識:在2018年3月之後註冊的公眾號沒有留言功能)
找到他時,他很爽快就給我了,(也不算是給我吧,算是給我用,期限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唯一的條件就是保持原有的文章,畢竟記錄了他的點滴,也不是很多文章。
就這樣我擁有了我第二個公眾號,其實我拿到公眾號的那一刻,我就想立馬發文章,想讓大家知道我有了一個新的公眾號,還可以留言的那種。
對於留言功能,這是很多自媒體人心裡的一個痛吧,那種痛就好像吃火鍋沒有肉。(什麼感覺,自己腦補)
但認真想了一想,這是一個全新的公眾號,現有粉絲不足50位,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想要一下子就讓大家接受不容易,應該找個契機。
所以我把今天當做是契機。
把這個公眾號送給自己做生日禮物。
這樣的話,自己喜歡,又有足夠的驚喜(驚喜與粉絲關注量正相關,hhhhh)
新的公眾號叫做「不正經皮特」。
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沒有很特殊的含義,皮特是我,不正經體現的是我的性格,經常看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很皮。
我想呈現的是皮特這個人,是他在生活遇到各種事情,然後用不一樣的方式來體現他的不正經,但皮特不僅僅是不正經,他還有更多的優秀等你發現。
我希望你能給我一個驚喜,關注「不正經皮特」,祝我20歲快樂。
作者簡介 / 皮特,大學在校生,一位身高180卻不正經的寶藏男孩,在這裡皮特和你一起分享他的生活,想把你變得和他一樣不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