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李豐女士,臺大醫學院教師,臺灣健康大使。
李豐女士上個世紀的1939年出生於香港,臺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1968年夏天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研讀時,不幸罹患淋巴癌,被當地醫院洋人宣告 最快將在半年後就會去世。
李豐女士於是退學返回臺灣,積極修行,她比洋人預計的多活了45年,當年為她治療癌症的醫師都已過世了,李豐卻還活得很健康。
……
轉:李豐醫師說:當我40多年前被診斷罹患癌症,並被預估只能再活半年時,我有接受手術,無數次電療,還有一次化療,但是腫瘤始終屹立如山。當我改變主意不再治療以後,我做了很多改變,堅持下來的結果,我的細胞的自愈系統發揮了功效,讓我與我的癌細胞和平共處。而且,如果我繼續努力,我相信我的癌症不會再發。」
當我30多年前因為背傷,一再復健都好不起來,甚至要靠輪椅過日子的時候,主治醫師認定,我的背傷會越來越壞,一直到我死的那一天。那個時候,我才警覺,我又要靠自己了。
於是我非常辛苦地開始學瑜伽、靜坐、並一點一滴地在進步,如今,我不但不需要輪椅,可以走來走去,常常爬山,還爬上過玉山。
要活就要動
有一次,我丈夫慶榮與我去參加一個25公裡行程的登山活動,走到山頭,已近中午,領隊招呼大家坐下休息,每人打開自己準備的便當,開始午餐。
正在吃得高興的時候,有一個大胖子氣喘如牛地衝上山來,也很靦腆地坐到一邊去開始午餐。顯然他也是屬於我們這一隊的,只是走得慢,落在後面。吃過飯,大夥還在休息,慶榮興起了他曾經身為記者的專業好奇心,走過去採訪。
「老兄,爬山好玩嗎?」「不好玩。」想也知道,為了趕上隊伍,喘到臉紅脖子粗,滿身大汗,那有什麼好玩?
「那你為什麼要來?」
「這是我的藥呀。」
「怎麼說?」
這位胖子老兄說出了他的神奇故事。
原來他早就已經胖得很難過,最近的威脅竟然是睡不著、吃不下及拉不出來,也就是有失眠、食欲不振及便秘等毛病,去看醫師、吃藥、減肥……,都無效。他焦急得不得了,卻也沒有辦法。
不久前遇到一個朋友,朋友沒說什麼,只叫他明天跟他去爬山。他去了,走得比這次還要慢,還要辛苦,走到一半,他跟朋友說,走不下去了,可不可以先回去,朋友說,可以呀,可你要自己回,我可要跟著隊走。當他掉過頭來看來時路時,他呆住了,路都認不得,如果在山上迷了路,豈不是更慘。於是他只好硬著頭皮撐下去,到達終點時,他的腳已經不聽使喚了,幾乎是用爬的進入車廂。
可是第二天,他卻興奮得不得了。他餓了,他吃得下了;他也拉得出來了;而且當天睡得像死豬。他的三個問題都只是因為爬一趟山便統統解決了。
於是他把爬山當成藥,每個星期一定要跟一次,已經跟一陣子了。
慶榮又問他:「那你為什麼要選這個25公裡的行程,15公裡的行程不是比較不累嗎?」
他很幽默地說:「病重要用重藥呀。」原來他試過15公裡的行程,感覺效果沒有25公裡行程的好。
當時臺北的周日登山活動大致分兩種,一種是10~15公裡的郊遊路線,適合攜家帶眷慢慢走;另一種是25公裡的健行路線,適合已有登山基礎的山友們練腳力。每星期五的報紙上會刊載,哪個登山隊會去哪裡、路程多遠、集合地點在哪裡,以及是否要帶午餐等等,你只要準時到達集合地點,跟著大夥走就行了。
登山健行讓氣血暢通,是一帖健康良藥
我患癌症以後,經過手術、電療及化療,身體變得很衰弱,加上臺大的工作又很繁忙,極度缺乏運動。慶榮發現,爬山是可以幫助我恢復健康的好方法,因此堅持在周日及例假日,拉我上路。
老實說,那時候我並不喜歡爬山,因為當時我的身體太差,爬的雖然都只是郊山,或者只是近郊的產業道路而已,可是對我來說,仍然是苦事一椿。
不過,走走停停,我的身體還是在進步,從走產業道路,到走15公裡的山路,到走25公裡的健行路線,甚至還登上臺灣最高的玉山。我的身體比以前強健很多,不只不再感冒,也已不再需要住院,不用再看醫師了。
李豐醫師1998年光榮退休,並被推舉為臺灣健康大使。
以上內容來源於網絡。
揚州帝師開示:
1其實人人體內都有癌細胞,因為人體每天都會因為DNA突變而產生幾千個癌細胞,只不過健康人的免疫力可以清除這些癌細胞而不發病。
2一個人 ,即使他體內的癌細胞集結成腫瘤,如果他積極做好「修身與修心」的雙重修行,培養出強健的體格和人格,他修行產生的強大免疫力可以清除他體內的癌細胞,恢復健康。
李豐女士就是很好的例子。
3人生路就是修行路。
修行包括修身和修心兩部分。
希望大家在人生路上精進修行,最終聖修純全,涅槃升天,位列仙班。
人間萬道,
唯有真愛舍己的天道義德
是通往天堂的唯一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