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為什麼沒有像土星那樣的行星環呢?

2020-12-27 科白百科

土星並不是唯一一個有環的行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不過和土星環不同的是,它們的還在地球上看不見。在太空船「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索之後,我們才知道了它們的存在。有趣的是,這些環都是被稱之為氣體巨星的外行星所有的,而且天文學家們現在相信所有環繞這些外行星的環都有一個相同的形成過程。

關於它的形成過程有兩種推測:第一種推測認為環是由靠近行星的小行星碰撞所產生的石塊和塵埃組成的。土星和其衛星的引力將石塊和塵埃捕捉成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環狀物。第二種推測指出當這些行星有微粒和氣體雲形成時,不是所有的微粒和氣體都被行星所採集。換句話說,環只不過是行星形成時的殘留物。現在如果天文學家們可以查出行星環中巖石的年齡,他們就可能證明哪種推測是正確的。絕大部分人都相信第一種猜測是正確的,因為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的環都是那麼的暗淡。他們認為土星環是僅有的量,還因為他它們是「最近」的天文學的術語裡「最近」意味著是幾百萬年以前由於流星的碰撞而形成的。其他行星的環沒有那麼明亮是因為他們形成的時間較長,而且大部分環中的塊狀物已經被吸進了行星裡。

為什麼地球沒有行星環呢?要形成行星環首先需要材料來源,而且這些材料必須不能太遠,不能超過3倍行星半徑——那將比衛星還近。關於木星,看起來它的塵環似乎是由流星碰撞到距離木星很近的衛星上爆炸所產生的碎片組成的。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太陽風的能量。太陽風是太陽向外釋放的能量不斷流動所形成的能量風。由於我們距離太陽較近,因此與其他距離太陽遠的行星相比,太陽的能量風對地球的影響要更強烈。它會輕易地捲走任何試圖繞著地球運轉的小微粒。

即使地球擁有了提供環的材料來源,他們也將會相當灰暗,因為任何明亮的冰塊(土星環的主要構成物)都會被太陽的熱量所蒸發。它們不會持續很久的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日潮個月潮是相當強的,最後一定會將環的體系打亂。如果我們可以捕獲一顆小行星並且使它在適當距離的軌道上解體,地球可能在短時期的擁有環,但這顯然不會持續很久。

所以,由上述可知,條件需求都不具備的地球是不會有行星環的。

本期內容到此結束,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下期內容由你們決定!

我是科白,關注我!用最簡單的話講科學!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除地球之外,哪一顆行星最為「美麗神秘」?
    太陽系中總共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由巖石組成的,是「固態行星」,或者稱為「類地行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由氣體組成的,是「氣態行星」,或者稱為「類木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各有特點,如果說其中哪一顆行星最漂亮
  • 2020年是「行星年」,這裡是最佳觀看到火星、土星、木星和金星時間
    圖註:美國宇航局太空飛行器拍攝的太陽系中行星的圖像被組合在一起,顯示水星、金星、地球及其衛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如果你從來沒有見過太陽系的外行星在夜空中閃耀,2020年就是給自己買一臺小型天文望遠鏡吧。
  • 原來地球有這麼大啊-太陽系中的行星大小排序
    這導致了地球和太陽系中其他八個行星的誕生。由於很多氣體最終都進入了系統的外部,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會有氣體巨人-儘管這種假設可能對宇宙中發現的其他太陽系不成立。直到1990年代,科學家們只知道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而在那一刻,人們接受了9顆行星。但是,隨著望遠鏡技術的改進,發生了兩件事。科學家發現了系外行星,即我們太陽系之外的行星。
  • 木星和土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兩顆行星的大會合將持續一段時間
    我們的太陽系總共有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都繞著太陽公轉,行星之間的公轉軌道具有同向性、近圓性和共面性的特徵,八大行星繞太陽公轉的速度和周期各不相同,彼此之間的距離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
  • 土星六邊形大風暴,比木星大紅斑還恐怖詭異!竟能裝下4個地球!
    提到土星,每個人都會想到它的行星環。事實上,土星除了土星環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這是存在於土星北極的超級風暴。但許多人只聽說過木星大紅斑,並不知道土星上也有一個巨大的風暴。為什麼會如此穩定?對此人們提出多種解釋,但至今仍無定論。 有人認為六邊形星雲的穩定性可能與土星缺乏固體地形有關,地球上的風暴在遭遇地貌產生的摩擦後會被打亂,而土星實際上是一個龐大的氣體球,所以造成風暴形態不容易變化。2013年4月,NASA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傳回了一張土星北極六邊形風暴的高清照片。
  • 800年來土星木星最貼身同框!木星霸氣,土星帥氣
    這是最近幾晚土星和木星合體的照片!這是幾百年來地球視角,他們挨得最近的時候!木星和他的幾個衛星小弟格外顯眼:一條直線,甚是霸氣。不過土星可能並不這麼想;哥有環就是天空最靚的仔!12月21日,木星和土星在夜空中的距離比800年來的任何時候都要近。用肉眼看,這個「大會合」看起來像一個合體的,巨大的天體在地球上閃耀。
  • 沒有那些行星,人類不會出現在這裡
    在我看來,那更像是一堂公開課。而在這部新紀錄片裡,由於有大量特效鏡頭的加入,我們讓行星變成了主演,講述它們自己的故事。布萊恩穿插在這些特效鏡頭之間,更像是在輔助行星講好這個故事。新的《行星》紀錄片中,加入了大量的特效鏡頭 | BBC紀錄片《行星》只有5集,片長有限。但過去10年,關於行星的新發現層出不窮。如何取捨呢?
  • 見過木土相合,為什麼從沒見過行星凌行星?|灰原哀
    雖然基本都在黃道面附近,但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並非嚴格共面,因此行星相合的時候經常還是有一定距離的,例如2000年的木土相合距離1°11'之多,像今年這次這麼近的屬實不多見。Hartigan,整理製圖:One Two 那有沒有可能二者近到「碰上」呢?當然,我們說的不是真的「碰上」,只是從地球上看去的「借位碰」。Emmm這種「借位碰」當然是有可能的,這就是另一種天象「凌」(transit),例如去年(2019年)雙十一的「水星凌日」。
  • 見過木土相合,為什麼從沒見過行星凌行星?|灰原哀_騰訊網
    雖然基本都在黃道面附近,但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並非嚴格共面,因此行星相合的時候經常還是有一定距離的,例如2000年的木土相合距離1°11'之多,像今年這次這麼近的屬實不多見。Hartigan,整理製圖:One Two 那有沒有可能二者近到「碰上」呢?當然,我們說的不是真的「碰上」,只是從地球上看去的「借位碰」。Emmm這種「借位碰」當然是有可能的,這就是另一種天象「凌」(transit),例如去年(2019年)雙十一的「水星凌日」。
  • 八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天王海王星地球」你所不知道的事,來看看吧
    水星上過一年只需要88天,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水星的一天比一年還長,這是因為水星接近太陽,於是水星公轉速度非常快,公轉一周約為八十八個地球日,但是水星沒有大氣,自轉速度非常慢,所以就造成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水星表面跟咱們月球相似,也是在太空隕石的轟擊下千瘡百孔,因為它是最靠近太陽也是質量最小的行星,所以它只有很薄的一層大氣,時時刻刻都在太陽的炙烤之下。
  • 科學家發布太陽系行星大小對比視頻,地球真的太小了
    因為大與小、快與慢、長與短等,都是相對的,也就是說,沒有最大、最快、最長,只有更大、更快、更長。某一個物體是大還是小,並不是由它決定的,也不是由我們決定的,或許應該由參照物決定。很簡單,舉個例子,我們在地上撿起一顆砂礫,為什麼說是撿起而不是抬起呢?因為和我們的手相比,砂礫太小了,我們撿起來就可以了,不需要雙手去抬。但是,我們能夠直接說這顆沙礫很小嗎?是的,在我們面前,砂礫確實是很小。
  • 行星科學家對各家科技公司的土星表情符號進行排名:WhatsApp獲勝
    據外媒CNET報導,詹姆斯·奧多諾霍(James O'Donoghue)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一位行星科學家。他曾在美國宇航局(NASA)工作,並發表過有關土星大氣和土星環的論文。奧多諾霍周三發推文對蘋果、 Facebook、谷歌、微軟、Twitter和WhatsApp的土星emoji 表情符號做出了公正的評價。奧多諾霍的整個主題值得一看。在此過程中,您將了解到一些不錯的土星事實,並對實現真實表情符號設計所需的內容獲得新的讚賞。
  • 土星正在慢慢「躺下」,傾角越來越大,罪魁禍首竟是它自己的衛星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有一顆體積是地球的65倍,質量是地球的14.5倍的行星,它非常的與眾不同,它是躺著繞太陽運行的。那就是太陽系的第七行星——天王星,這顆淡藍色的星球的赤道平面與其公轉平面呈97.86°,它的自轉軸幾乎是直指太陽的。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行星知識點歸納
    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二、行星的特點   行星的特點: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於球體);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 它存在了45億年,體積是地球的750倍,隱藏著什麼秘密?
    土星,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很多科學家對土星都「情有獨鍾」,因為土星非常的漂亮,並且神秘。雖然土星看起來寧靜安詳,不過其實一點都不平靜。而且土星非常寒冷,表面溫度達到了零下230攝氏度。土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排在第二的行星,排在第一的是木星。
  • 聽說這顆神秘的天體—「第九行星」比冥王星還要大呢!
    問:我們的太陽系會有第九大行星嗎? 為什麼科學家認為可能有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家用什麼工具來尋找第九大行星?答:你的老師是否鼓勵你「跳出框框」思考?如果你能做到,那這就是個好建議。一些最好的科學突破和發明是當人們有足夠的勇氣,以一種創造性的方式來思考問題時出現的。今天,我們要請大家跳出這個世界去思考問題。具體來說,跳出我們稱之為家的地球思考。
  • 英讀廊——簡單地說,冥王星為什麼不算第九大行星了?
    【譯】如果冥王星不是一顆行星,因為它「沒有清除鄰近區域的其他物體」,那麼地球、木星、土星等怎麼能被視為行星呢?【單詞】planet ['plan-it]['plnt] n. 行星【單詞】neighboring ['ney-ber-ing]['nebr] adj. 附近的;鄰近的;鄰接的【單詞】region ['ree-juhn]['ridn] n.
  • 為什麼行星的自轉方向不一樣?
    金星上的一天比地球上的一天長得多。金星完成自轉需要243天,但公轉需要224.7天。這意味著在金星上的一天要長於一年!圖解:金星與地球; 來源: 維基百科---金星地球是如何自轉的?地球像我們太陽系中的大多數行星一樣,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前進方向上的傾斜度為23度。
  • 帶你走進地球的保護者——為什麼木星恐怖,同時卻保護地球?
    為什麼木星很可怕?首先,讓我們介紹木星的基本數據。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木星的質量排名第一。木星的質量是其他七顆行星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是太陽的1/1000。它的體積比土星稍大,是地球的1300倍。
  • 木星大氣89%是氫氣,閃電強度是地球上1000倍,為什麼不會爆炸?
    地球是一顆典型的巖質行星,表面是固態的,主要成分是一些金屬和矽酸鹽。而木星的形態與組成完全不同於地球。雖然木星也是一顆行星,但它的成分更像恆星,與太陽差異不大。木星大氣中89%是氫氣,10%是氦氣,另外還包含一些甲烷、氨氣、乙烷、水蒸氣等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