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以色列的滲透,讓伊朗陷入被動的處境,在高級核專家被暗殺後,儘管伊朗高層多次表示復仇的決心,但始終沒有採取實際行動。
然而核專家屍骨未寒,伊朗又傳來新的噩耗。
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在12月12日消息顯示,伊朗核心作戰部隊「聖城旅」的三號人物,阿卜杜勒·拉斯奧爾·奧斯託瓦爾·馬赫穆德巴迪,在伊拉克執行任務時突然暴斃,目前伊朗方面並未透露相關細節。
這次暴斃身亡的將領,與之前的蘇萊曼尼和漢達尼,被稱為伊朗軍方的「三叉戟」,而如今這三大將星全部隕落。
對於阿卜杜勒的暴斃,伊朗媒體做出了三點猜測,
一是該將領早年受到過生化武器襲擊,長期患有肺部疾病,這一次是舊病復發;
二是該將領在軍事行動中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客死異鄉;
三是美國和以色列的暗殺行動還在繼續。
視角認為,如果暴斃原因是前兩種推測,只能說伊朗是禍不單行,都說天時地利人和,結果不可抗力讓伊朗最後一個將星「隕落」,無論是對於軍隊還是伊朗人民,都會造成一定的打擊。
如果暴斃原因還是與美國和以色列有關,勢必會加劇中東局勢的緊張,伊朗本來就已經在部署雷達和飛彈「劍指」以色列,現在又損失一員大將,只會讓伊朗更加認清現實。
當然,如果第三種推測成真,意味著伊朗內部也出現了問題,美國和以色列對伊朗的滲透,已經到了防不勝防的地步。
之前伊朗高級核專家被刺殺,就已經反映出了伊朗高層存在信息洩露的問題,更嚴重的情況是出現了內奸。
伊朗現在不僅要對外表現自己的決心,更要清查內部問題,不然在後期與美國的博弈中還會落於下風。來源:十點傳真
相關閱讀:
伊朗港口傳來密集爆炸聲,大批貨輪被炸成火球,德黑蘭被逼入絕境
來源快傳號:ZAKER生活
據伊朗媒體12月16日消息披露,在美伊關係持續緊張之際,伊朗某港口突然傳來了密集的爆炸聲,期間停靠在港口周邊的多艘貨輪瞬間被炸得慘不忍睹。
據悉,此次爆炸事件讓伊朗再度陷入危機之中,需要儘快做出戰略抉擇。
眾所周知,在當前中東各類事務中,美伊關係是最為嚴峻複雜的且始終處於緊張氛圍,因此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今年以來,由於美國奉行敵視政策,兩國多次展開各種外部較量,導致地區局勢持續動蕩。
年初,美軍出動無人機刺殺了伊朗軍事高官蘇萊曼尼,引發對方強力反彈,催生出強烈復仇情緒,這才有了駐伊美軍基地被空襲的現象。
此後,兩國還頻繁通過軍演、海上衝突等方式維持著強力對抗,擺出一副劍拔弩張的架勢。
值得注意的是,當地時間11月27日,一名伊朗國內著名核科學家突然被不明武裝分子突襲殺害,此事激起了伊朗對以色列和美國的強烈譴責,引發中東局勢新變故。
而與此同時,川普政府為捍衛中東利益,正加緊實施對伊新一輪制裁,比如向該地區調集了多架B52轟炸機執行戰略威懾。
在形勢急轉直下之際,伊朗境內卻突然發生了一起爆炸事件,讓這場危機變得更具實戰挑戰。
據了解,當地時間12月15日,大量停靠於伊朗科納拉克港口附近的漁船和貨輪,因遭受不明攻擊而發生大規模爆炸。
從前方拍攝的視頻來看,這些艦船燃起了熊熊大火,場面十分的震撼。另據了解,在此次爆炸之前,沙特吉達港口也同樣發生了一起爆炸事件,讓外界更加傾向於將兩者緊密聯繫起來。
據悉,當天一艘新加坡籍油輪在實施油料卸裝過程中,被附近艦船突然而至予以攻擊,從而發生爆炸。
事發後,當地相關部門迅速採取措施並將大火撲滅,避免了更大規模的損失,這是該國一個月以來第四次遭受類似攻擊事件。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對伊朗港口艦船的攻擊行動,恰逢拜登即將取代川普而正式入駐白宮之時,讓外界對兩國關係走向更為關注。
許多學者甚至因此認為,這一攻擊實質上就是對拜登陣營的一次警告,給其提出了更為棘手的難題。
對此,有分析家指出,雖然持續遭受到核科學家被刺殺和新冠疫苗被封鎖等現實挑戰,但伊朗方面卻並未立即主動出擊,而是令人意外的選擇了戰略忍讓。
不過,此次再度遭受轟炸事件則讓該國陷入到絕境之地,到了不得不做出迅速回應的關鍵時刻。究竟事態將如何演變,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