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北宋姐姐

2021-02-18 白賁工作室

以史為鏡,方知興替,以人為鏡,方明得失。
在歷史長河中載舟而行,汲取創作靈感的藝術學徒—白賁工作室。
我們發掘歷史人物或事跡,那些在歷史長河中曾留下過一筆的TA,無論筆墨輕重,無關是非黑白,我們就將定期與您分享。

在2019年的炎炎夏日,有這麼一款國產古風乙女遊戲毫無營銷地默默開啟了公測。作為網遊《逆水寒》的衍生手遊,它的初始功能只有抽卡和文字對話,單純用於了解主遊戲的世界觀和人物設定。如此插件式的遊戲,出品方起初根本無意賣力營銷,只是很隨意地上線了。誰想,正主網遊《逆水寒》幾乎沒啥水花,作為衍生的這個插件手遊《遇見逆水寒》反倒因為精美的畫風和豐滿的劇情線直線飄紅。它的絕妙之處在於,其中出現的人物既有原創,也有來自武俠小說和歷史名著的人物,這就像傳統酸梅湯中加了趕潮的蘇打水,兩者混合雙打產生了絕妙的新化學反應。何況這些或英俊瀟灑、或國色天香的人物,借著宋朝大背景下,能與玩家一起遊個湖、聊個天、看個煙花,這是何等享受!遊戲中更是有一名女性角色,讓人看到她的名字就不由自主地想為她天天登陸遊戲,天天撒錢,畢竟豔冠北宋的絕世花魁,試問誰不想登上礬樓與之對酒當歌呢?(此舉僅為筆者個人喜好,還請讀者理智遊戲,理性消費。)噢忘了說,這位美人名字就是李師師。

唱得梨園絕代聲。前朝惟數李夫人。

自從驚破霓裳後,楚秦吳歌扇裡新。

李師師,北宋後期的超級巨星,生得花容月貌,能歌善舞且妙筆生花,可謂是一笑千金的「頂流」人物,粉絲量更是無以計數。非常可貴的是,除去顏值和業務能力,李師師還特別地努力,十年如一日地賣力工作,很多粉絲「畢業爬牆」多年回首,她還在那燈火闌珊下撫琴弄清影。

關於李師師的外貌,在婉約派詩人晏幾道的《生查子》中是這麼描述的:「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古人誇美女,除了創造眾多成語之外,最喜歡的就是比喻。這首詞中就誇讚李師師薄眉如卓文君,腰細如趙飛燕。而儒客秦觀在《一叢花》中,也抒發了「年時今夜見師師,雙頰酒紅滋。……佳期誰料久參差。愁緒暗縈絲」的「朝朝暮暮」之心,他雖與李師師只有過一面之緣,卻對其念念不忘,曾相約再見卻未想耽擱了數年都未能實現。百般惆悵之下,秦觀只能用詩詞來寄託相思之情。由此可見美人的眉眼如畫,足以讓人一見傾心。

關於李師師的業務能力,生平不詳的文人劉學箕在為友人的畫作題詞中就有提到過:「京師妓李師師也。畫者曲盡其妙。輸棋者賦之。」他沒有正面描述李師師的容貌,而是從側面通過對她棋藝了得的美言來突出李師師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劉學箕也真是一妙人了,其他粉絲都窮盡辭藻來誇讚李師師人美曲妙,但他另闢蹊徑找了個沒人誇過的切入點給李師師點讚。為明星「打CALL」這件事,在宋代其實和現在也沒多大區別,刷榜單、誇彩虹屁、拉CP、產出同人文和同人圖,還有到處抓人安利自己對愛豆無處安放的喜愛... 李師師能多年位居花魁,除了自身業務能力強以外,粉絲們賣力撒錢和產出安利也是重要元素之一。

「高級公務員」朱敦儒在靖康之變後曾寫下《鶴鴉天》:「自從驚破霓裳後,楚秦吳歌扇裡新。秦嶂雁,越溪砧。西風北客兩飄零。」在國破家亡之際,喪失了舞臺、粉絲和幕後大金主宋徽宗的李師師成為了與朱敦儒同是一路南下淪落的北客,朱敦儒用「霓裳羽衣」指代前朝的唐玄宗和楊玉環,影射李師師也讓宋徽宗奢華無度、沉迷美色,最終導致了北宋的「安史之亂」。這是一個北宋官員借用李師師的遭遇來抒發自己對於亡國的悲情和宿命。道學家劉子翬也曾感嘆過:「縷衣檀板無顏色,一曲當時動帝王。」同樣是描述了李師師在北宋滅亡後,顛沛流離曾經「一曲動帝王」的風光不再。當然他也是用昔年花魁來折射北宋曾經的繁華已是昨日之事,如夢幻泡影一般。

作為北宋的一代巨星,李師師吸引了無數文人騷客、達官顯貴,甚至還有一代帝王,這也讓粉絲們窮盡腦洞,寫下她與無數名人義士的「情感讀物」,直至今日的李師師形象怕還都是後代小說中的模樣。可其實現實中的李師師,未曾與誰有過情絲,身為花魁的數十年間,她一直是遊走於所有賓客之間的高嶺之花,比起花落誰家,她更享受的可能是在那瓦舍勾欄的礬樓之上,仰望空中煙火,俯瞰這繁華的北宋東京城。

崇觀以來,在京瓦肆伎藝。主張小唱李師師、徐婆媳、封宜奴、孫三四等……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

北宋的瓦舍勾欄,可以說是中國娛樂影視和明星文化的雛形,更是李師師從豆蔻年華起就長期生活之地。讓我們體會著李師師在國破家亡之際依依不捨離開此處的心境,來看看她眼中的《東京夢華錄》。

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最繁榮昌盛、文化最開放興盛、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最巔峰的朝代。天下太平,官家仁厚,老百姓安居樂業,直奔小康。在這種環境下,可謂處處是商機,做手工的、販商的、開酒樓茶館的等等,這類人群構成了宋朝的中產階級。而一旦當人經濟還算富足,就會開始追求精神滿足,外加宋朝整體的高級藝術審美和文人當道的朝局,讓文化巨浪就差掀上天了。這詩歌、小說、戲曲、雜技、樂曲配上酒肆茶坊,漸漸形成了宋朝經濟的頂梁柱之一——娛樂業。北宋的東京是沒有宵禁的不夜之城,長年燈火通明,夜生活多姿多彩,歡聲笑語,叫賣之聲不絕,而瓦舍勾欄就是這東京城最大的娛樂場所。

瓦舍可以理解為是一座大型娛樂城,裡面設有雜技、曲藝、皮影戲、雜劇等,當時稱這類劇場、影院名為勾欄。東京城的瓦舍有將近十座,每個瓦舍的勾欄又有幾座到十幾座不等,加起來規模之大可想而知。當然,既然場子大,競爭勢必也激烈萬分,瓦舍內每天都在上演百戲競演,熱鬧非凡。瓦舍勾欄也是必須購票才能觀看,當然官府贈票也是一樣的操作,特別好奇那時候有沒有黃牛販票,若有,那這娛樂產業鏈就「齊活」了。

瓦舍勾欄中伎女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宋代初期興起的角妓。這是一種為酒庫推銷賣酒而產生的職業,就和現在的啤酒妹異曲同工。角妓的職業技能之一就是要會賣笑,風流才子們都是必須先通過酒庫買酒點花牌才能參與買笑活動的。久而久之,官府宴席、社團詩會、私家聚會都會看到角妓們作陪的身影。日本現在的各種忘年會、迎新會,以及陪酒作樂的風俗,恐怕就是唐宋時期流傳過去的。

總之,角妓是宋朝中後期瓦舍勾欄發達的重要誘因。隨著業界的不斷壯大,角妓漸漸也出現了分級制,先是區別了妓與伎,伎女當時大致劃分為「官伎」、「藝伎」和「商伎」等。她們才貌皆是上品,大多在琴棋書畫上都有各自的造詣,伎女也可以選擇賣藝不賣身,而李師師就是級別最高的官伎中的佼佼者,是東京城最出名的煙花女子,長年位居花魁。《東京夢華錄》中說她是「主張小唱」的第一人,主張為主持,小唱自然是唱曲。不止如此,李師師還會編曲作詞,經常為賓上客的詩詞譜曲吟唱。讓筆者誇一句,怎麼會有這麼優秀的「藝人」呢?放眼現在獨有一技就能被誇上天的不健康娛樂圈,李師師就是那殿堂級的多棲巨星。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山園小梅》林逋

英國史學家湯因比說:「如果讓我選擇,我想活在中國的宋朝。」宋朝是文人的天堂,朝堂上可隨意進言納諫,民間可肆意吟詩作對。並且宋朝文人確實聰慧過人,心知詩歌形式在唐朝已經發展到極致,高不可攀,所以把創作之力轉移到了詞。詞從隋朝開始就流行了,是一種與配樂吟唱結合的詩體,在宋朝之前,詞基本被劃分為不太登大雅之堂的文化。隋唐之美濃烈如火,宋朝之美淡如青竹,前朝愛色彩豔麗的百花齊發,宋朝喜色冷清雅的梅蘭竹菊,文化走向也從波瀾壯闊轉向了微瀾清波。題頭林逋的《山園小梅》講述的就是梅花獨開的小園雅景,宋朝文人騷客,一個個單拎出來都可稱作小資界的代表,把酒賦歌、賞花弄月、品茶論道,總之就是閒致高雅。如此一來二去,他們藉助這種看似拿不出手的特殊詩體、通過歌伎們吟唱傳播,剛開始還只能在這些詞中看到一些當時宋代文人們關於愛情的悲歡離合,久而久之,詞就成為了一種袒露真性情,抒發文人各種情懷的高端文學體系。

而這些詞最好的載體,就是李師師這般的名伎。一方寫詞譜曲,另一方在各大場合中為其撫琴吟唱,可謂是一種雙贏。瓦舍勾欄的流行曲一般很快就會傳揚開去,而花魁李師師的小唱更是基本每次都在「榜單」第一。宋代不少文人的詩詞就是通過編曲傳唱聞名的,歷史中蘇東坡在徐州做知州的時候,帶著當地民眾一起抗洪,竭力建成了十裡長堤,竣工宴上揮筆寫就一首《滿江紅》,在場的歌伎敬佩於蘇東坡的功績,當下就翩翩起舞,將《滿江紅》吟唱成曲,反響熱烈,大大鼓舞了大家的抗災士氣。柳永、周邦彥也曾有經由李師師譜曲傳唱而詞作揚名的記載。這種事情在當時屢見不鮮,官家也時常通過身邊宮人傳唱流行歌曲來了解全國各地的民情和喜怒哀樂。所以說,宋代瓦舍勾欄中的伎女們,可被視為宋詞的創作者和傳播者。

《遇見逆水寒》 李師師CG圖

當時的達官顯貴和文人騷客們對才藝絕佳的風塵女子那都是高看一眼的,更會為自己曾與李師師這樣級別的天仙人物把酒言歡過而異常驕傲,到處炫耀。即使時至今日的大多數人會不願相信,但其實這種伎女與文人才俊相輔相成的良性關係,才是宋詞發展的最大推手。

李師師就是大家最想結識的詞作推手,能在瓦舍最繁華的礬樓見上一面,共譜新詞,那心情就和粉絲去參加明星見面會一樣。不少去了李師師「見面會」的人回去之後大多會偷偷寫下詩詞來表達自己對東京花魁的愛慕之情。其中有幾位「鐵粉」的詩詞,被腦洞太大的後世文人們拆分重拼無數次,導致人物關係混亂至極,特別是宋徽宗和周邦彥,他倆要是看過這些詩詞,估計棺材板就要壓不住了。

少年使酒走京華,縱步曾遊小小家。

看舞霓裳羽衣曲,聽歌玉樹後庭花。

門侵楊柳垂珠箔,窗對櫻桃卷碧紗。

坐客半驚隨逝水,主人星散落天涯。

——《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晁衝之

粉絲代表1號——晁衝之,字叔用,宋朝著名文學家。晁氏為北宋有名的書香名門,到他這一代,光家中堂兄弟加起來就有四五人都是後世留名的文學家和高官。可惜紹聖年間,黨爭劇烈,晁衝之的家中兄弟和好友蘇軾等人接連被彈劾,或遭貶或被流放,讓本來就沒有什麼仕途之心的晁衝之選擇離開東京去了陽翟(今河南禹縣)隱居。

晁衝之書法局部

晁衝之有一位堂兄,名為晁補之,也是北宋文學大家,且仕途坦蕩。張邦基的《墨莊漫錄》中曾有記載,說有一位友人約晁補之來賞家中新移牡丹,兩人興致高昂地聊起了當時東京的美女佳人:「二喬新獲吳宮怯,雙隗初臨晉帳羞。月地故應相伴語,風前各是一般愁。」這首詞是歷史記載中出現李師師身影的最早記錄。全詞雖無提及李師師,但其中所指二喬為三國「大小喬」,牡丹出自這對姐妹花的經典典故,加上詞中聊起了自己被貶之前與佳人相會之事,所以大家都認為他這首雙頭牡丹說的就是當時有「白牡丹」之稱的李師師。而同為在東京長大的晁衝之,自然與堂兄一般,時常流連於瓦舍勾欄,也曾有幸做過幾次李師師的座上賓。可惜家道中落,隱居多年,晁衝之雖時常感懷佳人卻未有再次踏足東京的勇氣。直到十餘年後,宋徽宗即位,開始重新招納人才,他在家人的鼓勵下赴京趕考,希望這次能中舉為家族做點貢獻。返京後的晁衝之聽聞李師師「門第尤峻」,今不如昔的他自然已無法成為花魁的賓上客,只得寫下一首《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來表達當時的心境:「少年使酒走京華,縱步曾遊小小家。看舞霓裳羽衣曲,聽歌玉樹後庭花。門侵楊柳垂珠箔,窗對櫻桃卷碧紗。坐客半驚隨逝水,主人星散落天涯。」

詞中的下厥感嘆了十年之後,李師師住處依舊楊柳成蔭,掀開珠簾踏進閣中,窗邊的師師如昨,猶如那窗外的桃樹,可惜光陰如梭,雖佳人仍然國色天香,但曾經一起在此處把酒言歡過的友人們已是天各一方,自己也成了只能回想以上場景的無名之輩。詞的上厥中「小小」一詞所指為錢塘名妓蘇小小,同李師師一樣才藝雙絕,容顏如畫。「霓裳羽衣」、「後庭花」都是出自當皇帝不太行,文採到是絕頂的唐玄宗和陳後主,兩人皆為愛美人如命之人,晁衝之此處借兩位帝王來帶自己夢回當年與李師師共賞東京旖旎的時光。總覺得他在這首詞裡暗諷了宋徽宗,畢竟當時人人皆認為當朝新帝也是一位文採斐然,但沒帝王之才的主。晁衝之人生起伏數十載,變的是心境和處境,不變的是對李師師的愛慕之心,可鑑定為「鐵粉」一枚。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縴手破新橙。

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少年遊》周邦彥


粉絲代表2號——周邦彥,北宋權威級詞人和音樂家,當時朝廷教樂坊的老大。這樣的詞曲大家,自然是歌伎中的紅人,她們也確實在與周邦彥的交往中受益良多,很多歌伎都在經他指導後成為了樂坊高手。李師師作為當時的花魁,與樂界大佬自然是相互欣賞、交往甚密,經常在礬樓一起彈琴寫詞,相傳兩人共譜下了不少當時的熱門詞曲。而之後周邦彥所作《少年遊》,談及了自己因不想與奸臣宰相蔡京為伍,在朝堂上受到排擠,在不得不離京遠走之前與花魁李師師夜晚相會,撫慰心傷的美事,且至此以後,周邦彥的作品中也未再出現過李師師的身影。興許是既已不論朝堂事,年事已高也是沒有了回京的打算,那麼自然也就一起放下了良師益友般的紅顏。當然也可能是其晚年作品失傳較多,也無從查證他是否有寫過對李師師的思念之情。周邦彥是放下了自己的東京華夢,但後世文人可沒放下,他們掘地三尺地想從他詩詞中的隻言片語找尋出李師師的影子,希望從中能榨取兩人情感故事的零星點滴。比如南宋張端義的《貴耳集》就把周邦彥、宋徽宗和李師師硬扯成一段三角戀,之後的元曲和明清小說更是腦洞大開,把這段三角戀描述得令人哭笑不得。周邦彥八成會說:「我太無辜了,我只是和大明星關係比較好的鐵粉而已。」

 周邦彥畫像

司馬夢迷蘇小小 ,屏山詩痛李師師 。

只應骨朽心猶在 ,倒海湔棈萬古悲 。

  ——《俳體戲書二首》方回


粉絲代表3號——宋徽宗,北宋第八位皇帝,「瘦金體」的創始人。雖貴為皇帝,可惜沒有什麼帝王之才,常被當時的文人官員拿來對比唐玄宗和李後主。總結他們三個就是有絕世才情的天賦,卻沒有潑墨四海的自由,硬著頭皮地被「押」在殿中當帝王。這三位才情橫溢的帝王還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愛美人,當然美人誰不愛呢?宋徽宗與李師師的情緣時至今日也可謂世人皆知,世人都道徽宗情迷東京花魁,從起初的駕車夜會,到相傳最終納入宮中為妃,其中劇情各種版本漫天飛舞,大家都圍觀得津津樂道。

比如《李師師外傳》就從詳述李師師的出生開始,說她是東京城某染坊匠之女,後父親獲罪去世,無處可去被一曾是娼妓的老婦收養,培養其歌舞才能,最終在瓦舍勾欄豔冠群芳。插一句,筆者發覺古代作者描寫女性,不管什麼階級職業都很喜歡「父親獲罪」,「淪落風塵」的狗血梗,真是梗不在新,有用就行,反正美人多命苦,出生怎麼能順遂。這篇小說中描述的李師師是游離在瓦舍勾欄的仙子,冷傲愛潔,喜歡靜坐撫琴,接客全看心情,喜歡與有文採的人結交,追求心靈上的契合,這可不就是說李師師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仙女唄。為了見仙女,一朝天子還專門從宮中挖了一個直通礬樓的地道,專為與美人相會。兩人經常夜裡一起對飲作畫,留下不少作品。官家更是在輸了一次棋之後,送了她白金二千兩,金銀玉器和珍貴吃食等,加起來都有個數十萬。

而《大宋宣和遺事》中說那李師師美豔動人,為人圓滑,是個只和達官顯貴們打交道的典型交際花,更是有幸被宋徽宗寵幸,繼而攀龍附鳳。故事描述礬樓上兩人第一次相會,「簾兒下見個佳人 ,髮發軃烏雲,釵簪金鳳;眼橫秋水之波,眉拂春山之黛。」宋徽宗用盡辭藻地描述李師師之美,還把她比作仙女嫦娥、洛神,那真是一見傾心,驚豔不已。文中有提到李師師確實美,但也擅長推拉,第一次相會起初讓宋徽宗在廳內喝酒用膳,等她沐浴更衣,卻久久不出來相見,可謂吊足了宋徽宗胃口,且相見後也言語清冷,直到獲悉面前之人貴為天子才略放下身段。最有意思的是小說中有一李師師的常客,兩人好像互有好感,經常相約。一日深夜,兩人正在吟詩作對,宋徽宗突然來訪,嚇得此常客躲到了床底下,現場感受了一整晚李師師和宋徽宗的情意綿綿。這位常客,作者套用的真實人物就是周邦彥,曲解了他的《少年遊》變成了三更官家駕車來會李師師,他正巧在現場被嚇得躲進的床底,還說宋徽宗知道兩人關係後罷免了周邦彥,導致他被貶出京,之後就把李師師帶進了宮,封為李明妃。宋徽宗和李師師確有賓主之儀,但更多還是反正有權有勢,大明星隨便追,鑑定其為鐵粉一枚。

《大宋宣和遺事》

不得不說古代人這寫衍生同人文的腦洞真是太大了,畢竟現實中哪有對李師師如此詳細的記載,能證明的只有她從出道一直到北宋滅亡之時,都是東京花魁,眉眼如畫,才情過人,粉絲眾多。而宋徽宗做官家不行,但在文學、藝術、體育等諸多方面都是大師級的,當時的北宋人都說:「咱們官家啥都會,就是不會當官家。」宋徽宗也著實驗證了世人給他的所有人物設定,不但搞得北宋國破家亡,自己還被金人擄去做人質,但他聽聞東京變成了人間地獄,後宮佳麗和珠寶錢財都被洗劫一空時也沒多大反應。而後聽說宮中所有書畫珍品也被金人盡數奪取後,他到是激動萬分,仰天長嘆還痛心疾首。這就如同《奇葩說》曾經出現過的,博物館著火救人還是救貓一樣的問題。宋徽宗的答卷多精彩,我都沒能力也不敢進去救,但我會痛惜名畫。從此可看出,宋徽宗雖然愛美人,但他更多應該是欣賞,比之名人字畫,他對美人是沒多少疼惜之情的。筆者認為他對李師師就是如此,宋代詩詞小說作品中有不少描寫兩人濃情蜜意的愛情故事,但現實中兩人的關係卻只是互相欣賞,偶爾相約,非常點到為止,畢竟他心中最愛從不是美人江山。宋徽宗充其量就是李師師眾多粉絲中最尊貴的那一位,追星撒錢,和大家一起捧著這位超級巨星。以上幾位現實中的鐵粉,詞曲話本的劇中人,估計在天上一起嗑瓜子看著自己的同人文,在氣得半死的同時還會笑不可支。

「花魁風流蘊藉,名播寰宇,

求見一面,如登天之難。」

——《水滸傳》施耐庵

李師師與她的粉絲們在現實中雖無多少情感糾葛,但是在同時期的小說《大宋宣和遺事》、《李師師外傳》裡被編排得精彩絕倫,人生經歷感覺豐富到了極點。大家是都覺得這麼好的題材放著不用是會對不起自己嗎?後世的元曲、明清小說,乃至現代影視都更加極盡腦洞地編排過李師師的情感史。

其中最為出名,也最被眾人所熟知的就是元末明初的《水滸傳》中她與宋江和燕青的故事了。其實早在元曲《宋公明鬧元宵》就有提到過李逵和宋江在元宵燈會之時,花重金拜見了李師師,想讓她牽線搭橋招安之事。只是在這元曲中,雖然李師師也欽佩於宋江的俠肝義膽,答應幫忙並約了宋徽宗來相見,可惜李逵這豬一樣的隊友,不小心自報家門給了皇家太尉,愣把宋徽宗嚇回了宮。

而《水滸傳》的作者擴寫了這個故事,也給了梁山好漢一個想要的結局。「花魁風流蘊藉,名播寰宇,求見一面,如登天之難。」同樣是宋江好不容易拜見了李師師,不過這次帶的是「神」隊友燕青,兩人酒後吐真言,想讓她幫忙招安之事。小說中描述的李師師落落大方、不拘小節,不但沒有看不起這些江湖中人,似乎還頗為欣賞和理解他們的豪雲壯志。李師師答應助他們一臂之力,甚至一起出謀劃策,商討如何讓宋徽宗答應招安。李師師約宋徽宗幽會,讓燕青在側奏唱官家喜愛的樂曲,她則順勢將其介紹給了宋徽宗。李師師還軟懷撒嬌讓他寫下了一份「詔書」,這才讓宋江和燕青出來表明身份,解釋了投誠的緣由,最終在礬樓之上順利解決了招安之事。《水滸傳》中的李師師人設,是一位雖淪落風塵,但卻懂得欣賞人才,怕奸臣當道毀了大宋,也想為國家安危出一分綿薄之力,有著些許俠義心腸的人。小說中更有提到她對俊朗非凡的燕青一見鍾情,想發展一段佳話的橋段來突顯她對江湖中英才的崇拜之情。對李師師的描述,前朝多為詩詞歌賦,或著重於影射她帶衰了北宋,紅顏禍水,但《水滸傳》中給了她一個頗為正面的性格設定,讓她的形象更為豐滿。

若說描寫李師師的細緻程度,前有《水滸傳》,那後就有《隔簾花影》了。此書乃是大名鼎鼎的清代禁書《金瓶梅》的續寫。書中說李師師淪落風塵,心思縝密,看人下菜,更是冷血無情只為讓自己過得開心。其中有一橋段是她誘騙長相清雅,琴棋書畫無一不通的銀瓶入身青樓,把其當成「搖錢樹」。李師師被寫成了當時最有錢的煙花女子,不僅拐騙無知少女,還色誘朝廷官員,收買金人家眷,用來通風報信以自保,隨時可卷錢跑路。總結就是個掉進錢眼裡的壞女人。

《隔簾花影》

這兩本小說中李師師的人物有著強烈的反差,前者是有俠義之心的風塵女子,後者則為下三濫的心機女。不過雖然李師師的文學形象豐富多彩,但對於她的結局,都與北宋的滅亡脫不了關係,雖然那也都是創作中的猜測,畢竟真實中的李師師南下後去了何方,歷史上並未有記載。

輦轂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過湖湘。

縷衣檀板無顏色,一曲當時動帝王。

——《汴京紀事二十首》劉子翬


李師師的結局有很多種假說,都和北宋的滅亡有關。金人君主聽聞李師師的美名,一奸臣為了討好金兵,把她抓來獻到了金人軍營,並大擺宴席。李師師道:「國破家亡,寧願一死」,然後髮簪刺喉自殺了;還有說曾經名動一時的東京絕豔和俊才燕青一起歸隱山林,共度餘生;而最接近歷史的結局,應該是劉子翬在《汴京紀事二十首》中提到的:「輦轂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過湖湘。」北宋滅亡後,東京夢華不在,李師師大概也和所有人一樣,一路南下最終定居在了江南水鄉。不管結局為何,李師師都是那個因北宋滅亡而受到殃及的無辜人,要說她紅顏禍水滅國,真是無稽之談。

眾人筆下的李師師「千人千面」,不管哪一種,都不一定是真正的她。北宋那些與她有過交情的文人義士們,倒是為其留下了不少絕美詩句,從中可以大約描繪出一個真實的李師師。北宋時期的李師師遊走於賓客之間,她可以是某人的良師益友,也可以是某人的傾訴對象,亦或是某人能暫時脫離孤城的知己。其實李師師從未看上過任何一人作為自己的歸宿,也許比起這些虛無縹緲的情愛,她更傾心於那東京華夢,要不是國破家亡,這不夜城中也許會出現一座宋朝最繁華興盛的勾欄瓦舍,主人便是李師師。

相關焦點

  • 在古代,姐姐如何乘風破浪
    霸屏了一個夏天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迎來了成團之夜,在微博熱搜的TOP 1掛了整整一個晚上。這檔節目到底有多火呢?統計數據顯示,與《乘風破浪的姐姐》有關的話題全程熱搜上榜超600次,主話題閱讀量突破437億次,討論量突破1930萬條,全網短視頻播放量超650億次,短視頻發布量破235.3萬條。到底是怎樣一群姐姐,在這個夏天掀起了如此大的風浪?
  • 追《乘風破浪的姐姐》,不如看歷史上「興風作浪的姐姐、姐夫們」
    最近是不是都在追《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可真精彩!各位姐姐們,有的霸氣、有的沉穩、有的溫柔、有的可愛……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三十個性格各異的姐姐們齊聚一堂,那可是十臺戲呀,讓人目不暇接,眼睛都不夠看了!在這麼多姐姐中,你PICK哪位姐姐?
  • 乘風破浪的姐姐,萬茜
    乘風破浪的姐姐 萬茜乘風破浪的姐姐萬茜乘風破浪的姐姐 萬茜乘風破浪的姐姐 萬茜乘風破浪的姐姐 萬茜乘風破浪的姐姐 萬茜乘風破浪的姐姐 萬茜乘風破浪的姐姐 萬茜乘風破浪的姐姐 萬茜
  • 乘風破浪的姐姐everybody是什麼意思-乘風破浪的姐姐everybody是...
    乘風破浪的姐姐everybody是什麼意思?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出現了許多梗,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乘風破浪的姐姐everybody意思介紹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主題曲是什麼-乘風破浪的姐姐主題曲無價之姐歌詞...
    乘風破浪的姐姐主題曲是什麼?最近姐姐們出道的節目可以說是非常火爆,名叫乘風破浪的姐姐,今天官方宣布了乘風破浪的姐姐主題曲無價之姐,下面一起來看看乘風破浪的姐姐主題曲無價之姐歌詞介紹吧。
  • 《乘風破浪的姐姐》即將收官,姐姐「乘風破浪」,女性價值升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進入總決賽公演階段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接近尾聲,最終的成團人選呼之欲出。回顧《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的兩個多月時間裡,姐姐們在屏幕裡「乘風破浪」,而觀眾們則隔著屏幕看到了女性價值的升華。其實誰能成為最後的贏家已經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姐姐們在 節目中一路走來所展現出的閃光點,讓人們見證了30+女性金子般的價值,「無價之姐」確實當之無愧。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主題曲是什麼-乘風破浪的姐姐主題曲無價之姐歌詞介紹
    乘風破浪的姐姐主題曲是什麼?最近姐姐們出道的節目可以說是非常火爆,名叫乘風破浪的姐姐,今天官方宣布了乘風破浪的姐姐主題曲無價之姐,下面一起來看看乘風破浪的姐姐主題曲無價之姐歌詞介紹吧。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不問結果,乘風破浪
    有的人從先導片出場擺出的就是最終會成團的架勢,有的人從第一次公布喜愛度排名就鎖定了勝局,有的人被導演了一場逆戰而勝的大戲,有的人給自己安排了一個最安全的抱腿位置,有的人在最後一次分組被推上了頂峰位置……說出道的七位姐姐怎麼樣,其實拋開節目,那三十位姐姐都無可挑剔的喜歡。
  • 《乘風破浪的姐姐》2020,乘風破浪的夏天
    時已入秋,乘風破浪的夏日已成過往。盛宴落幕,看客散場,留下的一場場隔空口水戰與盛宴啟幕時眾人追捧形成明顯對比。正因如此才讓人可惜,可惜故事沒有一個完美結局。如果記憶沒有偏差,《乘風破浪的姐姐》應該是那麼多年來,我唯一一個從頭追到尾的綜藝。因為追更,而有了參與感,所以才覺得有必要寫下點什麼。
  • 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
    乘風破浪的姐姐可以說一開始就受到了許多關注。熱搜不斷、討論不斷在昨天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成團了1⃣️寧靜獲得3242082票,第一成團出道。恭喜七位姐姐成功出道!!!追了這麼久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哪位姐姐是你心中的意難平?
  • 《乘風破浪的姐姐》毀於「內定感」
    寧靜最後的成團宣言引爆全場,似乎這個團能不能「定」對於姐姐來說都不重要了。歷時近三個月,《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迎來了完結篇。毋庸置疑,《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今年熱度最高的綜藝之一。即使是稍顯漫長的更新戰線,也沒有減少其一舉一動的關注度。成團之夜,、、等等話題隨著節目的播出逐漸登上微博熱搜。然而,持續的高熱度之下,卻難掩《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的態勢。
  • 乘風破浪的姐姐免費觀看 乘風破浪的姐姐加更被吐槽怎麼回事
    近段時間以來,《乘風破浪的姐姐》正在熱播當中,也是當下最火的綜藝之一。近日,有消息說《乘風破浪的姐姐》在星期一中午將會再加更一期,讓很多觀眾都十分的激動,但是結果加更時長竟然只有34分鐘,被網友在線吐槽,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
  • 一千年前,乘風破浪的那位姐姐
    即使不開電視、電腦,也知道最近沒有比《乘風破浪的姐姐》更火的節目了,亦如沒有抖音、快手,也聽聞那個沉寂一時的傳奇女人鄧文迪最近也開始直播「興風作浪」了。「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迤長多舛的這個盛夏,一群「又美又颯」年逾三十的漂亮姐姐打著「三十而驪」的旗號橫空出世,迅速霸佔螢屏,話題、收視一騎絕塵。
  • 乘風破浪的姐姐,超熱造型來襲.
    乘風破浪的姐姐,超熱造型來襲.乘風破浪的姐姐,超熱造型來襲.乘風破浪的姐姐,超熱造型來襲.乘風破浪的姐姐,超熱造型來襲.乘風破浪的姐姐,超熱造型來襲.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並沒有乘風破浪
    追綜藝一向比較考拉速度的我,現在只看到了《乘風破浪的姐姐》的開場和第一期公演,所以今天談的內容也是局限在這兩期中。第一次公演結束,根據觀眾投票結果,淘汰了6位姐姐,分別是海陸、劉芸、王智、許飛、陳松伶、朱婧汐。
  • 一千多年前的北宋皇家園林裡,為何會有一隻乘風破浪的大龍舟?
    一千多年前,汴京城的金明池上曾有過一隻乘風破浪的龍舟。壹關於這隻龍舟,有很多的傳說。這些傳說都和金明池相關。所以,在說這隻龍舟之前,我們得先說說金明池。金明池在汴京城西郊,瓊林苑以北。後世的人們,當然不能從袁褧和柳永的三言兩語裡想像當年金明池上的乘風破浪。若沒有孟元老和《金明池爭標圖》,那在金明池上乘風破浪的龍舟,怕是早已沉沒在歷史的長河裡。叄幽蘭居士孟元老,是個北宋的官二代,從小隨父親宦遊南北。宋徽宗崇寧癸未(公元1103年),孟元老隨父到汴京,居住在城西的金梁橋西夾道之南。他在汴京城一住就是二十餘年。
  • 乘風破浪的姐姐伊能靜
    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我們且看伊能靜在乘風破浪中的表現。伊能靜在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的舞臺上演唱了兒子的歌曲。支持鼓勵兒子是最棒的!這是多麼幸福的媽媽。這樣的媽媽也是兒子的驕傲。真的是乘風破浪姐姐中最耀眼的星。非常努力又堅強的女明星。@
  • 乘風破浪的姐姐,翻車了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漸漸降下去了。剛開始,每個人都張揚、自信、「姐味」十足。甚至,越來越多人表示:乘風破浪的姐姐越來越看不下去了。小九覺得前幾天的一個熱搜就能看出答案——乘風破浪的姐姐最初立意。口頭上強調乘風破浪,想要打造出不一樣女團。
  • 乘風破浪的姐姐,翻車了?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漸漸降下去了。剛開始,每個人都張揚、自信、「姐味」十足。甚至,越來越多人表示:乘風破浪的姐姐越來越看不下去了。河馬哥覺得前幾天的一個熱搜就能看出答案——乘風破浪的姐姐最初立意。
  • 乘風破浪的姐姐,翻車了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漸漸降下去了。剛開始,每個人都張揚、自信、「姐味」十足。到現在迎合觀眾審美,舞臺趨於同化。高開低走。甚至,越來越多人表示:乘風破浪的姐姐越來越看不下去了。為什麼姐姐們「浪」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