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星引爆粉絲狂熱 粉絲為見李敏鎬豪擲千元
登上今年央視春晚的韓國影星李敏鎬不僅賺足了人氣,還成為了吸金王。春節之後,他馬不停蹄地在中國各地出席各種宣傳活動,粉絲為了見偶像一面,不惜購買3800元一張的入場券。與此同時,另一部熱播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也在中國引發熱潮,劇中男主角金秀賢也收穫了大量粉絲。
韓流的火熱,並非僅僅是偶然和運氣,韓國頂級經紀公司為什麼會被稱為造星夢工廠呢?接下來要為你揭秘,韓國造星的商業模式。
練習生機制延長演藝壽命 重金投入以求高回報
與中國的選秀新人不同的是,在韓國選秀中出類拔萃卻只相當於第一關,這些佼佼者們並沒有立即出道的機會,而是進入第二輪練習生關卡。經紀公司在培養偶像時特別捨得花錢。類似於SM、YG、JYP這樣的韓國大公司會以巨星式造星流程對待新晉練習生們,在經過一到十年不等的密訓時間後,只有一半的練習生才有機會以個人或者組合的形式正式出道。出道之後,新晉偶像們面臨的是50%的生存機率。數據顯示,韓國SM公司平均每年會砸1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70萬)培訓團體成員,而對於有市場潛力的偶像團體,則會加大投入。不過這些偶像團隊帶來的回報也是巨大的。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少女時代在2012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就已高達21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
半練半讀什麼都學 各類老師齊上陣
在韓國大多數只有十幾歲的初、高中生在成為練習生後並不能放棄學業,而是一邊繼續讀書一邊練習各類「準藝人課程」,新人到了籤約公司,會接受幾乎封閉式的訓練。公司給新人配備的御用導師組包括現代舞老師、HIP-HOP舞蹈老師、皮膚護理師、模特體態老師等等,而老師們的工作非常細化,例如表演老師甚至負責新人的表情訓練,連接受採訪時應該使用什麼表情和禮儀都有專門的課程。在練習生階段的新人每人都要定時接受鏡頭測試,以此判斷其出道前是否需要整容。 從去年的鳥叔到今年的李敏鎬,席捲全球的「韓流」背後是一套複雜而系統的工程,這也使得文化產業不僅在韓國經濟中佔據了支柱地位,還不斷輸出著韓國的軟實力。「韓流」席捲到哪裡,韓國品牌和商品就會在哪裡「發燒」,來自這一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就會暴增,在文化產業的帶動下,韓國旅遊、飲食、化妝品、美容、服飾,甚至消費電子和汽車都獲得了巨大的拉動作用。韓國一文化官員稱,文化產業中每100美金的出口,就會產生412美金的產業拉動。
(《第一時間》播出時間周一至周日 207:00—09:00)
精彩推薦
回復【0】互動-為網絡正能量點讚;
回復【1】了解-中國創業榜樣;
回復【2】接收-國內財經要聞;
回復【3】送上-國際財經要聞;
回復【4】帶來-各檔欄目推薦;
回復【5】聽-主播語音;
回復【6】對話-創業導師;
回復【7】分享-創業知識;
回復【8】學習-每天學點經濟學;
回復【9】預告-央視財經精彩節目